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角的度量》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整理和复习的意识。《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用“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2、通过整理与复习,能进一步掌握倍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教学难点:能进一步掌握倍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 知识梳理。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1:我们认识了“倍”的意义。生2:我们会“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p><p>2、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任婷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8页总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以及计数单位。2.会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说数的组成,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百以内数的大小。uniwant.com3.在复习整理中,感受分类、极限、估计等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构建材料1.揭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100以内数的知识。(板书课题)。</p><p>3、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系统、全面整理知识的过程,梳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2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复习,比较熟练掌握比例知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整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准备回家先整理本单元知识,作好交流的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来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p><p>4、整理和复习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66页。教学目标:知识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一共有几颗星?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p><p>5、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18页练习四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分数连乘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解题方法。【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灵活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知识整理与练习】说一说,本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让学生翻阅课本,记录知识要点。</p><p>6、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吉安市青原区值夏中心小学 匡花平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87页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2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面积单位,知识相邻两个面积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p><p>7、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6页例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2.(l)图中告诉了长方体的什么?要求前面或者后面的面积,需要用哪两个条件?怎样求?用9厘米、3厘米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怎样求?如果要求左。</p><p>8、10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2.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p><p>9、保定市高新区小学角的度量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角的度量这个单元内容的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整理和复习的意识。3、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梳理角的度量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p><p>10、因数与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南梁完小 狄小燕教学目标:1、 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结构。2、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3、 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 把概念形成知识网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学习数学每天都和很多的数打交道,这节课呢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的想。</p><p>11、二年级数学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教科书 第102-103页。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学生独立完成第102页第1题。 2.指名算得对又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p><p>12、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来源:学科网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p><p>13、五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p><p>14、五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p><p>15、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 1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 3 4题 2 折扣 纳税 利息 复习目的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p><p>16、有 比 字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禄步中心校 苏连珍 教学目的 1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求差 求比一个数多几 求比一个数少几 的应用题结构 掌握的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步骤 2 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感受思考的条理性 教具 测 量卷尺磁片题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教师与在班某生身高的比较引出复习题让学生说一说 这样比较可以引出怎样的应用题 二 整理复习应用题 1 出示3道题分任务给。</p><p>17、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课题 教材第47-49页。 课型 新课教学目标 1、通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加强估算意识。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书写、计算认真和仔细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