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蹬内板冲孔翻边落料模的设计-菱形件【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3页)
编号:100273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1.6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4-15
上传人:俊****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束**(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自行车
脚蹬
冲孔
翻边落料模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4
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1.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
2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 5
3主要工序力的计算 8
3.1翻边力的计算 8
3.2冲裁力的计算 11
4模具中主要尺寸的计算 13
5模具结构设计 18
6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19
6.1定位方式的选择 19
6.2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19
6.3导向方式的选择 20
7模具的装配、调试和检测 23
7.1模具的装配 23
7.2冲裁模具的调试 24
7.3模具的检测 24
8模具材料的选用要求和选择原则 26
8.1冷冲模材料的选用要求 26
8.2材料的选择原则 27
总结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我的毕业设计是冲孔翻边落料级进模的设计,冲压模具主要是将板料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因为模具的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的生产,而且模具可以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考虑到模具的设计能否满足工件的工艺性设计,能否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以及后来的维修和存放是否合理等。在本次设计中的自行车脚蹬内板中,不仅要考虑要使做出的零件能满足工作要求,还要保证它的使用寿命。
其次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它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必须完成的设计任务,模架采用对角型模架,凹模采用组合凹模,这样可以采用线切割等数控设备来一次完成全部的工序加工,在设计中我要考虑到很多关于我所设计模具的知识,包括它的使用场合、外观要求等,从这里可以知道模具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所以在设计要不断的改进直到符合要求。
关键词?:翻边 工艺性 级进模
前言
在本次设计中我所设计的是自行车脚蹬内板冲孔翻边落料模,此模具为小型大批量生产,因此对模具的寿命和精密度要求都很高,所以在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模具类型的选择和工作部分的制造,模具制造时的材料选择,在满足模具工作负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多采用先进的模具材料,这样不仅能设计和制造出合格的模具,也能充分得利用现代科技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我所设计的题目是个小型的冲压模具,其质量和体积和大型的汽车覆盖件来比都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就要结合本零件的特点找出适合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这样就不会产生设计出的模具无法使用或生产出的零件无法满足其使用性能等致命问题的出现。结合我国近年来模具的发展历史,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所设计的模具要考虑到更多的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多方考察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设计出合格的模具产品,还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推光和高技能人才的不断出现,我国的模具市场整体上还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但是很多的关键技术和国外相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就要求我在引进国外模具的同时要更大程度的把技术也引进过来。
???? 但总体上和国外的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要求我的模具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刻苦努力,不断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所以需要我更多的努力去奋斗!





- 内容简介:
-
目录摘要1前言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4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41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42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53主要工序力的计算831翻边力的计算832冲裁力的计算114模具中主要尺寸的计算135模具结构设计186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1961定位方式的选择1962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1963导向方式的选择207模具的装配、调试和检测2371模具的装配2372冲裁模具的调试2473模具的检测248模具材料的选用要求和选择原则2681冷冲模材料的选用要求2682材料的选择原则27总结28致谢29参考文献301摘要我的毕业设计是冲孔翻边落料级进模的设计,冲压模具主要是将板料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因为模具的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的生产,而且模具可以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考虑到模具的设计能否满足工件的工艺性设计,能否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以及后来的维修和存放是否合理等。在本次设计中的自行车脚蹬内板中,不仅要考虑要使做出的零件能满足工作要求,还要保证它的使用寿命。其次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它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必须完成的设计任务,模架采用对角型模架,凹模采用组合凹模,这样可以采用线切割等数控设备来一次完成全部的工序加工,在设计中我要考虑到很多关于我所设计模具的知识,包括它的使用场合、外观要求等,从这里可以知道模具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所以在设计要不断的改进直到符合要求。关键词翻边工艺性级进模2前言在本次设计中我所设计的是自行车脚蹬内板冲孔翻边落料模,此模具为小型大批量生产,因此对模具的寿命和精密度要求都很高,所以在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模具类型的选择和工作部分的制造,模具制造时的材料选择,在满足模具工作负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多采用先进的模具材料,这样不仅能设计和制造出合格的模具,也能充分得利用现代科技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我所设计的题目是个小型的冲压模具,其质量和体积和大型的汽车覆盖件来比都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就要结合本零件的特点找出适合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这样就不会产生设计出的模具无法使用或生产出的零件无法满足其使用性能等致命问题的出现。结合我国近年来模具的发展历史,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所设计的模具要考虑到更多的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多方考察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设计出合格的模具产品,还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推光和高技能人才的不断出现,我国的模具市场整体上还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但是很多的关键技术和国外相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就要求我在引进国外模具的同时要更大程度的把技术也引进过来。但总体上和国外的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要求我的模具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刻苦努力,不断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所以需要我更多的努力去奋斗3自行车脚蹬内板工件名称自行车脚蹬内板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F,厚15MM零件图如下图所示4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本工件的外形和两个的孔,属于落料冲孔工序,中间带有凸台的孔,M5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冲压第一种是先作浅拉深,然后从底部冲孔,在进行拉深时,圆锥部位的材料一部分是从底面流动得来的,另一部分要从主板上流动而来,而后者若材料流动留有余量,就要增加工件排样的步距,从而造成材料消耗增加第二种是先冲预定孔,在进行冲压此则属于翻边工序翻边时材料流动的特点是预孔周围的材料沿着圆周方向伸长,使材料变薄而在径向材料长度几乎没有变化,既材料在径向没有伸长,因而不会引起主板上的材料流动,在排样时按正常冲裁设计的搭边值即可,可节省材料,该零件长年生产,若采用单工序模制造工序多且生产率低,故采用级进模。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在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冲裁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1冲裁各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宜有适当的圆角;2冲裁件凸出或凹入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并应避免过长的悬臂与窄槽;3腰圆形件,圆弧半径R应大于料宽的一半,即能采用少废料排样,如圆弧半径等于工件宽度之半,就不能采用少废料排样,否则会有台肩产生;4冲孔时,由于受到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宜过小;5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宜太短。1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冲孔、翻边、落料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后翻边和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先冲孔翻边后落料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翻边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结合本零件的特点,经过对模具的分析可以得出,采用级进模生产比较适合本零件的生产。52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设计级进模时,首先要考虑条料的排样图。本工件的形状是两头小中间大,直接排样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斜队排样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常用的排样方法有三种1有废料排样指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与工件、工件与条料边缘都留有搭边,此种排样的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低,但有了搭边就能保证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也高;2少废料排样指模具只沿着工件部分外形轮廓冲裁,只有局部搭边的在;3无废料排样指工件与工件之间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的存在,模具刃口沿条料顺序切下,直接获得工件。少废料、无废料排样的缺点是工件质量差,模具寿命不高,但这两种排样可以节省材料,还具有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和提高生产率等优点。并且工件须具有一定的形状才能采用少、无废料排样。上述三类排样方法,按工件的外形特征主要分为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多行排等形式。根据本零件的特点,适合采用有废料斜排的方式,这样不仅使冲出的零件达到要求,有可以尽可能大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查表21可得最小搭边值A13MMA112MM表21最小搭边值表搭边值/MM圆形工件矩形件矩形件L50条料厚度T/MMAA1AA1AA10251210151218261525025051008121015251222051008101012182615251015131215122232182815201513181524342030本模具采用无侧压装置,条料与导料板间间隙最小值为1MM。6条料宽度B02ZAD其中垂直送料方向上零件尺寸条料与条料板间间隙Z条料宽度公差值有公式得MB1325760布距S213M4该采用下图的排样方式,共分5个工位第一工位冲的工艺孔15第二工位翻边第三工位冲底孔整形M9第四工位冲2个孔5第五工位落料,工件从底孔中漏出。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该模具的动作过程为先冲出翻边时用的工艺孔,然后翻边,冲孔、整形和落料,模具的动作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不同的动作,所以模具的定位要绝对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送进步距的精确,冲制出合格的产品,所以在级进模中最重要的设计工作就是送料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出该工件的排样图如图21所示。7图21排样图翻边凸模必须有圆角,工件的部位有公差要求,而且不允许有圆角,因M52此该工位要有整形工序,整形和孔的冲裁两道工序在一个工位上完成。19模具使用条料,用手工送进,没有设置定位装置。第二个翻边以后,板料下面形成明显凸包。手工送料时,放在下一工位的凹模中即可。第二和第五工位的凸模设有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工位个设置一个始用挡料销、供条料开始送进的第一、第二工位使用。83主要工序力的计算31翻边力的计算翻边的计算有计算翻边前的毛坯孔径;变形程度计算;翻边力的计算。根据工件图计算翻边前毛坯孔径,称为底孔孔径,底孔周边材料在翻边时材料没有径向流动。在分析它的横截面时,可把它看作弯曲。既如图31红线所示的部位。翻边后移动到实线位置,而其长度不变,前后两部分中心线长度相等。这与弯曲材料展开的计算是相同的。计算时应按点划线的圆弧和直线,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其长度,先计算BC段长,先用做图法求出点划线上的B点、C点的位置。在直角三角形BDC中,用勾股定理计算BC长。具体计算可以参照图31。图31工艺孔的确定图MBD2C416329MAB32196有以上分析,EC应是AB和BC的和。5CE74因此,计算出底孔所需的直径为MD921674260考虑到翻边后还有冲裁孔,故留有余量,将工艺孔定为校核变形15程度。材料翻边过程是底孔沿着圆周方向被拉伸长的过程,其变形量不应超过材料的伸长率,否则会出现裂纹。用变形前、后圆周长之比,表示变形程度。在翻边计算中称其为翻边系数M,即789015DDM式中翻边前的孔径(MM);翻边后的孔径(MM)。按表31可知允许的M值为072,因此计算出的值比M大,即设计合理。翻边时不会出现裂纹。表31一些材料的翻边系数翻边系数退火材料KKMIN白铁皮黄铜TMM铝TMM硬铝软钢TMM翻边力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DDTFS1式中,翻边力(N);板料厚度,T15MM;T翻边前孔径(MM);D10翻边后孔径(MM);D材料屈服点。S在计算翻边力时,翻边孔径取实际孔径值与翻边所需孔径相比缩小15192MM,则也应缩小192MM,翻边后的实际孔径应为1708MM。故将19D15MM,D1708MM代入上式中,则NMMPAMF25871087245翻边凸凹模间隙的计算在平面毛坯上冲孔的翻边和先拉深后冲孔后冲孔的翻边所用的凸、凹模间隙值可按表32选取。表32翻边时的凸、凹模间隙值表材料厚度平毛坯翻边拉深后翻边当翻边时内孔有尺寸精度要求时,尺寸精度有凸模保证,此时应按下式来计算凸、凹模的尺寸0POPDDZPD02式中,凸、凹模直径P、凸、凹模公差PD竖孔内径公差如果对翻边竖孔的外径精度要求较高时,凸、凹模之间应取小间隙,以便凹模对直壁外侧产生挤压作用,从而控制其外形尺寸。在该模具中43002P02D110PDP024315DZPD00273164532冲裁力的计算该模具采用平刃口模具进行冲裁,其理论冲裁力F(N)可按下式计算LTF式中冲裁件周长MML材料厚度MMT材料抗剪强度MPA但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及力学性能波动等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所以应取LTF31因为在该模具中需要冲压的部位主要有外形,两个直径为的孔、直径5为的孔和直径为的工艺孔,因此可到其周长分别为1064MM1915、1727MM、5966MM、471MM材料厚度MMT材料抗剪强度MPA340故LTF1外N270543406LT1121450340273LTF19835469T1203017抗剪强度取340MPA。冲裁共有四个部位,分别是第一工位孔和第三15工位孔、第四工位两个孔、第五工位落料。前三个部位都是圆孔,冲195裁圆周容易计算。落料冲裁边长通过几何计算可求出,其值为1627MM。计算出各工位的冲裁力,分别是孔冲裁力为30430N,两个孔冲裁力为17612N,孔的冲裁力19515为24034N,落料时的冲裁力是82994N。整形压力的计算与校正压力相同,采用下式计算PAF式中,整形力(N);单位整形力(MPA);P工件整形面积MM2。A关于单位整形力的选择与弯曲校正以及校平工艺的校平力不同,整形力是使整形局部的压强超过材料的抗压强度,而产生变形,但是最后作用在校平面上的压强必须低于材料的抗压强度。综合以上因素,P值取150MPA。事实上,校平力的大小取决于模具在压力机上安装时对压力机的调整,而调整压力机的依据是否符合要求。故得该工件的整形压力为NF75298150134模具中主要尺寸的计算在确定工件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比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孔的同轴度,使装配工作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分开加工的方法计算。由工件图可知,该工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裁件。有两个的圆和5的孔组成可由冲孔来获得,有关冲孔获得查表41得。19表41初始双面间隙值表08、10、3509M2、Q235Q34540、5065MN材料厚度T/MMZMAXZMINZMAXZMINZMAXZMINZMAXZMIN最小合理间隙值050040006000400060004000600040006006004800720048007200480072004800720700640092006400920064009200640092080072010400720104007201040064009209009001260090012600900126009001261001000140010001400100014000900126120126018001320180013201801501320240017002400170024017502200320022003200220032020024603600260038002600380由于所有尺寸都未表注公差,查冲裁件外径与内孔尺寸公差表42得基本尺寸,526195、和、可转换成。43505230740、14冲裁凸、凹分别加工时,其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工序性质冲件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落料0D0MINPZDPDXDD0冲孔0D0PXPDZPD0MIN表中分别为落料凸、凹模的刃口尺寸(MM)DP、分别为冲孔凸、凹模的刃口尺寸(MM)P、分别为凸、凹模的制造公差DP制件的制造公差(MM)最小合理间隙值(MM)MINZX磨损系数表42冲裁件和拉深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表尺寸的类型基本尺寸包容表面被包容表面孔中心距0250253603003001561003603610180430430215183005205230500620620315080074074801200870870435120180100100180250115115057515表43圆形或方形件冲裁时凸模、凹模的制造公差表公称尺寸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18183080120表44系数X非圆形冲件圆形冲件10750507505材料厚度T/MM冲件公差/MM036016120420202405002445060030冲孔因为该工件为一般精度零件,查表42可得其制件公差为19,查表43可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查表4174002P5D可得该工件中所需的凸凹模初始间隙为磨损系数X取05。13MINZ0PXDP02026195DZDP0MIN0252539116冲孔冲制该孔时所需的磨损系数X取05,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5制件公差02PD300PX02026513DZDP0MIN02278513孔心距查表42可得451LD05437215302落料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其他参数如冲孔时一样。PD0XDD0336574MINPZDP0202498651通过以上计算,得出各步的冲压力分别是第一工位孔冲裁,冲裁力为24034N;1第二工位翻边冲孔力为2587N;第三工位孔冲裁和整形,冲裁力总合力为75864N;917第四工位两个孔冲裁,冲压力为17612N;5第五工位外形落料,冲压力为82944N。有上述计算,可计算出压力中心在第三工位中心线左侧2226MM处。根据计算结果冲压设备拟选J2325来进行冲压生产,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所示公称压力K/250滑块行程M6最大闭合高度/7封闭高度调节量5立柱距离/20工作台尺寸M637185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单工序模又称简单冲裁模,是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种冲裁工序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等。复合模是指在一次压力机的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到以上不同冲裁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冲裁模,它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或几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工作零件凸凹模,如落料冲孔复合模中有一个既能作落料凸模又能作冲孔凹模的凸凹模。级进模是在冲压过程中,在一个工位上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压。效率较高,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该模具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模架选用对角导柱标准模架,可承受较大的冲压力。为防止装模时,上无转装配,将模架中两对导柱与导套制作成粗细不等180导柱分别为MLD21593,28导套分别为D43,4上模座厚度去,即35MH上模上模垫板厚度取,即2020垫固定卸料板厚度,即115凹下固定板厚度取,即MH下固定下模垫板厚度取,即M00下垫板下模座厚度取,即4545下模由上述数据可以知道本压力机已满足了该零件冲压生产的需要。196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61定位方式的选择定位方式的选择通俗的说既是选择定位零件。定位零件的作用是使坯料或工序件在模具上有正确的位置,定位零件的结构形式很多,用于对条料进行定位的定位零件有挡料销、导料销、导料板、侧压装置、导正销、侧刃等,用于对工序进行定位的定位零件有定位销、定位板等。定位零件基本上都已标准化,可根据坯料和工序件形状、尺寸、精度及模具的结构形式与生产效率要求等选用相应的标准。因为该模具采用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确定。62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卸料与出件装置的作用是当冲模完成一次冲压之后,把冲件或废料从模具工作零件上卸下来,以便冲压工作继续进行。通常,把冲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来称为卸料。卸料装置按卸料的方式分为固定卸料装置弹性卸料装置和废料切刀三种。固定卸料装置,固定卸料装置仅由固定卸料板构成,一般安装在下模的凹模上;弹性卸料装置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组成;弹性卸料装置可安装于上模或下模,依靠弹簧或橡胶的弹力来卸料,卸料力不太大但冲压时可兼起压料作用,故多用于冲裁料薄及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冲件;废料切刀是在冲裁过程中冲裁废料切断成数块,从而实现卸料的一种卸料零件。出件装置的作用是从凹模内卸下冲件或废料。我通常把超过上模内的出件装置称为推件装置;把装在下模内的称为顶件装置。综合考虑该模具的结构和使用方便,以及工件料厚为15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2063导向方式的选择在冲压过程中,导向结构一般情况下直接与模架联系在一起,该模具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故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常用的模架有滑动式导柱导套模架、滚动式导柱导套模架,模架有上、下模座和导向零件组成,是整副模具的骨架,模具的全部零件都固定它的上面,并承受冲压全过程的全部载荷。模具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与冲压设备的滑块和工作台固定。上、下模间的精度由导柱、导套的导向来实现。对角模架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的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级进模;后侧导住模架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因导住安装在后侧,工作时偏心距会造成导柱导套单边磨损,并且不能用浮动模柄结构;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但只能在一个方向送料;四导柱模架具有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冲压尺寸较大或精度较高的冲压件;滚轴式导柱导套模架的导向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主要用于高精度、高寿命的精密模具及薄材料的冲裁模具。根据标准模架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对角导柱的导向方式。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片、凸模、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冲孔废料和成品件均由漏料孔漏出。条料送经时采用活动挡料销作为粗定距,在落料凸模上安装两个导正销利用条料上的孔作导正销孔进行导正,以此作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操作时完成第一步冲压后,把条料抬起向前移动,用落料孔套在活动挡料销上,并向前推紧,冲压时凸模上的导正销再作精确定距。活动挡料销位置的设定比理想的几何位置向前偏移02MM,冲压过程中粗定位完成后,当导正销作精确定位时,21由导正销上圆锥形斜面再将条料向后拉回约02MM而完成精确定距。用这种方法定距,精确可达到002MM。模具的上模部分有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组成。卸料板和卸料螺钉用弹簧与凸模固定板相联。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垫板、导尺等组成。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61所示的模具装配图。图61装配图第二工位的翻边凸模工作部分尺寸,如图62所示,导正销的直边部位,高度为12MM。22图62翻边凸凹模图中凸凹模的尺寸是由零件图尺寸计算得出的。圆角尺寸R2MM是翻边工艺的需要;此处若设计为尖角,将使材料难以流动,导致板料发生撕裂;圆角值选的过大,会给下一步的整形增加难度,故选用R2MM。凹模的侧壁设计为直边,如果凹模设计为与凸模相配合的形状,在下止点使凸、凹模相接触,从而起到校正的作用。则凸、凹模之间的距离就要相当精确。而第三工位是校正,两个工位的凸模高度调整若有误差,就会使其中一个不起作用,因此第二工位设计为凸、凹模“不接触”。由于在凹模的圆角处材料没有径向流动,对圆角的大小没有要求,故此处按零件的要求,设计圆角取值为R15MM。第三工位整形,凸、凹模尺寸按零件要求设计,整形凸模对制件最后尺寸影响很大板料材质的力学性能每批都有差异,影响到工件的回弹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按照工件尺寸和公差要求,作几个不同规格的凸模,以便供生产选用,保证工件的精度。凹模板有两部分组成,第一至第四工位共用一块凹模板,各凹模部分分别设置凹模镶套,第五工位落料凹模单独为一部分。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板均采用线切割机床来加工,使其各型孔之间的定位尺寸精度有保证。237模具的装配、调试和检测71模具的装配根据级进模装配要点,选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先装下模,再装上模,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具体装配见表71。表71级进模的装配表序号工序工艺说明1凸、凹模预配(1)装配前仔细检查各凸模形状以及凹模形孔,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形状。(2)将各凸模分别与相应的凹模孔相配,检查其间隙是否加工均匀。不合适则应重新修磨或更换。2凸模装配以凹模孔定位,将各凸模分别压入凸模固定板的形孔中,并拧紧牢固3装配下模(1)在下模座上划中心线,按中心预装凹模、导料板;(2)在下模座、导料上,用已加工好的凹模分别确定其螺孔位置,并分别钻孔,攻丝(3)将下模座、导料板、凹模、活动挡料销、弹簧装在一起,并用螺钉紧固,打入销钉4装配上模(1)在已装好的下模上放等高垫铁,再在凹模中放入012MM片,然后将凸模与固定板的组合装入凹模;(2)预装上模座,划出与凸模固定板相应螺孔。销孔位置并钻绞螺孔、销孔;(3)用螺钉将固定板组合、垫板、上模座连接在一起,但不要拧紧;(4)将卸料板套装入固定板的凸模上,装上橡胶和卸料螺钉,调节橡胶的预压量,使卸料板高出凸模下端约1MM;复查凸、凹模间隙并调整合适后,紧固螺钉;24(5)安装导正销、承料板;72冲裁模具的调试模具装配以后,必须在生产条件下进行试冲。通过试冲可以发现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不足,并找出原因给与纠正。并能够对模具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理,直到模具正常工作中冲出合格的制件为止。冲裁模具经试冲合格后,应在模具模座正面打上编号、冲模图号、制件号、使用压力机型号、制造日期等。并涂油防锈后经检验合格入库。在模具制造中,模具零件的检验与模具装配试模后的验收是模具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模具零件加工及装配质量好坏,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强模具装配后及模具零件加工各工序间质量检验,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模具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健全模具零件及模具装配前后的检验与验收制度。即根据本厂产品要求和工艺水平,编制切合实际的质量检验规程。实行以检验人员专职检验与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互结合的检验方法,严格按图样技术条件和有关工艺文件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检验中,除了进行工序间的检验和装配后的验收外,还加强各工序实际操作的检查,以督促执行工艺规定,防止废品的产生。73模具的检测模具的检验与验收和设计、制造一样是模具制造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模具生产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满足现代模具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检测25技术对于模具制造质量的提高、延长模具的寿命和能生产出高效、优质制品零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模具的检测主要是检查在设计、制造或装配中出现的缺陷,并在交付客户前做最后的验证,保证模具的合格性和安全性并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模具零件加工及装配质量好坏,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强模具装配后及模具零件加工各工序间质量检验,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模具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健全模具零件及模具装配前后的检验与验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具的合格性和安全性并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其具体方法可详细查72所示。表72模具中常见缺陷和调整方法表缺陷产生原因调整方法冲件毛刺过大1刃口不锋利或淬火硬度不够2间隙过大或过小,间隙不均匀1修磨刃口使其锋利2重新调整间隙,使其均匀冲件不平整1凸模有倒锥,冲件从孔中通过时被压弯2顶出件与顶出器接触零件面积1修磨凹模孔,去除导锥现象2更换顶出杆,加大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尺寸超差和形状不准确凸模、凹模形状及尺寸精度差修整凸模、凹模形状及尺寸,使其达到形状及尺寸精度要求凹模被胀裂1凹模孔有倒锥度形象2凹模孔内卡住废料1修磨凹模孔,消除倒锥现象2修抵凹模孔高度凸、凹模刃口相咬1上、下模座,固定板、凹模、垫板等零件安装基面不平行2凸模、导柱、导套与安装基面不垂直1调整有关两件重新安装2重新安装凸、凹模,使之对正3调整其垂直度重新安装4更换导柱、导套26送料不畅通,有时被卡死1两导料板之间的尺寸过小或有斜度2凸模与卸料板之间的间隙太大,致使搭边翻转而堵塞1粗修或重新调整装配导料板2减小凸模与导料板之间的配合间隙,或重新调整浇注卸料板孔3重新调整装配导料板,使之平行278模具材料的选用要求和选择原则利用模具生产制品零件,其模具质量的好坏,寿命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产品制造精度、性能和成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创造效益,尽快使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性条件。而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制造精度及合格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时对模具材料的选用、热处理工艺要求、模具零件配合精度及公差等级的选择和表面质量要求。81冷冲模材料的选用要求冷冲模材料应具有的性能冷冲模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和冷挤压模等。冷冲模在工作中承受冲击、拉深、压缩弯曲、疲劳磨擦等机械的作用。模具常常发生脆断、堆塌、磨损、啃伤和软化等形成的失效。因此,作为冷冲模主要材料的钢材,应具有的性能。1应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主要抗力指标包括淬火、回火抗压强度、弯强度等。其中硬度是模具注意重要的抗力指标,高的硬度是保持模具耐磨性的必要条件。工作零件热处理后的硬度在60HRC强度和抗弯强度才能保证模具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2应具有较高的断裂抗主要抗力指标有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抗力和冲击载荷下抵抗模具裂纹产生一个特性,也是作为防止断裂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基体中碳含量越高冲击韧性越高。故对韧性的要求应依据载荷较大的冷冲镦及剪切模易受偏心弯曲载荷细长凸模或有应力集中的模具,都需要有较高的韧性。3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工作的模具钢,为了提高耐磨性,需要在硬度高的基体上均匀分布有大量细小硬的碳化物相同硬度下,提高钢的性能是模具在交变应力条件下产生的疲劳破坏,如模具长期使用有刮痕凹槽等。4应具有较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钢材的加工性能包括可锻性、可加工性、淬透性、淬硬性较小的脱碳敏感性和较小变形倾向等,以方便模具的加工,易于成形及防止热处理后变形等。2882材料的选择原则1要选择满足模具零件工作要求的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要选择满足模具零件工作要求的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2要针对模具的失效形式选用钢材,钢材的失效是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为防模具开裂,要选用韧性好的材料;为防磨损,应选用合金元素高的材料;对于大型冲模应选用淬透性好的材料;为保持钢材硬度能力,要选用耐回火性高的含铬、钼合金钢;为防热处理变形,对于形杂的零件应选用含碳量高、淬透性好的高合金材料。3要根据制品批量大小,以最低的成本的选材原则选用;对于需冲压数量较多模具,一般采用优质合金钢,而数量少的则采用碳素钢,以降低成本。4要根据冲模零件的作用选择;凸模凹模钢材选用,对于数量不多或厚度不大的可采用有色金属或黑色金属,而对于支撑板、卸料零件、导向件应选用一般钢材。5要根据冲模精密程度选用。在制造小型精密模具而又复杂时可选用优质合金钢制作,而对于比较简单,形状、精度有要求不高的模具应选用比较便宜的碳钢或低合金钢。29总结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懂得了很多关于模具的知识,更让我对模具的设计到制造,以及开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虽然我设计的并不是一个很复杂模具,但是对我这些刚学完模具课程就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模具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从刚开始任务书的下达到今天的成果,这其中的问题都是我以前从没有遇见的很陌生的问题,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在加上我的独自钻研,每个问题都在我的面前被解决了,看来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不能满足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因为科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设计出自己满意的产品来。我这次设计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自行车的脚蹬内板冲孔翻边落料模,它的使用场合我可以知道是一个不断的受到冲击和磨损的地方,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我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达到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和外观美观要求,我采用的是级进模来进行该零件的生产,因为级进模具有生产率高,精度高,自动化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很多模具设计者的厚爱。在导向方式的选择上,我采用导柱和导套配合的方式,因为该导向方式在级进模的应用中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其导向精度高,且不容易损坏,目前已有专门的厂家来进行生产。已形成了标准件的生产。模架的选择采用对角型模架进行装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模具的设计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这样对制造商和客户都有很大好处,所以它的发展速度现在很快。在此次设计中使我对中国目前的模具市场以及怎样才能更快的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