标签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编号:4366617]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直线、射线和角》基础练习。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1.线段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34分)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Tag内容描述:<p>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按要求填一填。1、64820000是由( )个千万,(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万组成的。2、5204080读作:( )。一套三国演义九百零四元写作:( )三千零六十万零八十九写作:( )。3、到2003年末,全国总人口约为129227万人,划线的数是()位数,把这个数精确到亿位是( )。4、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发电84600000000千瓦时,精确到“亿”约为( )千瓦时。5、人的脑细胞约有1400000万个,也就是( )亿个。6、最大能填几?984710万 6485264万 349900003亿 7、把下面的数按照从小。</p><p>2、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 【学习主题】结合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与线段在方格纸上的平移运动,认识平行线。通过找平行线的活动,认识平行线的特征。【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 堂 元 素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表现环节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 动 策 略 (内容形式时间)展 示 方 案(内容方式时间)例题导析与方法探究【复习旧知】1、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2、观察窗户。</p><p>3、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二)、达标目标: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三)、超标目标:1、理解射线,直线,线段的区别于联系。2、掌握角的分类。二、教材分析: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p><p>4、第二单元计划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4-37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三年级教材移下来的,是学生对面积单位的一个初步认识和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学会他们之间的换算。</p><p>5、XX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说说,表扬语言准确的学生线段的特点出示线段或者在黑板上画一。</p><p>6、角的认识和度量综合习题【知识点一】角的认识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有( )。【知识点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比较1和2的大小。3、选择。(1)角的大小与( )有关。A. 角的两条边的长短B.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C. 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及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2)一个角的两条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这个角的度数( )。A. 不变B. 扩大3倍C. 缩小3倍【知识点三】认识量角器及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4、填空。(1)要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可以用( )测量。( )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 )表示。(2)测量角的度数时,使角的( )与量角器的( )。</p><p>7、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25 29页,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1情境导人,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和方法。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到工地去参观,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施工场面。)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p><p>8、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教学建议信息窗1工程车这幅图呈现了工程车到建筑工地送建筑材料的情境,借助问题“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引入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教学时,教师可由学生熟悉的工地施工引入,用多媒体或挂图呈现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启动教学。这样直接观察情境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线的特点上来。“合作探索”中共两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线段、射线、。</p><p>9、四舍五入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四舍五入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2.会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凑整”的过程,积累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p><p>10、大数的认识-读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位数。2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掌握十进制计数位。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小胖和小亚在谈论全国人口有多少的问题,你们知道我国现在人口大约是多少?生:13亿。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根据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p><p>11、大数的认识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2、初步会读一般的多位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中间不含0的多位数)3、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出大数,说出数的组成能将大数正确的分级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引入1、你知道吗?上海的一些区县的人口数(2003年)南汇699119闸北区707869浦东新区1766946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二、新课探究:探究一:认识十进制计数法。1、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p><p>12、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11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2.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使学生再次领会10进制计数法。3.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能说出每一级中包含的数位名称及相应的计数单位。过程与方法:1.利用统计后的数据,让学生了解大数的运用场合和存在价值,对大数及数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2.从复习旧知利用正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再次领会10进制计数法。3.用自学课本,小组探究讨论及正迁移的方法掌握整数数位顺序。</p><p>13、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一、单元分析:本章包括“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从克到吨”、“从毫升到升”六个小内容。“大数的认识”是在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结合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是较好的切入点,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大数的认识”的编排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p><p>14、大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 p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数位2.能够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正确读出多位数3.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0”及中间“0”的正确读法过程与方法1.以旧引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2.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掌握规律,培养学生抽象、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亿级数的读法。2.读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p><p>15、四舍五入法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找出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尾数,写出它最接近的整数。2.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数射线理解“四舍五入法”利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根据数射线,写出相邻的整万数。1)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师:这些字母表示的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是多少?(学生回答)(30000)a(40000)(60000)b(70000)(80000)c(90000。</p><p>16、四舍五入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舍五入法(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3.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四舍五入”的过程,积累数感。2借助学生已有的关于平方米的活动经验、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3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1L=1000mL;。</p><p>17、大数的认识-读数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分级法。2学习亿级数的读。3读级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4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亿级数的读法。教学难点:读级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我们先来复习数位顺序表,谁背一下我们学过的数位。生回答: 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 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练习:11357924680这个数的最高为是( )位,它是( )位数,从个位起第八位上的数字是( ),亿位上的数字是( )。</p><p>18、大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大数的认识p141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2.掌握大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写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辨析比较能够正确掌握大数的有关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常规积累1请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659200 600278。</p><p>19、直线、射线和角基础练习1填空。(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 ),它有( )端点。(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它有( )端点。(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2选择题。(1)直线有( )端点,射线有( )端点,线段有( )端点。A一个 B二个 C零个(2)角的两条边是(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3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组成角的边越大,角越大。()(2)有一条直线长10厘米。()(3)一个角的两条边是两条直线。()4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p><p>20、角的画法基础练习1按下列各题的要求,动手画一画。(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36、165的角。(2)用三角板分别画75、150的角。(3)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5、90、270的角。(4)用三角板分别画出135、120、15的角。2看图计算。(1)已知左图中11352( ) 3( ) 4( ) (2)已知左图中4301() 2() 3()(3)已知160,求2(。</p>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关PPT文档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