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2、 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2011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一、文言文翻译要坚持。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口诀。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Tag内容描述:<p>1、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 1 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 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一 如何达到信 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 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 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p><p>2、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 知识模块融合 一、文言语句的断读规律 1、按词语断 如:“寒暑/易节,始一/过焉”,“浮光/跃金,静 影/沉璧” 2、主谓之间断 如“上/使外将兵”,“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3、按结构关系断 文言语句中有假设和承接关系,可根据其关系 ,人中分开。如“战/必胜矣”假设关系,“如果 打仗,一定胜利”。“辍耕/之垄上”,“辍”和“之 ”是两个动词,句中有承接关系。 二、文言语句的基本句式和译 法 1、判断句 表示主谓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翻 译时要加是“是”。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1)“者,也”例:“陈胜者,。</p><p>3、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语文组 执教:娄元华 文言文翻译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 力的考查。这体现着新的语文考试大纲中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 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近几年来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一路飙升:2002年 开始,文言文翻译由选择题变为考生直接翻译 文段或句子,分值增加到5分;2004年增至8分 ;2005年、2006年增至9分,2007年江苏卷是9 分,全国卷及大多数省市卷已增至10分,可谓 占了文言文阅读的半壁江山。那么如何做好文 言文的翻译呢?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总结翻译的常见方法: 一把文。</p><p>4、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潮 阳 李 俊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 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 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 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 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 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 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 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 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 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p><p>5、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总结翻译的常见方法: 一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1)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刘牢之为人猜疑而犹豫不决,多怨恨而且喜背 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 江面,顺流而下。 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 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二、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6年江苏卷)(9分)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土工洊(jin再度)起。</p><p>6、文言文中翻译为“都、全部”意思的字 马云山 举 一、全;整个。 例:屈原列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二、全;都。 例:庄暴见孟子:“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 告。” 三、尽;完 例: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 不胜。” 咸 全;都。 例: 1、孟子万章上:“四罪而天下咸服。” 例: 2、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俱 全;都;皆。 例: 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 皆 全;都;尽。表示范围。 例: 1、论语:“过也,人皆见之。” 例: 2、离骚:“总人皆醉而我独醒” 毕 都,全部。 例: 论积贮疏:“政治未毕通也,。</p><p>7、文言翻译,考纲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古诗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筛选文中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翻译,总体原则:,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的准确无误。 2.“达”:指译文的通顺畅达。 3.“雅”:指译文的优美自然。,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是。</p><p>8、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 l信、 达、 雅、 留、 换、 补、 l删、 调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 “信”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 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 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 开原文,凭空编造。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 “达”通顺流畅既要使句 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 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 的呆板、带文言气。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 “雅”生动优美符合现代 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 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留、换、补、 删、调 留保留法 古今意义相同。</p><p>9、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p><p>10、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何微 授课时间: 2011 年 4月 日 星期 姓 名李懿展性 别男年 级初三总课时:第 2 次课教 学内 容文言文翻译方法、文学常识重 点难 点1、重点,对文言知识点积累。2、难点,学生阅读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教 学目 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2、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p><p>11、学生版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对、换、留、删、调、补。1“对”即对译,就是将文言文按词一个一个地译成现代汉语,对于实词,要译出词义;对于虚词要在译文中反映出它的用法。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p><p>12、现在在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排在第一的就是令学生们普遍头痛的文言文。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让学生们最发怵的也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一道试题就是文言文句子翻译,而且此题分值高达10分。为了在高考中夺分,好多老师和学生都搞题海战术。殊不知作为中华文学史上的瑰宝,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文质兼美的文章浩如烟海,命题者的出题目标如深海里的银针,想仅靠题海战术突破文言文翻译大关无异于大海捞针,实在不可取。那么如何准确、高效、到位地翻译文言文,突破高考文言文翻译。</p><p>13、古代文言文翻译小技巧所谓“文言文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那么,怎样正确翻译文言文呢?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1、留。即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保留下来照原文抄录。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其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分别是年号、人名和地名,翻译时都可直接录用。2、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p><p>14、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 石半丁【内容提要】:掌握基本语法常识、能断句是文言翻译的基本功。翻译时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该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还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的特点。【关 键 词】:高中 语文 文言文翻译 断句 准确规范 语言风格 探索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自从2002年高考以来,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而是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表述形式,沉。</p><p>15、浅谈以直译为主的文言文翻译方法牟平育英艺术学校 赵国华多年来,虽然文言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的翻译方法一直都在推行,但仍有不少人不得要领,以至于事半功倍,所以有重新强调之必要。笔者认为,其翻译步骤和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添补词语文言文中,承前省、对话省的语句,一般不必补加主语;无主句不必补加主语;韵文也不必刻意填补成分。其他必须补加的几种情况是:1、省略的主语或主语中心词(括号里加的或是省略的主语,或是省略的主语中心词)。如:a“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姜氏)名曰寤生”;b“公语之故,且。</p><p>16、一、【淮南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秦、陇盗贼蜂起。</p><p>17、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p><p>18、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文言翻译一、教学要点(一)古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古文翻译,是古文阅读中最具有综合性、最能看出浅易古文阅读水平的阅读能力,因为它兼及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情况、理解文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转化)能力等项的考查。古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只是在直译不是以达其意的情况下,才能用意译。所谓直译,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1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是一个强调性的说法,应该分几种情况区别对待,这便是:专有名词之类,不译;与现代汉语字义完全相同者不译,或用现代汉语相应的双音节词取代 ;与现代汉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