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_第1页
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_第2页
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_第3页
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_第4页
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基本职责暂行规定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岗位意识和岗位管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暂行规定。本暂行规定所指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一、教学人员岗位职责各类教师岗位基本职责(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学风端正,身体建康。(二)达到满工作量是各类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各类教师只有在履行了其基本职责的前提下方可实施聘任。满工作量按“标准工作量”计算,即必须完成年均100个标准工作量方可视为其履行了基本职责。(三)教学基本要求1主讲两门或两门以上本科生课程(讲师及助教担任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担任助教的第一年只能且必须承担每学期两门课的辅导工作,其中教授每年应承担一门本科生课程(基础课、专业课或选修课不限),并能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完成相关的教学环节(如作业、课外辅导、命题、阅卷等)工作。2每学期要承担并完成指导20位本科生的导师工作(对于2学生数较少的院系,须完成院系分配的导师任务或其他公益工作。无招生计划的公共教学部除外。“双肩挑”教师可不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3每学期承担并完成两次常规教学的监考任务。(三)科研基本要求1各类教师科研工作量要求教授50分、副教授40分、讲师30分,初职及未定职暂不作要求。教学、科研工作量可打通计算,但各类人员当年实际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应不低于其相应要求的40。2专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工作量要求研究员120分、副研究员100分、助研80分。3专职从事技术开发人员的科研工作量以上缴学校利润额要求研究员6万元、副研究员4万元、助理研究员3万元、研究实习员2万元为满工作量。(四)其他各教学单位要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教学“优秀”人员比例不超过被考核对象的40。各类教学科研人员均应积极参与院系学科学位点、师资队伍建设、资料室或实验室建设、课外学生指导以及院系相关公务活动等由各院系认定的社会公益工作。除达到上述基本岗位职责外,各类教师还须分别履行下列相应的岗位职责。1教授(相当教授)岗教授A级岗位3(1)规划学科建设,指导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跟踪学科前沿,把握学科方向,凝聚和引领学科队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主持高层次、创新性科研,做出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2)指导博、硕士研究生。(3)科研近三年内须具备项目和成果两方面条件科研项目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理科经费在10万元以上,文科经费在25万元以上)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横向开发项目到位经费理科达10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10万元以上;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主持横向开发项目理科到位经费达40万元(文科5万元)以上科研项目各一项。科研成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3篇;出版经同行专家组评定的具有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人撰写25万字以上不少于1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获省部级二等奖须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须排名前两名(含主持人,下同),获国家级二等奖奖励须排名前三名,获国家级一等奖须排名前四名。(获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奖,视同获同级科研奖励,下同);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一项或作为第一设计人获4得实用新型专利三项。注1科研项目须以“安徽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对于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如“863”、“973”、教育部重大项目等,由科技处或社科处审定认可)。为弘扬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术团队争取重大项目,对于单项经费理科超过80万元、文科超过20万元的纵向科研项目,可由项目负责人另外再指定一个负责人(被指定负责人在该项目的科研工作量考核中所得工作量应排在第二名,以下依此类推),理科超过120万元、文科超过30万元的可由项目负责人另外再指定两个负责人,依次类推;对于单项到位经费理科超过100万元、文科超过25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可由项目负责人另外再指定一个负责人,理科超过150万元、文科超过40万元的可由项目负责人另外再指定两个负责人,依此类推。科研成果须以“安徽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须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理科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排名在后(文科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等同对待精品课程视为同级科研项目;精品课程获奖,视同获同级科研奖励,下同。2外语类、公共教学部及职业技术学院的各层次教师科研工作量要求可适当降低,具体标准由校考评委员会研究确定,下同。3教授A、B级岗位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发表论文如不足,可以三篇国家级期刊中有影响的论文冲抵一篇(最多只能一篇);5教授C级岗位,可以两篇国家级期刊冲抵一篇同家级重点,下同。教授B级岗位(1)在规划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指导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凝聚和引领学科队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开展高水平科研,做出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2)指导博、硕士研究生。(3)科研近三年须具备项目和成果两方面条件科研项目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作为主要人员(前两名)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含教育部教研项目)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含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一项”;主持横向开发项目到位经费理科达8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8万元以上;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主持横向开发项目理科到位经费达30万元(文科4万元)以上科研项目各一项。科研成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2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本人不少于20万字)并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1篇;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三等奖以上奖励,其中获省部级三等奖须排名第一,省部级二等奖须排名前两名,获省部级一等奖须排名前三名,获国家级二等奖奖励须排名前四名,获国家级6一等奖的不作名次要求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一项或作为第一设计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三项”教授C级岗位(1)指导硕士研究生无硕士点的院、系(部),暂不作要求。(2)科研近三年须具备项目和成果两方面条件科研项目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参加国家级(前三名)科研项目;参加省部级以上(前两名)科研项目;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或承担横向科研开发项目个人经费理科达20万元(文科3万元)以上。科研成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三年在国家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全国统编教材,本人撰写字数不少于10万字;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其中获省部级三等奖需排名前两名,获省部级二等奖需排名前三名,获省部级一等奖需排名前四名,获国家级科研奖励的不作名次要求;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一项或作为第一设计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三项。2副教授(相当副教授)岗(1)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2)科研近三年须具备项目和成果两方面条件7科研项目方面应具备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及科技开发项目。科研成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三年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公开出版著作,本人字数不少于8万字;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其中获省部级三等奖须排名前三名,省部级二等奖须排名前四名,获省部级一等奖须排名前五名,获国家级科研奖励的不作名次要求;作为主要人员(前两名)获得发明专利一项或实用新型专利三项。3讲师(相当讲师)岗(1)参加科研项目,三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2)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3)根据需要,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担任辅导课、实验课、实习课或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工作。4助教(相当助教)岗(1)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课、实验课、实习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工作。(2)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3)参加教学改革或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他科技工作。二、流动科研人员岗位职责8(一)研究员岗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近三年主持(项目第一负责人)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累计纵向经费总额理科不低于40万,文科不低于13万元。2近三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并平均每年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4篇,或在影响因子20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理工科出版30万字学术专著1部,文科出版20万字学术专著2部。3近三年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需为名列前2名的主要负责人)。4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近三年平均每年上缴学校利润不低于6万元。注科研成果须以“安徽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须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国家级重点期刊发表论文如不足,可以三篇国家级期刊冲抵一篇,但最多只能一篇,下同。(二)副研究员岗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近三年参加(课题前3名)国家级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累计纵向经费总额理科不低于25万,文科不低于8万元。2近三年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前3名),或主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并平均每年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3篇,或理工科9出版20万字学术专著1部,文科出版合计30万字以上专著2部。3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近三年平均每年上缴学校利润不低于4万元。(三)助理研究员岗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且是学校创新团队成员。1近三年参加省部级项目1项(前3名),或主持地厅级以上项目1项,累计纵向经费总额理科不低于15万,文科不低于5万元。2近三年平均每年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2篇。3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近三年平均每年上缴学校利润不低于3万元。(四)研究实习员岗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且是学校创新团队成员。1近三年参加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累计纵向经费总额理科不低于8万,文科不低于3万元。2近三年平均每年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不少于1篇。3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近三年平均每年上缴学校利润不低于2万元。三、实行完成岗位基本职责以上的满工作量原则,制定量化标准,鼓励超工作量。1达到满工作量是各类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各类教师只10有在履行了其基本职责的前提下方可实施聘任。满工作量按“标准工作量”计算,即必须完成年均100个标准工作量方可视为其履行了基本职责。2各类教师满工作量为100个标准工作量。教学、科研工作量的权重分别占70和30(不含初职及未定职),其他工作可计入总工作量中,但总计不得超过15个标准工作量兼任普通教育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量另计。3超100标准工作量的为超工作量,学校给予超工作量补贴。获超工作量补贴须年终教学考核合格以上(含合格),不合格的,不予超工作量补贴。教学考核为“优秀”的,教学工作量超出部分补贴系数为12;合格的,为10。4教学、科研工作量具体计算办法详见安徽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1和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2。5讲师及以上人员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可有限打通60进行计算,即教学或科研工作量不得少于相应基本要求的40(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28个标准工作量或科研工作量不得少于12个标准工作量)。6教学、科研工作量折合标准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各类教师一个教学工作量相当的标准工作量工作量各类教师年均基本教学70各类教师年均基本教学工作量为252学时(初职及未定职人员完成252学时/年为满工作量)。11各类教师一个科研工作量相当的标准工作量工作量各类教师年均基本科研30各类教师年均基本科研工作量为教授50分,副教授40分,讲师30分。7兼任正处职务以上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减免相应岗位的1/2;兼任副处职务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减免相应岗位的1/3。8聘期内,经学校批准在职攻读学位或进修的教师(不含出国、出境),考核合格,进修期内第一学年教学工作量全免,第二、第三学年教学工作量减免1/2。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教师,课程学习期间不减免工作量,撰写学位论文并取得硕士学位的当年可减免相应岗位教学工作量的一半。)9经学校聘任为校法律顾问的教师,减免其教学、科研工作量的1/4。10经学校批准休学术假的教师,减免其学术假期间的全部教学工作量。11其他工作相当的标准工作量分别为兼任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量由学生处、研究生部另行计算;在全国性,教育部等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各6个标准工作量;在省级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参与院系师资队伍建设、资料室建设的,兼任系主任(实体性系下设的教研室主任),学生课外指导(如体育、艺术类教师带队比赛、数学建模等)各4个标准工作量;兼任支部书记、校工会分会主席、校务咨询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及学报兼职编辑、教代会执委、各民主党派主委、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12监察员、特邀审计员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公益工作,均2个标准工作量。12各类教师的教学、科研年度工作量由各院系认定,教学工作量报教务处审核,科研工作量报科技处或社科处审核。其他工作相当的标准工作量由各院系认定报学校岗位业绩津贴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审核。13聘期考核工作以年度业绩考核原始材料为依据,进行全面考核总结(对申请流动科研岗的要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轮岗位聘任的基本依据,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四、本暂行规定中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有关事宜由教务处、研究生部负责解释,科研工作量计算和专职科研人员岗位职责的有关事宜由科技处、社科处负责解释,其他未尽事宜由人事处负责解释。附1安徽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2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13附件1安徽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内部体制改革,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合理安排教学工作并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量化评估,逐步实现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安徽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本办法将各种教学工作进行折算,统一以“教学工作量”作为计量单位。一、全日制本、专科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一)上课工作量学时数模块系数模块系数为1、公共基础课082、其它课1(二)双语教学工作量学时12双语教学的首次开课工作量为学时数2(三)院系实习教学工作总量学生实习实际天数组数实习系数其中组数实习的学生数/30(组数取整数,尾数进一。)带领学生在市外实习的,实习系数为20带领学生在校外市内实习的,实习系数为1514其它实习系数为10(四)指导毕业论文工作量指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8学时/篇,其余6学时/篇。二、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上课工作量1全日制硕、博研究生上课工作量学时数12在职研究生班上课工作量学时数0553专业硕士研究生上课工作量学时数065(二)指导学位论文工作量1指导博士生学位论文60学时/篇2指导全日制硕士生学位论文20学时/篇;指导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在职法律硕士、MPA、工程硕士)论文10学时/篇;指导在职研究生班学位论文10学时/篇注指导毕业生论文的时间为最后一年,论文工作量分两学期计算。三、成人教育工作量计算办法MM1M2M3(一)上课工作量(包括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作业、辅导)M11脱产M1学时数082函授、夜大M1学时数07(二)实验工作量(包括上机)M2M2学时数055(三)指导脱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M3指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8学时/篇,其余6学时/篇。成人非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及MBA班、江淮学院教学工作量一律不计入总工作量。15四、本计算办法由教务处、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解释。附件2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试行办法为加强和规范科研工作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创新及科技服务能力,根据我校科研工作实际及科研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办法。一、科研工作量采用分值办法计算科研工作量分由科研工作的项目经费、成果形式、学术交流及科研基地建设等全面综合考核累积计算确定。二、科研工作量要求专职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科研工作量要求研究员120分、副研究员100分、助研80分;教师科研工作量要求教授50分、副教授40分、讲师30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可打通折算,但各类人员当年实际完成科研工作量应不低于其相应要求的40。另外,专职从事技术开发人员的科研工作量以上缴学校利润额要求研究员6万元、副研究员4万元、助理研究员3万元、研究实习员2万元为满工作量。三、科研分计算办法(一)经费分核算16经费分(项目经费额万元经费分值经费权重)项目经费来源经费权重万元经费分国家级项目10省部级项目09厅、局级项目08社会科学类30分自然科学类15分科技开发项目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07社会科学类30分自然科学类15分申报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作为第一申报单位,申报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以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以上等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学校初审的计10分。纵、横向项目为学校购买设备每万元计5分注经费额以当年实到经费为准。经费直接下拨到校办企业的政府科研项目,按纵向科研项目等同计分,津贴由校办企业自行解决。(二)成果分核算成果分论文分著作类分成果奖励分项目验收分专利分1论文分计分标准论文类别每篇论文分SCI、SSCI50分EI、ISTP40分国家级重点刊物30分国家级刊物15分17省级刊物5分注报纸只限于省级以上理论版上的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理科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排名在后(文科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等同对待。安徽大学为第二单位发表的论文不计分(经学校批准的在职进修、攻读学位、合作研究等人员计50)。2著作类分计分标准著作类别每十万字分学术专著40分(自然科学类);30分(社会科学类)全国统编教材40分(自然科学类);30分(社会科学类)其它著作类20分(自然科学类);10分(社会科学类)注对著作中没有标注个人撰写字数或作者姓名按姓氏笔划排列、个人撰写字数无法统计的,计算时采用个人字数总字数参著、参编人员总数。未参与著作撰写的主编,按照字数的十分之一计算工作量。3成果奖励分核算第一类政府组织评审的各级各类奖励成果奖励类别每项成果奖励分最高奖5000分一等奖2000分国家级二等奖1000分省部级一等奖300分18二等奖100分三等奖50分第二类文体、艺术类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组织评审的各级各类学术奖励仅限于大学体育教学部和艺术学院的教师成果奖励类别每项成果奖励分一等奖100分二等奖70分国家级三等奖50分一等奖40分二等奖30分省部级三等奖20分注由学生参加的各种比赛,指导教师、教练按照该类奖励标准的五分之一计分。4项目验收分核算国家基金项目验收被评为优秀30分国家基金项目验收被评为差30分省基金项目验收被评为优秀10分省基金项目验收被评为差15分项目未履行相关手续不按时完成、结题10分5专利分计分标准专利类别每项专利分发明专利100分实用新型专利30分19外观设计专利15分四、本办法适用各类教学、科研人员个人、课题组及各教学、科研单位科研工作量计算。科技处、社科处每年12月中、下旬根据各单位承担项目、经费成果等情况给出总分,分值分配由各单位负责人认定,课题组由项目主持人认定或参照附件。五、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科技处、社科处负责解释。附件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科研成果计分分配比例仅供参考第一位第二位二位合作者06000400第三位三位合作者050003000200第四位四位合作者0400027501750150第五位五位合作者03750250015001250100第六位六位合作者032502250150012501000075第七位七位合作者0300020001500125010000750050第八位八位合作者0300017501500125010000750050002520安徽大学实验人员岗位职责暂行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和岗位管理,调动广大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特制定本暂行规定。本暂行规定所指实验人员包括专职实验教师、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所指实验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实验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实行满工作量原则,制定量化标准,鼓励超工作量工作。(一)达到满工作量是实验人员的基本职责。实验人员只有在履行其基本职责的前提下方可获准聘任。工作量按“标准工作量”计算,学校对实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工作质和量的综合考核,将达满工作量实验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其岗位业绩津贴挂钩。(二)实验人员满工作量的标准是全年完成100个标准工作量。实验工作量与理论课教学及科研工作量可有条件地打通、按各自规定的办法进行计算。专职实验人员(包括专职实验教师、专职管理人员)的实验工作量不得少于70个标准工作量。(三)实验工作量具体计算办法详见安徽大学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四)实验人员实验工作量折合标准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一个实验学时相当的标准工作量验工作量各类实验人员年基本实1021各类实验人员年均基本实验工作量为高级实验师(相当高级实验师)350学时,中级实验师(相当中级实验师)330学时,其他实验人员300学时。(五)聘期内,经学校批准在职攻读学位的实验人员,第一学年实验工作量全免,第二、第三学年实验工作量减免1/2。(六)实验工作量由各院系认定,报实验与物资设备管理处审核。二、实验人员岗位职责除达到上述量化标准外,各类实验人员还须分别履行下列相应的岗位职责。(一)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相当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岗1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组织和领导本实验室的实验项目改革,主持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及其它实验教学软件。2指导具有较高难度的学生实验,解决实验工作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3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工作。4负责指导和培养中、初级实验人员。5负责精密仪器设备的调试、维护、使用、鉴定等工作,并经常检查其保养与使用情况。6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每年发表1篇国家级论文,每2年至少发表有关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论文1篇。22(二)实验师、工程师(相当实验师、工程师)岗1承担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型实验的组织工作,具体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选定仪器设备。2负责一般实验设备的安装、维护、故障排除等工作。3负责编制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4负责对助理实验师、技术员、助教、实验技工的业务指导。5负责制定实验操作规程,指导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情况,批改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6协助高级职称的人员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工作。(三)助理实验师、助理工程师(相当助理实验师、助理工程师)岗1掌握本实验室有关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地掌握本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2负责对一般仪器设备的维护及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3按照实验大纲要求准备实验,协同实验师(或教师)不断改进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4适量指导学生实验,批改实验报告,并同实验教师一同评定学生成绩。5参与制定有关实验规程,编写有关实验资料、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要求等技术性文件。6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卫生等工作。(四)技术员及实验工人岗1了解本实验室有关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初步掌握常规23实验工作方法和步骤,熟悉有关仪器设备的性能、运用范围和操作方法,掌握常用材料、药品等性能,做好仪器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等工作。2认真做好教学、科研的准备工作和辅助工作。3负责教学、科研中的一般性技术管理工作,如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精心用好管好仪器设备。4做好实验室整洁卫生和安全工作。三、有关要求(一)实验人员负责所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领用与保管。(二)所有实验人员实行坐班制。附安徽大学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24安徽大学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调动广大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考核,明确责任,体现成绩,奖勤罚懒,根据安徽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我校实际情况,拟定我校的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本办法以合理反映各实验室工作质的优劣和量的多少为宗旨。每学期各院系依据本办法,以实验室为单位计算总工作量,并报实验室主管部门审核,再由实验室主任负责,根据本实验室内各人的实际工作,分别计算到人(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工作量总和应等于该实验室总工作量)。为了充分体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广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坐班制,对实验技术人员实施管理工作质与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质的考核主要是岗位职责履行优劣的考核,岗位职责定量考核与管理工作定量考核占整个工作量(学校规定的100标准分)的比例为28。岗位职责考核由各院(系)分管领导、实验(中心)室主任牵头,组成考核小组,按照安徽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完成。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考核等级,其对应的考核成绩为20分、15分、10分、0分,优秀的名25额占实验室工作人员总数的40。教学与管理工作定量考核工作量与岗位职责定量考核工作量相加,合成为一个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总工作量,实验设备处负责监督。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实验工作量SSI(单位学时)SI为实验室第I个方面的工作量I1,2,3,8一、实验教学工作量S1指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实验课时。包括备课、讲解、指导、考试、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等。S1实验课程的计划学时08(循环次数1)06其中(一)循环次数参加实验学生数/一次实验容纳学生(二)基础课实验(1、4条除外),凡是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均为基础实验课,一次实验容纳的学生数为25人。(三)专业课实验(1、4条除外),一次实验容纳的学生数为15。(四)凡是以计算机为主体实验设备的实验教学课程,其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一次实验容纳学生数为50,其他教学类型的机房,计算机台数小于40台的,按现有计算机实际台数进行计算,大于40台的,循环次数参加实验的学生数/40。(五)计划学时以外,按照开放式管理措施,对学生开放的实验26项目,经学校同意并备案后,方可开设,其工作量按照本计算办法的15倍计算。二、实验教学准备工作量S2S2S1K1其中(一)生物、化学类实验室K103(二)物理、电子类实验室K102(三)其它(机房、网络设备(含服务器)、摄影摄像)等教学实验室K101三、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量(针对教学实验室)S3一中、小型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量S31(1学时/万元本人所管理的实验室小型仪器设备总价值05学时/10台件本人所管理的实验室小型仪器总台件数)K3其中1凡为本科教学服务的中、小型仪器设备计算此项工作量。2中、小型仪器设备的界定,是指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3K3为该实验室中、小型仪器设备完好率(完好率的计算以每学期的随机抽查三十台(件)以上结果而定)。完好率100K310完好率90以上K309完好率6090之间K307完好率60以下K3027(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量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界定,是指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S32SENKA/KB其中KA为各单位统计上报的实际完成机时,KB为额定机时SE是根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总价值的大小而规定的一个工作量。价值在10万元40万元,KB1080机时/学年价值在40万元以上,KB1440机时/学年仪器使用年限10年以上(含10年),N10仪器使用年限5年以上(含5年),N08仪器使用年限5年以下,N05仪器设备价值(万元)计算工作量(学时)仪器设备价值(万元)计算工作量(学时)10万元20万元(含20万元)SE40学时40万元以上SE60学时20万元40万元(含40万元)SE50学时(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工作量经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的大型精密仪器功能开发,根据实际情况,由专家组评定工作量。四、教学指导书、讲义、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项目改革、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工作量S4(一)已经出版的实验教材按照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计算工28作量。(二)未出版而在本校试用的实验讲义,经审查后,第一次按出版的工作量50计算,其余各次修改,经审查后,按出版的工作量15计算,总工作量不得超过出版工作量的80。(三)改革的实验教学项目、新开项目由授课教师申请,由实验与物资设备管理处会同相关院(系)组织专家组对实验项目进行评估,对确有创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有很大提高的,该实验项目的工作量先按照此计算办法正常计算,然后再补贴该实验项目计划学时的5倍。(四)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工作量,由研制或开发者提出申请,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通过之后,按照同类仪器设备销售价格进行工作量核算。计算的标准为15学时/万元。(五)通过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的实验教学课件和实验仿真教学课件,由专家组评定工作量。五、实验室主任工作量S5实验中心(室)主任、副主任的考核,由实验与物资设备管理处负责组织,凡是不参加考核的实验中心(室)主任,其主任、副主任的工作量不予计算。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工作量15个标准工作量/年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工作量10个标准工作量/年专业实验室主任工作量10个标准工作量/年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员8个标准工作量/年专业实验室信息员工作量6个标准工作量/年29六、实验室工作人员进修工作量S6经过学校批准外出或在校内完成业务技能进修,并考核合格的,按照批准时间,每天2学时进行计算。进修工作量不得超过自身平均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七、实验室立项与建设工作量(实验室建设立项申请、年度计划按期完成以及环境改造等)S7(一)实验室建设立项和论证部分1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立项文科50学时/学年K8,理科70学时/学年K82专业实验室立项文科40学时/学年K8理科60学时/学年K8(二)按照实际投入的建设经费部分15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仪器设备S71当年投资额/1万元K7K825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S725当年投资额/5万元)K7K8其中实验室建设考核为“优秀”K712国家级立项建设项目K85实验室建设考核为“合格”K710省级立项建设项目K83实验室建设考核为“不合格”K70学校级立项建设项目K81八、实验室对外服务工作量S8。30实验室对外开放服务工作量,按上缴学校财务处的实际费用计算,1学时/100元九、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外语系语音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按照定岗及岗位职责,进行技术管理考核,不折算成工作量。十、各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现代实验技术中心的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工作量,按照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计算工作量,其计算办法另行制定。十一、本办法由实验与物资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31安徽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试行办法一、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的岗位与职责为加强我校图书情报专业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考核与岗位聘任工作,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高校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参照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聘任试行办法和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试行办法,以及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办法。设图书情报人员技术职级岗位五级A研究馆员岗、B副研究馆员岗、C馆员岗、D助理馆岗、E管理员岗。根据专业技术职级制订岗位职责,同时根据其工作部门具体岗位及其功能加以考核。安徽大学图书馆办公室、采编部、典藏阅览部、参考咨询阅览部、读者服务部、期刊部、文献信息中心、图工委秘书处和编辑部、磬苑校区读者服务部等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参见图书馆各部室岗位设置及其职责。上述各部门的工作岗位按功能分为采访工作、分类编目、书刊借阅管理、参考咨询、设备管理信息32技术服务、院系资料管理等七种岗位,其考核办法见附件图书情报人员业务考核标准。各院系资料室人员考核办法参照图书馆相应岗位执行。不同职级人员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必须达到满工作量,同时须履行下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责。(一)研究馆员岗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汉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3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发表学术水平较高、有一定影响的论著,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一定创见,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或对其它某学科有系统研究和较高造诣。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4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图书馆工作规律,能主持制订业务建设规划、业务工作条例,对图书馆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重大价值的改革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能担任文献采访、分编、文献研究、编制书目索引等方面的指导、审核工作,承担高深文献研究,主编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目、索引、工具书或文献汇编。5能够指导图书馆或图书情报资料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学术研究,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能够解决业务中的重大疑难问题。6从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计算机系统开发等现代技33术工作的研究馆员,能够负责地市级以上图书馆现代技术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研制,担任1个省级或2个地市级项目的负责人,主持项目的立项论证、结构设计、软件编制、实施应用,并通过相应技术成果鉴定,独立撰写技术报告。(二)副研究馆员岗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提供高水平、优质信息咨询服务。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汉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3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它某学科有较深的研究,发表有一定水平和影响的工作报告或论著,对图书馆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4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图书馆工作规律,能独立操作计算机,对图书馆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解决业务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熟悉馆藏,能指导读者检索、研究或编制有较高水平的书目索引、专题材料。5能指导图书馆一般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6从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计算机系统开发等现代技术工作的副研究馆员,能够在地市级以上图书馆现代技术项目中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维护,作为技术骨干攻克重要技术难题,作为重要参加人34撰写技术报告。(三)馆员岗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提供信息咨询专业服务。2掌握一门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汉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3系统地掌握必备的图书情报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它某学科有一定的研究,发表有工作报告或论文,公开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篇。4具有工作经验,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程、规范、标准;能独立操作计算机;能够独立担任选书、分类、主题标引、编写提要、解答咨询、编制书目索引等业务工作;能够独立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5从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计算机系统开发等现代技术工作的馆员,能够参与地市级以上图书馆现代技术项目,实施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能够进行系统维护,成为技术骨干,作为参加人撰写技术报告。(四)助理馆员岗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进行信息咨询服务。2熟悉一门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汉语。3掌握必备的图书情报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它某学科有一定的研究,有相当的工作能力,掌握文献情报工作方法和技能,每年提出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或提交会议论文1篇。4了解本馆任务与读者需求情况,能较好地利用图书馆目录35或计算机查找书刊资料。5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程、规范、标准;能独立操作计算机;能够担任选书、分类、主题标引、编写提要、解答咨询、编制书目索引等业务工作。6能不断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五)管理员岗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服务态度。2初步掌握必备的图书情报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每年提交工作总结1篇。3了解图书馆工作的规程、规范、标准;能操作计算机;能够担任选书、分类、主题标引、编写提要、解答咨询、编制书目索引等业务工作。4初步了解馆藏情况,能使用目录或计算机查找资料。5能不断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二、图书情报人员的职责考核和工作量计算办法对图书情报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包括业务、考勤、科研等方面,考核结果以所得分数和综合评价来表示,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图书情报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业务工作量考勤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扣除工作量。各类图书情报人员每年必须满负荷工作,按100个标准工作量计算。其岗位职责不同部分的权重为业务工作量占90,出勤占10,其不足部分应予扣除。科研工36作量和其他工作量为附加工作量。三部分工作可以打通计算总工作量。具体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如下(一)业务满分100分相当于90个标准工作量,根据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同,对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与工作成绩提出相应要求。(二)考勤满分(满勤)100分相当于10个标准工作量。按时上下班,不缺勤,工作态度认真的,可得满分。旷工1天扣5分,迟到、早退、离岗每次扣025分,事假每天扣05分,病假每天扣025分,其它情况酌情扣分。每加班1个工作日计1分。(三)科研工作对馆员以上人员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有质的要求。一般研究馆员不少于15分、副研究馆员不少于10分、馆员不少于5分。对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不作量化要求。图书情报人员的科研工作量得分标准参照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四)其他方面的工作相当的标准工作量为(1)兼任图书馆各部室主任记6个标准工作量;兼做部分行政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记24个标准工作量;(2)兼任校工会分会主席、校务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报编辑委员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教代会执委、民主党派主委等职务及图书馆认定的各项社会公益工作,记2个标准工作量。本考核办法由图书馆负责解释。37附图书情报人员业务考核标准图书情报人员业务考核标准在不同部门工作的图书情报人员的业务工作计量标准均以满工作量100分折合90个标准工作量计算。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应同时达到各级相应的的岗位职责的要求。采访、编目、书刊借阅、参考咨询、办证、设备管理和信息技术服务、院系资料室等不同岗位的人员业务考核标准分别如下一、采访人员(一)掌握本馆藏书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馆藏和出版动态,能制定高质量的书刊和数据库采访原则,并提出书、刊、数据库采购的年度计划及长远规划,使馆藏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30分(二)能独立地运用计算机,掌握好采购的原则与标准,科学文化知识面广。能根据书目资料初步鉴别书、刊,保证采购书刊的质量,查重造成的错误率低于1。20分(三)有较丰富的采购工作经验,对藏书建设的基本理论有所研究,能总结、研究采购工作的规律,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工作38总结,不断地改进书、刊、数据库采访工作。20分(四)认真对订购到馆的图书、期刊、数据库进行验收、登记,财产帐目规范准确、清晰无误,年终订购数据统计准确。(15分)(五)经常进行调查研究,提高采访水平和藏书质量。加盖馆藏章端正、清晰,磁条夹贴到位。(15分)各项业务活动的差错率在35以上扣除5分、在6以上扣除10分。二、分类编目人员负责各种载体、各种类型文献的分类、编目、标引、加工及目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一)对图书分类法有所研究,了解国内外主要图书分类法的结构、体系和特点,对中图法和科图法熟练掌握,按规则类分图书,错误率低于2。15分(二)对编目条例有所研究,除熟悉本馆使用的编目条例外,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编目条例也有所了解,按规则著录图书著录错误率低于3。15分;(三)对目录体系有所研究,能对本馆目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改进意见,按本馆目录体系组织目录,目录错排率低于3。10分;(四)具有较广泛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表达能力,能正确地独立操作计算机进行各类图书的分类编目工作;(15分)(五)能处理分类编目工作中较疑难的问题,提出切实的改进意见10分;(六)编制新书通报、宣传报道图书,负责中外文书目数据库39的输入、校对等工作。(15分)(七)能总结、研究分编工作中的规律性,写出一定水平的工作总结,不断地改进分类编目工作20分;各项业务活动差错率在35以上扣除5分、在6以上扣除10分。三、书刊借阅管理人员(一)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和书、刊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有所研究,能独立操作计算机处理书、刊管理中的各项业务工作问题10分;(二)对本馆藏书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一、两个专业的藏书和重点藏书内容有较深了解和掌握,能对补充和剔除图书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建议,及时补充、修补、剔除图书。10分;(三)掌握读者阅读动态,具有独立处理各种业务工作的能力,积极主动开展借阅工作,能解决借阅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10分;(四)能编制具有一定水平的专题书目索引,能总结研究借阅工作规律,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作总结,不断改进工作。20分;(五)新书到室及时介绍宣传,三日内与读者见面,主动向读者宣传介绍新书(10分)。(六)了解本校教学、科研动态、读者需求,主动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调查掌握本馆图书的使用效益,本馆缺藏情况,并向采访部反映(10分)。(七)开架阅览室图书年丢失率低于05,工具书、合订本报40刊不得丢失,一般图书年丢失率低于05,期刊丢失率低于03(10分)。(八)有计划清点各室藏书,做到清点之前有计划、清点之后有总结(10分)。(九)每月擦架二次,图书错架、乱架及时整理,准确统计阅览、借阅人次,按期汇总上报(10分)。各项业务活动的差错率在35以上扣除5分,在6以上扣除10分。四、图书出纳和办证人员(一)按规定办理全校师生员工借书证发放、回收工作。(15分)(二)按规定办理图书还书手续,差错率低于05。(20分)(三)按章催还图书,办理过期罚款、丢书赔偿手续(20分)。(四)典藏帐清楚、准确,典藏卡排列正确,错误率低于01(10分)。(五)协助办理图书采购、剔除、提存等工作。(15分)(六)负责全馆各种文献的典藏、调度、藏书组织、藏书清点、注销等工作。(20分)各项业务活动的差错率在35以上扣除5分,在6以上扣除10分。五、参考咨询人员(一)对图书馆学、目录学和书目参考工作的基本理论有所研究,熟练掌握本馆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技能20分;(二)熟悉馆藏及本馆目录组织体系,各类参考工具书的编纂体例和使用方法20分;41(三)熟练地运用馆藏工具书解答疑难的咨询问题,能独立运用手检和机检方法开展文献检索和情报服务工作及文检课教学工作20分;(四)能编纂相当水平的专题目录索引和推荐编制书目,开展联合目录工作,写出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工作报告,不断改进工作40分;(五)各项业务活动差错率在35以上扣除5分、在6以上扣除10分。六、设备管理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一)基本掌握现代化设备应用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和技能,有独立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负责研制、改进图书馆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10分;(二)能够灵活运用图书情报学和现代化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