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

托架冲压模具设计【2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托架冲压模具设计【2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rar
论文.doc---(点击预览)
参考文献.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A0-模具装配图.dwg
A3-上固定板.dwg
A3-上垫板.dwg
A3-上模座.dwg
A3-下固定板.dwg
A3-下垫板.dwg
A3-下模座.dwg
A3-卸料板.dwg
A3-落料凹模.dwg
A4-上顶杆.dwg
A4-下顶杆.dwg
A4-冲孔凸模.dwg
A4-凸凹模.dwg
A4-压入式模柄.dwg
A4-工件图.dwg
A4-弯曲凸模.dwg
A4-弹簧.dwg
A4-打杆.dwg
A4-挡料销.dwg
A4-橡胶(大).dwg
A4-橡胶(小).dwg
A4-滑动导套.dwg
A4-滑动导拄.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0009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79.6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4-13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托架 冲压 模具设计 23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      要


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 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提出采用模具来生产托架的新工艺,并针对某规格夹具托架设计了复合模。该模具设计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解决好零件中的孔冲裁、确定模具结构、如何进行模具的制造及冲裁方案选定等。本文结合托架的特点,具体解决了压力机的选择与校核、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定位方案设计、卸料方式的设计、主要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标准零件的选用、模具的装配等一系列的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可为类似的零件模具设计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此次模具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尝试使用复杂的复合模具,解决常规冲压工艺模具套数多、工艺路线长、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并为以后此类零件冲压工艺的编制及模具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对类似工件的大批量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冲模;复合模;冲裁力;冲裁间隙

Abstract


Punching di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worker work very hard, and there are too much work, so the efficiency is l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wadays, the use of punching die in the industial production gain more attention, and be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 Self-acting feed technology of punching die is also used in production, punching die could increase the efficience of production and could alleviate the work burden,so it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in technologic progress and economic value.

This Article proposes using mold to produce retainer of the new technology, And against a standard fixture retainer design of the compound di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is mold design is how to solve retainer of punching holes, determine mold structure, how to manufacturing the mold and selected blanking programs and so on. This Article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tainer, concretely solve the choice and verify check of the press machine, the numera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point dimension of punch and matrix, the locating project design, the method of stripper, the main mold parts processing, the choice of standard parts, the design of the model assemble. These designs can provide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imilar mold design. 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is to try to using the complicate d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riginal process, such as large numbers of die, long process of technology, high production cost, low efficiency, difficulty in keeping symmetry of working parts are solved, and a reliable evidence for the workout of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hese parts is provided.

The dies here discussed can be easily made, conveniently used, and safely operated. And it could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in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similar workpieces.


key words dies; compound dies; blanking force; blanking dearance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模具行业 1

1.2国内外模具发展状况及趋势 1

1.3本次设计的主要方向、内容及目的 2

第2章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4

2.1 冲压件工艺分析 4

2.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4

2.3 排样及搭边 5

2.4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6

2.4.1 冲压力 6

2.4.2 压力中心 7

2.5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8

2.5.1 刃口尺寸确定的原则 8

2.5.2 刃口尺寸确定的方法 9

2.6 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11

2.6.1 落料凹模板尺寸 11

2.6.2 落料凸模尺寸 11

2.6.3 冲孔凸模尺寸 11

2.7 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及模架选用 12

2.8 压力机的规格选用 12

2.9 模具装配图 13

2.10 模具零件图 14

2.11 零件技术要求 24

第3章  模具制造 25

3.1 主要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过程 25

3.1.1 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6

3.1.2 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6

3.1.3 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7

3.1.4 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8

3.1.5 落料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8

3.1.6 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9

3.1.7 上垫板加工工艺过程 29

3.1.8 下垫板加工工艺过程 30

3.1.9 空心垫板加工工艺过程 30

3.1.10 推件块加工工艺过程 31

3.1.11 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31

3.1.12 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32

3.2 其余模具标准零件 32

3.2.1 固定挡料销及导料销 32

3.2.2 推杆 33

3.2.3 防转销 33

3.2.4 圆柱销 34

3.2.5 卸料螺钉 35

3.2.6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35

3.2.7 模柄 36

3.2.8 卸料弹簧 37

3.2.9 导柱导套 38

3.2.10 模座 38

第4章  模具装配与调试 40

4.1 模具装配特点 40

4.2 装配技术要求 40

4.3 装配过程 41

4.3.1 常用的装模工具 41

4.3.2 模具的装配 41

4.4 装模与试模 43

4.4.1 模具的安装 43

4.4.2 模具的调试 44

4.5 检验和验收技术条件 45

4.6 使用规定 46

4.7 冲模设计的审核项目 46

4.8 模具制造者的保证 47

结论 49

致谢 50

参考文献 51




第1章  绪论

1.1模具行业

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1.2国内外模具发展状况及趋势

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按照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10大类,其中,冲压模和塑料成型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几大汽车模具厂由于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模具加工厂设备、制造技术和软件,实现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实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一体化,提高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国内的模具企业也在充分抓住汽车工业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加大设备、产品、生产规模的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托架冲模具设计及CAD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2007年6月第页院系专业年级2003级姓名题目托架冲模具设计及CAD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第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发题日期2007年3月15日完成日期6月25日题目托架冲模具设计及CAD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模具设计工件是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的经验才能胜任的。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模具设计工程师越来越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模具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找到五年以上设计经验的模具工程非常困难,而刚刚毕业的模具专业的学生又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实践,采用CAD/CAMMASTERCAM、UG、PRO/E技术可以使设计者从繁沉计算和绘图工件中得到解脱。采用人机结合,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其人的创造思维能力,控制设计过程,使模具设计趋于合理化。而计算机则发挥其计算分折和储存信息的能力。两者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获得最优的设计成果,缩短开发周期。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工艺分折2、确定加工方案3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4、冲裁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5、凸凹模设计6、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7、其它零件的设计8、压力机的选择9、后附翻译和实习报告第页第页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2周)第一部分工艺分折、确定加工方案、收集资料2周第二部分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冲裁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2周第三部分凸凹模设计、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4周第四部分其它零件的设计、压力机的选择2周第五部分写说明书及翻译1周评阅及答辩1周备注参考文献沈兴东,韩森和冲压设计与模具设计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翁其金冷冲压技术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年王芳冲压设计与模具设计机械工程出版社,2002年郑家贤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指导教师2007年4月10日审批人年月日第页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提出采用模具来生产托架的新工艺,并针对某规格夹具托架设计了复合模。该模具设计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解决好零件中的孔冲裁、确定模具结构、如何进行模具的制造及冲裁方案选定等。本文结合托架的特点,具体解决了压力机的选择与校核、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定位方案设计、卸料方式的设计、主要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标准零件的选用、模具的装配等一系列的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可为类似的零件模具设计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此次模具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尝试使用复杂的复合模具,解决常规冲压工艺模具套数多、工艺路线长、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并为以后此类零件冲压工艺的编制及模具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对类似工件的大批量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冲模;复合模;冲裁力;冲裁间隙第页ABSTRACTPUNCHINGDIEHASBEENWIDELYUSEDININDUSTRIALPRODUCTIONINTHETRADITIONALINDUSTRIALPRODUCTION,THEWORKERWORKVERYHARD,ANDTHEREARETOOMUCHWORK,SOTHEEFFICIENCYISLOWWITHTHEDEVELOPMENTOFTHESCIENCEANDTECHNOLOGYNOWADAYS,THEUSEOFPUNCHINGDIEINTHEINDUSTIALPRODUCTIONGAINMOREATTENTION,ANDBEUSEDINTHEINDUSTRIALPRODUCTIONMOREANDMORESELFACTINGFEEDTECHNOLOGYOFPUNCHINGDIEISALSOUSEDINPRODUCTION,PUNCHINGDIECOULDINCREASETHEEFFICIENCEOFPRODUCTIONANDCOULDALLEVIATETHEWORKBURDEN,SOITHASSIGNIFICANTMEANINGINTECHNOLOGICPROGRESSANDECONOMICVALUETHISARTICLEPROPOSESUSINGMOLDTOPRODUCERETAINEROFTHENEWTECHNOLOGY,ANDAGAINSTASTANDARDFIXTURERETAINERDESIGNOFTHECOMPOUNDDIESTHEMAINPROBLEMSOFTHISMOLDDESIGNISHOWTOSOLVERETAINEROFPUNCHINGHOLES,DETERMINEMOLDSTRUCTURE,HOWTOMANUFACTURINGTHEMOLDANDSELECTEDBLANKINGPROGRAMSANDSOONTHISARTICLECOMBINETHECHARACTERISTICSOFRETAINER,CONCRETELYSOLVETHECHOICEANDVERIFYCHECKOFTHEPRESSMACHINE,THENUMERATIONANDSTRUCTUREDESIGNOFTHEPOINTDIMENSIONOFPUNCHANDMATRIX,THELOCATINGPROJECTDESIGN,THEMETHODOFSTRIPPER,THEMAINMOLDPARTSPROCESSING,THECHOICEOFSTANDARDPARTS,THEDESIGNOFTHEMODELASSEMBLETHESEDESIGNSCANPROVIDEREALISTICGUIDINGSIGNIFICANCEFORSIMILARMOLDDESIGNBUTTHECHARACTERISTICSOFTHEDESIGNISTOTRYTOUSINGTHECOMPLICATEDIESTOSOLVETHEPROBLEMOFORIGINALPROCESS,SUCHASLARGENUMBERSOFDIE,LONGPROCESSOFTECHNOLOGY,HIGHPRODUCTIONCOST,LOWEFFICIENCY,DIFFICULTYINKEEPINGSYMMETRYOFWORKINGPARTSARESOLVED,ANDARELIABLEEVIDENCEFORTHEWORKOUTOFSTAMPINGPROCESSANDDIEDESIGNOFTHESEPARTSISPROVIDEDTHEDIESHEREDISCUSSEDCANBEEASILYMADE,CONVENIENTLYUSED,ANDSAFELYOPERATEDANDITCOULDBEUSEDASTHEREFERENCEINTHELARGESCALEPRODUCTIONOFSIMILARWORKPIECES第I页KEYWORDSDIESCOMPOUNDDIESBLANKINGFORCEBLANKINGDEARANCE第II页目录第1章绪论111模具行业112国内外模具发展状况及趋势113本次设计的主要方向、内容及目的2第2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421冲压件工艺分析42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423排样及搭边52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6241冲压力6242压力中心725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8251刃口尺寸确定的原则8252刃口尺寸确定的方法926工作零件结构尺寸11261落料凹模板尺寸11262落料凸模尺寸11263冲孔凸模尺寸1127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及模架选用1228压力机的规格选用1229模具装配图13210模具零件图14211零件技术要求24第3章模具制造2531主要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过程25311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过程26312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26313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2731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28315落料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28316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29317上垫板加工工艺过程29318下垫板加工工艺过程30319空心垫板加工工艺过程303110推件块加工工艺过程313111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313112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3232其余模具标准零件32321固定挡料销及导料销32322推杆33323防转销33324圆柱销34325卸料螺钉35第III页32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5327模柄36328卸料弹簧37329导柱导套383210模座38第4章模具装配与调试4041模具装配特点4042装配技术要求4043装配过程41431常用的装模工具41432模具的装配4144装模与试模43441模具的安装43442模具的调试4445检验和验收技术条件4546使用规定4647冲模设计的审核项目4648模具制造者的保证47结论49致谢50参考文献51第0页第1章绪论11模具行业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12国内外模具发展状况及趋势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按照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10大类,其中,冲压模和塑料成型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几大汽车模具厂由于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模具加工厂设备、制造技术和软件,实现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实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一体化,提高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国内的模具企业也在充分抓住汽车工业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加大设备、产品、生产规模的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然而,我国模具制造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冲压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开发手段比较落后、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应用不够广泛,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用了CAD技术,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CAE进行模具方案设计和分析计算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在应用CAM技术制造模具方面,由于缺乏先进适用的制造装备和工艺设备,只有5左右的模具制造设备被应用于这项工作。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所占比重较低,工艺设备落后,直接影响国产模具质量的提高。我国模具工业现有生产能力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0左右,大部分模具厂的模具加工设备陈旧,在役期长、精度差、效率低,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冲压模具的专用技术尚未成熟,大多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如模具的表面涂层、表面热处理技术、导向副润滑技术、型腔传感及润滑技术、去应力技术、抗疲劳及防腐技术等未完全形成生产能力,走向商品化。一些关键、重要的技术缺少知识产权的保第1页护。第2页模具标准件标准化程度及使用覆盖率较低,在汽车制造业中被大量使用的模具是冲压模。近5年来,汽车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尽管有了较大增长,已从20世纪末的253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但这种增长距国际先进水平一般在70以上,中小模具在80以上差距还很大。这是汽车模具交货期长,也是我国成为模具进口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快速经济制模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压铸模、挤压模及粉末锻模比例增加;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还有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成型工艺方面,主要是冲压模具功能复合化,模具加工系统自动化等。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整体制造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提出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团队精神;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哲理;广泛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13本次设计的主要方向、内容及目的冲压工艺在机电产品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是众目共睹的,而冲模是实现冲压工艺的主要工艺装备,在模具制造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冲模技术的水平直接和生产率、产品质量(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一次刃磨的寿命以及设计和制造模具的周期紧密相关。提高冲模技术水平有利于获得优质、高效、低耗、廉价的产品,技术经济效果显著,深受制造行业的重视。冲压就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加工的特点由于冷冲压加工具有上述突出的优点,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防工业及民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第3页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约占产品成本的1030)的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托架一般是冲裁件,材料是Q235钢,厚度是根据受力情况而定,精度等级也根据用途而定,一般为IT11IT14级,大批量生产,图11为典型的托架零件图,即此次设计托架冲压模具设计。本设计注重在模具的设计方案、方法上面。零件简单,但属于金属加工,有较难的模具加工工艺,所以必须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模冲裁才能冲出工件。这样冲出的工件才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加工速度也可得以提高。第0页第2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件的工艺性系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在一般情况下,影响冲压件工艺性的因素有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毛刺。冲压件工艺性对冲压件质量、材料利用率、生产率、模具制造难易、模具寿命、操作方式及设备选用等都有很大影响。良好的冲压件工艺性可显著降低冲压件的制造成本。21冲压件工艺分析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Q235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2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具有对称性,转角处有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尺寸的公差。孔边距12的公差为011,属IT11级精度。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469,附录G冲压基准件标准公差数值表】,可得各尺寸公差结论适合冲裁。2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先落料,再冲孔,采用两个单工序模生产。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由于零件结构一般,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模冲裁方式。由于孔边距尺寸有公差要求,为了012更好地保证尺寸精度,最后确定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对本工件可以采用的第1页126570BDA复合模的结构可分为倒装式与正装式复合模两个,在选择模具结构时要根据冲压件质量、生产批量、精度要求、方便操作等方面来确定。正装式结构与倒装式结构比较正装式结构较适用于冲制材质比较软的或板料比较薄的平直度要求度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裁孔边距较小的冲裁件,便由于冲裁过程中冲片废料落在模具下模的表面,每次冲裁工人必需先清理废料操作不便,而且正装式结构需要三套卸料、顶料装置,制造装配不便。倒装式不宜冲裁孔边距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又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冲裁过程中的废料直接从模具下面被推出,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本设计由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具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这种结构操作、维修较方便。23排样及搭边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36,表211冲裁金属材料的搭边值),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工件边缘搭边A125;步距为382;条料宽度11确定后排样图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10738210126ABS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303,表85冷轧薄钢板规格),选用7101500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0张条料(701500),每张钢板可冲390个工件,则为总第2页1039713562NALB总2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241冲压力落料力132458301407FLT落(KN)其中按非退火Q235钢板计算,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329,表849黑色金属的机械性能,得310380MPA。冲孔力1320351557FLTKN冲卸料力057116286FK卸卸冲(K)推件力6052717FNK推推落78(KN)其中是因有两个孔。总冲压力18F总落冲卸推F207512867536KN第3页242压力中心由于工件结构对称,故压力中心在零件中心上。L1距Y轴10MML2距X轴10MM压力中心冲裁合力中心S相对Y轴的距离为1211924058236145NIILXLXLSL67524416783161425冲裁合力中心S相对X轴的距离为12110245038619NIILYLYLSL4510241233142其中L124,L2145,L33861,L4145,L524,L6145,L73861,L8145,L93142,L103142X110,X21825,X3425,X46675,X575,X66675,X7425,X81825,X924,X1061Y122,Y210,Y31169,Y410,Y522,Y63403,Y73235,Y83403,Y922,Y1022计算时,忽略圆角4R2由以上计算可知冲压件压力中心的坐标为(425,22)。第4页25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251刃口尺寸确定的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的确定,直接影响冲裁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是冲裁模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冲裁的变形规律、冲模的磨损规律和经济的合理性,遵循以下原则设计落料模时,应以凹模尺寸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靠减小其尺寸获得;设计冲孔模时,应以凸模尺寸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靠增大其尺寸获得。根据冲模的磨损规律,凹模的磨损使落料件轮廓尺寸增大,因此设计落料模时,凹模的刃口尺寸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下极限尺寸;凸模的磨损使冲孔件的孔径尺寸减小,因此设计冲孔模时,凸模的刃口尺寸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上极限尺寸。冲裁模在使用中,由于磨损间隙值将不断增大,因此设计时无论是落料模还是冲孔模,新模具都必须选取最小合理间隙,使模具具有较长的寿命。MINC根据工件尺寸公差的要求,确定模具刃口尺寸的公差等级。252刃口尺寸确定的方法模具刃口尺寸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别计算和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和公差。落料时,间隙取在凸模上;冲孔时,间隙取在凹模上。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的优点是凸模和凹模具有互换性,可以批量生产。但是为了保证合理的间隙,要求加工凸模和凹模的机床精度高,加工难度大,因此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仅适用于形状简单的冲裁模。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所谓配合加工就是在凸模和凹模中先选定一件为基准件,制造好后用它的实际刃口尺寸来配做另一件,使它们之间达到最小合理间隙值。落料时,先做凹模,以它为基准件配做凸模,保证最小的合理间隙值;冲孔时,先做凸模,以它为基准件配做凹模,保证最小的合理间隙值。凸、凹模配合加工方法有利于获得最小合理间隙,放宽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精度要求,而冲模的生产规模多数情况下均属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因此,目前多数工第5页厂均采用配合加工法生产凸模和凹模。所以,根据工件图,确定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既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刃口尺寸计算见表22表22刃口尺寸计算基本尺寸及分类冲裁间隙磨损系数计算公式制造公差计算结果0MAX7465D0185643DD相应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246036之间0MAX524D013274DD同上落料凹模0AX623ZMIN0246ZMAX036ZMAXZMIN0360246011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4MAX0DD01659D同上0MAX52D同上4MAX0DD013274DD相应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保证单面间隙在0123018之间025R同上4MAX0D06318DD同上冲孔凸模MIN0361D同上0MIN4PDX09P相应凹模尺寸按凸模刃口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246036之间第6页孔边距012L同上制件精度为IT11级,故X07540MINJBX028197PL孔心距23701L同上X05MIN05DL1806273708DL26工作零件结构尺寸261落料凹模板尺寸凹模厚度HKBB15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225,表74系数K值】,得K028H02865182凹模边壁厚C(152)HC(152)182(273364)实取C30凹模板边长LB2C65230125查标准JB/T6743194凹模板宽B125故确定凹模板外形为12512518()。将凹模板作成薄型形式并加空心垫板后,查表【冲模设计手册P631,表146矩形和圆形凹模外形尺寸】,实取为12512514()。校核因凹模的外形尺寸已接近标准尺寸,不用在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核算。使用螺钉与上模座固定。262落料凸模尺寸落料凸模长度LH1H2H16102450()其中H1落料凸模固定板厚度H2弹性卸料板厚度H增加长度(包括凸模进入凹模深度,弹性元件安装高度等)第7页落料凸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根据冲裁件结构,落料凸模内外刃口最小壁厚为7,根据强度要求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228,表76凸凹模最小壁厚】知,该壁厚为49,故该落料凸模侧壁强度足够。使用落料凸模固定板固定。263冲孔凸模尺寸凸模长度L凸H1H2H314121440其中H1凸模固定板厚H2空心垫板厚H3凹模板厚凸模强度校核该凸模不属于细长杆,强度足够。使用凸模固定板固定。27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及模架选用根据倒装复合模形式特点凹模板尺寸并查冷冲模国家标准,确定其它模具模板尺寸列于下面上垫板GB28586811251256()T8A钢凸模固定板GB285858112512514()45钢空心垫板GB285868112512512()45钢卸料板GB285858112512510()45钢落料凸模固定板GB285858112512514()45钢下垫板GB28586811251256()T8A钢根据模具凹模等零件结构尺寸,查【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477,附录J冲模模架标准】,选取后侧导柱125125140165标准模架一副。模架型式(标准号)GB/T285131990。上模座12512530后侧导柱上模座按GB/T285551990选用下模座12512535后侧导柱下模座按GB/T285561990选用导柱22130A型导柱按GB/T286111990标准选用导套228028A型导套按GB/T286161990标准选用第8页28压力机的规格选用根据以下条件总冲压力F总362KN模具闭合高度HMAX5MM160HMIN10MM装模高度HMAX5MM160HMIN10MM可调节连杆,对压力机工作有利。如果模具闭合高度过小,可再加一块附加垫板,如果模具的闭合高度大于压力机的最大封闭高度时,模具就不能在压力机上使用。冲床工作台面和滑块底面尺寸一般压力机台面应大于模具底座尺寸5070MM以上。压力机的精度和刚度凸、凹模尺寸等查表【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400,表106开式压力机基本参数】。选用J2363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公称压力630KN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8MM滑块行程120MM标准行程次数70次MIN最大闭合高度360MM闭合高度调节量90MM标准型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喉深)260MM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480MM710MM工作台孔尺寸(前后左右直径)180MM340MM230MM活动台压力机滑块中心到机身紧固工作台平面之距离250MM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宽)50MM70MM工作台板厚度90MM倾斜角(不小于)3029模具装配图(详见图纸)第9页工作过程模具采用复合模,依靠各零件的作用,实现冲切、卸料、落料等机械化操作。模具开启时,上模根据导套8导柱7路径上移,通过最大开模高度,又向下移;闭模时,推杆14推动推件块11下移,压住材料,冲孔凸模12和凹模20同时进行冲孔、落料,冲孔废料从落料凸模4至下模座1落出,同时卸料板21向下移动;当上模上移时,卸料板21经卸料弹簧22的作用复位,顶出制件,达到卸料的目的,然后材料跟进,又是下一次冲压,如此循环,直至压力机停止工作。第10页211零件技术要求冲模的设计和制造若无特殊要求,一律按GB/T28511285171990、GB/T28521285141990、JB/T80501999(冲模模架),和JB/T76437653(冷冲模)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并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冲模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经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应均匀,不允许有软点和脱碳区,并清除氧化物等。冲模各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应优先按规定选用,允许采用性能高于规定的其他钢种。零件图中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应符合GB/T196的规定,选用的极限与配合应符合GB/T197的规定。零件图上未注明倒角的尺寸,除刃口外所有锐边均应倒角或倒圆。视零件大小,倒角尺寸为0545245,倒圆尺寸为R051。经磁性吸力磨削后的钢件应退磁。零件上销钉孔的配合长度一般不应小于销钉直径的15倍。固定板、凹模、垫板、卸料板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1821996等的规定。固定卸料的导料板应磨成等高。冲模各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零件图中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的规定。零件图中未注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1841996。当冲模重量达20时,应设吊环螺钉并符合GB/T825规定,若采用其他起吊措施时亦应符合其相应的规定。成形工作零件的口部圆角及拉伸筋等必须圆滑过渡,符合设计要求并允许在试模时给予修正,以达到冲压零件的要求。冲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侧刃等必须锋利,不允许有崩刃、缺刃和机械损坏。冲裁模凹模工作孔不允许有倒锥度。用锻压加工的零件不应有过热、过烧的内部组织和机械加工不能去掉的裂纹、第11页夹层及凹坑。第12页第3章模具制造31主要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过程普通零件的加工是按产品零件图要求全部加工完毕,再进行总装。而模具零件的加工有些是不能按模具零件图全部加工完毕的,要待部件组装或整模组装时修配或配钻,所以模具零件图上的形状和尺寸是否全部加工出来,还要根据模具加工的装配方法而定。若以凸模凹模为基准装配时,零件图上的导柱孔在零件加工时就不加工,若以导柱导套作型腔,凸模相对位置控制基准时,则凹模及凸模固定板的导柱孔应与凹模或凸模固定板的型孔在各板之上同时加工出来。使用铣床加工一个零件时,必须先把零件的相关尺寸、材料、使用刀具、加工参数确定下来,保证加工能顺利完成,同时,设计方面也要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以减少加工的困难,例如这次我们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对加工带来的问题,导致加工使用CR12材料的零件很困难,刀具无法加工这么硬的材料,所以在加工前要慎重考虑各种细节。在买回来的模板里,要确定模板的加工基准,哪些面是基准面,这一般在订购模板时会标明哪几个面是经过打磨,之后就是把加工基准定下来,当然事前必须准备好零件图,根据零件图来定位加工方案,如果要用到数控编程,就必须把加工原点定出来。定好加工方案后,就可以开始加工,先把工件装夹到虎口钳上,使用铜锤敲击以使工件被夹紧,然后打表,在打表时要非常小心,当表很靠近工件时,不能使用加速进给,否则很容易碰坏仪器,在校平行度时,最好先来回走几遍,观察大概偏向,然后要小心敲击工件,使其保持在很小的偏差范围就行了,把两个基准方向的平行度定好后,就要用分中器确定原点坐标,在设置坐标时要将分中器的半径算进去,这样才能使主轴对应工件原点,XY平面的坐标定下来后,就要把刀具装到铣床上,使用半径范围内的夹具把刀具夹紧,装上道具后就是确定Z方向上的原点,一般选择工件表面为0以方便编程。之后就是加工,如果是选用数控加工,必须使程序和当前铣床的刀具起点相一致,否则加工位置就会错误,同时还要察看刀具路线是否会超出铣床的工作行程,防止出事故。如果程序没错,就可以传到数控铣床运行。不同刀具要使用不同转速,钻孔要比铣槽的转速慢,进给速度要根据观察来手动调试,加工时要时刻观察走刀情况,同时适当加冷却液及扫除铁屑,若发生事故,必须马上停止。当程序完成后,刀具就会回原点,继续做下一工序。第13页311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CR12硬度6062HRC表31落料凹模加工工艺备料锻件(退火状态)13013016粗铣铣六面到尺寸1253125315,注意两大平面与两相邻侧面用标准角尺测量达到基本垂直平面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146,并磨两相邻侧面达四面垂直,垂直度为002/100钳划线划出各孔径中心线并划出凹模洞口轮廓尺寸钻孔钻螺纹底孔,销钉底孔,凹模穿线孔铰孔铰销钉孔到要求攻丝攻螺纹丝到要求热处理淬火使硬度达6064HRC平面磨磨光两大平面,使厚度达143线切割割凹模洞口,并留001002研磨余量钳研磨洞口内壁侧面达08M配推件块到要求钳用垫片层保证凸模与凹模间隙均匀,凹模与上模座配作销钉孔平磨磨凹模板上平面厚度达要求钳总装配312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CR12硬度6062HRC表32冲孔凸模加工工艺备料锻件(退火状态)1555热处理退火,硬度达180220HB车车一端面,打顶尖孔,车外圆至12;掉头车另一端面,长度至尺寸50;打顶尖孔第14页两头顶尖顶,车外圆尺寸114004,106004至要求;车尺寸至要求。025M检验检验热处理淬火使硬度达6062HRC磨削磨削外圆尺寸,至要求02510918M线切割切除工作端面顶尖孔,长度尺寸至要求104磨削磨削端面至RA08M检验钳工装配(钳修并装配,保证)313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CR12硬度6064HRC表33落料凸模加工工艺备料锻件(退火状态)704055粗铣铣六面见光平磨磨高度两平面到尺寸51钳划线在圆弧一侧留线切割夹位6后,分中划凸模轮廓线并划两凹模洞口中心线钻孔按凹模洞口中心钻线切割穿丝孔锪扩凹模落料沉孔到要求,钻螺纹底孔并攻丝到要求热处理淬火使硬度达6064HRC平磨磨高度到504线切割割凸模及两凹模,并在各边留001002研磨余量钳研配研落料凸模并配入固定板研各侧壁到08M平磨磨高度到要求钳总装配第15页31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硬度2428HRC表3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备料气割下料13013016热处理调质硬度2428HRC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148,并使两大平面和相邻两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144,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凸模固定孔中心线,销钉孔中心线,螺纹过孔中心线,销钉过孔中心线钻孔凸模固定孔穿丝线,螺纹过孔和销钉过孔达要求线切割割凸模安装固定孔单边留001002研余量铣铣凸模固定孔背面沉孔到要求钳研配凸模平磨磨厚度到要求钳总装配用透光层使凸模,凹模间隙均匀后,与上模座板配作销钉孔315落料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硬度2428HRC表35落料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备料气割下料13013018热处理调质硬度2428HRC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168,并使两大平面和相邻两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164,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螺纹孔中心线,螺纹过孔中心线,销钉孔中心线,落料第16页凸模固定孔轮廓线钻孔螺纹底孔,螺纹过孔到要求,凸凹模固定孔线切割穿丝孔攻丝攻螺纹底丝到要求线切割割落料凸模安装固定孔,单边留001002研余量钳研配将凸凹模配入安装固定孔平磨磨厚度到要求钳装配与下模座配作销钉孔316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硬度2428HRC表36卸料板加工工艺备料气割下料13013012热处理调质硬度2428HRC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108,并使两大平面和相邻两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104,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螺纹孔中心线,定位钉孔中心线,中间型孔轮廓线钻孔螺纹底孔,定位钉孔,型孔穿丝孔铰孔,攻丝铰定位钉底孔到要求,螺纹孔攻丝到要求线切割割型孔到要求钳型孔与落料凸模装配定位钉孔与定位钉装配螺纹孔与螺钉装配平磨磨厚度到要求钳总装配317上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T8A硬度5255HRC第17页表37上垫板加工工艺备料锻件(退火状态)13013010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7,并使两大平面和相邻两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66,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螺纹过孔中心线,销钉过孔中心线钻孔钻螺纹过孔、销钉过孔到要求热处理淬火硬度达到5255HRC平磨磨大平面,使厚度到要求钳总装配318下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T8A硬度5458HRC表38下垫板加工工艺备料锻件(退火状态)13013010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7,并使两大平面和相邻两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66,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紧固螺钉过孔中心线,卸料螺钉过孔中心线,销钉孔中心线,落废料孔中心线,落料凸模紧固螺钉过孔中心线钻孔钻以上各孔到要求热处理淬火硬度达到5458HRC平磨磨大平面,厚度到要求钳总装配319空心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硬度2428HRC表39空心垫板加工工艺第18页备料气割下料13013015热处理调质硬度2428HRC粗铣铣六面达12531253128,并使上下平面和相邻侧面相互基本垂直平磨磨光上下平面,厚度达124,并磨两相邻侧面使四面垂直,垂直度002/100钳划线螺钉过孔中心线,销钉过孔中心线,推件块型孔轮廓线钻孔钻螺钉过孔及销钉孔到要求铣铣推件块型孔到要求钳配入推件块平磨磨上下平面,使厚度达要求钳总装配3110推件块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硬度2428HRC表310推件块加工工艺备料气割下料744025热处理淬火硬度达到2428HRC粗铣铣六面见光平磨磨上下两平面到要求钳划线212过孔中心线,各面轮廓线钻孔钻212过孔到要求铣铣各型面、各台阶到要求钳总装配3111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材料HT200表311上模座加工工艺备料按GB/T285551990选用125125模架第19页钳划线螺钉过孔中心线,销钉孔中心线,模柄孔中心线及轮廓线钻孔钻螺钉过孔及锪背面沉孔到要求平磨与模柄配作,磨模柄孔52及台阶60到要求钳与模柄配钻止转销孔到要求钳装配用透光层保证凸模固定板上两凸模与下模上落料凸模对中后,上模座与凸模固定板配作销孔用垫片层保证凹模与下模上落料凸模的凸模对中后,上模座与凹模板配作销孔钳总装配3112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材料HT200表312下模座加工工艺备料按GB/T285561990选用125125模架钳划线紧固螺钉过孔中心线,卸料螺钉过孔中心线,落料凸模紧固螺钉头过孔中心线,落废料孔中心线钻孔钻以上各孔到要求,锪孔背面沉孔到要求钳与落料凸模紧固板配作销钉孔钳总装配32其余模具标准零件321固定挡料销及导料销JB/T764910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3表22558固定挡料销)固定挡料销A8JB/T764910材料45,热处理硬度4348HRC技术条件按JB/T76531994的规定第20页图31挡料销322推杆JB/T76501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4表22559带肩推杆)推杆A16130JB/T76501材料45,热处理硬度4348HRC技术条件按JB/T76531994的规定图32推杆323防转销GB/T119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34,表22612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第21页钢圆柱销)销GB/T11914M615硬度125245HV30材料45图33防转销324圆柱销GB/T119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34,表22612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圆柱销)销GB/T119110M660GB/T119110M650GB/T119110M645硬度125245HV30材料45第22页图34圆柱销325卸料螺钉JB/T76505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8表22563圆柱头卸料螺钉)圆柱头卸料螺钉M838JB/T76505材料45,热处理硬度3540HRC技术条件按GB/T309832000的规定图35卸料螺钉32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T70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23,表226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螺钉GB/T701M1060GB/T701M1045GB/T701M830材料45第23页图3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27模柄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586,表22524压入式模柄)模柄A50100JB/T76461材料Q235A技术条件按JB/T76531994的规定第24页图37模柄328卸料弹簧卸料弹簧选用步骤1每根弹簧上的工艺力3128640715FNKN卸预2根据所需的预紧力和必须的弹簧总压缩量F,参照弹簧的特性线(涂光祺冲模技术P406,图931213AM弹簧的特性线)和弹簧的规格。预选弹簧的直径D20MM,弹簧丝的直径D4MM,弹簧的自由长度,弹簧的序号16。07L3校验所选弹簧的性能,由弹簧的特性线可见,对于序号16的弹簧,当预紧力取时,预紧量,而最大许用压缩量,实际所需工艺08FN05MA152MA行程,取余量,则,即有2AM603A第25页0FN。A弹簧42070JB/T71876材料60SI2MNA热处理硬度4348HRC,弹簧两端并紧并磨平技术条件按JB/T76531994的规定329导柱导套导柱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504,表22436A型导柱)导柱A22H5130GB/T28611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的规定材料20热处理渗碳淬硬5660HRC(参见图纸)导套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510,表22439A型导套)导套A22H68028GB/T28616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的规定材料20热处理渗碳淬硬5660HRC(参见图纸)3210模座上模座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477,表22414后侧导柱上模座)上模座12512530GB/T28555材料HT200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的规定(参见图纸)第26页下模座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479,表22415后侧导柱下模座)上模座12512535GB/T28556材料HT200技术条件按JB/T80701995的规定(参见图纸)第27页第4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的装配就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将符合图纸技术要求的零件,经协调加工,组装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在装配过程中,既要保证配合零件的配合精度,又要保证零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对于具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还必须保证它们之间的运动精度。因此,模具装配是最后实现冲模设计和冲压工艺意图的过程,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模具装配的质量直接影响制件的冲压质量、模具的使用和模具寿命。冲模的装配必须符合模具装配图、明细表及技术条件的规定。41模具装配特点模具属单件生产。组成模具实体的零件,有些在制造过程中是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和公差独立地进行加工的(如落料凹模、冲孔凸模、导柱和导套、模柄等),这类零件一般都是直接进入装配;有些在制造过程中只有部分尺寸可以按照图纸标注尺寸进行加工,需协调相关尺寸;有的在进入装配前需采用配制或合体加工,有的需在装配过程中通过配制取得协调,图纸上标注的这部分尺寸只作为参考(如模座的导套或导柱固装孔,多凸模固定板上的凸模固装孔,需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板件螺栓孔、销钉孔等)。因此,模具装配适合于采用集中装配,在装配工艺上多采用修配法和调整装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从而实现能用精度不高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降低零件加工要求。42装配技术要求装配时应保证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采用使凸,凹模变形的方法来修正间隙。推料、卸料机构必须灵活,卸料板或推件器在冲模开启状态时,一般应突出凸凹模表面051。当采用机械方法联接硬质合金零件时,连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为08M。各接合面保证密合。落料、冲孔的凹模刃口高度,按设计要求制造,其漏料孔应保证畅通,一般应比第28页刃口大022。冲模所有活动部分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滞止现象,滑块、楔块在固定滑动面移动时,其最小接触面积不少于其面积的2/4。各紧固用的螺钉、锁钉不得松动,并保证螺钉和销钉的端面不突出上下模座平面。各卸料螺钉沉孔深度应保证一致。各卸料螺钉、顶杆的长度应保证一致。凸模的垂直度必须在落料凸模间隙值的允许范围内。冲模的装配必须符合模具装配图、明细表及技术条件的规定。凸模、凸模等与固定板的配合一般按H7/N6或H7/M6,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在保证使用可靠的前提下,凸模、凹模、导柱、导套等零件的固定可采用性能良好并稳定的粘结材料浇注固定。43装配过程431常用的装模工具平行夹平行夹一般成对使用,将两块或几块平行的板料夹在一起引孔或装调模具时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托架冲压模具设计【2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0009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