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二章药理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第四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肿瘤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作用机制 量效关系 临床适应证。第四节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理或作用机制主要是研究药物 如何起作用的。一、药物作用的理化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Tag内容描述:<p>1、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1细胞生物学机制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2 生化作用机制(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阻止叶酸辅酶形成;阻止嘌呤类核苷酸形成;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阻止核苷酸聚合;(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3)抑制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4)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影响纺锤丝。</p><p>2、糖尿病的发生机制降血糖药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一、前言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持续高血糖是其基本生化特点,久病可致多系统慢性进行性病变,包括广泛血管病变引起心、脑、肾、眼、神经损害,功能不全。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2004年估测,2001年世界发病率2.8 %,患者1.71亿;预测2030年世界发病率4.4 %,患者3.66亿;其中发达国家患者增加42%由0.51亿增至0.72亿,发展中国家患者增加170%由0.84亿增至2.28亿。我国原是糖尿病的低发区,1995年。</p><p>3、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是指具 有杀菌或抑菌活 性的抗生素和化 学合成药物。 抗菌素抑菌杀菌作用 抗菌素抑菌杀菌作用 抑制细胞壁合成 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 破坏细胞膜 抑制DNA复制 青霉素类抗生素构效关系 四个原子的 -内酰 胺环和五个原子噻 唑环 有天然青霉素、氨 基组、羧基组青霉 素、脲基组青霉素 三组 引入不用的基团有 不同的效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1) 作用于细胞壁合 成后阶段的酶: 转糖基酶 转肽酶 D-羧肽酶 内肽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2) 抑。</p><p>4、第二章药理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内容,第二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第四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药物量效关系,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药理学发展简史 四、药理学的分支学科 五、药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六. 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申报,1. 药理学的概念 概念: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 性质: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p><p>5、肿瘤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一) 烷化剂1 氮芥类: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对乳腺癌、肺癌有一定的疗效。副作用:骨髓以致、脱发、消化道反应,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癌,故使用此药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二) 抗代谢药物1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又称5-FU (我科代表使用)。不良反应:用药6-7天出现消化道黏膜损伤。例如口腔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一周后引起骨髓抑制。临床上比如我科恶性葡萄胎、长时间连续点滴此类药物应做好患者的口腔。</p><p>6、第二章药理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内容,第二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第四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药物量效关系,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药理学发展简史 四、药理学的分支学科 五、药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六. 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申报,1. 药理学的概念 概念: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 性质: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p><p>7、第二章 药效学 (pharmacodynamiacs, PD),2,药效学定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作用机制 量效关系 临床适应证,3,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4,一、概念和分类,1.药物作用 与 药物效应 (drug action) (drug effect) 原发作用- 机体机能和形态改变,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NA,-R,药物作用,药物效应,5,2. 药物作用分类,按用药目的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按作用部位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 按作用先后顺序 原发作用直接作用 继发作用间接作用,6,2. 药物作用分类,按作用机制 调节(+、-) 例:阿托品 抗病原体及抗肿瘤 补充不足,7,二、 选择性(selectivit。</p><p>8、第四节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理或作用机制主要是研究药物 如何起作用的,药物对机体发挥作用是通 过干扰或参与机体内在的各种生理或生化 过程的结果,因此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也 是多种多样的。对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已 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亚细胞水平甚至 分子水平。一般说,药物主要通过以下方 式而起作用。,一、药物作用的理化机制,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而用于胃溃疡疼痛的 治疗;甘露醇通过物理性渗透作用而利尿; 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依地酸钙钠等) 通过与重金属阳离子的螯合作用可解救重 金属或类金属的中毒;挥发性全身麻醉。</p><p>9、抗菌药物杀菌机制及 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微生物 张静会,1941年青霉素投入临床使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抗生素时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菌治疗面临严重问题。了解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和指导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antibiotic)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抗菌物质,极微量即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丝状真。</p><p>10、各种降压药的作用机制,邵泽涛,说起人体的血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自来水管。 水管粗细以及畅通与否,影响着水流的流速和畅通情况。 五大类,即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常用降压药物,多接几根水管,分流减容,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药,如氢氯噻嗪等。 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效平稳、缓慢。 但长期使用或不对证错误使用利尿药,可能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的过度排泄,造成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p><p>11、第二章 药效学(pharmacodynamiacs, PD),1,2,药效学定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作用机制 量效关系 临床适应证,3,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4,一、概念和分类,1.药物作用 与 药物效应(drug action) (drug effect) 原发作用- 机体机能和形态改变,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NA,-R,药物作用,药物效应,5,2. 药物作用。</p><p>12、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化学结构无关,而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如: 1渗透压作用 硫酸镁的导泻作用,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2脂溶作用 全麻药对CNS的麻醉作用 3影响pH 抗酸药治疗溃疡(弱碱性化合物,中和胃酸) 4络合作用 络合剂解除金属、类金属的中毒 5沉淀蛋白 醇、酚、醛、酸可致细菌蛋白变性、沉淀而杀菌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