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四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本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平行四边形。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经历小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正确计算小数加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减法。
西师大版数学四Tag内容描述:<p>1、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新生小学:陈晓明新生小学:陈晓明 1 1、用尺子量一量手中的笔,作业本等的长、用尺子量一量手中的笔,作业本等的长 度或高度,用厘米作单位。度或高度,用厘米作单位。 2 2、计算、计算1515 6 6,计,计 算出结果后交流算出结果后交流 。 刚才的测量和计算,同学们得到的整数吗刚才的测量和计算,同学们得到的整数吗 ? 那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样的结果呢?那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样的结果呢?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1 1、认识小数的意义,认识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意义,。</p><p>2、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p><p>3、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75-76页)例1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在比较、归纳活动中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故事书的定价是5元1角,小方写作5.1元,小雨写作5.10元。他俩都写的对吗?为什么?二、课堂探究:(一)教学(76页)例1:在0.3的末尾添上1个0是0.30,0.3与0.30相等吗?为什么?( )(二)教学(76页)议一议:在0.3的末尾添上2个0,小数的大小会变吗?为什么?( )小结: 0.30.300.3000。1从左往右看。</p><p>4、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量。2结合小数的性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量。教具准备图片、卡片计算器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疑激趣初步感知数学书定价6元3角,小方写作6.3元,小雨写作6.30元。讨论。(1)两人都写对了吗?(2)在里填上“、” 6.36.30(3)说一说6.3与6.30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6.3与6.30有什么不同,相等吗?自主探索理解性质1填一填,比一比。(1)在0.3的末尾添上1个0后是( )。(2)这两个小数相。</p><p>5、85-(15+68),48+25+52+175,120-75-2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这样算根据什么?,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这样算根据什么?,48+25+52+175,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这样算根据什么?,120-75-25,减法运算性质,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这样算根据什么?,85-(15+68),减法运算性质,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我买西瓜种子用去5.5元 高粱种子用去2.76元, 玉米种子用去14.5元.,买种子一共花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凑整练习,7.2,0.45,9.81,12.4,65.8,3.55,1.6,0.19,练一练,1.填空。 6.7+4.95+3.。</p><p>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结合实际例子要能够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1.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和整数运算相同) 3.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7.2-6.45 5-0.41 7.2 5.00 6.45 0.41 0.85 4.59,0,昨天的作业这里错了好多!,6.070.40.08,6.070.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9.92-14.4-9.92 85.7-(15.3-4.8) 40-(2.75+0.86) 9.5+4.85-6.53,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小数的。</p><p>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要掌握计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5元,6.2元,13.45元,YX,YT,TX,购买杨梅和大白兔奶糖需要多少钱?,5+6 .2,购买杨梅和维尼熊需要多少钱?,5+13.45,6.2+13.45,购买大白兔奶糖和维尼熊需要多少钱?,5元+6元2角=11元2角=11.2元,5元+13元4角5分=18元4角5=18.45元。,6元2角+13元4角5分=19元6角5分=19.65元,小数数位顺序表,6,2,+,3,1,1,4,5,9,6,5,0,你能提一个减法的问题吗?,维尼熊比大白兔奶糖贵多少? 大白兔奶糖比杨梅贵多少? 杨梅比。</p><p>8、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引导同学们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计算: 4 2 2 2 2 1 1 2 1 3 4 3 8 4 6 6 6 3 4 2 2 2 8 4 . 5 0 4 2 8 6 9 0 3,火眼金睛辨对错: 3 4 4 3 2 1 1 2 3 4 4 6 6 8 4 3 . 1 0 2 4 7 6,各显神通,火眼金睛辨对错: 3 4 4 3 2 1 1 2 3 4 4 6 () 6 8 () 4 3 . 7 1 4 4 7 6,我的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p><p>9、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 计,1.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同学们经历单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和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2. 并认识简单的复式 统计表的意义,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学习目标,量体重,我们刚入学时,测量的体重情况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体重:,在一个表里怎么表示呢?,(1)入学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 )千克的人最少。,21 25,31以上,(2)现在,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 )千克的人最少。,26 30,15以下,(3)你还能发现什么?,请同学们帮忙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50 30 25 10,路上行驶的。</p><p>10、小数的意义,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小数的意义,同学们要开动脑筋,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不同数位之间的进率,并且知道该数位的计数单位。,教学目标,小数:,(有7个0.1),0.7,分数:,(1),(2),1.图(1)和图(2)的涂色部分用数怎样来表示?涂色部分 之间有什么关系?,“1”,0.1,2.1里面有( )个0.1;( )个0.1是1;1是0.1的()倍。 3.1和0.1之间的进率是( )。,小数:,0. 4 5,(有45个0.01),分数:,1.图(1)和图(2)的涂色部分用数怎样来表示?涂色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1),(2),0.1,0.01,2. 0.1里面有( )。</p><p>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要想办法自己推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够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方格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表。(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都按半格计算),6 m,4 m,24 m2,6 m,4 m,24 m2,我们刚才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这块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24m2,你能用我们刚才研究出来的公式来求它的面积吗?,6 m,4 m,4厘米,3厘米,3.6分米,5分米,2.7米,你能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12米,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长5m,高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S=ah=52。</p><p>12、平行四边形,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组成,能够用直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篱笆,窗户,电动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标出下面图形的底和高,底,高,底,高,底,高,答对了,你真棒!,找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所对应 的高,并涂上颜色,用小棒摆学过的四边形,并说说它们各自的特征,根据下列。</p><p>1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同学们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组成,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 对边长度相等 2. 对边互相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1),(2),(3),(4),(5),高,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高垂直的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观察下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p><p>14、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渗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教学目标,一年级踢毽成绩统计表,小红,小芳,小奇,踢毽数(下),10,9,12,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踢毽成绩统计图,四年级踢毽成绩统计表,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小红,小芳,小奇,踢毽数(下),100,9。</p><p>15、条形统计图,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大家的统计观念。 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渗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教学目标,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6,12,7,3,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作文组,数学组,体育组,科技组,12,8,7,6,5,4,9,3,2,1,0,11,10,考眼力,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6,12,7,3,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作文组,数学组,体育组,。</p><p>16、确定位置,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确定位置,同学们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数对的概念,能够用数对表示一些物体的确切位置,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第一个同学是二组的,第二个同学坐在第三个,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因为第二组的同学有五人,如果只说第二组,很难一下子知道是哪位同学。,同样坐在第三个的同学也有很多,如果只说坐在第三个,同样很难一下子知道是哪位。</p><p>17、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同学们要在实际的例子中体会从不同位置看物体的不同效果。,小红,小强,小娟,1,2,3,4,5,1,2,3,4,5,6,(列),(行),(3,2),小红,(3,2),小强,(2,5),(6,6),(5,4),小娟,贝贝,小力,小红,小丁,我给第3列、第1棵树松土,小力给第( )列、第( )棵树浇水。,小红给第( )列、第( )棵树浇水。,给第( )列、第( )棵树浇水的是小丁。,你想给哪棵小树浇水?,(3,2),(5,4),要求: 1.写出儿童乐园各景点的位置。 2.从大门出发,用标有箭头的线画出游玩的路线图。</p><p>18、统 计,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统计观念。 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渗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教学目标,下面是四年级同学水果喜好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两个统计图,0,2,4,6,8,10,12,14,16,人数/人,西瓜,香蕉,桔子,梨,葡萄,四年级男同学水果喜好情况统计图,水果,0,2,4,6,8,10,12,14,16,人数/人,西瓜,香蕉,桔子,梨,葡萄,四年级女。</p><p>19、统计,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折线统计图,同学们要能够根据统计表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能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含义。,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5月22日,表中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0,5月22日,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单位:,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4,6,8,10,12,14,16,18,20,22,24,26,12,16,21,24,20,15,9,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几时气温最高?几时气温最低?,3.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折线统计图和统。</p><p>20、认识三角形,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三角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以及组成,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实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周围世界,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想一想,认识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观察房屋顶的框架;,回答什么叫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要知道,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1.如图是用三根细棍组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