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句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高三参赛)。高考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考查。文言语句翻译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句子翻译练习。高三语文文言句子翻译(二)。文言句子翻译。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文言语句翻译Tag内容描述:<p>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学案 设计者: 一中 秦欣 2010年 9月高考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高三参赛)一、 设计说明高考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考查,虽然材料选自课外,但是考查立足于课内,立足于考查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能否灵活运用之上,对学生理解并翻译语句能力的客观考查,符合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结合课程标准,立足教材本身,勾连高考试题,我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悟法、学法、用法,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进行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有效复习。该学案分三部分,课前案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高考。</p><p>2、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 知识模块融合 一、文言语句的断读规律 1、按词语断 如:“寒暑/易节,始一/过焉”,“浮光/跃金,静 影/沉璧” 2、主谓之间断 如“上/使外将兵”,“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3、按结构关系断 文言语句中有假设和承接关系,可根据其关系 ,人中分开。如“战/必胜矣”假设关系,“如果 打仗,一定胜利”。“辍耕/之垄上”,“辍”和“之 ”是两个动词,句中有承接关系。 二、文言语句的基本句式和译 法 1、判断句 表示主谓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翻 译时要加是“是”。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1)“者,也”例:“陈胜者,。</p><p>3、年级高三学科语文教者编号课题文言语句翻译专题复习课时数教案类型备课日期年 月 日星期 第 周上课日期年 月 日星期 第 周教材分析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为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翻译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文中的句子,是不可能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江苏省2009年高考文言翻译占10分,比重不言而喻。学情分析1、文言阅读始终是学生的难题,主要是缺少阅读,缺少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感也较差。2、在记忆的基。</p><p>4、(傅弈)多次举报举报 庾俭俭的过过失,但是庾俭俭不恨他。 我听说说“非议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 说说的就是你萧萧瑀吧! 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偷偷 地叹叹息, 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议,可悲啊! 返回。</p><p>5、文言文语句翻译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含义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p><p>6、文言句子翻译练习,说明:因没有语境,为降低难度,部分句子在原文基础上有适当增删或改动。,建议:可以先播放前边几屏不带翻译的原句子,然后分组、抽提号,每组集体完成几个句子。然后再播放后边那些一个原句、一个翻译的幻灯片。,1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 2(无以报德,吾囊中黄白金四十余两,原自取之)王烨遂求其里人偕往,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3马良淳治政,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 4(时桓温谋伐楚)功峤劝温曰:“夫经略大事,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p><p>7、高三语文文言句子翻译(二),1.落实重点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 2.复习回顾翻译原则和方法,力争使句子翻译达到“信、达、雅”。,学习目标,1、丁 氏 穿 井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不闻。,译文: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指示代词,这件事。,汲 1、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取水于井) 2、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荐举、提。</p><p>8、文言句子翻译,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02年5分,04年8分,最近几年增至10分 。,翻译要求:,信字字落实不走样(对) 达文从句顺无语病(通) 雅生动形象有文采(好),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 2.意译为辅,须意译的句子(修辞、用典):,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直:在东西方向种植松柏,在左右两方种植梧桐。 意:在周围种上了松柏和梧桐。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p><p>9、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正好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军法,都要被斩首3、扶苏以数谏故,上。</p><p>10、增分突破四文意通顺 力争满分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文升 字负图 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 授御史 历按山西 湖广 风裁甚著 成化初 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p><p>11、增分突破二虚词不虚 重在落实 曰 今皆不及 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 以此待敌 得无非计乎 备曰 我亦愁之 当若之何 亮曰 今荆州非少人也 而著籍者寡 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 可语镇南 令国中凡有游户 皆使自实 因录以益众可。</p><p>12、增分突破一四类实词 字字对译 2013 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2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 顾彦夫 注 锦衣 锦衣卫官员 肩舆 轿子 妓 歌舞女艺人 茆茨 茅草屋 罄折 谦恭的样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p><p>13、增分突破三特殊句式 特殊翻译 2013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 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 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 状类箕筐 人因号之为 匡山 山多髯松 弥望入青云 新翠照人如濯。</p><p>14、题点训练二 文言语句翻译 复习方略 文言语句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 也是高考卷中的 硬骨头 在一轮复习中 考生积累了大量文言知识 但在做文言翻译题时仍存在问题 例如审题不够精细 不能紧扣得分点一一落实 对疑难点的。</p><p>15、限时对点规范训练2 文言语句翻译 用时 45分钟 满分 69分 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隋大业末 主昏时乱 四海之内 兵革咸起 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 河北山东 皆所奄有 筑宫金城 立国布号 岳峙虎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