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试题库_第1页
旅游心理学试题库_第2页
旅游心理学试题库_第3页
旅游心理学试题库_第4页
旅游心理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1 页 共 34 页旅游心理学结业试题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1、 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看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是人脑的机能 B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2、 “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 “酒香”效应 B、 “酒好”效应 C、 “口碑”效应 D、 “名人”效应3、 “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4、 “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5、 “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6、提出 16PF 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和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9、 ( )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 “海市蜃楼” B、怪坡 C、 “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4、下列需要中, ( )属于精神需要。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 “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2 页 共 34 页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8、 (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9、旅游者对酒店服务的一般心理需求( ) 。A、安全、卫生 B、方便 C、公平 D、安静10、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 ) 。A、感情激励 B、目标激励 C、榜样激励 D、需要激励三、名词解释(共 12 分,每题 4 分)1、旅游者投诉2、个性3、刻板印象四、简答题(共 18 分,每题 6 分)1、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哪几类?2、旅游者的情绪情感分哪几类?3、消遣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共 10 分)论述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六、案例分析(共 30 分,每题 15 分)1、重视客人“求平衡”的心态案例素材某日傍晚,一香港旅游团结束了“广州一日游” ,回到了下榻的酒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就光着脚来到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与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 ”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务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一边让服务员拿来了一双舒适的拖鞋,一边安慰客人说:“我们的服务是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请您消消气,我们到会客室里面坐下来谈,好吗?”这是客人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值班经理耐心地向客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最后值班经理代表酒店向旅游团的每个房间都派送了一卷卫生纸,并向这位客人赠送了致歉果盘。事后,经向该团导游了解,这位领队因对旅行社当天的行程等一些事情安排不满,故心情不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素材,阐述旅游者接受旅游服务的心理需求和对待旅游者投诉的策略。2、旅游宣传的全面性案例素材(1)用广告、专栏图片报道。将一些风景名胜区的风光照片和旅游热线的动态,大量刊登在旅游报刊杂志上。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3 页 共 34 页比如,可以向报社、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照片、资料等重点介绍最新旅游信息。这样就能够改变旅游者过去的高消费心理,提供低价旅游的信息。(2)媒体报道或实地进行旅游讲座。其目的是让海外游客了解该地的旅游业状况,明白经营特点、接待方式及低廉的收费。(3)邀请国外旅游业的经营者和信息联络人员进行合作。如邀请外国旅游经营者来考察业务,邀请各种新闻媒体的有关人员和摄影记者到该地访问并回去宣传。这样,就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新闻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也利用了图片或文字宣传的魅力。(4)积极参加海外各种博览会。如利用某国的交易会,某地区的博览会等进行推销、宣传活动。(5)出国进行民族文艺表演,宣传文化传统。(6)组织旅游代表团进行考察宣传。(7)发行精美的旅游宣传手册,并配备地图、文字、照片等,进行说明。(8)加入国际旅游组织,并配合宣传。题目通过分析素材,阐述旅游宣传的全面性。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1-5ADBDA 6-10DACBC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ABCD 2、ABCD 3、ABC 4、BD 5、AC 6、ABCD 7、BC 8、ABCD 9、ABCD 10、BCD三、名词解释(共 12 分,每题 4 分)1、旅游者投诉:旅游者主观上认为(1 分)由于旅游服务工作的差错(1 分) ,损害他们的利益(1 分) ,而向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反映或要求给予处理(1 分) 。2、个性:即人格(1 分) ,指个人所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1 分) 。个性具体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2 分) 。3、刻板印象:指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2 分) 。刻板印象不是个体现象,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2 分) 。四、简答题(共 18 分,每题 6 分)1、 (1)感情投资法(1 分)(2)心理吸引法(1 分)(3)深层了解法(1 分)(4)中和互补法(1 分)(5)求同存异法(1 分)(6)排难解纷法(1 分)2、 (1)根据性质分类:喜悦(1 分) 、恐惧(1 分) 、愤怒(1 分) 、悲哀(1 分)(2)根据状态分类:心境(1 分) 、热情(1 分) 、激情(1 分)注:答对其中任意六个都可得满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4 页 共 34 页3、 (1)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强(1 分)(2)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1 分)(3)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一般较大(2 分)(4)由于自费缘故,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2 分)五、论述题(共 10 分)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主要包括对旅游地的知觉、对距离的知觉和对旅游交通的知觉(1 分) 。1、对旅游地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印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个人知觉和他人间接信息,主要是后者(1 分) 。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知觉印象:首先,旅游景观必须具有独特性和观赏性(1 分);其次旅游设施必须安全、舒适、方便(1 分) ;最后旅游服务必须热情、周到、诚实和公平(1 分) 。2、对距离的知觉:(1)阻止作用:距离对人们的旅游决策产生阻止作用(1 分) 。(2)激励作用:“距离产生美” ,距离对人们的旅游决策也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1 分) 。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是旅游者对旅游交通工具的知觉,旅游者对交通工具的总体知觉是安全、舒适、准时、方便(1 分) 。具体分为对飞机的知觉、对火车的知觉、对汽车的知觉和对游船的知觉(2 分) 。六、案例分析(共 30 分,每题 15 分)本题学生可以自主发挥,答案不统一,回答相关内容即可得分。1、 (1)客人因为一卷卫生纸的事情大动肝火,主观上是客人心情和心理原因,客观上是客人与客房服务员之间的沟通问题。而客人投诉后,服务员、值班经理、客房部经理的不同处理方式,也表明对待旅游者投诉,不只是需要耐心,更应根据客人心理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 (3 分)(2)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一般需求心理包括求方便、求卫生、求安全、求安静、求公平的心理。本案例中女领队是一种“求平衡”的心态,也就是“求公平”的心理。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也大,尤其是精神高度疲劳。因此,客人来酒店消费,期望获得轻松、愉快的享受,借此舒缓日常生活压力。同时,获得尊重,体现自我尊严或体现自己社会地位(3 分) 。因此,旅游服务必须注意客人“求平衡”的心态(1 分)。(3)在处理客人投诉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客人的投诉,千万不要认为客人投诉是有意挑剔或鸡蛋里挑骨头,应尽可能满足客人要求。本案例中,值班经理和客房经理没有因为女客人“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这样极端的话而生气,反而为客人拿来拖鞋,并赠送致歉果盘,并给旅游团每个房间加送一卷卫生纸,缓解了客人的怒气,做法是明智的。 (3 分)其次,要耐心倾听,不要急于解释、辩解,更不能反驳。本案例,几个前台服务员一味规劝解释,并没有起到平息作用。 (2 分)最后,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如果是由于工作人员差错,应先由企业的重要领导道歉,满足旅游者自尊心,如果造成物质损失或严重精神伤害,致歉后,在权限允许范围内,征求旅游者意见,做出补偿性处理或给旅游者一个答复的程序和日期。如果是客人的误会而带来投诉,首先要对投诉表示诚恳的欢迎,再做出解释,消除误会。 (3 分)2、 (1)旅游宣传是指以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为核心,运用综合手段向公众传递旅游信息的过程。旅游宣传要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还需要宣传的途径和策略,注意旅游宣传的全面性、针对性和策略性。 (2 分)(2)本案例就是注意了旅游宣传的全面性。旅游宣传不只是旅游企业的事情,旅游地国家乃至公民都应成为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义务宣传者。 (2 分)旅游宣传不只宣传现成的旅游产品,还应将潜在的旅游产品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5 页 共 34 页的开发意向和计划向外界公布,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2 分) 。旅游宣传不之是宣传某个单项传品,也要宣传区域乃至整个国家旅游产品特色(2 分) 。旅游宣传不仅要宣传旅游产品的优势,更应该善意地提醒未来旅游者应注意的事项。 (2 分)旅游宣传不应局限于广告和促销方式,而应采取综合手段。 (2分)(3)日本 1980 年发行的观光白皮书 ,运用了广告、媒体报道、行业联合博览会,文艺表演,多媒体宣传,国际组织等综合手段,全面介绍了日本旅游产品的特色。 白皮书站在整个国家旅游产品特色的高度,动员国家、国际组织、行业组织、新闻组织、商业组织、文艺组织等资源,全面介绍了日本的旅游产品,给所有潜在旅游者深刻的印象,激发了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3 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6 页 共 34 页旅游心理学结业试题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1、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是( ) 。A、英国的“登山俱乐部” B、英国的“帐篷俱乐部” C、英国的“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D、比利时的“铁路卧车公司”2、深圳“世界之窗”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知觉的( )起主要作用。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3、美国学者托马斯提出的“看看其他国家人民是怎样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归因于( ) 。A、探索动机 B、社会交往动机 C、学习动机 D、商务动机4、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时,就会产生国际旅游动机。A、800 至 1000 美元 B、1000 至 2000 美元 C、4000 至 6000 美元 D、4000 至 10000 美元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反映的是旅游态度的( ) 。A、内隐性 B、情感性 C、社会性 D、稳定性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的( )因素。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7、 ( )体现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A、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 “龙生龙,凤生凤” C、 “狼孩”卡玛拉事例 D、DNA8、老北京胡同游最能体现( )旅游者的旅游倾向。A、安逸型 B、活跃型 C、探险猎奇型 D、历史探索型9、 “旅宜速,游宜缓”体现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需求的( )心理。A、便捷 B、准时 C、安全 D、舒适10、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主张( ) 。A、X 理论 B、Y 理论 C、管理系统理论 D、管理方格理论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旅游吸引力的构成因素有( ) 。A、美感 B、愉悦 C、娱乐 D、满足2、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A、发车及抵达时间 B、舒适程度 C、车上服务人员态度 D、娱乐项目是否丰富3、港、澳、台同胞回国旅游的行为特点有( ) 。A、自尊、敏感 B、生活习惯完全是居住国特点 C、喜欢购买土特产 D、走亲访友4、内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 ) 。A、喜欢家庭气氛 B、愿意接触外国居民C、喜欢日光浴 D、旅游安排只准备基本项目(交通工具和饭店)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7 页 共 34 页5、旅游者的情绪特征有( ) 。A、稳定性 B、多疑性 C、内隐性 D、兴奋性6、挫折耐受力的高低与( )因素有关。A、心理成熟因素 B、身体强壮 C、社会经验 D、职务高低7、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 。A、文饰 B、转移 C、补偿 D、幻想8、常见的反向反映的方式有( ) 。A、 “随大溜,不挨揍” B、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C、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 “酸葡萄心理” 9、人际关系的类型有( ) 。A、主从型 B、竞争型 C、无规则型 D、依附型10、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包含( ) 。A、平衡原则 B、效率原则 C、管理幅度原则 D、分工协作原则三、名词解释(共 12 分,每题 4 分)1、旅游决策2、旅游态度3、首因效应四、简答题(共 18 分,每题 6 分)1、旅游动机的多源性有哪几类?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客观因素有哪几类?3、员工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哪几类?五、论述题(共 10 分)论述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接待方式。六、案例分析(共 30 分,每题 15 分)1、常规服务注意细节案例素材某日晚 21 点左右,809 房间客人打电话到前台说:“你们的服务是怎么搞的?矿泉水没给我送,牙刷少一个,你们怎么回事啊?”当班接待员说:“很抱歉,先生,我们马上派服务员给您补上,请你稍等。 ”客人很不高兴地说道:“你光道歉有什么用,马上给我送过来。 ”随即挂断电话。当班接待员立即打电话到台班说明情况。通过分析素材,阐述如何做好客房服务工作。2、导游的一句话案例素材例 1:1998 年,天津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从山西来的 30 个人的旅游团。在游览天津蓟县盘山的过程中,导游告诉游客山上有很多野果子,这些野果子是可以食用的,如果游客愿意,可以随便摘着吃。有一位游客吃了一种野果子后,便觉得不舒服,回来途中即发高烧,经诊断是轻度中毒,但和他在一起的游客也吃了这种果子却安然无恙。后来这位中毒的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其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一万三千元。经交涉,旅行社赔偿其医药费三千元。例 2: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去泰国的旅游团,在出境前,导游未对游客讲解有关所去国家的风俗和禁忌,一位游客参与了街头的扑克赌博,结果被当地警方处以重罚,并驱逐出境。游客认为是旅行社没有讲清,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8 页 共 34 页所以要求旅行社赔偿。分析案例素材,阐述导游如何做好迎接服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1-5CDCDC 6-10BCDAB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1、ABCD 2、ABC 3、ACD 4、AC 5、BD 6、ABC 7、ABCD 8、AB 9、ABC 10、ABCD 三、名词解释(共 12 分,每题 4 分)1、旅游决策:旅游者在一定条件下(1 分) ,提出并选定解决某个具体的旅游问题的方案和计划(2 分) ,并加以执行的过程(1 分) 。2、旅游态度: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1 分) ,用赞成或不赞成(1 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1 分)旅游消费的心理倾向(1 分) 。3、首因效应:第一次深刻印象形成的心理定势,叫首因效应(2 分) 。首因效应使人们产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2 分) 。四、简答题(共 18 分,每题 6 分)1、 (1)健康动机(1 分)(2)探索动机(1 分)(3)学习动机(1 分)(4)社会交往动机(1 分)(5)宗教信仰动机(1 分)(6)商务动机(1 分)2、 (1)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性(1 分)(2)旅游刺激物的新颖性(1 分)(3)他人的提高(1 分)(4)旅游对象的活动性(1 分)(5)旅游对象的组合性(2 分)3、 (1)正确了解自我,接纳自我(1 分)(2)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1 分)(3)和谐的人际关系(1 分)(4)合理的行为(1 分)(5)能适当的表现情绪(1 分)(6)人格完整和谐(1 分)五、论述题(共 10 分)1、多血质旅游者的接待方式:第一,要诚恳对待他们的热情,不要冷落他们;第二,多介绍、安排新颖有趣、富有刺激性的活动;第三,服务速度要快,多边花样,避免呆板啰嗦。 (2.5 分)2、胆汁质旅游者的接待方式:第一避免与他们争执冲突,出现矛盾应主动回避、忍让,不要激怒他们;第二,班级: 学号: 姓名: -旅游心理学(1) 第 9 页 共 34 页服务速度要快,开放、送餐、结账等要高效率,不要拖拉;第三,主动提醒他们别忘了东西。 (2.5 分)3、粘液质旅游者的接待方式:第一,安排住房要僻静,不要过多打扰;第二,有事接待,须直截了当,但应说慢点,不要滔滔不绝;第三,凡事不要过多催促,允许他们考虑;第四,活动项目不要安排得太紧凑,内容不要太繁杂。 (2.5 分)4、抑郁质旅游者的接待方式:第一,不和他们开玩笑。布在他们面前说无关的事,以免引起误会;第二,说话态度温和诚恳,切勿命令职责;第三,有事应与他们商量,要把话说清楚、说话慢一点,以免引起他们的猜忌和不安;第四,安排住房应清静而不冷清,随时关照但不打扰他们。 (2.5 分)六、案例分析(共 30 分,每题 15 分)本题学生可以自主发挥,答案不统一,回答相关内容即可得分。1、 (1)旅游者对客房服务的整体心理需求有整洁、卫生、安静舒适、方便和尊重, (1 分)这就要求做好客房服务,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1 分)良好的服务态度主要体现在:A、主动热情,B、微笑服务,C、文明礼貌,D、耐心细致。 (1 分)其次要加强超常服务,提供延伸服务,是指在给旅游者核心服务(清洁、宁静、安全)和支持核心服务的促进行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额外超值服务,尤其要注意细微之中真情的“小事” 。 (2 分)(2)本案例中,服务员连客人最基本的必需品都没有备好,更不必谈超值服务、延伸服务。缺矿泉水、牙刷虽然是一个小事,但使客人对酒店的印象从小事上产生了“晕轮效应” , (2 分) “晕轮效应”是对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鲜明印象后,掩盖对其他特征的认识,对整个酒店的服务产生恶劣印象。 (2 分)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管理学上的“100-1=0”都体现这个道理。 (1 分)(3)在客房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 (2 分)而作为管理者, “检查、检查还是检查” ,检查更要注意细节。 (2 分)(4)客房服务要加强“换位思考”的意识,时刻把客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1 分)2、 (1)对旅游者做好接待前的心理预测是做好迎接服务的重要依据(1 分) 。旅游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是在旅游者到来之前就可以知道的,从消费心理的研究中我们能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所了解(1 分) 。了解旅游者这些需要、特点和行为表现对我们做好迎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分) 。如果我们 对 旅 游 者 事 先 进 行 预 测 , 事 先 安 排 他 们 感 兴 趣 的 景 点 游 览 , 会 使 他 们 感 到 意 外 , 得 到 受 尊 重 的 感 受 ( 1分 ) 。(2)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所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好奇兴奋、忐忑不安、心里有些茫然恐惧感。 (1 分)这时导游成为旅游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 (1 分)为此,导游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意细节,给游客良好的第一印象。 (1 分)(3)本案例 1 中的导游不注意饮食卫生中的“慎而食之”的禁忌,简单从过去“野果子可以食用”的经验出发,忽视个别游客对某种野果过敏的可能性。 (2 分)并且用词不谨慎, “随便摘着吃”起到鼓励作用,发生纠纷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