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教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案Tag内容描述:<p>1、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设计理念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活动探究与理论探究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p><p>2、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p><p>3、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教学过程:复习。</p><p>4、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王杨江苏省淮州中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2讲解盐类水解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总结方法拓宽加深”几个步骤,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电解质溶液中。</p><p>5、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从容说课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盐类的组成,与盐类水解密切相关。本节教学就是要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来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教材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第二部分是查原因。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所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为。</p><p>6、庐山区第一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教版选修(4)年级 : 主编: 王长飞 审核: 审批: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学习目标】1. 知道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即“越弱越水解”)。2. 知道温度升高盐类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右移。3. 知道浓度越小盐类水解程度越大,浓度越大盐类水解程度越小。4. 知道外加酸碱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5. 知道什么样的物质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何反应。6. 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第二课时导 学 案1、用pH试纸测定下列几种浓度相同溶液的。</p><p>7、蒄袄螇芄薆蚇膆芃莆袂肂节蒈螅羈芁薀羁袄芀蚃螃膂芀莂薆肈荿蒅螂羄莈薇薅袀莇芇螀螆莆葿薃膅莅薁袈肁莅蚃蚁羇莄莃袇袃莃蒅虿膁蒂薈袅肇蒁蚀蚈羃蒀莀袃衿肇薂蚆袅肆蚄羂膄肅莄螄肀肄蒆羀羆肃蕿螃袂膂蚁薅膀膂莁螁肆膁蒃薄肂膀蚅蝿羈腿莅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蚂袆羅芆莁虿袁芅蒄袄螇芄薆蚇膆芃莆袂肂节蒈螅羈芁薀羁袄芀蚃螃膂芀莂薆肈荿蒅螂羄莈薇薅袀莇芇螀螆莆葿薃膅莅薁袈肁莅蚃蚁羇莄莃袇袃莃蒅虿膁蒂薈袅肇蒁蚀蚈羃蒀莀袃衿肇薂蚆袅肆蚄羂膄肅莄螄肀肄蒆羀羆肃蕿螃袂膂蚁薅膀膂莁螁肆膁蒃薄肂膀蚅蝿羈腿莅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蚂袆。</p><p>8、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考点、热点回顾【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二、典型例题【目标落实】【知识网络】 板块2:探寻盐类的水解的本质任务1.3:寻找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类型间的关系任务1.2:通过交流讨论、回忆旧知对盐类重新进行分类活动1.1.1:找7名同学做实验,用PH试纸计测定其中七种盐的酸碱。</p><p>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4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1.变化观念从盐类的水解反应认识化学变化的原理及应用。2平衡思想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水解平衡的实质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3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模型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模型。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的水解实质与特点(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c(H)c(OH)溶液不再呈中性。(3)水解常数(Kh)以CH3CO。</p><p>1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4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1.变化观念从盐类的水解反应认识化学变化的原理及应用。2平衡思想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水解平衡的实质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3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模型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模型。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的水解实质与特点(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c(H)c(OH)溶液不再呈中性。(3)水解常数(Kh)以CH3CO。</p><p>11、第3节盐类的水解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4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1.变化观念从盐类的水解反应认识化学变化的原理及应用。2平衡思想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水解平衡的实质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3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模型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模型。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的水解实质与特点(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HOH溶液不再呈中性。(3)水解常数(Kh)以CH3COOH2OCH3。</p><p>12、第3讲盐类的水解见自学听讲P158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强酸强碱盐NaCl、KNO3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3.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谁弱写谁,都弱都写;阳离子水解生成弱碱,阴离子水解生成弱酸。(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2+2H2O; NH4+H2O。 (2)若水解程度较大,书写。</p><p>13、盐类的水解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4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1.变化观念从盐类的水解反应认识化学变化的原理及应用。2平衡思想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水解平衡的实质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3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模型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模型。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的水解实质与特点(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c(H)c(OH)溶液不再呈中性。(3)水解常数(Kh)以CH3COOH2OCH。</p><p>14、第2课时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目标与素养:1.了解盐类在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掌握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盐类水解的应用1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先溶于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通过增加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抑制铁离子的水解。2制备胶体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是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并加热至沸腾以促进铁离子的水解。3热碱去油污纯碱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加热促进CO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4泡沫灭火器原理Al2(SO4。</p><p>15、课题 盐类的水解 步骤 内 容 备 注 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 对于水解的物质掌握不清 2 不会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 问题产生原因 1 对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不够熟悉 不能很快分辨出来 2 对于。</p><p>16、课题 盐类的水解 步骤内 容备 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1、 对于水解的物质掌握不清2、 不会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问题产生原因1、 对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不够熟悉,不能很快分辨出来2、 对于酸或碱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p><p>17、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p><p>18、说课题目: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李华,来自哈尔滨市第八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盐类的水解,它选自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体会。一 教材分析(一)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p><p>19、3 3 盐类的水解 教学背景 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 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 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前面以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