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
黄桥镇区 同课异构 交流课 课题 速度 学习目标 1 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2 理解速度的定义 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 活动一 探究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1 将两个大小不同。
物理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1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 2013.12 科学之旅 序言 1、物理学是一门学习有关力、 热 、 声 、 光 、 电 等知识的学科。物理与自然、生活、社会、科 技密切相关。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学习物理有趣,更有用。 3、要学好物理应做到:勤于 观察 ,乐于 动手 ;勤于 思考 重在理解;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 即归纳为:多观察、多动手 、 多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要做到:多读课本、多感知物理 情景和过程、记写得法、多巩固应用。 4、要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 观察法 、 实验法 、讨论法等。 5、会判断:自人界。</p><p>2、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 G=mg 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 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 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 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 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p><p>3、八年级上册物理温度基础题人教版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30 B.33 C.37 D.39 2.“绝对零度“是摄氏多少度( )A.0 B.-73.15 C.-273.15 D.以上都不对 3.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A.0的水温度更低 B.0的冰温度更低 C.0的水和0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0的水和0的冰的状态不一样,无法比较温度的高度 4.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5.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p><p>4、1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主要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2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下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4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p><p>5、邻水四中初二物理中期测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将每题的正确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框内。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1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图1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D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指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2.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军事上的应用。如图2所示,利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p><p>6、3eud 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eud 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科学之旅(序言)科学之旅(序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难点: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关关 键:键:能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器材教学器材:电脑、透镜、喇叭、烧瓶、玻璃杯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p><p>7、第二节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 本节导航 1.音调 2.响度 3.音色 一、音调一、音调 音调音调: :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 探究一探究一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第 一次伸出桌边大约1/3,第二次伸出桌边2/3; 两次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音,同时注意振动的快慢。 哪一次振动的快, 哪一次音调高 思考:思考: 实验结论: 钢尺伸出桌边大约1/3时,音调 最高, 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 : 物体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物体如果在一秒的时间里振动100次 ,频率就是 。</p><p>8、憋 耕 扰 文 志 拽 飘 华 矩 囚 摸 杏 忠 芒 采 寅 常 棋 航 碰 政 诽 竭 酪 蝇 豁 糟 钉 搬 皑 早 加 幻 灯 片 物 理 : 苏 科 版 八 年 级 上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 ( 课 件 ) 1 幻 灯 片 物 理 : 苏 科 版 八 年 级 上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 ( 课 件 ) 1 温故知新 1.判断下列透镜属于何种透镜 2.完成下列光路 楼 紫 钦 学 册 瘴 新 讣 贷 碟 单 迸 矣 套 妓 安 宿 凹 唆 挚 坏 投 梧 惯 勉 柱 嚷 科 柏 圣 腋 乌 幻 灯 片 物 理 : 苏 科 版 八 年 级 上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 ( 课 件 ) 1 幻 灯 片 物 理。</p><p>9、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p><p>10、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师:请组长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画片,同学们尽快地把它们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能组成图片的6位同学即成为今天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生:组长发给每位学生一幅图片中的六分之一部分,学生们快速地寻找另外的五个部分,然后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同学生间的组合,可以扩大合作学习的面。)引入新课师:请各组的同学们观察画片:一幅是外观玻璃幕墙的建筑物;一幅是有倒影的桂林侗族的风雨桥;一幅是跳舞的女孩在练功镜前矫正姿态生:依次根据老师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图片。师问:平。</p><p>11、第四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p><p>12、第一章 声现象 (讲义)教学内容: 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三要素、噪音及其控制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噪音的控制方法知识梳理: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鸣膜的振动,弦乐器的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的发声是靠管中的空气振动,打击乐器的发声是靠锣面和鼓膜的振动。 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吉他发声是因为 ,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 。(2)手拨琴弦,便能听。</p><p>13、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0B.32C.45D.582.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 )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B.人站在河边能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像C.用潜望镜观看远处的景物D.小孔成像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物。</p><p>14、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 m所用的时间为0.5 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A.3 m/s B.6 m/s C.6.3 m/s D.0二、填空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2.“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