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进行学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一背景。梅山中医院二科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什么是职业暴露。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与防护Tag内容描述:<p>1、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 与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讲义与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讲义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定义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治安、防爆、监管 等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 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 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情况。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在潜伏期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仅从 外表并不能辨别;并且艾滋病患者并没有。</p><p>2、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姜贤政姜贤政 当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AIDS)时,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人类罕见的,以辅助性T 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为主要特征 的免役功能减退相关疾病,是一种会引起全球大 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更没有想到它对人类造成的 灾难如此之大。到2004年底,全球估计约有 6000多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已经有2200万 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俗称“艾滋病 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 病名是由。</p><p>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及医护人员院感知识水平。我院于2014年9月3日下午3:00分,由控感科组织,谢莉芹主讲,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进行学习,共有32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全院医护人员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原则,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引起职业暴露常见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会议最后,对参会医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院感模考,进一步的巩固此次学习内容。 通过培训,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对院感工作重要性。</p><p>4、梅毒与HIV职业暴露,梅毒,慨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胎传梅毒。,梅毒的临床分期,以2年为界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分为:一期梅毒 24周 二期梅毒 6周6月 早期先天(胎传)梅毒 早期潜伏梅毒 晩期梅毒分为:三期梅毒 晚期先天(胎传)梅毒 晚期潜伏梅毒,梅毒的系统损害,广泛的皮肤损害 骨组织:如骨膜炎.骨炎.骨髓炎等。 心血管系统:主动脉瓣病变.冠脉病变等。 神经系统:脑膜炎.脊髓痨.痴呆等 呼吸道 消化道 。</p><p>5、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p><p>6、职业暴露及防护,感染科 2011年3月,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措施。 原则: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标准预防,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包括: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安全注射 防护用品,标准预防,我院近三年来的职业暴露,2009年至2011年2。</p><p>7、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 2017年11月15日,提 纲,HIV职业暴露的定义,2,HIV暴露的防护,3,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置,4,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5,1,背景,背 景,1、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 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4108号 2、2013年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艾滋病(限 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纳入“职业病传染病”类别。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 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38号 4、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p><p>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辛集市第二医院 院感办 乔小栗 办公室电话:83967502,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就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有因职业暴露获得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被感染后,可将感染传播给病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现状,1、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 2、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p><p>9、2019/4/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内容提要,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暴露于某种传染源。包括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粘膜;污染了的针头、锐器刺破皮肤;吸入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传染性物质。,一、定义,暴露的常见病原体种类,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暴露原因 规范要求,二、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一)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因素: 针刺伤 噪声 放射线,化学因素: 消毒剂 麻醉废气 化疗药物,生物因素: SARA、乙肝 丙肝、艾滋病毒、结核杆菌,(二)职业暴露原因,针刺:(97%)注射、抽血、分离输。</p><p>10、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朝阳区疾控中心,一、正确认识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及其暴露危害,概述,HIV存在于人体的血液、脑脊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阴道分泌液和尿液中,但是目前流行病学只证明了血液、性分泌液和乳汁有传播作用。 经各种形式暴露于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而引起HIV感染的危险性平均为0.3%。,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暴露途径: 针刺损伤和黏膜暴露为主 利器类型以中空枕头为主 实验室技术人员、各科护士和内科医生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人数居多,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职业暴露者中尚未发现HIV感染者,二、临。</p><p>11、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概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多,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使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医务人员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是职业感染率最高的群体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出台背景,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概念,医务。</p><p>1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维护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处置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管理规定所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过程中意外被锐器刺伤或有可能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感染的情况。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放射防护等见具体文件。 第三条 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p>
【职业暴露与防护】相关PPT文档
职业暴露与防护医学
精品]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
职业暴露与个人防护.ppt
梅毒与HIV职业暴露及防护.ppt
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艾滋病护理及职业暴露防护.ppt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
院内感染与职业暴露防护.ppt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程思思.ppt
2014年职业暴露与防护培训.ppt
职业暴露及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课件: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ppt
课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ppt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
〖医学〗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隔离预防技术与职业暴露的防护ppt课件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ppt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pptx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ppt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ppt).ppt
预防艾滋病母传婴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讲义.ppt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ppt
【职业暴露与防护】相关DOC文档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1].doc(培训讲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记录.doc
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