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分类 n房间隔造口术(BAS) n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PV、PBAV) n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CoA) n血管栓塞术(PA。房间隔缺损(ASD) 动脉导管未闭(PDA) 肺动脉瓣狭窄(PS) 其他。房间隔缺损(ASD)。407例接受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患。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Tag内容描述:<p>1、先心病外科殘留病變的介入治療 周啟東 醫生 翁德璋 醫生 香港大学葛量洪医院小儿心脏科 Division of Paediatric Cardiology, Grantham Hospital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mplexity of congenital heart operation varies widely lSimple lDucts arteriosus ligation l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l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losure lModerate to Highly complex lShunt operations lRepair of coarctation of aorta lTetralogy of Fallot repair lRastelli operation lFont。</p><p>2、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 麻醉处理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李艳华 1.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介绍 2.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简介 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 一、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介绍 1.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介入放射学”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 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 设备(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以影 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 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 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与传统的给药途 径和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更直接有。</p><p>3、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 证选择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势 n不开刀、创伤小、无痛苦、不留疤痕; n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23天;不影响 学习工作; n效果明确,可以达到与外科相同的根治效 果; n总体费用一般在2.5万元之内,可为大众接 受; 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分类 n房间隔造口术(BAS) n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PV、PBAV) n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CoA) n血管栓塞术(PAVF、CAVF,体肺侧支) n先心病封堵术 (PDA、ASD、VSD) 哪些先心病可以介入治疗? n房间隔缺损(ASD) n室间隔缺损(VSD) n动脉导管未闭(PDA) n肺动脉瓣狭窄(PS。</p><p>4、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 动脉导管未闭(PDA) 肺动脉瓣狭窄(PS) 其他,时大夫,2019,-,1,房间隔缺损(ASD),发病率占国内先心病的21.4%,女性高于男性 1976年,King 和Miller 首先采用双伞状堵塞装置经导管关闭继发孔房缺取得成功。 90年代,Sideris研制出纽扣式补片装置,其导管输送系统直径小于以往。 90中期,Amplatzer封堵器得到广泛使用。 我科自98年以来,已成功施行ASD 的Amplatzer伞封堵术 例,积累了许多经验。,2019,-,2,房缺的常见分型,第一孔未闭型,又称原发孔未闭型。缺损常位于房间隔下部,一般较大,可同时。</p><p>5、从先心病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评价影像检查的优劣,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二科血管科 张玉顺,提高成功率 治疗效果好 减少并发症,适应证,盲目、原则性错误,常见错误:整体与局部,先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面分析,不能过分依赖超声: ECG X-RAY ECHO 临床,心肌病+ASD ASD+肺V异位引流,PDA,小PDA(沉默型) 直径14mm 小儿大直径PDA,如封堵器的主动脉侧直径大于主动脉周径的50以上,封堵器植入后可能引起主动脉变形和狭窄? 成角PDA PDA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68周,PDA,PDA与PS 肺动脉高压 超声准确性判断: 临床表现。</p><p>6、第29章 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诊断和治疗技术 第七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导管介入治疗,D,E,C,D,ABD,E,C,B,A,B,ABCDEF,ABCDE,ABCDE,ABCDF,BDE,CDEFG,ABCDE,ABCD,BCD,E。</p><p>7、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抗凝治疗,山东省立医院 王玉林,南昌 2012.7.13,先心病介入术后血栓形成的并发症,2001年,K. La Rosee1等报道38例接受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患者中有3例发现血栓形成(10.5%),60例接受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患者中有8例发现血栓形成(13.3%) 2004年,Krumsdorf U2等报道,407例接受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患者中有5例发现血栓形成(1.2%),593例接受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患者中有15例发现血栓形成(13.3%)。,1K. La Rosee, Dtsch Med Wochenschr, 126 (2001), pp. 10301036 2Krumsdorf U,J Am Coll Cardiol。</p><p>8、房缺的常见分型,第一孔未闭型,又称原发孔未闭型。缺损常位于房间隔下部,一般较大,可同时伴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缺。 第二孔未闭型,又称继发孔未闭。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直径在2-4cm,临床最常见。,卵圆孔未闭。一般不产生分流,可见于正常人。但当右房压显著增高超过左房压时,可产生右向左的分流。 高位缺损。缺损位于房间隔上部,常伴右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房。 后下部缺损。常伴冠状静脉窦缺损或左上腔静脉回流入左房。 完全性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较大缺损可出现劳累后心悸,气短,乏力,咳嗽甚至右心衰竭症状。 肺动脉区S2亢进,。</p><p>9、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 治疗及进展,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孙勇,先心病介入性治疗技术种类,扩张术类 房间隔造口术 瓣膜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封堵术类 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 冠状动脉瘘(CAF)堵闭术 复杂紫绀型先心伴侧支血管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PBPV)适应证: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可应用于新生儿甚至体重公斤的患儿,跨肺动脉瓣压差大于37-40mmHg为球囊扩张的标准。,肺动脉瓣狭窄PBPV,肺动脉瓣狭窄PBPV,疗效及并发症,肺动脉瓣扩张。</p><p>10、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金泽宁,张金荣,先心病发病率,VSD PDA PS ASD AS Coarctation,Fallots Tetralogy Transposition Pulmonary Atresia Hypoplastic Left Heart Tricuspid Atresia AVSD,30% 12% 8% 7% 5% 5%,5% 5% 3% 3% 2% 3%,Everything else 12%,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时机判断: 大部分婴儿出生20小时后,动脉导管就开始功能型闭合,2-3天后开始解剖闭合并逐渐形成动脉韧带,95的婴儿动脉导管在7个月以后都能闭合,极少数在一年后闭合 婴幼。</p><p>11、心脏超声如何满足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需要,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刘建平,心脏超声手术成败的关键 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的诊断,1、思维的转变 从定性诊断-定量诊断,缺损的类型 缺损的周边的边缘 与瓣膜的关系 瓣环大小,ASD,VSD,VSD嵴内型,PDA,从定性诊断-定量诊断的意义 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 较准确的术前诊断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满足 介入医生的需要,定量诊断是,2、构思的转变 从平面-立体空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入口与出口的大小 上下腔静脉的走行 心脏位置造影投照角度,3、术中的监测的配合,ASD-重要的切面 大血管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