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勃兴
第 8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我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社会 陶 文 中国文字的雏形 商 朝 甲骨文 我国最早的文字 商周时期 金 文 又叫铭文、钟鼎文 西周晚期 大 篆 经人整理而成 一.文字的演变 甲 骨 文。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先秦文化。
中华文明的勃兴Tag内容描述:<p>1、游戏要求: 1、老师给出传递的内容。 2、左传右,右传后。 3、传话时声音要轻,不能让其他同学听到。 4、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告诉大家所听到的内容。 5、每人每句只能传一遍。 第 8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我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社会 陶 文 中国文字的雏形 商 朝 甲骨文 我国最早的文字 商周时期 金 文 又叫铭文、钟鼎文 西周晚期 大 篆 经人整理而成 一.文字的演变 甲 骨 文 什么是甲骨文?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卜 骨卜 甲 甲骨文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n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p><p>2、小品:“苛政猛于虎” 第 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创立儒家学派 : 提出“仁”的学说 (包含一切美德)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对统治阶级提出要求) 孔子 教育上的成就 l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思想) l因材施教(教育方法) l老实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 l谦虚好学 l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l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的学 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思想家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说一说日常生 活中的对立面 。</p><p>3、高2014届历史复习 第二轮 通史复习 高中历史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开篇先秦时期 第二单元 首次出现“大一统”秦汉时期 第三单元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的魏晋南北 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 第四单元 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和农耕经 济的继续发展宋元时期 第五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古 代社会由盛转衰明清时期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开篇 先秦时期 主题1 中华文明的勃兴夏商周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 主题2 社会的重大转型春秋。</p><p>4、第8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一),种类,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甲骨文、,大篆,商朝,商朝,一年24个节气,扁鹊,望,闻,问,切,楚辞,商朝,出现历法,屈原的新体诗歌,“钟鼓之乐” (湖北随州编钟),金文,世界文化名人,虢季子白盤 内底有铭文 8行110字,甲骨文,文字演变过程,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猜猜看,扁 鹊,屈 原,屈原(前340-前278年), 出身楚国贵族。因受谗毁 被一再放逐,后楚被秦灭, 对楚国前途深感绝望,于 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 自杀。代表作离骚、 天问、九歌等。,被谗放逐,乃作离。</p><p>5、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先秦文化,一、自主学习,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____、 _____的使用推广和______的修建,促进生产力发展,出现新兴阶级_____ 和 ____. 二、商鞅变法 内容:、承认土地______,允许_______ 、奖励____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___;废除没有___的旧贵族的____ 、建立_____,由国君派____治理 作用:秦国的_____得到发展,_________不断加强, 成为战国后期最____的______国家,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友情提示:师友互助检查共同提高,1、举出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其中甲骨文的发现有何作用。 2、列举夏商周时期(先秦。</p><p>6、同步解析: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知识梳理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金文: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 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后的。</p><p>7、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商朝甲骨文 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天文 历法 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 通过观察图片 总结甲骨文 金文 大篆的演变趋势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p><p>8、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春秋战国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春秋战国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 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 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孔子 2 思想主张 1 介绍孔子 3 教育成就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影响后世 二 思想家 老子 老子介绍 春秋晚期。</p><p>9、第第 8 9 课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中华文明的勃兴 第第 8 8 课练习课练习 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被称为 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叫 也称 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称为 战国时期 人们用毛笔蘸墨 在 或 上写字 相传 朝就有了历法 今天的农历又叫 朝一年分为 个月 战国时期 测定一年 节 是春秋战国之际名医 他总结出 四诊 法一直被沿用 屈原。</p><p>10、小品:“苛政猛于虎”,第 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 提出“仁”的学说 (包含一切美德)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对统治阶级提出要求),孔子,教育上的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教育方法) 老实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 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学而时习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