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及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主要类型;2、 明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及原因;3、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1、 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重要关系。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难点:对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p><p>2、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 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 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定义: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 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 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耕地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放。</p><p>3、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学习主题一:自然资源与我们(一)读地理书60页的图3.1,完成下列问题,认识自然资源,以及它们和我们的关系: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 B.人类广泛使用的物质和能量C.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D. 自然界中对。</p><p>4、第三章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教学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部分同学准备事先搜集好的相关信息材料。2.教学课件: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我国“地大物博”的媒体资料;自制课件。【教法建议】为了明。</p><p>5、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教材。</p><p>6、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 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 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定义: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 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 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耕地 下列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A 人民币 B 地震 C 小麦 D 土地 E 矿产 F 森林 G 水和水能 放。</p><p>7、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复习课,一、出示目标 整体建构,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定义),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特点),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懂60分、会70分、对80分、熟90分,学习方法指导,只知对不知错,算是半对; 既知对又知错,才是全对,合作学习互为资源,二、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什么是自然资源?,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保护措施?,自然资源与我们,___再生资源,__再生资源,数据说明? 文字说明?,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p><p>8、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自然资源的,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与我们,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直接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资源与我们有什么联系?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利用土地资源,耕地,生活离不开资源,利用土地资源,放牧,生活离不开资源,木材,利用森林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纸张,利用森林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发电,利用矿产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冶炼,利用矿产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照明,利用矿产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灌溉,利用水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发电,利用水能资源,生活离不开资源。</p><p>9、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地理课中应该渗透的内容,本章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首先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p><p>10、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自然资源的,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样是自然资源及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要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自学指导一 阅读60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要求:时间10分钟,比一比,看谁快.)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一、自然资源与我们,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直接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p><p>11、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耕 地,放 牧,土地,木材,纸张,森林,发电,冶炼,矿产,发电,发电,水,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颜克存,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自然资源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和水;冶炼钢铁,需要开采铁矿;电灯照明、开动机器,需要用煤、石油或水能作动力;建筑房屋,所用的水泥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所用的木材则取自森林;就连我们学习所用的纸张和木杆铅笔,也需要用木材作原料。这些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p><p>12、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授课教师:鲍华弘 城关中学,猜猜看,耕 地,放 牧,土地,木材,纸张,森林,发电,冶炼,矿产,灌溉,发电,水,循序渐进 1、它们是存在于自然界,还是人为创造的? 2、它们对人类来说有没有利用价值?,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等)。,干净的河水,钢铁,铁矿石,课本,水能,请判断:下列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企鹅,其实在自然界尚有广阔的空间需要开发,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比如说钍、铀等稀。</p><p>13、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自然资源与我们,按类型划分,按形成划分,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中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许多资源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变化。</p><p>14、课题: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湾里二中金家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1.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1.3、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的特点。明确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1.4、使学生懂得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1.5、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p><p>15、人均不足,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利用土地资源,耕地,利用土地资源,放牧,木材,利用森林资源,纸张,利用森林资源,发电,利用矿产资源,冶炼,利用矿产资源,照明,利用矿产资源,灌溉,利用水资源,发电,利用水能资源,中国资源状况(1997年数据),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值,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资源利用的不合理,1998年7月7日黄河济南段断流,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土地荒漠化,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抢水喝,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在1949年,我国还只是一个年产原油12万吨的“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石油产量迅速增长。1985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主。</p><p>16、3 1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新课导入 建议提出一个与学习新课有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 例如 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 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 以及阅读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