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6 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情境引入 怎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 一 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在弹性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 弹簧测原理 弹簧 刻度盘 指针 挂钩 2 构造 主要由刻度盘 弹簧。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Tag内容描述:<p>1、,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GMS型锚索测力计,SKN系列测力计,测力环,握力计,.,1、认识弹簧测力计,构造、量程、分度值,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信息链接,胡克定律:当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太长时,它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校零,(2)被测量力的大小应在量程内,(3)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p><p>2、弹力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B.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C.从。</p><p>3、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两名同学分别拉一拉力器,学生猜想他俩谁用的力大,引出力的测量二、新课教学(一)怎样测量力老师介绍常用测量力的工具并引导学生做实验。学生。</p><p>4、自主学习提纲年级:八 学科: 物理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 年 月 日 NO:课题(内容)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课型(课时)第1课时策划者审核者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级学习目标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难点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学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p><p>5、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握力计 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1)构造:刻度板、弹簧、指针、吊环、挂钩。 (2)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_____跟它受到 的拉力________。 (3)使用: 指针_______; 明确_______和________; 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 上; (4)注意: 稳定后读数,视线平视(可估一位); 来回试拉,防卡壳。 2.力的示意图: (1)定义: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段把________都 表示出来。(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 力的方向) (2)作法: 确定受力物体:用 或 表示; 确定力的。</p><p>6、研究运动需先学会研究运动需先学会长度长度和和时间时间的测量的测量 P31 P31 想想议议想想议议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中间的直线哪条更长?中间的直线哪条更长? uu人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人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uu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定量的描的描 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uu温度计温度计 uu时钟时钟 uu天平天平 uu刻度尺刻度尺 一、国际单位制(一、国际单位制(SISI) 1 1、单位、单位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测量某个物理。</p><p>7、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会作力的示意图。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簧,弹簧测力计,拉力器,多媒体课件等。一、新课引入让两名学生分别拉同一拉力器,其他学生猜想他俩谁用的力大,引出力的测量。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怎样测量力的大小活动1:学生实验:让学生手拉自然状态下的弹簧,若拉力大小不同,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现象分析: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得。</p><p>8、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1.关于力的说法中,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A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和最小分刻度值分别是()A5N,0.1N B5N,0.2N C10N,0.1N D10N,0.2N3.如图,A,B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挂砝码的重量均为10N,如果滑轮的摩擦不计,砝码处于静止时,A,B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10N,20N B0N,10N C10N,0N D10N,10N4.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前应让测力计的弹簧自由下垂,看指针是否对准零。</p><p>9、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六章 力和机械,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思考:怎样测量力的大小、表示力?,欣赏下面的图片,结合所提问题给出你的理解。,测量握力的握力计,测量重力、拉力的器材,测量体重的器材,导入新课,1.知道如何测量力的大小;(重点) 2.认识弹簧测力计;(重点) 3.知道怎样用图表示力。(重点),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试比较哪个用力大?,弹簧测力计设计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越大,就被拉的越长。,人们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讲授新课,指针,指针,弹簧,刻度板,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p><p>10、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体验 弹力 活动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变化,同时体会 弹簧对手拉力的大小。 活动2: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皮球,观察皮球的变化同时体会 皮球对手压力的大小。 (1)活动1中,用力越大,弹簧伸长 ,同时弹簧对手的 拉力也 。,(2)活动2中,用力越大,皮球凹陷的程度就 ,同时皮 球对手的压力也 。 提示:(1)越长 越大 (2)越大 越大,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怎样用图表示力?,探究 1 怎样测量力的大小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由“体验”可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程度随外力的变 大而 ,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p><p>11、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1.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温故知新,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操作就能知道力的大小了呢?,思考,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一、怎样测量力的大小,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观察两个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塑料板上放的重物越重、 塑料板弯曲得越______ (大/小),大,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__。</p><p>12、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会作力的示意图。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簧,弹簧测力计,拉力器,多媒体课件等。一、新课引入让两名学生分别拉同一拉力器,其他学生猜想他俩谁用的力大,引出力的测量。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怎样测量力的大小活动1:学生实验:让学生手拉自然状态下的弹簧,若拉力大小不同,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现象分析: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得。</p><p>13、白莲岩中心学校物理导学案 2 2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学习目标:1、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重点);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会用测力计测力(重点);4、会用图来表示力(难点)。学法指导:动手实验,并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前学习: 1、学具准备:弹簧、不同纸质的纸条。2、预习提纲: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课堂学习:一、怎样测量力动手做一下: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压缩弹簧。从中我们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就伸得越_____。。</p><p>14、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材解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本节课内容是按照由易到难,由具体(力的测量)到抽象(力的表示)的思路编排的。在上节课知道力有大小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引出了力的测量。然后通过“活动1”的A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主要结构;通过“活动1”的B部分,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点;接着通过“活动2”,让学生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同时在测量纸条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过程中感知力的大小。最后介绍了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弹簧测力计。</p><p>15、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六章力和机械,学习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学生活动:1、自学课本8页;2、了解弹簧秤构造及使用。,自学指导1: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