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在复习上节课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出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p><p>2、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区中 袁 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p><p>3、新课导入,地震之前青蛙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常的反应?,医生是如何对孕妇进行检查的?,第三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声音能传递信息,思考: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那么次声波和超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超声波探伤仪,声能传递信息,精讲点拨:,蝙蝠回声定位,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水波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p><p>4、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1.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远的快。,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2.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的快。,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将其计算成相等时间(比如单位时间1秒)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1.速度,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为:,路程,时间,速度,米(m),秒(s),米每秒(m/s),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p><p>5、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白云区江村中学黎海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 掌握速度概念 记住速度单位及其换算 2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会用速度公式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3 了解变速直线运动 会用平均速度观点计。</p><p>6、测量物质密度学案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武邑清凉店中学 杜雨威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 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过。</p><p>7、第三节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 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 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p><p>8、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p><p>9、第3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 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 图片 音像资料 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p><p>10、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 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 过程与方法 1 能在探究活动中 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活动 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p><p>11、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往往更关心物体运动的快慢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投影 奥运会百米赛跑的片断 新课教学 一 如何。</p><p>12、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教学重点 难点 速度的计算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 速度的定义 2 频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