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综合实验。微生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三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及芽孢染色法。1. 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的步骤。2. 掌握细菌芽孢染色的方法。实验二 细菌的分离和革兰氏染色。1. 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方法和普通染色的步骤。实验一 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氏染色。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报告Tag内容描述:<p>1、实验温度:18 湿度:32%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3日 实验考查:粪便和脓汁的细菌学检验【主要材料与试剂】脓汁、粪便标本各1份、SS平板、血平板、清洁载玻片、酒精灯、接种环、火柴、显微镜、擦镜纸、结晶紫溶液、NaHCO3溶液、碱性碘液、丙酮酒精、稀释碱性复红、触酶试剂、氧化酶试剂、Optochin纸片、无菌生理盐水、KIA、MIU、志贺菌诊断血清等。【检验程序】(一)脓汁标本(P54)1.肉眼观察脓汁性状、颜色、气味2.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3.接种血平板,1824h 35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涂片、革兰染色镜检:4.生化试验1)G+C触酶:触酶阳。</p><p>2、注:这个范本是根据师兄留下的遗产修改而成,基本了概括整个实验的流程,为了大家不要雷同,所以只写了标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小步骤没有记录进去,如油镜的使用,但是这些我们之前都学过了,所以有所取舍吧。大家认真看看吧。里面可能编号有点不合理或者什么的,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修改,不用写电子报告的实验的同学,也请按照这份报告写在纸质版的报告册上,如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和遂和联系。谢谢。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学号:姓名: 1.实验目的:(主要写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另外附加一些辅助实验的目的。</p><p>3、实验报告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姓名:杨延景班级:食品1101学号:2011040632指导老师:郭永目录项目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一) 前言 3(二) 实验目的.3(三) 实验原理. 3(四) 实验器材3(五) 实验步骤4(六)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7(七) 国标中微生物菌落总数标注.7项目二 大肠菌群的测定(八) 实验目的9(九) 实验原理9(十) 实验器材。</p><p>4、广州大学实验报告学 院 土 木 学 院 专业、班级 06给水排水 班 学 号 姓 名 课 程 名 称 水处理微生物学 实 验 时 间 2008.12.12008.12.5 实验目录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2实验二 微型动物的计数实验-5实验三 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6实验四 微生物的染色实验-7实验五 培养基。</p><p>5、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实验仪器及材料土样:18号土样试剂及培养基培养基: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几丁质酶真菌筛选培养基;果胶酶划线分 离培养基;几丁质酶划线培养基;细菌半固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葡萄糖酵解培养基;乳糖酵解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a) 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番红复染液等各种染料以及卢戈氏碘液、95% 乙醇、5%孔雀绿水溶液、无菌水等仪器锥形瓶(500mL2;300mL2;100mL3)、培养皿(20套)、试管(20支)、移液管(3支)、烧杯、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涂布棒、U型管、德汉氏小管、酒精灯、漏斗、接种环、。</p><p>6、微生物实验报告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 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实验者 学号 小组 成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p><p>7、7微生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三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及芽孢染色法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的步骤;2. 掌握细菌芽孢染色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制作细菌染色装片。 2. 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操作。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液,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斜面菌种。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和5孔雀绿水溶液。 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吸水纸、试管、小滴管、酒精灯和烧杯。 四、操作步骤(一) 革。</p><p>8、实验二 细菌的分离和革兰氏染色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方法和普通染色的步骤;2 掌握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和关键点;3 识别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4 学习无菌操作技术 。二、 实验原理一般认为革兰阳性细菌的肽聚糖层较厚,经乙醇处理后使之发生脱水作用而使孔径缩小,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的肽聚糖层很薄,脂肪含量高,经乙醇处理后部份细胞壁可能被溶解并改变其组织状态,细胞壁孔径大,不能阻止溶剂透入,因而将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洗去而被脱色。虽然如此,革兰染色的差异并不能完全。</p><p>9、导论微生物实验报告-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和啤酒酸奶制作:、微生物实验一、 实验名称: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二、 实验原理1. 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法分离微生物。2.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3. 通过观察接触不同周围环境物质的培养皿上长出的菌群来间接表现各种物质表面的细菌数量,从而达到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的目的。三、 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材料:菌源:土样10g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8个(参与实验共两人)实验仪器:取液器:1000ul 、200ul各一支、培养箱四、 实验步骤。1.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采土样:选择肥沃土壤,去。</p><p>10、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微生物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化学抑杀菌剂的效果评价Evaluation of bactericide effect of chemical inhibition 姓 名:杨芳 学 号:1245015 年 级:12级 专 业:生物科学类一班 小组成员:胡雪辰、付国松、王新凯 指导教师:李崴 2013年11月30日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对细菌抑杀效果的评价杨芳(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p><p>11、实验一 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氏染色1、 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应注意什么? 涂片不要太厚,要均匀,固定的时候一定按照要求,快速,染色脱色时间要控制好2涂片 2、 固定的意义何在?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固定 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细菌粘附在玻片上,便于染料着色,常用加热法,即将细菌涂片膜向上,通过火焰3次,以热而不烫为宜,防止菌体烧焦、变形。此制片可用于染色。 3、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染色成败的关键? 机制:结果为阳性(紫色)和阴性(红色)两大类,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有关。细菌经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之后,所有细菌都。</p><p>12、0一 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通常指直径小于或等于0.1毫米的生物。2、 包括那些类群?首先分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即病毒界)和具有细胞结构生物。后者又细分为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生物。后者分为真核原生和真菌(霉菌,酵母菌)。3、 微生物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一)个体小、比表面积大(二)吸收多、代谢快(三)易生长、繁殖快(四)适应性强、易变异(五)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4、 微生物五大生物学特性对人类的活动存在哪些利弊?利:(1)。</p><p>13、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p><p>14、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微生物实验细菌形态观察细菌分布消毒灭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 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3. 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4. 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5. 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3. 根。</p><p>15、微生物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幼儿教育qc99.com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p><p>16、实验目的 原理 材料 内容 结果 分析讨论 实验目的 嗜热链球菌的筛选 分离鉴定及发育树鉴定 实验原理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这类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 植物根 茎 湖泊及动物的体内 乳酸菌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球菌和杆菌 并且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菌或厌氧性细菌 嗜热链球菌来源于乳制品 它是一种耗氧的革兰氏阳性菌 以两个卵圆型为一对的球菌连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