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资料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咽肌痉挛。受染动物唾液可含有病毒 人狂犬病主要通过狂犬动物特别是病犬咬抓伤引起。其中传染性比较强的可以引起传播的称为传染病。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2.原理。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
最新医学资料Tag内容描述:<p>1、狂犬病,概述,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等而危及生命 死亡率100 人与所有温血动物均易感,受染动物唾液可含有病毒 人狂犬病主要通过狂犬动物特别是病犬咬抓伤引起,病原学,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等灭活 加热100C、2min可灭活 病毒耐低温,70或冻干置04中能存活数年 在中性甘油中室温下可保存病毒数周,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狂犬,约占8090。</p><p>2、传染病总论,感染与免疫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特征 诊断 治疗 预防,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包括微生物: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比较强的可以引起传播的称为传染病,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特点: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 5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一)病原体被清除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被动:母体/人工注射抗体 主动:接种疫苗/感染后获得免疫,。</p><p>3、疟疾,概 述,1.定义: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2.原理: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3.表现: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 4.间日疟和卵形疟常出现复发 恶性疟发热不规则,但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病原学,.病原:为寄生于红细胞的疟原虫 2.疟原虫的分类: 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3.疟原虫的生活史: 人体(肝内、红细胞内),蚊内 蚊虫叮咬子孢子进入人体肝脏裂殖体裂殖子红细胞发育红细胞破裂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发病,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p><p>4、日本血吸虫病,概述,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 急性期: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肝脾肿大 晚期: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概述,建国初期 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市、自治区 381县、 5064个乡(镇) 钉螺面积:148亿平方米 病人:1200万,40%有症状 威胁人口:一亿以上,概述,解放后: 血吸虫病患者:下降为69.5万人(1200万) 病牛数:减少至5.9万头 钉螺面积:缩小为34.5亿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