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始于东汉建安。
魏晋南北朝文学小说Tag内容描述:<p>1、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始于东汉建安,迄于隋统一,历时400年。时代特征如下:1)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2)民族矛盾尖锐。3)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出现了一股背弃儒教,提倡老庄“自然”哲学的社会思潮,其根本性的内涵即是对个性价值的重视。由此引发的文学特征如下: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曹丕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文学集团相互影响、相互切磋,促使文学以前所未有。</p><p>2、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导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新的文学样式 小说 出现了众多作品 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重要阶段 学习本章 要了解这一时期小说产生 兴盛的原因 总体把握志怪 志人小说的概貌 学习重点是干宝的 搜神记。</p><p>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东魏 北齐汉魏北方十六国 北魏末蜀西晋西魏 北周建吴隋安南方东晋 宋 齐 梁 陈 196 约400年 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 196 开。</p><p>4、p1 南北朝民歌 南朝吴声 西曲 神弦歌吴声 现存歌辞326首 以 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读曲歌 及 华山畿 等曲为主 以建业为中心 西曲 荆楚地区 如 乌夜啼 莫愁乐 等 神弦 祀神娱神之曲 p2 南北朝民歌特点 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流域的大城市 北朝民歌产生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女儿之歌与壮士之歌 缠绵恋歌与慷慨悲歌五言四句与杂言体代表作 西洲曲 与 木兰诗 p3 南北朝文人诗歌 谢灵运山水诗鲍照。</p><p>5、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二章两晋诗坛,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三章陶渊明,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目录,参考书目,1、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2、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3、北。</p><p>6、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魏晋文学概说,一、魏晋风度与诗化人生对酒放歌、临刑挥琴、尘尾清谈、兰亭流觞、东篱采菊社会离乱战争不断、朝代更迭频繁PK诗化生活魏晋风度的魅力以最解放的思想、最张扬的个性和最艺术化的生活消解了最黑暗的政权专制下最痛苦的人生境遇,它与春秋战国之诸子争鸣、晚明之文人的狂狷一样,是人文精神的大绽放。二、文学自觉的时代继承与革新1、个人的自我觉醒。经学衰弱,玄学流行,佛儒道融合。文。</p><p>7、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总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 下迄隋朝建立 489 前后约300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 大动荡的时期 战争频仍 军阀割据 朝代更迭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 文化环境较为宽松 文学艺术极为活跃的时期 是中国古代文学大转变 且极富创造性时期 本节内容 一 社会政治状况二 社会思想和文人心态对文学产生的影响三 文学概况 1 文学走向自觉2 文学的士族。</p><p>8、3 0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从魏晋开始 历经南北朝 包括唐代前期 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综 观这段文学 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 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魏晋南北朝期间 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 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 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 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