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doc

支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三角形【冲孔落料复合模】【1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0166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17.2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4-14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冲孔 复合 13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绪论……………………………………………………………………………………1

  国内模具的现状……………………………………………………………………1

  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2

  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1. 冲孔落料件工艺分析………………………………………………………………6

2.冲孔落料件工艺方案的确定………………………………………………………7

3. 必要的工艺计算……………………………………………………………………8

  3.1 排样设计………………………………………………………………………8

  3.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9

3.2.1冲孔mm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9

3.2.2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9

3.3 冲裁力的计算…………………………………………………………………11

  3.4   压力中心的确定……………………………………………………………11

4. 模具的总体设计 …………………………………………………………………13

5.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4

  5.1 凸模、凹模的结构设计………………………………………………………14

   5.1.1 落料凸、凹模的结构设计………………………………………………14

   5.1.2 推件块的设计……………………………………………………………15

   5.1.3 冲孔mm凸模的结构设计……………………………………………16

   5.1.4 凸凹模结构的设计………………………………………………………16

 5.2 落料弹性元件的设计…………………………………………………………17

 5.3 模架的设计……………………………………………………………………18

6. 冲压设备的选定……………………………………………………………………20

7. 绘制模具总装图……………………………………………………………………22

结束语…………………………………………………………………………………24

致谢……………………………………………………………………………………26

参考文献………………………………………………………………………………27




1.1  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1.1.1国内模具的现状………………………………………………………………1

1.1.2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2

1.2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绪  论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1.国内模具的现状

我国模具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2004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2004年模具产值530亿元。进口模具18.13亿?美元,出口模具4.9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8%、32.4%和45.9%。进出口之比2004年为3.69:1,进出口相抵后的进净口达13.2亿美元,为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

在2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虽然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体制不顺,基础薄弱。 “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高新技术方面。 

??? 第二,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 

??  第三,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装备水平低,带来中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

?    第四,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5%左右,其馀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对模具制造周期影响尤甚。 

第五,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内容简介:
1绪论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国内模具的现状我国模具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2004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2004年模具产值530亿元。进口模具1813亿美元,出口模具49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8、324和459。进出口之比2004年为3691,进出口相抵后的进净口达132亿美元,为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在2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虽然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体制不顺,基础薄弱。“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高新技术方面。第二,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2第三,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装备水平低,带来中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第四,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5左右,其馀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对模具制造周期影响尤甚。第五,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中国模具的工业调整发展。虽然我国的模具工业和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未来的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1)模具日趋大型化;2)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4)在塑料模具中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5)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6)发展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7)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8)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39)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10)开发新的成形工艺和模具。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模具是工业生产关键的工艺装备,在电子、建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器材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作表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高一致性和清洁环保的特性,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替代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近几年,全球模具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模具市场年交易总额为600650亿美元左右。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年出口模具量约占本国模具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国外模具总量中,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占到50以上;国外模具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大而专“、“大而精“。2004年中国模协在德国访问时,从德国工、模具行业组织德国机械制造商联合会(VDMA)工模具协会了解到,德国有模具企业约5000家。2003年德国模具产值达48亿欧元。其中(VDMA)会员模具企业有90家,这90家骨干模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德国模具产值的90,可见其规模效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国外的一些掌握和能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如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高级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他们的技术水平比较高故人均产值也较高我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1520万美元,有的达到2530万美元。国外先进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70以上,而我国才达到45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不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模型,用来塑造制造产品;从工艺的角度,模具是一种成型制品的特殊工艺装备。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4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工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根据上述需要量大、技术含量高、代表发展方向、出口前景好的原则选择重点发展产品,而且所选产品必须目前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属于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冲压是一种先进的少无切削加工方法,具有节能省材、效率高、产品质量好、重量轻、加工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家电、电子、通讯、军工、日常用品等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薄板成型后,制造了相当于原材料的12倍的附加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与其相关的产品占四分之一,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冲压件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9。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在洛阳中国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冷冲模具、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和加深了对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有了全新的理解。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我们对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实习现场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并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5通过这些实践,我们熟练掌握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通过在图书馆借阅相关手册和书籍,更系统而全面了细节问题。锻炼了缜密的思维和使我们初步具备了设计工作者应有的素质。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冲裁件为Q235钢,是碳素结构钢,强度较高。零件外形简单,结构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冲裁件内外形所能得到的经济精度为IT7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的精度要求相比较,可以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M40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冲压方式进行加工。原始资料工件名称支板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6厚度12MM工件形状如图1所示图12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所需的基本冲压工序为冲孔和落料,可拟订出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两个单工序模分别两次加工,即落料冲孔。方案二冲孔、落料复合模。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模。采用方案一,冲模的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价格低,而且通用性好,但是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能完成一个工序,生产率低,工件的累计误差大,操作不方便,由于该工件为大批量生产,方案二和方案三更具有优越性。可以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或冲孔、落料连续模。采用方案二,复合模的行为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结构简单对称,模具的制造并不困难。采用方案三,级进模,适合中小型零件的大批量零件生产,模具强度高,生产效率也高,针对该零件,虽然级进模制造复杂性和价格要比复合模低,但零件的冲裁精度较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对条料精定位,故模具制造、安装较复合模复杂。通过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零件的冲压生产方案采用方案二的复合模为佳。73必要的工艺计算31排样设计设计复合模时,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该零件具有T形特点,直排列时材料的利用率较低,采用直对排(见图2)的排样方案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料。查表29得搭边值为工件间A10MM和侧面A12MM。采用导料销送料,因此采用无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条料宽度的计算公式为0MAX02CDB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侧搭边值代入数据计算,取得条料宽度B(43219)54MM020步距ADA50151MM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根据一般的市场供应情况,原材料选用550MM2000MM12MM的冷轧薄钢板。每块可剪54MM500MM规格条料40条,材料剪切利用率达90以上。由材料利用率通用计算公式10BANS式中S单个冲裁件的面积,S124924MM243529381625N单个步距内的冲裁件数量;N2;8B条料宽度,MMA送料步距,MM;得一个步距内材料的利用率为816105429图2排样图32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查24表得间隙值MZZ160,180INMAX321冲孔MM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由于零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8所以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制作凸、凹模。其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查表25得凸、凹模制造公差。2凸02凹校核01801260054MM,004MM。满足MAXZIN凸凹MAXZIN凸的条件。凹查表26得IT14级时磨损系数X05。查式(25)(80501)805MM0MIN凸凸)(XD0202(80500126)8176MM凹凹凹)(IZ9322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对外轮廓的落料由于形状较复杂,故采用配合加工法,这种方法由利于得到最小的合理间隙,放宽对模具的加工设备的要求,其凸、凹刃口部分的尺寸计算如下当以凹模为基准时,凹模磨损后刃口尺寸都增大,因此属于A类尺寸。查表26得磨损系数当050时,05;为XX当050时,075按公式28AA凹40A凹模尺寸(MM);凹A相对应的冲裁件基本尺寸(MM);冲裁件的公差(MM);353507504353MM凹10105050050845042MM凹41802088075018075MM凹410250R88075018075MM凹410250落料凹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353MM、5042MM、8075MM不必标注公差,但要求在技术条件中注明凸模实际刃口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最大不超过(落料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示意图MZ1260INMZ180AX见图3)10图3落料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示意图33冲裁力的计算落料力FLT(5082227022891482)12450落B1526612450824382N8244KN式中F冲裁力(KN)L冲裁周边长度(MM)T材料厚度(MM)材料抗拉强度MPAB冲孔力F孔LT812450135648N13565KNB冲孔时的推件力N推F推K孔取直壁式刃口的凹模刃口形式,由表221查的H6,则NH/T6/125查表27得,005故推KN500513565KN3391KN推推孔落料式的卸料力F卸卸K落查表27得,003故卸KF0038244KN2473KN卸卸落式中K推、F卸推件力系数,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NH/TH凹模洞口直刃壁高度(MM)T板料厚度MM总冲压力F总为FF孔824413565339247111865KN总落推卸34压力中心的确定11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使模柄轴线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与模具的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的间隙得不着保证,从而影响制件的质量和降低模具的寿命甚至损坏模具。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对称(如图4所示),属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对于这类零件冲裁的压力中心位于冲裁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因零件左右对称即取0,故只需计算,取零件总高度的一半,CXCY1/2(358)215MM。故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坐标为(0,215)。CY图4零件的轮廓124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本零件的冲压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且孔边距较大,可采用倒装复合模具,可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料可靠,便于操作。工件留在落料凹模孔洞中,应在凹模孔设置推件块;卡在凸凹模上的废料有卸料板推出;而冲孔废料则可以在下模座中开通槽,使废料从孔洞中落下。由于在该模具中压料是由落料凸模与卸料板一起配合工作来实现的,所以卸料板还应具有压料的作用,因此选用弹性卸料板来卸下条料废料。因是大批量生产,采用手动送料方式,从右向左送进。为却保零件的质量及稳定性,选用导柱、导套导向。由于该零件导向尺寸较小,且精度要求不高,所以此处采用后侧导柱模架。135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51凸模、凹模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511落料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在落料凹模内,由于要设置推荐块,所以凹模刃口应采用直通形刃口,由于凹模简单,同时为了降低凹模加工难度和凹模结构的复杂程度,得到较高的结构强度,凹模易采用整体式,采用直壁式凹模刃口。查表221,取得刃口高度H6MM。凹模外形尺寸计算公式如下凹模厚度H(不小于15MM)KS凹模壁厚C152H式中K厚度系数;S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刃口间的最大距离;C凹模壁厚MM,指刃口至凹模外形边缘的距离。查表222取凹模厚度系数K035,凹模厚度H035431505MMKS凹模壁厚C15H1515052255MM凹模的外形尺寸确定凹模外形长度L5022255951MM凹模外形宽度B4322255981MM凹模板整体尺寸标准化为100MM100MM22MMT10AJB/T765394凹模结构和设计尺寸如下图5所示14图5凹模示意图512推件块的设计该模具中,被凸凹模推入落料凹模的冲压件被设置在落料凹模内的推件块推出,推件块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如图6所示,推件块的端面外形应跟落料凹模的刃口形状一致,整体外形应设计成台阶式以便与凹模配合完成推件,而在冲裁时不致与把推件块推出滑到模外。推件块在自由状态下应高出凹模面0205MM。其中与落料凹模接触的部分按凹模尺寸进行配做,保证单边间隙0102MM。推件块采用45钢,热处理硬度为4348HRC。15图6推件块示意图513冲孔MM凸模的结构设计8为了增加凸模的强度与刚度,凸模非工作部分直径应制成逐渐增大的多级式,且它的外形尺寸较小,所以选用B形圆凸模。凸模固定板厚度取16MM,凸模长度根据结构上的需要来确定L1622139MMH落料凹模凸模固定板H由于此凸模直径较小,但长度较短,则强度和刚度足够,所以无需对其进行强度校何。冲裁时凸模进入凹模刃口1MM。514凸凹模结构的设计本模具为复合冲裁模,除了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外,还有一个凸凹模。根据整体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凸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确定凸凹模安排在模架上的16位置时要依据计算的压力中心的数据,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校核凸凹模的强度查表223得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为32MM,而实际的最小壁厚为10MM,故符合要求。凸凹模的刃口尺寸按落料凹模尺寸配制,并保证双面间隙为01260180MM。凸凹模上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10MM的公差,应比零件所标注的精度高34级,即定为015MM。图7凸凹模结构示意图52落料弹性元件的设计根据模具结构初选2个橡胶弹簧(聚氨酯弹性体),每个弹簧的预压力为/22473/212365N。卸预F1)确定橡胶的自由高度。根据选用橡胶的原则可知,由于(3545),0H许H0H(1015)。故(2530),由于(T1)预H工0工修模工作H572MM,所以橡胶的自由高度为0(35)288MM,取30MM0325工H工H0经校何,故橡胶的高度选取合适。许预工0172)确定橡胶的横截面积A。根据橡胶选用的原则可知,为使橡胶满足压力的要求,则AP,所以,可以确定橡胶弹簧的面积预F卸A/P12365N/21MPA589预F2M3)确定橡胶弹簧的平面尺寸。选用圆筒形橡胶弹簧,根据摸具结构取中间小径D10MM,外径D可根据横截面积A(DD)求出,D4258971030MM。橡胶弹簧形状如图8所示。4)校核橡胶弹簧的自由高度。/D1,在05/D15的范围内,不会导0H0H致橡胶的失稳,可以使用。5)橡胶的安装高度。30327MM。装0预图8聚氨酯弹性体53模架的设计模架的各零件标记如下上模座11013025MMHT200GB/T28555下模座11013030MMHT200GB/T28556导柱A20H5120MM20JB/T28611导套A20H67028MM20GB/T28616模柄4060MMQ235垫板1001006MM45JB/T76433卸料板10010010MMQ235凸凹模高度53MM凸模固定板10010016MM45JB/T76432凹模10010022MMT10JB/T76539418模具工作时闭合高度H闭HHHHTHHH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落料凹模凸凹模垫板下模座256162212531030164MM该模具采用内六角螺钉和销钉紧固,具体选用标准件如下内六角螺钉M1050GB/T7012000M1030GB/T7012000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M870JB/T76506圆柱销A855GB/T1191986A48GB/T1191986196冲压设备的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型号和技术参数型号J23315J2363J2310J2316FJH225公称压力/KN31563100160250滑块行程/MM2535457075最大闭合高度/MM120150180205260工作台尺寸/MM160250230310240370300450370560垫板尺寸301103014035170402105026020/MM模柄孔尺寸/MM25403055305540604060最大倾斜角度4535353530选择型号为JH225的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公称压力250KN滑块行程75MM最大闭合高度260MM封闭高度调节量55MM工作台尺寸370MM560MM(前后左右)垫板尺寸50MM260MM(厚度直径)模柄孔尺寸40MM60MM(直径深度)最大可倾角307绘制模具总装图21图9模具总装图模具的动作过程是条料沿两个挡料销从右向左送进,活动挡料销控制其送进步距。上模下行,进行冲裁,导柱、导套对上下模的运动起到可靠的导向。凹模接触活动挡料销时,挡料销被压下,上端面与板料平齐,所以凹模不必设置相应的让位孔。冲裁完毕,卡在凸凹模外的条料搭边废料由夏末部分的弹性卸料装置卸下,冲孔废料22由下模部分的落料孔落下,冲裁下的工件卡在凸模上,随上模一起回程,上行到一定位置,打杆碰到曲柄压力机上的打料横杆,打杆和推件块把工件推出模外,完成一次冲裁。如此循环进行连续冲裁。附说明书中所有“查表XXX”、“见公式XXX”的内容均来自原红玲主编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结束语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23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CAD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在洛阳中国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冷冲模具、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丰富和加深了对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我们对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实习现场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并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通过这些实践,我们熟练掌握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通过在图书馆借阅相关手册和书籍,更系统而全面了细节问题,锻炼了缜密的思维和使我们初步具备了设计工作者应有的素质。支板属于复合冲裁件,分冲孔和落料两部分。分析其工艺性,并确定工艺方案,根据分析确定本制件可以采用复合模具完成,然后根据冲裁力选取冲裁时用的的压力机。本设计主要是进行冲孔、落料模具设计,需要计算冲孔、落料时凸、凹模间的刃口间隙,凸、凹模尺寸和公差,并且还需要确定模具的总体尺寸和模具零件的结构,然后根据上面的设计绘出模具的总装图。因制件的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适合选用标准模架。要保证零件的顺利加工和取件,必须有可靠的定位、顶出装置,足够的开模高度,因此需要确定导柱、导套的长度,以达到要求。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较为简单,它可以选用标准的模架,直接对模板进行加工,选材容易,成本低,制造周期短。这次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的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更加系统地对理论知识做了更深切贴实的阐述。设计中,充分利用和查阅了各种资料,运用了大学期间学到的模具专业知识和所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原来所学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机械/CAD制图、模具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进一步的了解了怎样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同时还使我更清楚了模具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如怎样使制造的模具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不浪费材料,保证工件的经济性,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等。这次设计是对过去所学过的机械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温习和总结,将所学过的知识串在了一起。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支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三角形【冲孔落料复合模】【13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01661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