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1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一)——鉴赏作者情。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和 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之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Tag内容描述:<p>1、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和 观点态度 一、考点透析 1、评价诗歌内容主旨 2、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详见南方新课堂P141 二、分类: (一)按诗歌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 2、托物言志诗 3、边塞征战诗 4、赠友送别诗 5、咏史怀古诗 6、思乡闺怨及羁旅行役诗 7、哲理诗 详见南方新课堂P142 (二)按诗歌思想内容分类 1、忧国伤时 2、建功报国 3、生活杂感 详见学案 三、解题方法: 1、关注诗题 2、知人论世 3、关注创作时代特色 4、借助创作背景 5、利用注释 6、关注关键词和典故 详见南方新课堂P142143 四、提问方式及答题规。</p><p>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柏林中学 李忠 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思想内容 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说,主要是指两 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 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观点、见解、主张 、感受和思想倾向。 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包括四层含 义:(1)对作者明确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 章,要能准确地从中找出这种观点态度(或赞成 什么,或反对什么,或喜爱什么,或厌恶什么, 或提倡什么,或否定什么)。(2)对蕴藏着包括作 者观点态度在内的多种不同观点态度的文章,。</p><p>3、第二节考点分解思维建模洞悉高频考点,快速强技提能考点1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角度1__思想内容类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提高鉴赏思想情感的能力。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p><p>4、现场直击,(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直击1:一半的酒鬼们都受赏封侯了,我却被迫投。</p><p>5、第四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20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 萼:花萼。这里指花瓣。,(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一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p><p>6、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一)鉴赏作者情,内容主旨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指:理解全诗的主旨。看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阐述了什么哲理,或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什么总结性的句子。评价诗歌的意义。可评价该诗的积极意义,或指出该诗的时代局限,或就前人对该诗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观点态度、对社会或历史的观点态度等等。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解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诗思想情感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刘禹锡。</p><p>7、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从高考来看,对思想内容的考查就是对诗歌的情感考查,至于观点态度,时有考查,但不是太多。诗歌总是要表达一定情感的,所以古诗鉴赏总是难以避免考查情感,因此,此考点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情感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型。 此类情感最为常见的。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并且通信不便,难以沟通与交流。所以诗词中的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是一个普遍的话题。,2愤世嫉俗与怀才不遇型。 对统治者不满,抱怨无人赏识,个人事业与理想无法实现。南宋的辛弃疾。</p><p>8、古代诗歌鉴赏之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 1写景抒情。 2咏物言志。 3边塞征战。 4怀古咏史。 5即事感怀。 6羁旅行役。 把握诗歌内容的粗略分类,在具体鉴赏诗歌时,快速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诗歌的要旨。,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其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舞榭歌台,。</p><p>9、第四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诗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热点1 概括内容主旨,(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解题点拨】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该题, 要在反复阅。</p><p>10、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是古 诗查的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 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 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考 点 剖 析,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p><p>11、201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试说明,考点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入手。 赏析诗歌的思想内涵就是: 分析评价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和倾向。 评价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作者某种情感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3、这首(句)诗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试比较诗歌中(两首诗)的不同情感。,命题方式:,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类别。 2、熟悉每种。</p><p>12、古 诗 鉴 赏 立 意,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把握主旨的方法,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 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时代背景: 同是烽火战争唐朝安边创立功业,豪迈;南宋不忘收复失地,悲壮。 注意题。</p><p>13、第6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体验与探究,1.(2009全国)彩色的荒漠(文章见第3节) 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 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 解析 第6段文字中对石油工人的工装作了描述, 对此内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上,要挖掘作 者的真正用意。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对这类题目的分析要结合全文 的内容来进行,并把作者的主观感情融入进去,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 (1)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 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2)工装的红 色如花如霞,表。</p><p>14、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古诗题材:见走向高考-指点迷津一,二、作者思想感情:见走向高考-指点迷津二,三、考查方式,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例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 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 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p><p>15、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从题目“中秋无月”上分析这首词流露出的情感。中秋佳节,无月可赏,作者内心的情感:。(2)从词中景物描写上分析作者的情感。“忆对”的美景与“今宵”的哀景作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3。</p><p>16、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分析评价。词句情感题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p><p>17、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 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下片中,作者以酒为伴,随遇而安,不贪图物质享受,不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