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润滑和轴颈轴承.doc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的设计【5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074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94.9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2-07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JH31-315 机械 压力机 传动系统 设计 cad图纸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 任务书
资源描述: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39页 15000字数+论文说明书+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装配图.dwg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润滑和轴颈轴承.doc

底座.dwg

曲轴.dwg

飞轮.DWG

齿轮盖.DWG

摘要

通过对机械压力机的国内外研究现况的分析,确定了本课题的主要设计内容。在确定了机械压力机初步设计方案后,决定采用传统理论方法对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强度校核,采用AutoCAD设计软件对大齿轮、小齿轮、偏心轮、连杆、总装图进行了工程绘图,同时还对JH31-315的主要零件进行了绘图。在参考了某公司生产的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以及查阅了大量关于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设计的书籍后,确定了机械压力机的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绘制了传动系统原理图,给出了传动系统的工作说明书,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设计切实可行。

关键词 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强度校核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compressive stress mechanism’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existing circumstance,determins this topic main design content.After I had determined the enginery compressive stress mechanism preliminary design plan,decided use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method to carry on the design,the computation,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o the JH31-315 mechanical press transmission system,used AutoCAD design software to the gearwheel,pinion, eccenter,connecting rod,the final assembly drawing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cartography, meanwhile has carried on the mapping to the master accessory.In has referred to JH31-315 mechanical pr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some company produces as well as has consulted massively after the mechanical press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books,the definite mechanical press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proposal,has drawn up the system schematic diagram,has produce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working instructions,and has carried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to it,finally carries on the system analysis to the entire design,obtains the entire design to b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Keywords  mechanical press  transmission system  intensity check

目录

1 绪论 1

1.1 机械压力机发展概况 1

1.2 机械压力机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2

1.3 机械压力机分类 4

1.4 机械压力机研究现状 5

1.4.1 锻压设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6

1.4.2 我国锻压设备的发展情况 6

1.4.3 我国锻压设备的差距 8

1.4.4 锻压设备的发展趋势 9

2 曲柄压力机工作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10

2.1 滑块的运动规律 10

2.1.1 滑块的行程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10

2.1.2 滑块的速度和曲柄转角的关系 11

2.1.3 滑块的加速度和曲柄转角的关系 12

2.2 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分析 13

3 偏心齿轮芯轴设计 15

3.1 结构概述 15

3.2 芯轴的强度计算 15

3.2.1 芯轴直径经验公式 15

3.2.2 单边传动芯轴强度计算 16

4 电动机选择 19

4.1 功能组成 19

4.2 电动机功率 20

5 飞轮转动惯量计算及尺寸确定 21

6 传动系统的布置与设计 23

6.1 传动系统的布置 23

6.2 传动级数和各级速比分配 24

7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26

7.1 齿轮的设计计算 26

7.2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27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1 绪论

1.1 机械压力机发展概况

人们为了制造工具,最初是用人力、畜力转动轮子来举起重锤锻打工件的,这是最古老的锻压机械。14世纪出现了水力落锤。15~16世纪航海业蓬勃发展,为了锻造铁锚等,出现了水力驱动的杠杆锤。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和火车,因而需要更大的锻件。

1842年,英国工程师内史密斯创制第一台蒸汽锤,开始了蒸汽动力锻压机械的时代。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锻件的需要才应用于锻造。  

随着电动机的发明,十九世纪末出现了以电为动力的机械压力机和空气锤,并获得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七十五万千牛的模锻水压机、一千五百千牛的对击锤、六万千牛的板料冲压压力机、十六万千牛的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型锻压机械,和一些自动冷镦机相继问世,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锻压机械体系。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锻压机械改变了从19世纪开始的,向重型和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转而向高速、高效、自动、精密、专用、多品种生产等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每分种行程2000次的高速压力机、六万千牛的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两万五千千牛的精密冲裁压力机、能冷镦直径为48毫米钢材的多工位自动冷镦机和多种自动机,自动生产线等。各种机械控制的、数字控制的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锻压机械以及与之配套的操作机、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也相继研制成功。现代化的锻压机械可生产精确制品,有良好的劳动条件,环境污染很小。

锻压机械主要包括各种锻锤、各种压力机和其他辅助机械。锻锤是由重锤落下或强迫高速运动产生的动能,对坯料做功,使之塑性变形的机械。锻锤是最常见、历史最悠久的锻压机械。它结构简单、工作灵活、使用面广、易于维修,适用于自由锻和模锻。但震动较大,较难实现自动化生产。

机械压力机是用曲柄连杆或肘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杆机构传动,工作平稳、工作精度高、操作条件好、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在自动线上工作。机械压力机在数量上居各类锻压机械之首。

锻压机械是指在锻压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锻压机械包括成形用的锻锤、机械压力机、液压机、螺旋压力机和平锻机,以及开卷机、矫正机、剪切机、锻造操作机等辅助机械。  

锻压机械主要用于金属成形,所以又称为金属成形机床。锻压机械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成形的,力大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为重型设备,设备上多设有安全防护装置,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锻压机械主要包括各种锻锤、各种压力机和其他辅助机械。  

冷镦机等各种线材成形自动机、平锻机、螺旋压力机、径向锻造机、大多数弯曲机、矫正机和剪切机等,也具有与机械压力机相似的传动机构,可以说是机械压力机的派生系列。  

液压机是以高压液体(油、乳化液等)传送工作压力的锻压机械。液压机的行程是可变的,能够在任意位置发出最大的工作力。液压机工作平稳,没有震动,容易达到较大的锻造深度,最适合于大锻件的锻造和大规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压块等工作。液压机主要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某些弯曲、矫正、剪切机械也属于液压机一类。  

旋转锻压机是锻造与轧制相结合的锻压机械。在旋转锻压机上,变形过程是由局部变形逐渐扩展而完成的,所以变形抗力小、机器质量小、工作平稳、无震动,易实现自动化生产。辊锻机、成形轧制机、卷板机、多辊矫直机、辗扩机、旋压机等都属于旋转锻压机。   

我国锻压设备分为八类,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每类分为十组,每组分为若干型。类和组的具体分法如下:

(1)机械压力机(J):分手动压力机、单柱压力机、开式压力机、闭式压力机、拉延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压制压力机、板科自动压刀机、精压挤压压力机和其它压力机十组。

(2)液压机(Y):分手动液压机、锻造液压机、冲压液压机、一般用途液压机、校正压装液压机、层压液压机、挤压液压机、压制液压机、打包压块液压机和其它液压机十组。

(3)线材成形自动机(Z):分自动镦锻机、自动切边滚丝机、滚柱钢球自动冷锻机、多工位自动镦锻机、自动制弹簧机、自动制链条机、自动弯曲机和其它自动机等十组。

(4)锤(C):分蒸汽—空气自由锻锤、蒸汽—空气模锻锤、空气锤、落锤、对击式模锻锤和气动液压模锻锤等十组。

(5)锻机(D):分平锻机、热模锻压力机、辊锻横轧机、輾环机、径向径锻机和其它锻机等十组。

(6)剪切机(Q):分手动剪切机、板料直线剪切机、板科曲线剪切机、联合冲剪机、型材棒料剪断机和其它剪切机等十组。

(7)弯曲校正机(W):分板料弯曲机、型材弯曲机、校正弯曲机、板料校平机、型材校直机、板料折压机、旋压机和共它弯曲校正机等十组。

(8)其它锻压设备(T):分轧制机、冷拔机、锻造操作机、板料自动送卸料装置和专门用途的设备等十组。

1.2 机械压力机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图1-1为一种曲柄压力机的结构简图,电动机1带动皮带轮2、飞轮3通过传动轴17和大齿轮5带动偏心轮16旋转,再通过连杆8使滑块10在立柱15的导轨9中往复运动。上模11固定在滑块上,下模12固定在机身工作台14上。导轨保证滑块运动方向准确,工作时上下模具之间不会产生水平错移。气压式刹车/离合器19在电动机转动时,可使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或停止,并且可以将曲柄滑块机构停止在一定位置。

结论

本文通过对机械压力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在确定了机械压力机初步设计方案后,采用传统理论方法(即材料力学方法)对其传动零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计算。通过设计、计算、校核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接着采用分析和计算以及参考相关的文献设计了传动系统,根据前述章节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设计的主要传统理论依据——材料力学的计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计算来看,对于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有好几种方法,在综合比较下,确立用经典理论来设计具有实际可行性。

2)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要求,无论是飞轮还是传动轴的设计其尺寸的选择都大于其应力允许值,虽然这样从材料的使用上看,不是最优化的选择,但是从安全角度,这是必要的。

3)由于设计时间紧,没有对设计的设备进行实际试验,应采用应力测定测量出机械压力机各部位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受力情况及其实际应力值,用以校核计算的精确与可靠程度,分析受力部件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本文的强度计算都是以静载荷为基础的,而实际情况是规则的变幅变载荷问题。在压力机的工作过程中整个寿命期内,载荷是随工艺过程而变化的,在压力机的整个寿命期内,应力循环次数介于103~105之间,材料的强度指标应采用应变疲劳所决定的极限应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于整个设计,无论是设计计算部分还是绘图说明部分都是按照传统设计方法来展开的,因此整个设计是可行的,但是作者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整个设计是在静态情况下完成的由于压力机的工作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工艺,而是动态的,对它进行动态研究及虚拟制造过程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有许多工作要做。

致谢

课题是在指导老师张元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开展、定稿到最后的结果,指导老师都付出了相当的精力和心血,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学习期间,作者不仅感受到了指导老师极好的人格魅力,也不断地为他的学识、工作风格、严谨的学术精神所折服。在此向指导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资料收集阶段,得到了徐州压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在此也致以感谢。

在徐州工程学院图书管上机得到了黄忠东老师和黄传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机电系教研室李志老师也对课题的展开和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作者向以上诸位老师和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赵呈林等.锻压设备.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2] 何德誉.曲柄压力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3] 刘鸿文.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闵学熊.倪鹏南.锻压机械的新进展.锻压机械,1997(4)

[5] 闵学熊等.我国锻压机械的现状与展望.锻压机械,1988(1)

[6] American Machinist[J]. 1983.127.

[7] Lange K.Lehrbuch der Umformtechnik.Bandl:Springer-Verlag,1972

[8] 吴宗泽.机械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9] 黄纯颖.工程设计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 俞新陆等.机械压力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1] 王步瀛.机械零件强度计算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2] 韩提儒.我国锻压机械50年的光辉历程[J].锻压机械,1999(6)

[13] 陆元章,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4] 天津机械压力机床厂.YX41-315使用说明书[Z],1990

[15] 刑启恩.SolidWorks2007零件设计与案件精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6] 刘世雄,杜仲权.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

[17] 李作友. 曲柄压力机译文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8] 范宏才. 现代锻压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

[19] 杨群. 机械压力机的基础知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6

内容简介:
附录 英语翻译 be as a to is of a is to is of is of is a is In as of is in of of is of in of of of of of in on of in is is so of is to of it is a be in To in a is in of in is to of an is in 2 is on a or is of is of of A is to to a of on a a is to P as a of to a is of F, is , or N, to is to W, of he of a is as a) in to (b) i. e. (c) (d) (e) of a on of is of of or is of be to of of on of of is to 00 in to 00 It is to a of be a of is on of it is in to of as 0 of a a of of a of to be by be of or is of of on of as as of is by a A at is of a or to is in it is to by to a is to be to a is or to by as to a in a of to a mm a 5 mm in of in be or of of to of to of be on of of to of of to of ne of in of is to C, is of of is to to of of of of a C a to a to be it be a as a to of it C to of in 1. 2. 3. C a of an of to of an so NC in of C in 950s by . S. In NC to a to be to a of to a is up is in to be to 959 of is a C to of PT a in C C on to be by A to on of a in of a of C at in A of It to or a by a on a to be If it to 00 of a it to 00 of a of to of a as a of in as a of in as a of of it of it or to on To in a of it to a It to as as to be a C of a as by as In a to a in to as a it is to as on a to of of of of a or a to be at It to be at of it as be on no is in of by 中文译文 润滑和轴颈轴承 1 介绍 专用与支撑机器部 件进行回转运动的原件可以被称为轴承。最常见的轴承应用是支撑一个回转轴将功率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发动机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另一个例子就是各种各样的电动机上都使用轴承。因为在轴承和它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因此摩擦是无法避免的。在许多情况下,例如滑轮、闸和离合器的设计中,摩擦才是人们所要的。然而,在轴承的设计中,考虑如何减少摩擦更重要:摩擦会导致功率损失、产生热量和磨损接触面。 轴承通常由轴颈和滚动轴承组成。滑动轴承作用于滑动触点 ,而滚动轴承更主要用于滚动触点 料、滑动片 的速度和所使用的润滑剂的种类。滚动轴承中起到减速作用的是滚动阻力而不是滚动摩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运动阻力本质上是滚动体的变形所产生的 ,因此它不是滑动现象。 为了减少滑动摩擦在滑动轴承中产生的问题 ,要使用一种用于配合不光泽的材料的润滑剂。在选择润滑剂和不光泽的材料的时候 ,必须考虑轴承压力、温度和摩擦速度。用于轴承滑动触点的润滑剂将起到防止摩擦面之间直接接触的作用。因此如何使油膜保持在较低的变动载荷、速度和温度下,是滑动轴承主要考虑的。 2 摩擦理论 摩擦是发生或是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所产生的阻力。 而两表面摩擦时便产生摩擦力。摩擦是由两个接合面的微小的不规则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力使那些微小的峰值和谷值发生变形使得运动得以继续。 当一块重量为 W 的物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时 ,物体上会有一个作用力 P。起初 , P 等于零 ,但是它的值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增加。由于摩擦的存在 , 在物体和水平面之间会产生一个力 F。摩擦力的方向 ,F,是与 P 相反的 ,因为摩擦总是阻碍或减小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法向力 N 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大小与物体重量 W 相等,方向相反。 当 P 增加,摩擦力 F 也增加,因为在物体移动前 P 和 F 大小是相等的。最终 ,当 P 达 到足够大时物体将会产生移动。 这状态被称作临界传动。当滑动开始时 ,摩擦力会减少一些。因此 , P 和 F 在临界传动前是相等的。然后 ,随着 P 不断增加, F 的值将不断减小。由于不平衡力 (当摩擦力变为常数时物体将不断加速。在运动开始时摩擦减少的原因是滑动使得两接触面的峰值与谷值的接触频率减少。 滚动轴承 对于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一个机器设计人员应该考虑下面五个方面:( a)寿命与载荷的关系;( b)刚度,也就是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 c)摩擦;( d)磨损;( e)噪声。对于中等载荷和转速,根据额定负荷选择一个标准轴承,通 常都可以保证其具有令人满意的工作性能。当载荷较大时,轴承零件的变形,尽管它通常小于轴和其他与轴承一起工作的零部件的变形,将会变的重要起来。在转速高的场合需要专门的冷却装置,而这可能会增大摩擦阻力。磨损主要是由于污染物的进入引起的,必须选用密封装置以防止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因为大批量生产这种方式决定了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不但质量高,而且价格低,因而机器设计人员的任务是选择而不是设计轴承。滚动接触轴承通常是采用硬度约为 900体淬火的钢来制造的。但在许多机构上不使用专门的套圈,而将相互作用的表面淬硬到大约 600动轴承由于在工作中会产生高的应力,其主要失效形式是金属疲劳,这一点并不奇怪,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工作以求改进这种轴承的可靠性。轴承设计可以基于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寿命值来进行。在轴承行业中,通常将轴承的承载能定义为这样的值,即所承担的载荷小于这个值时,一批轴承中将会有 90%的轴承具有超过一百万转的寿命。 尽管球轴承和滚字轴承的基本设计责任在轴承制造厂家,机器设计人员必须对轴承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正确的评价,不仅要考虑轴承的选择,而且还要考虑轴承的正确安装条件。轴承套圈与轴或轴承座的配合非常重要,因为它 们之间的配合不仅应该保证所需要的过盈量,而且也应该保证轴承的内部间隙。不正确的过盈量会产生微动腐蚀从而导致严重的故障。内圈通常是通过靠紧在轴肩上进行轴向定位的。轴肩处的圆弧半径主要是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轴承内圈上加工出一个圆弧或者倒角,用来提供容纳轴肩处圆弧半径的空间。 在使用寿命不是设计中的决定因素的场合,通常根据轴承受载荷时产生的变形量来确定其最大载荷。因此,“静态承载能力”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或者进 行缓慢转动的轴承所能够施加的载荷。这个载荷对轴承在随后进行旋转运动时的质量没有不利影响。按照实践经验确定,静态承载能力是这样一个载荷,当它作用在轴承上时,滚动体与滚道在任何一个接触点处的总变形量不超过滚动体直径的 这相当于直径为 25球产生 永久变形。只有将轴承与周围环境适当地隔开,许多轴承才能成功地实现它们的功用。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保护环境,使其不受润滑剂和轴承表面磨损生成物的污染。轴承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密封装置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对摩擦学研究人员来说,为了任何目的 而应用于运动零部件上的密封装置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因为密封装置是轴承的一部分,只有根据适当的轴承理论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密封系统。虽然它们很重要,与轴承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相比,在密封装置的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是比较少的。 数字控制 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数字控制( 在数控技术出现之前,所有的机床都是由人工操纵和控制的。在与人工控制的机床有关的很多局限性中,操作者的技能大概是最突出的问题。采用人工控制时,产品的质量直接与操作者的技能有关。数字控制代表了从人工控制机床走出来的第一步。 数字控制意 味着采用预先录制的,存储的符号指令,控制机床和其他制造系统。一个数控技师的工作不是去操纵机床,而是编写能够发出机床操纵指令的程序。对于一台数控机床,其上必须装有一个被称为阅读机的界面装置,用来接受和解译编程指令。 发展数控技术是为了克服人类操作者的局限性,而且它确实完成了这项工作。数字控制的机器比人工控制的机器的精度更高、生产的零件的一致性更好、生产的速度更快、而且长期的工艺装备成本更低。数控技术的发展导致制造工艺中的其他几项新发明的产生: 电火花加工技术; 激光切削 电子束焊接 数字控制还使得机床比它们采 用人工操纵的前辈们的用途更为广泛。一台数控机床可以自动生产很多种类的零件,每个零件都可以有不同的和复杂的加工过程。数控可使生产厂家承担那些对于采用人工控制的机床和工艺来说,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产品的生产任务。 与许多先进技术一样,数控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数控这个概念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在美国空军的资助下提出来的。在其最初的阶段,数控机床可以经济和有效地进行直线切割。 然而,曲线轨迹成为机床加工的一个问题,在编程时应该采用一系列的水平与竖直的台阶来生成曲线。构成台阶的每个线段越短,曲线就越光滑。台阶中 的每个线段都必须经过计算。 在这个问题促使下,与 1959 年诞生了自动编程工具( 言。这是一个专门适用于数控的编程语言,使用类似于英语的语句来定义零件的几何形状,描述切削刀具的形状和规定必要的运动。 言的研究和发展是在数控技术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最初的数控系统与今天应用的数控系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那时的机床中,只有硬线逻辑电路。指令程序写在穿孔纸带上(它后来被塑料磁带所取代),采用带阅读机将写在纸带或磁带上的指令给机器翻译出来。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机床数字控制方面的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数 控发展的这个阶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个主要问题是穿孔纸带的易损坏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载有编程指令信息的纸带断裂和被撕坏是常见的事情。在机床上每加工一个零件,都需要将载有编程指令的纸带放入阅读机中重新运行一次。因此,这个问题变的很严重。如果需要制造 100 个某种零件,则应该将纸带分别通过阅读机 100 次。易损坏的纸带显然不能承受严酷的车间环境和这种重复使用。 这就导致了一种专门的塑料磁带的研制。在纸带上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小孔来载有编程指令,而在塑料带上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磁点来载有编程指令。塑料带的强度比纸带度要 高很多,这就可以解决常见的撕坏和断裂问题。然而,它仍然存在着两个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对输入带中的指令进行修改是非常困难的,或者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对指令程序进行最微小的调整。也必须中断加工,制作一条新带。而且带通过阅读机的次数还必须与需要加工的零件的个数相同。幸运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很快解决了数控技术中与穿孔纸带和塑料带有关的问题。 在形成直接数字控制( 个概念后,可以不再采用纸带或塑料带作为编程指令的载体,这样就解决了与之有关的问题。在直接数字控制中,几台机床通过数据传输线路连接 到一台主计算机上。操纵这些机床所需要的程序都存储在这台主计算机中。当需要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提供给每台机床。直接数字控制是在穿孔纸带和塑料带基础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它也有着与其他依赖于主计算机的技术一样的局限性。当主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由其控制的所有机床都将停止工作。这个问题促使了计算机数字控制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JH31-315机械压力机传动系统的设计【5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0746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