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216。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细胞形态 形态突变型 菌落形态 营养缺陷型 生化突变型 抗性突变 抗原性突变(包括细胞内部、表面成分的 改变) 致死性突变型(合成关键性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 遗传性。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Tag内容描述:<p>1、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理想的工业发酵菌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遗传性状稳定; 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异种微生物污染; 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论转化率; 目标产物最好能分泌到细胞外,以降低产物抑制并利于 分离; 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产量,以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并利于分离; 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广、价格低廉; 对温度、pH、离子强度、剪切力等环境因素不敏感; 对溶氧的要求低,便于培养及降低能耗。 v微生物是研究现代遗传学和其它许多 主要的生物学基本理论问题中最热衷的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v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 。</p><p>2、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 异和育种 何谓遗传学? 遗传学是关于遗传物质的生理生化性质、世代传递 方式,以及所携带的信息在个体发育中的表达的 一门科学。 早期的遗传学研究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传递 ,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对基因进行了作图 ,并发现了基因重组现象,故名传递遗传学。 近代的遗传学则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构 成、复制、表达、突变和修复等,被称为分子遗 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 涉及部分真核生物,所有的原核生物,以及病毒 的遗传; 介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 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基。</p><p>3、第七章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转座因子:具有转座作用的一段DNA序列.2.普遍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为普遍转导。3.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两性生殖方式,这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菌株的体细胞间发生的融合,它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4.艾姆氏试验:是一种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的简便有效方法5.局限转导: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的少数特定基因。</p><p>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第八章 本章内容 :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菌种的衰退、复壮及保藏 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一、基因突变: (一)突变类型 :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细胞形态 形态突变型 菌落形态 营养缺陷型 生化突变型 抗性突变 抗原性突变(包括细胞内部、表面成分的 改变) 致死性突变型(合成关键性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表现 出致死突变) 条件致死突变型:如突变为温度敏感型(37死, 25 活) 其它突变型:毒力突变、糖发酵突变、产量、产品突变等 按表型分 温度敏感型突变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二)突变的特点。</p><p>5、第七章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之 一。在遗传性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时,通过 代谢和发育才能使其后代转化为与亲代相 同的具体性状。对微生物遗传变异规律的 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而且还为微生物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 理论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 遗传性:遗传性: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 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表型:表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 和内在特性的总和,。</p><p>6、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之 一。在遗传性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时,通过 代谢和发育才能使其后代转化为与亲代相 同的具体性状。对微生物遗传变异规律的 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而且还为微生物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 理论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 遗传性:遗传性: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 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表型:表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 和内在特性的总和,。</p><p>7、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l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l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l第三节 基因重组 l第四节 基因工程 l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三个经典实验 (一)经典转化试验 FGriffith(1928年) 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也可使小 白鼠患败血症而死亡。它有多种菌株,其中 具有荚膜,且菌落表面光滑(smoth)的致 病菌株,称S型;另一种不形成荚膜,菌落粗糙 (rough),无致病性,称R型。 FGriffith作了3组实验如下图 后来,有三位科学家将第三组实验进行如下改 进:从高温灭活的S型细菌。</p><p>8、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一节 基因突变,一、基因突变,二、突变的机制,三、突变的特点,突变,染色体数量变化,染色体上基因本身变化,基因突变:少数碱基改变,染色体的畸变:大片段DNA变化,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按表型特征分:,抗性突变型,形态突变型,营养缺陷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其它突变型,一、基因突变,诱变,自发突变,(1对碱基),(一段),二、突变机制,(二)诱变机制,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子显著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手段,称为诱变。,1. 碱基的置换,A:T,T:A,A,T,转 换,颠换,转 换,颠换,直接引起碱基置换的诱变剂,有亚硝酸、羟胺、烷。</p><p>9、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http:/www.docin.com/jn-lxh http:/www.doc88.com/lianer2012 http:/www.baidu.com/ http:/www.google.com/ http:/www.sogou.com/,医学精品课件,最权威的课件资料,免费在线阅 读分享,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细菌的遗传变异与分类命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理想的工业发酵菌种应符合以下要求,遗传性状稳定; 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异种微生物污染; 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论转化率; 目标产物最好能分泌到细胞外,以降低产物抑制并利于分离; 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产量,以提高目标产。</p><p>10、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亲代将自身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和功能, 变异: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在群体中以极低的几率(10-510-6)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新性状稳定、可遗传。,遗传保证了微生物种的相对稳定性、种的存在和延续,而变异则推动了种的进化和发展。,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这种改变稳定,具有可遗传性,(1)遗传型(genotype),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总和。遗传型是一种内在可能性。</p><p>11、第十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物质基础,遗传(heredity): 亲代生物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形状的遗传信息。 特点:具稳定性。 遗传型(genotype): 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变异(variation): 生物体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遗传物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而导致表型改变。 变异的特点: a。群体一般为10-610-10; b.形状变化的幅度大; c. 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表型(phenotype): 指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 是具一定遗传。</p><p>12、1 第七章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8 学时 学时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是微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遗传变 异的特点和规律 微生物育种的方法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微生物。</p><p>13、第7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 基本概念 遗传型 基因型 指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 表型 一切外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总和 遗传型 可能性 环境条件 表型 现实性 变异 遗传型的改变 变异的特点 变异率低 性状变化幅度大 新性状稳定遗传 饰变 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变化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2 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好的材料 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 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 方便建立纯系 很。</p><p>14、工业微生物,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除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外,其余均为DNA。 一、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方式 核酸作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它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能遗传给子代,也就是说子代能从上代获得遗传物质,并能自我复制;再则能指令生物体合成其他物质,使所传送的基因得以表达。</p><p>15、曹理想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人类流感大劫难档案,公元前412年,“现代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 1580年,菲利普二世统治西班牙期间,才有明确的流感大流行的记录。 1658年,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次流感大流行使6万人死亡,惊慌的人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所以将这种病命名为“Influenza”,意即“魔鬼”。 1742年至1743年。</p><p>16、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之一。在遗传性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时,通过代谢和发育才能使其后代转化为与亲代相同的具体性状。对微生物遗传变异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而且还为微生物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遗传性: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表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具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