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
抽象概括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41、(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Tag内容描述:<p>1、2.1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 一、【教学目标标】: 1、知识识目标标 识记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 3 , 5 理解: 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能力目标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态度、价值观值观 目标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例析探讨例析探讨: 唐朝时时佛教。</p><p>2、默写: 简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和民主政治的进步。(或者:科技教育人才、文化产业和 文化生产力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民主法制建设和反对 文化霸权主义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2.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熟记: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总观点 文化与 经济政 治 文化与 综合国 力 知识回顾: 一.哲学与世界观 三.哲学与具体科。</p><p>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意义: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和思想理论来源。 答: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p><p>4、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p><p>5、例析探讨例析探讨: 唐朝唐朝时时佛佛教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 丈丈讲讲授佛授佛教教经经学学,和,和尚尚们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都在寺中端坐,聚精 会会神听神听讲讲。忽然,一。忽然,一阵风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 摇摇晃。晃。两个两个和和尚尚就小就小声声议论议论起起来来,一,一个个和和尚尚说说 :“ “那幡在那幡在动动呢!呢!” ”另一另一个个却却说说:“ “不不对对,那不是,那不是 幡幡动动,而是,而是风风在在动动啊啊!” ”旁旁边边一名叫慧能的和一名叫慧能的。</p><p>6、1.1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 1.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C物是感觉的集合 D心外无事E吾心即宇宙 1.3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心外无物” B“天下物皆可理照”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理在事先”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1.4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p><p>7、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及其同哲学基本问题 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围绕着如何 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 维方式来把握世界所形成的。 上述问题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还是彼此隔绝、孤立存在 、互不相关的; 第二,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 的,还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有变化,是只 有数量增减、简单重复,还是由量变到质 量、由低级到高级曲折上升的; 第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力的推动 ,还是内部的矛盾性。 对上述三个方。</p><p>8、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邹平一中 张 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3)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课件教学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什么是哲学?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p>9、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自学提示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什么?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 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 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 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 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 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形身体,物质存在的东西 神精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形神 之辩 形神之辩已经触及到形与神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谁是第一性、谁。</p><p>10、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 朱遵清教材分析:本框分为两个目题,本课题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目分析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结合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的内容。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是从两个角度展开:即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p><p>1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p><p>1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41、(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42、(1)感性认识是人们。</p><p>13、哲学基本问题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第1框哲学基本问题导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运用: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p><p>14、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www.zgsydw.com/hainan/海南事业单位笔试:如何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事业单位考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部分知识的考察还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这要求我们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备考往往都是集中在对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上,这就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系理解和把握不够,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欠缺,造成一些涉及基本问题和原理的题目得分率比较低,本文作者就从比较宏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为大家梳理下相关知。</p><p>15、高二生活与哲学导学案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自主学习【思维磁场】2003年春,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这在一些人中引起了很大恐惧。在“非典”疫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种种荒唐现象,一些人害怕感染“非典”,受巫婆神汉的唆使,求神拜佛,烧香磕头,或放鞭炮避邪,或吃某种东西消灾避难等。一时间,不少地方鞭炮齐鸣,乌烟瘴气。讨论:上述材料中的这些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哲学启示?提示:(1)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有神论,。</p><p>16、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授新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一)。</p><p>17、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概念) 2、什么是世界观?它与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与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个概念 三个关系】,复习巩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p><p>18、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姓名: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黑格尔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心中有数)知识与技能:1.识记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援引经典哲学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归纳得出教材基本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学习重难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学习过程【基础梳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