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6种)2、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3、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生理(年龄)、认知(智力、学能、策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有些教学法如 自然法 NaturalApproach 就是建立在某一学习理论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 的基础上的 有些教学法是以某一学习理论和某一语言理论作。
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学习重点,1.掌握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区分 2.掌握几种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3.掌握几种第二语言习得假说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一、学习与学习理论 1 . 什么是学习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狭义: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工具主动地获得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并产生比较持久的行为。</p><p>2、第三章 语言学习(习得)理论本章我们将讨论语言学习(习得)问题,介绍语言学习(习得)理论。“教”与“学”可以说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但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更注重于“教”的方面,“以教为主”的传统观点,束缚着人们的教育思想。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语言教学理论研究不考虑学习主体的特点,其实,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语。</p><p>3、语言习得理论(一),主要内容,语言习得的定义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及理论解释,一、语言习得的定义,习得: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儿童是通过大量接触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没有人专门教他,也没有人刻意地纠正他的错误,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语言规律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我们常说第一语言习得,儿童母语的习得。 学习: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p><p>4、外语教学第三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 在我国的教育中 少数民族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并且在少数民族教育中 外语教育也构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而少数民族学生外语的学习过程不同于汉族学生 除了母语和汉语 外语是。</p><p>5、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哲学家, 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对儿童认知展理论发展研究的起源, 他的自我中心主义、道德判断、梦、模仿和游戏等理论认知不仅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以及哲学史上被视为重要的里程碑, 而且对当今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0 年中,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对皮亚杰的理论作过阐述和运用, 在此, 笔者仅对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理论给中国幼儿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作进一步探讨。</p><p>6、李婷婷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科简介 -学科开端 -研究范围 -意义 -基本概念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教育领域研究重点从怎样教转入如何学,好的教学法应该符合学习者学习的规律; 语言教学领域发现第二语言学习有着自己的规律,不依赖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师而转移。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兴起。,学科简介,第二语言。</p><p>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创建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王建勤,CopyrightProf.JianqinWang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第三讲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对比分析假设及其理论误区第二节中介语假设及其理论构念第。</p><p>8、填空判断 20分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交叉学科 语言学 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 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Corder在1967年发表的 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和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 中介语 3 1984年 鲁健骥在 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p><p>9、第11讲 语言习得理论(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知识框架,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6种) 2、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 3、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生理(年龄)、 认知(智力、学能、策略、方式)、 情感(动机、性格 态度等) 4、外部因素:习得环境(课堂、社会),重点,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对比分析假说 中介语假说 输入假说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对比分析假说 2中介语假说 3普遍语法假说 4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5输入假说 6文化适应假说,1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 、。</p><p>10、精品文档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哲学家, 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对儿童认知展理论发展研究的起源, 他的自我中心主义、道德判断、梦、模仿和游戏等理论认知不仅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以及哲学史上被视为重要的里程碑, 而且对当今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0 年中,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对皮亚杰的理论作过阐述和运用, 在此, 笔者仅对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理论给中国幼儿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作进一。</p><p>11、心理控制源与外语习得关系探究摘 要: 心理控制源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相关因素之一。它是指人们对于成败根源的一种心理认知,有内控与外控之分。本文在做了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控制源的定义、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做出分析与论述,以探讨心理控制源与外语习得的关系,为日后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心理控制源 心理认知 外语习得。</p><p>12、1 / 8 语言习得规律与语言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虽然习得母语与学习外语在环境、方法、年龄等方面有很大差别,但也存在着共同之处,即人是语言的学习者。</p><p>13、2 0 1 0年第 0 5期 总第 1 8 5期 学嗣教育酮究 S tud i e s i n P r e s c h o o l Ed u c a t i o n No 0 5 2 0 1 0 Se r i a l No 1 8 5 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述评 冰 匡芳涛 术 米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4 0 0 7 1 5 摘要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曾经提出。</p><p>14、1,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一),2,主要内容,语言习得的定义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及理论解释,3,一、语言习得的定义,习得: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儿童是通过大量接触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没有人专门教他,也没有人刻意地纠正他的错误,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语言规律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我们常说第一语言习得,儿童母语的习得。学习: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p><p>1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一、第一语言学习,语言习得&语言学习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第一 ) 语言 “ 习得 ”,( 第一 ) 语言 “ 习得 ”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 / 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 ) 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语言 “ 学习 ”,第二语言 “ 学习 ”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 ( 即课堂 ) 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 比如成。</p><p>16、第一章 二语习得中的关键因素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许多相关的因素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这个过程出现的一些关键因素 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对于这个问题 作者从六个方面张开论述 1 二语习得是一个总。</p><p>17、,1,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2,主要内容,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和发展的简要回顾,.,3,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通常是只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本族语。一般情况下,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常被称为第一语言。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p><p>18、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M. A.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王建勤 E-mail:,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发端 第二节 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学科的确立 第三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p><p>19、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联结理论与加工理论指导下的语言 习得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心理语言学对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介绍了联结 主义模型和加工论两种典型的语言加工 机制模式。旨在为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中国论文网 /4/view-12928348.htm 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联结主义; 加工论 一、引言 近几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越来越迅速,这令众多研究者开始注重 对人脑的构造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在这 一研究过程中,语言学的作用日益凸显, 特别是心理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逐渐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