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课件上册
A.1.65 m B.1.75 m。LISTENING 听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向热水瓶中灌水 引入声音 活动 探究乐园 利用一张纸 一根橡皮筋 一个笔帽等 怎样使它们发声 敲打音叉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 发声也就停止 活动一 活动二 钟罩实验 敲击盆。
物理八年级课件上册Tag内容描述:<p>1、二、声音的特色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如下图所示,用一张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划过,第 一次较慢地划过,第二次较快地划过,注意听它 两次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不同 振动快慢音调 慢划 快划 慢低 高快 结论: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数据总结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 是什么? 阅读课文第32页回答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p><p>2、声音的特性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同? 播放视频各种声音 1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区别呢? 播放动画或音频文件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 有12个波 音调低的声音 ,有8个波 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单位:赫兹 Hz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 2响度 尺子音调不变,发出的声音是完全相同的吗? 怎么让尺子发出的声音更大? 响度:声音的大小 振。</p><p>3、第五章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第四节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强弱 水轮机 水流通过水轮机,能 使水轮机转动起来 电流通 过灯丝, 能使灯泡 发光 水流 电流与水流相似。 水流有强弱之分,电流也有强 弱之分。而电流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那么你是如何知道电路 中有电流的?它是否也和水流 一样,有强弱之分呢? 思考 : 演示实验: 电池的节数对灯泡亮度的影响 现象: 说明: 电池越多的电灯越亮 电流也有强弱之分 一、电流: 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 通常用字母 代表,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其他常用的电流单位是 、 1mA= A; 1A= 。</p><p>4、三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规律 F F2F 2F 物距 u 像距 V 几个术语: 焦距f、物距u、像距v *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 F F f * 作图研究 u2f f2f 倒立放大实像 * F F f u=f 不成像 * F F f u18cm 9cm 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 (u) 像的性质质 应应用 倒立 或正立 放大 或缩缩小 实实像 或虚像 像距 ( v) u2f U=2f fu2f uf uf V=f fv2f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一束平行光 测凸透镜焦距 倒立 倒立 倒立 实像 缩小 实像 实像点 等大 放大 实像 。</p><p>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佟二堡一中 王惠君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通过声音可获取大 量的信息,也可以得到艺术的享受。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掌握常 温常压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了解回声及回声测距离的原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首先请各组同学按照老师出示学习提纲默读教材内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停止 ,发声也会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作 。人的声带、皮制的鼓面、振动的 音叉都可以是 。 3声音的传播需要 。 、 、 等 。</p><p>6、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灵宝市实验中学 张淑霞 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能否用不同的方法使一张硬纸发出的 声音呢? 1、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发出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 材,控制好声音大小。 猜一猜: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你们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自己身边的 器材,分组进行探究。 、注意观察现象,比较物体发声和不发 声时的区别。 智慧背囊:采用“微小放大”的研究方法 ,即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 究方法。 纸屑在鼓面上跳动 展示实验过程,交流实验现象。 概括物体发声时共同的特征是什么。</p><p>7、第五章电路和电流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0.36A 1.6A 2.4A 0.48A 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 小有怎样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特点: 只有一条电流路 径;开关控制整 个电路;用电器 相互干扰。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步骤: a b c 干电池、开关、两个灯泡、电流表、 导线若干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l 接线时要注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不 要出现短路现象; l 电流表要跟被测电路串联; l 电流表的接线要正。</p><p>8、一、质量 问题: 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 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 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 利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 可知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 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 而可知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讨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状态 、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呢? 问题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其质量有变化吗? 结论:冰块融化成水 ,物体的状态发生了 变化,但其质量 没有变化 。。</p><p>9、生活中的透镜 凸 透 镜 凸透镜 相关概念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运用: 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 镜.望远镜等 对光线的作用: 焦点: 焦距: 光心: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于主轴的交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的中心点 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实像变化规律:物近近像远远像变大大。 虚像变化规律:物近近像近近像变小小。 照相机的原理 物距:U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成 像。 倒立的、 缩小的、 实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 物体与 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实 U2f f2f 。</p><p>10、二、质量的测量 1、常见的测量工具: 台秤电子秤 榜秤 杆秤 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 学生天平(物理天平)托盘天平 分度盘 指针 横梁 标尺 游码 平衡螺母 托盘 底座 2、托盘天平的结构 3、天平的使用 (一)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所能称 量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 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 托盘当中。 (二)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1)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 。</p><p>11、5.4 5.4 眼睛和眼镜眼睛和眼镜 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物理八年级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 HWS 你的美丽眼睛你的美丽眼睛 这是亚美尼亚摄影师苏伦-曼维尔亚发布的 一组名为你的美丽眼睛的摄影作品,他以 朋友,同事和学生为模特,拍摄了这组照片, 首次以微观视角展现了人眼结构细节。 34岁的 曼维尔亚说:“当拍摄昆虫和植物的微观照片时 ,感觉十分自然,而在拍摄人眼的照片时,感 觉又如何呢?我没想到结果如此突出。没料到 眼睛展现了如此复杂的外形。每天我们会看到 数百双眼睛,但从未想到它们如此美丽,就像 未知星球的表面。” 。</p><p>12、单元小结与复习 例1 (2016福州)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 ,如图4-1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 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D 例2 如图4-2所示是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角, 是折射角,界面的 侧是空气。 MN AO 36右 例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 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 尺、光屏、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 号)。 (2)如图4-3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p><p>13、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物理 八年级 上册,(1)小艇下滑时做什么运动? (2)怎样表示运动小艇的快慢? (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整个路程和上半段路程的速度相同吗? (4)怎样测量小艇的平均速度呢?,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学习目标 (1分钟),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 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自学指导 (3分钟) 阅读课本P23-24 的内容,并把重点内容用笔画出来,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自学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