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碳碳和碳
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氧化碳碳和碳Tag内容描述:<p>1、北京师大现代中小学远程教育,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主讲:徐秋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液体那样倾倒。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些。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生活中的实例: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因为飞机从高空中飞撒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空气中的。</p><p>2、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CO2,CO,复习,空气成分?体积比?,空气中,占总体积0.03%的CO2假若除去,自然界中生命活动能否进行下去?,不能,绿色植物必须利用,CO2(H2O)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O2,为动物提供O2食物,CO2在自然界中重要作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要原料,学习目标,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学习指导一,自学课本完成。</p><p>3、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二氧化碳 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 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 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 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培养学生的实验。</p><p>4、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 实验室制取 CO2 的理想药品 1 药品 大理石 或石灰石 稀盐酸 2 原理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二 制取二氧化碳的位置 1 CO2 的发生装置 固 液反应 不需加热 2 CO2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CO2 的密度比空气答 注意 不宜用排水法 CO2 能溶。</p><p>5、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CO2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 无色 无味的气体2 密度比空气大 1 977g L3 能溶于水4 熔沸点较低 干冰 固态CO2 二 CO2的化学性质 思考1 在刚才的灭火实验中 是否仅仅只。</p><p>6、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齐河县鼎新中学张明新 1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 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所采取的措施 学习目标 一 CO2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 无色 无味的气体2 密度比空气大 1 977克 升3 能溶于水4 固态CO2 干冰 二 CO2的化学性质 思考1 CO2刚才的灯火实验中 是否仅仅只说明了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思考2 CO2溶解于水。</p><p>7、北京师大现代中小学远程教育,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主讲:徐秋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液体那样倾倒。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些。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生活中的实例: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p><p>8、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南京市文枢中学 周凤萍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教材分析 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 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 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 毒性和还原性 教材还注意到了紧密联系学。</p><p>9、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 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 无色无味 大 能 干冰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 CO2能与水反应 3 CO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3 二氧化碳的用途 和等 4 温室效应 1 温室气体有等 2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灭火 作制冷剂 气体肥料 化工原料 CO2 O3 CH4和氟氯。</p><p>10、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案例(1)一、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p><p>11、18宁波)9.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2019福州三检)7 2015年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p><p>12、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O是一种的气体 其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反应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色无味 略小 难 产生蓝色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 2 还原性 以CuO为例 反应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毒性 煤气中毒即中毒 原因是CO很容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 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O2结合 从而造成人体缺氧 3 CO的主要用途是和在。</p><p>13、2018惠安5月模拟)10(3分)取两份5mL 10%的稀盐酸分别与3g块状碳酸钙、3g粉末状碳酸钙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并形成如图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等质量的碳酸钙,粉状的产生CO2的质量多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p><p>14、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案例(2)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时以雪碧饮料为学习主线,以探究过程、探究方法为学习暗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为了使本课的知识点更加系统,最后将知识点从课堂抽取出来,让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反思,从而使这节课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明 线 暗 线寻找。</p><p>15、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案例(3)【教学设计思路】我在讲授本课题内容时,主要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是本课内容重点,而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简单且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来教学。基于此,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内容,我采用了让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于干冰、二氧化碳。</p><p>16、18福州三检)5.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如碳循环氧循环水的天然循环,这些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 B C D(2017威海)5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p><p>17、18攀枝花)7(2.5分)影视舞台上常利用干冰升华营造云雾燎绕的景象。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变小B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C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大(2019鞍山中烤)5(1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B氧气可以用作燃料。</p><p>18、可燃性 还原性2H2+O2点燃2H2O H2+CuOCu+H2OC+O2点燃CO2 C+2CuO高温2Cu+CO22C+O2点燃2CO 3C+2Fe2O3高温4Fe+3CO22CO+O2点燃2CO2 CO+CuOCu+CO2。</p><p>19、碳 一氧化碳 适用学科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沪教版适用地区 课时时长 分钟 60 知识点 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分析 学会归纳整理 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p><p>20、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学习指导,【学习指导一】二氧化碳的性质,自主预习,阅读书本117119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观察瓶中的CO2,可得出二氧化碳色味,密度比空气。2.学生演示实验63,提示学生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大部分,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了,蜡烛熄灭说明了CO2。3.学生演示实验64,看到的现象。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