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教案
2019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整理与复习教案 西师大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第1题及练习五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系统整理 沟通本单元知识的联系 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小数。1.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算理。
整理与复习教案Tag内容描述:<p>1、课题整理和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p><p>2、第五课时练习内容:第一、二、三、四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正确解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能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相关施加问题。3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 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具体练习内容如下:一、填空题。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这个长方体左边的面积是( ),上面的。</p><p>3、三年级数学下册 5.4整理与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学设计一、复习和整理让学生打开教材第四单元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二、复习口算乘法计算。2060 9030 8080 152070030 8040 5070 4002。</p><p>4、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6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运算,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简单的改写。3.掌握所学。</p><p>5、9.4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9394页 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整理在减法表中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并整理过10以内的加、减表以及20以内的加法表,。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讨论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过程 与方法: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获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重点、难点重点: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减法表。难点:。</p><p>6、整理与复习教材第4044页的内容。1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整理前四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减法”“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乘除法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p><p>7、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化简比和求比值,完成第114页的第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准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整理与复习(板书)二、讨论交流1、举例说说比的意义2、计算分数。</p><p>8、第十一单元 整理和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20 15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2、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3、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难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媒体: 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p><p>9、整理与复习教材第4448页。1.回顾前三个单元知识内容,从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内容,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重点:巩固前三个单元所学知识。难点:培养总结、归纳能力。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及实物投影仪。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册书的前三个单元,请同学们回顾教材,想一想,自己都学会了什么?先给学生时间看书,生随意回答。1.下面,请同学们将我们学习过的内容,整理出来。2.生独立完成,。</p><p>10、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总复习教学内容:120-125页 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p><p>11、组图整理和复习(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二)使学生系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熟记20以内退位减法所有题.难点:找规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师:同学们,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并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师:首先拿出手中的口算卡片(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36张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卡片)同桌互相出题进行口算练习.师:谁知。</p><p>12、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2.进一步体会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 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难 点:学会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一、小组互动,再现回忆1.出示整理。</p><p>13、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2.进一步体会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 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难 点:学会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一、小组互动,再现回忆1.出示整理。</p><p>14、北师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一年级上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保证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数学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由此,教师的角色真正从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正是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执教“整理与复习(一)”这一内容时,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现介绍如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p><p>15、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6页例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2.(l)图中告诉了长方体的什么?要求前面或者后面的面积,需要用哪两个条件?怎样求?用9厘米、3厘米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怎样求?如果要求左。</p><p>16、4.4整理和复习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 学 反 思一、复习和整理让学生打开教材第四单元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二、复习口算乘法计算。2060 9030 8080 1520700。</p><p>17、总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132页以及练习二十四中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主要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 2通过系统整理,沟通知识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复习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和一个正方体盒子。师:这是什么物体?学生边指边说:这是长方体,这是正方体。师:看着它们,你能联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p><p>18、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2页33页。教学目标: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5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并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教具: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1、师。</p><p>19、8.4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7778页 把2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到加法表中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表。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以及小组合作,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整理20以内加法表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把2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20以内加法表中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感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把20以内的加法算。</p><p>20、整理与复习教材第4044页的内容。1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整理前四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减法”“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乘除法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