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小儿造血特点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 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 6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 期) 骨髓造血期。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叶)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叶)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Tag内容描述:<p>1、1 红细胞系统疾病: 造血原料缺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再障 红细胞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 失血 急慢性失血 骨髓自身肿瘤 肿瘤或骨转移 2 白细胞性疾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急慢性白血病 出凝血疾病: 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 血小板生成障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初生时白细胞总数较高 15 2010 9/L 生后 6 12小时 2110 9/L 一周时平均为 1210 9/L 婴幼儿维持在 1010 9/L 8岁后接近成人 4 1010 9/L 4 1 2 4 6 8 10 淋 巴 细 胞 中性粒细胞 5岁 5天 日数 岁数 1 2 3 4 8 10 14 小儿中性粒。</p><p>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重点 1 血细胞来源、人体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组 成及主要生理功能 2 血液病概念、分类及常见症状 3 贫血的常见原因、贫血的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及护理措施 4 出血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及护理措施 5 感染的常见原因、感染的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及护理措施 定义: 血液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 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 共同特点 外周血中的细胞和血浆成分的病理性改变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出凝血机制的障碍 骨髓、脾、淋巴结等造血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以 及其功能异常 血液病 正。</p><p>3、小儿造血特点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 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 6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 期)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 后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后 期)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 是截然分割的。 胚 胎 期 造 血 生后造血 1.1.骨髓造血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 种血细胞。种血细胞。 骨髓分为骨髓分为 红骨髓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黄骨髓黄骨髓 骨髓潜在的造血能骨髓潜在的造血能 力力 婴儿期:全部为红髓婴儿期:全部为红髓 儿童期(儿童。</p><p>4、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程蕾 教学目标 熟悉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主 要病因及其发生机制 掌握出血与发热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 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与依据 一、概述 造血器官的组成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血细胞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血液病的分类 造血器官和组织包括骨髓、脾、淋巴结 以及分布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 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出生后4周: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 髓外造血:肝脾造血功能在出生后基本 停止,但在造血功能应激情况下(如出 血或溶血),又重新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称为髓外造血 。</p><p>5、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儿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第第5 5版)版) 主编:崔主编:崔 焱焱 赵秀芳赵秀芳 (四川大学护理学院)(四川大学护理学院)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Caring for Children with Hematologic Disorders 目目 录录 儿童造血及血液特点 小儿贫血 概述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血友病 1 2 3。</p><p>6、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一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叶)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8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 在胚胎6-8周(2个月)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4-5月时达高峰,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至胎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脾脏发生于人胚第8周,。</p><p>7、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题库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生理性贫血主要发生于 A .出生一周内 B.生后23周 C.生后23月 D.生后45月 E.生后56月2小儿白细胞分类,N与L两次交叉的年龄是 A.生后46天及46周 B.生后46天及46岁C.生后46月及46岁 D.生后46周及46月 E.生后46周及46岁3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p><p>8、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一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叶)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8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 在胚胎6-8周(2个月)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4-5月时达高峰,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至胎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脾脏发生于人胚第8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