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_第1页
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_第2页
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_第3页
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_第4页
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古代议论性散文将文化内质与思维逻辑融为一炉,我们完全可以把握语言的情感与思想中,去捕捉其思维脉博,充分地感受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选的是四篇古代议论性散文,分别是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和师说,它们虽不全是典型的议论文,但每一篇都可以从议论的角度进行挖掘。我们不妨表格例示如下课题思维结构思维方法思维特点寡人之于国也疑问解惑比较思维纵向深刻劝学观点内质联想思维横向丰富过秦论史实原因因果思维灵活敏捷师说新论反观对比思维批判创新具体来说,寡人之于国也是特殊的议论性散文,运用对话体,所以呈现的思维结构是疑问解惑,即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接着由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提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阐述了孟子“仁政”主张。这一结构(问题根源办法)与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总体是一致的。劝学与寡人之于国也,算是较为成型的古代议论文,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从“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中心观点的内质所在,意在表明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作用巨大,所以不能停止;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过秦论也算特殊的议论性散文。前面四个自然段都是史实叙述,最后一段才是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阐述,揭示了原因所在。在史实的安排上并没有平铺直叙,重心放在秦的“崛起扩展一统天下”三个阶段,最后是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这样的安排突出的是“攻(创业)”“守”之变,与秦覆亡原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它成了立论的厚实基础。师说接近现代议论文,开篇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接着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韩愈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一思想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错误观念的反叛,极具进步意义。这一组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学习,有助于议论性思维力的培养。大致说来,有如下三方面一、有助于议论文写作的思维建模我们知道,议论文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议论文的行文结构。议论文的思维模式有四种,分别是横向辐射思维、纵向挖掘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相应的议论结构就是分论点式结构、纵向议论结构、反驳式结构和辩证结构。寡人之于国也运用的是纵向挖掘思维,由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现象,到“民不加多”的原因分析,最后到解决方案的提出。这在议论文中叫层进式结构,一般是按“现象实质根源危害办法”。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议论性思维建模意识的灌输。劝学呢,运用的是纵横结合的思维模式,由中心论点到三个方面,这是原因挖掘;在论证中心论点分三个方面,这又是横向展开,相当于三个分论点。过秦论总的来说,先是纵向挖掘,由“史实”到“原因”,在原因分析时,则是先分析,后得出结论。而在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时,则按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横向展开。师说属于驳立结合的文章,第一、三段是立论,第二段是驳论。通过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学习,我们要明白,议论文无论是总分、并列结构,还是层进、对比结构,其实都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思维模式有多样,如分论点式结构、纵向议论结构、反驳式结构和辩证结构,但总的来说,最基本的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要,把握基本,再灵活建模。二、有助于议论文分析方法的学习与把握议论文,除了论点与论据外,是少不了分析的。四篇古代议论性散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现代议论文,但我们还是可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高超的分析说理艺术。集中体现在取譬设喻。你看他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先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又如他批评统治者的虐政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由此,可知孟子娴熟运用比喻、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了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的目的。劝学更不是空口讲道理,全文用20个比喻,把抽象的有关“学习”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运用比喻分析,荀子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其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们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我们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这样的比喻分析,实在是值得学习。过秦论同样注重分析。在论证上一是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二是对比分析。其中对比分析十分精彩,集中在第五段,贾谊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将九国之师与陈涉之众作对比,均不可“同年而语”。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昔日,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的分析令人信服。师说中的分析方法更为多样,不单有正反对比分析,又有实例分析,还有辩证分析。不仅有顺向分析,还有反向分析。不仅有“立”,还有“驳”。当然现代议论文,分析方法不止以上这些,但这一些是主要的。三、提高思维品质,向思维至高点进发议论文比记叙文更讲求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体现出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特点。可以说四篇古代议论性散文,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