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视觉
2 6 透镜和视觉 知识题练 感知地带 1 透镜 1 透镜由玻璃等透明物质制成 光线经过透明折射后 总是向透镜厚的一侧偏折 2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如图1 6 1所示 凸透镜中心的点O为光心 通过光心并垂直与透镜的直线AA 为。
透镜和视觉Tag内容描述:<p>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透镜和视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能描述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会作出相关的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示的方式,让学生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不同的作用的比较,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知道焦距的长短与凸透镜的突起程度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透镜和视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动手操作,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知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点: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准备:实验室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器材。</p><p>3、2.6透镜和视觉(2)对应学生用书P75P76 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B)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2.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C)(第2题)A. B. C. D.3.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A)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C.玻璃体瞳孔角膜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4.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C)A.角膜 B.晶状体C.视网膜 D.大脑的特定区域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p><p>4、2.6、透镜和视觉(2)1如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中的 ______、房水、 ______和 ______到达 ______形成物像。(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______会变______,这种变化是由 ______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2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 )A角膜是蓝色的B虹膜是蓝色的C晶状体是蓝色的D玻璃体是蓝色的3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 )A BC D4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 )。</p><p>5、2.6透镜和视觉(3)对应学生用书P78P79 1.如图表示近视或远视的成像特点及其矫正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第1题)A.图表示近视能看清远处的景物B.图表示近视的成像特点C.图表示可用凹透镜矫正近视D.图表示配戴凸透镜后,远视眼晶状体的焦距变小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毫米,则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该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C)A.小于0.05毫米 B.等于0.05毫米C.大于0.05毫米 D.任意值3.“老花眼”的主要原因及矫正的方。</p><p>6、2.6透镜和视觉(1)对应学生用书P72P73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D)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2.如图是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第2题)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p><p>7、2.6透镜和视觉(3)1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2如图为近视和远视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近视,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B图甲为远视,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图乙为近视,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D图乙为远视,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3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 05毫米,则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该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 05毫米B. 等于。</p><p>8、2.6透镜和视觉(1)1如图所示是6个透明的玻璃元件,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2判断下图方框中各是什么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3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不可能相交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D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冰遇火融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冰磨成一种冰镜,然后使太阳光射过这枚冰镜后,会聚于干草上的一点,以此点燃干草取火。这种冰镜应磨削成 ( )A凸面镜B凸透镜C凹面。</p><p>9、透镜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p><p>1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教学设计思路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认为,教学的策略,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二、教学。</p><p>11、2.6透镜和视觉,透镜,1、生活中你使用过透镜吗?,2、不同的透镜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说“透”讲“镜”,想一想,近视眼镜放大镜望远镜-,3、说说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片有什么区别?,由透明材料(玻璃、树脂、水晶等)制成的,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近视眼镜中央薄边缘厚,活动一:,1.观察:透过放大镜、近视眼镜看书本上的文字;摸一摸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片各处的厚薄。,2.填表:,变大,变小,中。</p><p>12、第6节 透镜和视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C.大于0.05mm D.任意值2.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C.凸透镜 D.凹面镜3.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p><p>13、教学课件,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6节 透镜和视觉,1.生活中你遇到过、使用过透镜吗?,近视眼镜 放大镜 望远镜,想一想,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一、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你知道什么原因吗?,实验,焦点: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一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间的距离。,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焦点 F,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时会被偏折而聚焦于一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一个焦距,1.凸透镜:,对光。</p><p>14、第六节透镜和视觉,眼睛人脸上的照相机,1、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眼球,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透光、保护等作用,虹膜:控制瞳孔大小,视网膜:成物像的地方,相当于。</p><p>15、2.6 透镜和视觉知识题练感知地带1.透镜(1) 透镜由玻璃等透明物质制成,光线经过透明折射后,总是向透镜厚的一侧偏折。(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图1-6-1所示,凸透镜中心的点O为光心,通过光心并垂直与透镜的直线AA为主光轴。图1-6-2图 1-6-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p><p>16、透镜和视觉 科学个性化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年级 七 学科 科学 课时 学生姓名 授课主题 透镜和视觉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 视觉的形成。</p><p>17、2 6 透镜和视觉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玻璃片上有一 pb 字母 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 A dq B qd C dp D pd 答案 B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当烛焰 凸透镜 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p><p>18、透镜和视觉 习题 选择题 1 下列光学元件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一组的是 A 凸面镜 凹面镜 B 凸透镜 凹透镜 C 凸透镜 凹面镜 D 凸面镜 凹透镜 2 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凸透镜 则折射光线 A 一定是平行光线 B 一定是发散光线 C。</p><p>19、第6节 透镜和视觉 学校 七 班 姓名 组别 一 课前尝试 1 当光从空气 到水中或其他透明物质时 传播方向会发生 折射光线向 偏折 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 2 透镜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为中间厚 边缘薄的叫做 它能使光线 另一种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