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人地关系 原始森林 岩石 闪电 棉花 清洁汽油 请问 那些是自然资源 为什么 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
自然资源与人类Tag内容描述:<p>1、宁海外国语学校导学案 2010-201112 第一学期班级 小组 姓名 师生共用导学案年级: 高一 学科: 地理 执笔:饶会东 审核: 邱旭 课时及内容: 4-11 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型: 新课 使用时间:2月8 学习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2分析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上的特征。3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学习重点:1.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资源间的关联性。【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 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 分类:(1)可再生资源:_。</p><p>2、第四单元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1课时) 温馨提 示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请拿出你的课本、导学案,双 色笔和笔记本,最重要的是认 真和激情! (3-5 分钟) 要求: 1、组长负责协调好分层讨论,先一对一讨论(3-5分钟),然后 组内共同讨论,做到全员参与,注重讨论的效率。 2、要讨论出自己的东西,边讨论边记录,讨论完的同学整理总 结知识,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3、组长宏观调控,负责做好讨论结果的反馈,并做好展示、点 评的准备。 4、讨论完毕坐下整理完善学案或按自己的计划学。</p><p>3、第四单元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 艾青我爱这爱这 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鸟, 我也应该应该 用嘶哑哑的喉咙咙歌唱: 这这被暴风风雨所打击击着的土地, 这这永远远汹涌着我们们的悲愤愤的河流, 这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风, 和那来自林间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连羽毛也腐烂烂在土地里面。 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为我对这对这 土地爱爱得深沉 温馨提示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请拿出你的课本、导学案,双 色笔和笔记本,最重要的是认 真和激情! (3-5分钟 ) 要求。</p><p>4、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02】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11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BCD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p><p>5、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3.共同特征二、土地资源与人类人。</p><p>6、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a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b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c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能够结合图示,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现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或建议b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一、。</p><p>7、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一、选择题(2016广东湛江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第2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1.D2.B(2016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p><p>8、湘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1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说课稿本节教材的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资源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第二部分是以煤炭为案例分析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三部分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教材首先是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入手,揭示自然资源具有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内涵。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又可以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社会属性),人类活动与自然。</p><p>9、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3.共同特征二、土地资源与人类人。</p><p>10、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基础巩固组(2017商丘模拟)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玉米 B水稻C甜菜 D甘蔗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地的气温、降水量折线呈波动上升状态,所以气候趋向于暖湿化。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地处黄淮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棉花、。</p><p>11、第六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几个阶段,1.农业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较为有限,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 2.农业文明发达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自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4.随之而来,人地关系紧张化,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第一节 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 1、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人类的优势地位表现: 1)。</p><p>12、第15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以某种具体自然资源为例,能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明确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3.探究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常以统计图表、区域地图等为背景,考查资源的分布、利用及问题和解决措施。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读“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忆下列知识。1.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图1甲乙丙丁图例。</p><p>13、课后限时集训(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61页)一、选择题2017年10月12日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开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潜在能源。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各地区中,最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ABCD2对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可再生B运输方便C开采成本低D能量密集1C2.D第1题,据材料可知,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图中地)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图中地)中,所以最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地,C正确。第2题,。</p><p>14、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3.共同特征二、土地资源与人类人。</p><p>15、第1课时自然资源与人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1、2、5、6、7、8、9、12、13解决资源问题的途径3、4、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300多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解。</p><p>16、第三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2,Contents,抓基础 基稳楼高,研考点 突破重难,抓基础 基稳楼高,1,土地,矿产,非可再生,工业布局,天然气,矿产资源,下降,山洪暴发,洼地积水,季节性,洪枯流量,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人为 原因,中下游多为平原,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流量大;气候异常年份普降暴雨;,自然 原因,长江中下游,华北,研。</p><p>17、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特征,土地,考点一 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核 心 知 识 再 现,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________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_与______,它。</p><p>18、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自然界于人类来说。</p><p>19、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课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3,【锦囊】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4,我国风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如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小,接近冬季风的源地,所以风力大;沿。</p><p>20、第一讲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灾害与人类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分布与短缺原因系统分析短缺原因实例探究水资源问题成因及对策水资源问题表现与对策会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的分布与短缺原因系统分析短缺原因实例探究能源资源问题成因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