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违法犯罪
情景感悟 有事大家谈 镜头一 一中年妇女李某走上公交车 看到座无虚席 便用乞求的语气说 哪位先生小姐行个好 我抱着孩子不方便 附近一青年遂起身让座 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谁料过了一会儿 从年轻妇女李某怀抱的毛毯里。
预防违法犯罪Tag内容描述:<p>1、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报告会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生活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国家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扮演着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法治保障的角色;在学校教育中,扎实推进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常识,让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学生,也是有效提高素质教育的保障。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今天,我们请到红树派出所所长,也是我们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莫莫莫同志,给全体学生做一场法制报告,主题为: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2、抵制不良诱惑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2 3 1 1、领奖台的诱惑 2、金钱的诱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金钱金钱 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 ! 2004年10月13日下午,成都市青龙场的一个居民点 发生一起学生斗殴事件,一名高中生被另一名高中生杀 死。据了解,行凶者酷爱网络暴力游戏,一味模仿游戏 世界的暴力行为,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前不久,上海大学劝退了81名学习成绩不好、在几 个学期内没有修完规定学分的大学生。据介绍,导致这 81名大学生被集体劝退的主要原因之一,。</p><p>3、古时候,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被一同游街,偷 针者觉得委屈,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 盗牛贼一块儿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对他说 :”“不要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 1、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可以用比较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来概括这个 道理吗?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染上坏习气做一些违法的事走向犯罪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什么是严重不良行为? 思考:韦健、陈晓青、。</p><p>4、鲁人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一、内容标准: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2、【能力目标】: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理解不良行为。</p><p>5、情景感悟:有事大家谈。 镜头一:一中年妇女李某走上公交车,看到座无虚席,便用乞求的语气说:“哪位先生小姐行个好,我抱着孩子不方便。”附近一青年遂起身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谁料过了一会儿,从年轻妇女李某怀抱的毛毯里却探出小狗的头。一时间车厢内众说纷纭,人们投来鄙视的目光,此时这位妇女脸已变得绯红,车一到站便仓皇下车。 镜头二:北京某单位工人马某专门尾随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当小学生独自一人开门进家的时候,马某趁机偷袭,大肆实施抢劫,一时民愤极大。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马某终因触犯刑法。</p><p>6、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二框,新闻播报,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二框,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程目标,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学习难点: 1、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 逾越的鸿沟。 2、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律师日志:认识法律,日志一:发表了新文章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亮点解读 03-15 15:41,日志二:图片日志公开审判罪犯,日志三:郑筱萸被判死刑但反思不能终止 (2007-05-30 12:46:09),法律由 国家制定或认可。</p><p>7、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关于黄色文化 旁白:早上,小刚和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这时一个人拦住了他们,拿出一些封皮花花绿绿的书刊。 小贩:同学,给你们介绍本好看的书。 小刚:(接过书,翻了几下,递给小贩)你卖的书,不适合我们看,我们不买。 小明:(从小贩手中拿过书,翻了几下)我觉得挺好的,我买本吧。 旁白: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小明却低头偷偷地看那本书,此后,他经常看此类的书。 议一议: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等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哪些方面的危害?,黄色文化的危害,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 重者极易诱发。</p><p>8、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3、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法律的基本特征?(1)(2)(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不是,自然形成,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国家。</p><p>9、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潘多拉魔盒,传说中有个女神把火种带给了人间,上帝知道后非常愤怒,他为了惩罚人类,命人按女神的样子造了一个女人,给了她一个精美的盒子,并把她送到了人间,这个女人就是潘多拉,有人知道上帝不怀好意,一再告诫潘多拉不要打开这个盒子,潘多拉每天都看着这个盒子,她实在想知道盒子里装的什么。终于,有一天她经不住诱惑打开了这个盒子。盒子里的疾病、灾难、瘟疫、罪恶等等在盒子打开的同时都跑了出来。,潘多拉经不住诱惑,给人间带来了灾难,成为人类的罪人。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属于“潘多拉”魔盒。</p><p>10、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学内容: 1.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三个特征? 2.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 3.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共同点、区别与联系? 4、青少年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p><p>11、自由如鸟,一分钟说时政:,2016年央视3.15晚会主题:携手共治 畅享消费,自由如鸟,李某某,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提高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3.知识: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导学提纲,3.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一般违法 行为?什么是犯罪?,1. 法律的三个特征?,4.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对我们提出 了怎样的行为要求?,请认真阅读课本P5。</p><p>12、知识网络导航,考点梳理过关,考点 违法与犯罪,考点 撑起法律保护伞 6年5考,六年真题全练,从近六年来聊城市中考试题可知,本主题内容是中考常考内容。考查点“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其中,“违法与犯罪”经常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为材料,结合明辨是非、谨慎交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知识点综合考查。2018年备考时一定要多关注与青少年相关的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重大事件,这是中考出题时经常容易看到的题目。,命题点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2017聊城,19题,2分2017年5月26日,聊城市。</p><p>1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06年8月23日下午,在县政府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我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对下半年工作和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由司法局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欧佳主持。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员有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现形成纪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欧佳局长要求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会上,欧佳局长强调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各。</p><p>14、主题7预防违法犯罪依法保护自己,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七年级下册第15-16课,知识网络导航,考点梳理过关,考点违法与犯罪,考点撑起法律保护伞6年5考,六年真题全练,从近六年来聊城市中考试题可知,本主题内容是中考。</p><p>15、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主题7预防违法犯罪依法保护自己,七年级下册第15、16课,知识网络导航,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违法与犯罪,考点2撑起法律保护伞6年4考,考点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p><p>16、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课堂实录 鲁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师:上课 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