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
错3、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
作物育种Tag内容描述:<p>1、第十三章抗逆性育种,一抗逆性育种意义与基本方法1抗逆性育种的意义抗逆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2作物逆境的种类,逆境,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矿物质胁迫,低温冷害,高温危害,冻害(0),干旱(水分过少),湿、渍害(水分过多),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干热风,盐碱害,酸碱土、铝害,3抗逆性育种的方法(1)对胁迫环境因素抗耐性的间接育种。</p><p>2、育育 种种 学学 部部 分分 绪绪 论论 计划学时 2 学时 属累计学时 31 32 学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的概念及任务 我国作物育 种工作和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掌握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的概念及任务 掌握优良品种在农业生 产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和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A 组织教学 B 讲。</p><p>3、作物遗传育种试题归纳1 名词解释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3简并:1种氨基酸由1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4同源染色体:指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5非同源染色体:指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6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7授粉:雄蕊中成熟的。</p><p>4、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5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 、群体品种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 变异现象和 学说。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 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 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p><p>5、第一章育种目标确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前提 育种目标因地 因时 因作物而异 育种目标 就是对育成品种的具体要求 也就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 耕作栽培及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有利性状的指标 第一节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一 高产优良品种首先应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各种作物尽管收获产物不同 但都要求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如籽粒产量 蛋白质产量 脂肪产量 皮棉产量 块根块茎产量等 二 稳。</p><p>6、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六章作物抗病育种 第一节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第二节抗病性的鉴定第三节抗病虫育种的特点第四节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抗病育种是以选育抵抗某种病害的良种为主要目标的育种工作 抗病育种工作主要有 水稻白叶枯病 小麦赤霉病左 病穗 右 正常麦粒与病麦粒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p><p>7、判断题 1、采用F2与回交群体测算遗传力时,最好不要用自交系作亲本材料。 ( )答案:错 2、植物上下代传递的是基因,而不是基因型。 ( ) 答案:错 3、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 ( ) 答案:错 4、作物品种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作用。 ( ) 答案:错 5、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成败的首要关键。 ( ) 答案:错 6、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决定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答案。</p><p>8、专题综述 作物育种信息 第 1 期 总第165期 2008年1月 29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主办单位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公室 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主 编 何勇强 副主编 郑林用 杨季声 本期责任编辑 向 平 编辑。</p><p>9、名词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2、进化过程:现有的各种各样植物都是从原始植物演变而来的;现有各种作物,属于栽培植物、都是从。</p><p>10、作物遗传育种论文摘要范文作物遗传育种论文摘要写 CRISPR/Cas9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由导向RNA介导的基因组定向技术.总结了CRISPR/Cas9基因组定向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综述了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CRISPR/Cas系统是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古生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以消灭外来质体或者噬菌体.根据Cas蛋白组分及氨基酸序列不同,已发现的CRISPR/Ca。</p><p>11、生物育种 专题复习 导纲 生物学技术为解决人类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家利用生物学原理培育或创造出性状优良的生物新品种 也即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又称品种改良 指的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 改良遗传特性 以培育优。</p><p>12、1,第五章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2,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1、由来 Peleman 和van der Voort 对“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 ) 这一名词进行了商标注册 。,3,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2、概念 以生物信息学为平台,以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数据库为基础,综合作物育种学流程中的作物遗传、生理生化和生物统计等学科的有用信息,根据具体作物的育种目标和生长环境,先设计。</p><p>1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作物育种实验指导书 作物育种实验指导书 作物遗传育种系 作物遗传育种系 2006 5 2006 5 1 目录 目录 实验一 作物育种计划书的制定及实施 1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