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隔离法
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整体法与隔离法问题 例一。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力的动态平衡问题整体法隔离法。而其它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一律以力来表示的研究方法叫做隔离法.整体法。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
整体法隔离法Tag内容描述:<p>1、n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 常常用到整体法与隔离 法所谓“连接体”问题 ,是指运动中的几个 物体或上下叠放在一起、或前后挤靠在一起 、或通过细绳 、轻杆、轻弹 簧连在一起、 或由间接的场力(如万有引力、电场 力、磁 场力)作用在一起的物体组 n整体法是指当连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没有相对 运动(即有共同加速度)时,可把此物体组作 为一个整体对象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整 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当然,当连 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仍可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隔离法是指在求解 连接体内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相互 间的。</p><p>2、整体法和隔离法 吕叔湘中学 庞留根 2004年7月 Email: dyszplgyahoo.com.cn 研究对象的选择 典型例题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例7 87年高考 例8 94年高考 例9 例10 整体法和隔离法 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 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 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 用整体法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 ,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 简便; 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p><p>3、专题一 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口诀(外整内分)例如图5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图5Aa一定受到4个力Bb可能受到4个力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答案A。</p><p>4、略谈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力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中,解力学问题时,往往遇到这样一类情况:题中被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一个物体,而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解这一类问题,一般采用隔离法:即把各个物体隔离开来,分别作受力分析,再根据各自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但在这类问题中,往往有不少题单用隔离法很难求得结果,解题过程也十分繁复,甚至用隔离法解简直无从着手。这时,我们不妨试用整体法:即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列式求解。这样做,往往能使。</p><p>5、整体法与隔离法问题 例一:物体重100N静止在倾角37的 斜面体上,斜面体重200N。斜面体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斜面体受到的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7 叠加体 例题:两个物块叠放在一起,质量均为M, 接触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共同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 求:接触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多大? 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多大? 例二:物体重100N放在倾角37的 斜面体上,斜面体重200N。物体受水 平推力F=20N,物体和斜面体均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斜面体受到的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 3。</p><p>6、第一部分 动态平衡、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一、平衡物体的动态问题(1)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2)动态平衡特征: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3)平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晶品质心_新浪博客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p><p>7、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p><p>8、专题10 受力分析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重难讲练在研究静力学问题或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时,常会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即“连接体问题”.连接体问题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所构成的有某种关联的系统.研究此系统的受力或运动时,求解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转换.一般若讨论的问题不涉及系统内部的作用力时,可以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列方程求解“整体法”;若涉及系统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则应以系统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列方程求解“隔离法”.这样,便将物体间的内力转化为外力,从而体现其作用效果,使问题得以求。</p><p>9、类型三:绳球模型(车顶悬球),Tsin ,Tcos ,FNcos ,FNsin ,y,x,T,FN,mg,a,例、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小球质量为m,绳a与竖直方向成角,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时小球所受各力如何?,5质量为M=40kg的雪橇(包括人的质量)在倾角为=370的斜坡上向下滑动,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阻力系数为k。现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AB是v-t图线在A点的切线,A点坐标为(0,5),B点坐标为(4,15)。虚线CD是v-t图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p><p>10、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结参与运动的系统.,连结体,连结体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解析: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mm)a,取B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1 ma,aF3m,故F1 F3,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大?,小结。</p><p>1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隔离法与整体法解题方法的应用,A,B,F,F=3NGA=GB=10N,1、地面对B有摩擦力吗?如果有是多大?,A,B,例1:,力学解题的一般步骤,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3。</p><p>12、受力分析(整体法求外力.隔离法求内力) 一 平衡问题的受力分析 1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p><p>13、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题 1如图所示,A、B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的摩擦力f1,B与地间的摩擦力f2应为? A B F F C B A F F 2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p><p>14、1 巩固利用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2 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解题思路 会分析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专题二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复习目标 1 多选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空中 如。</p><p>15、2 5受力分析 整体隔离法 导 李仕才 B3 未交卷 秦伟杰 张浩然 闫依凡 冯文博 李邵璞 张萌 林冰馨 康娜 刘帆 席云飞 杨皓如 魏家兴 齐昊宇 李战恒 雷济城 闫志阳7题 刘帆8题 刘璇 王宁17题 刘婉 张晗 何嘉乐24题 闫志。</p><p>16、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 仅供参考 相互作用 1 如图所示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 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 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当力F增大时 系统还保持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所受合外力增大 B 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 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D 墙面对A的摩力可能变为零 2 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 其中B球球面光滑 半球A与。</p><p>17、精品文档整体法和隔离法1、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 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 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A )2、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b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 )A、a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