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学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冯立新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诊病辨证病案1诊法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2诊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Tag内容描述:<p>1、中医诊断学 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冯立新 一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1 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 闻 问 切四诊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 是判断病种 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2 诊。</p><p>2、中医诊断学,石景山区中医医院 冯立新,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 诊病 辨证 病案,1.诊 法,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2.诊 病,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描述,即该疾病的代名词。,3.辨 证,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作出判断,辨识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辨证主要包括八纲辨证(辨证总纲)脏腑辨。</p><p>3、中医诊断学,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风神,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疗诊断学诊断案,1。诊疗法,诊疗法是中医体检收集疾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希望、气味、问题、照片。通过4个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和判别综合症的主要依据。2 .看病,看病被认为是辨别病的,判断病的种类,诊断病名。疾病的病名是对牙齿疾病全过程的特征和规律的概括和抽象的描述,即该疾病的代名词。3 .辨证、辨证是指通过对各种林爽资料的综合。</p><p>4、中医诊断学,刘晓伟 48249 lxw11,由南方课件网()友情提供,欢迎上传, QQ1894255,投稿邮箱:tougao,教学目的 1.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与 基本原则 2.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与 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与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鉴别要点 中医“症”、“证”、“病”的含义,绪 论,诊 - 诊察、了解 断 - 分析、判断 地位 - 桥梁课,学术地位,中医基础 桥梁课 中医临床,主要内容 * 基本原理 * 基本原则 发展简史 # 学习方法,*1.诊法 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 区别 闻 - 问 切 联。</p><p>5、中医诊断学 石景山区中医医院 冯立新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l诊法 l诊病 l辨证 l病案 1.诊 法 l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 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 l 2.诊 病 l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 出病名的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 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描述,即该疾 病的代名词。 3.辨 证 l 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 ,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作出判断,辨识为完 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l 辨证主要包括八纲辨。</p><p>6、中医小儿诊断 判断哪个箱子 同样的箱子 一只放老鼠 一只放猫 不打开箱子如何分辨 一 何为诊断 诊断 诊查判断 诊查方法分四诊 望闻问切 切诊望诊 二 小儿诊断特点 小儿心率较快 寸关尺不明确 采用望 问 闻 触 切 三关。</p><p>7、第二章望诊 中医诊断教研室 目的要求 1 掌握得神 失神 假神和常色 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望排出物内容 2 熟悉望目 望咽喉 望小儿指纹的异常表现 3 了解望形态 望皮肤 望头面五官 望肢体 望二阴的基本内容 望诊 望诊。</p><p>8、第二章望诊,中医诊断教研室,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望排出物内容。2、熟悉望目、望咽喉、望小儿指纹的异常表现。3、了解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面五官、望肢体、望二阴的基本内容。,望诊,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全身:神、色、形、态望局部: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二阴望舌:舌质、舌苔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p><p>9、1 中医诊断 望诊 舌诊 浙江中医学院电教中心制作 中医诊断教研室 2 前言 望诊的主要内容是望全身和局部的神 色 形 态 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证明 机体内部脏腑 气血 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必然有相应的征象反映于外 因此 观察全身和局部在神 色 形 态方面的变化 可以了解脏腑 气血 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为辩证论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3 目录 望神 望色 望形体 望姿态 望头 面 颈项 五官 目录。</p><p>10、第一节 望诊,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富文俊,授课方式: CAI课件、图片、幻灯片、模型、录像 课 时:18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2、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舌质、舌苔变化的 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 4、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 5、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 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 6、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望 诊,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 小儿络脉 望排出。</p><p>11、切诊,包括脉诊和探诊、第一节脉诊、脉诊,也称为脉诊,是医生用手切开患者的相关动脉,根据脉所指的影像了解病情,识别病症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脉诊是通过医生手指敏锐的触觉体验认识的,所以学习脉诊必须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渐识别各种脉象,在临床上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1 :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是脉动应指示的图象。</p><p>12、第二章 望诊,中医诊断教研室,目的要求: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 及临床意义、望排出物内容。 2、熟悉望目、望咽喉、望小儿指纹的异常表现。 3、了解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面五官、望肢体、 望二阴的基本内容。,望 诊,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 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二阴 望舌:舌质、舌苔 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概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