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教育2015春英语2在线作业答案_第1页
浙大远程教育2015春英语2在线作业答案_第2页
浙大远程教育2015春英语2在线作业答案_第3页
浙大远程教育2015春英语2在线作业答案_第4页
浙大远程教育2015春英语2在线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有多种含义,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我们这里讲述的是普通话。现代汉语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因此它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性质。(1)从结构本质上看,汉语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汉语具有符号性,它用各种声音表示许多不同的意义。人类语言符号的“音”与所表达的信息“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例如 t(吐)、two(两个)。汉语具有系统性。人类的语言符号是互相依存的,一个语言符号只有在整个语言符号系统中才有意义,如同一只棋子脱离了棋盘就毫无意义。语言符号不仅以整个系统作为存在的前提,而且各个语言符号只出现在一定的结构模式中,如“我喜欢看书”。 (2)从语言的功能上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谓交际工具,就是能把互相的思想沟通,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的某种特定的事物。手势、旗语、红绿灯等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的使用范围狭窄,且都须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起一定的交际作用,因此其作用是辅助性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进行交际。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一视同仁地为汉民族全体成员服务。 补充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 36 亿年的生物史中,猿类出现后经过 1800 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类的语言。人类和语言经过近 200 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 在人类语言产生后近 200 万年的历史中,语音语义的结合逐渐形成系统规定的关系。因此,我们看文字产生后所记录的语言词汇,表现出了很严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种系统性就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也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世界上所以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事实的重要原因。 语言系统的三要素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任何语言都是物质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统一体。人类的自然语言都是有声语言。语音就是语言意义的载体。内容只有借助语音的载负才能获得物质的外在形式。所以说,语音是构成语言系统的“三要素”之一。2、基本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基本单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词汇是所有离散的词语的集合,是载负语句内容的基本材料。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就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所以说,基本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3、语法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和运用规律。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法系统。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交流和理解都要建立在正确的语法规则之上。所以说,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的重要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所有成员以不同形式参与、约定和服从这种约定的结果。因此,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种财富,不是某部分群体单独占有的私有财产。2、交际性语言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交际就要有参与交际的发出信息方和接受信息方,或者叫说话人和受话人。双方有交际的需求,就要借助于语言。语言的正确运用,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3、工具性工具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工具有优劣之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言的功能在于作为交际工具,满足社会使用者的交际需求。不同的语言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表达功能上的差别。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为了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完善自己的系统功能。社会的发展不断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动力。(二)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受时空局限,不能传远、传久。如论语孟子中的语录就是基本上与当时的口语一致的(口语是基础)。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现代汉语还有文学语言,它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共同的语言是组成一个民族的要素和标志,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的语言。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也叫民族共同语。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汉语,蒙族有蒙语(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话,目前全世界有几千种民族语言,使用人口超过 100 万的只有一百几十种)。不同的地方话之间出现的差异正是方言的不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民族语言一般由若干个方言构成。2、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1)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汉民族共同 语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作为它的基础方言,完全是元、明、清(800 多年,除明初几十年建都南京外)三个朝代建都皆在今天的北京,使它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决定的)。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 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语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作用。(2)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已。所谓吸收方言成分,主要指吸收词汇。因为语音和语法系统性十分强,民族共同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吸收方言的语音和语法成分到共同语中来。民族语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现代汉语 (狭义)汉 语 (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 (汉民族的语言) 方 言 现代汉语(广义)(民族语言的低级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现代汉语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叫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叫华语。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中,各朝代都在北方建都,所以北方话在汉语中一直占优势。先秦的“雅言”是洛阳话,秦汉的“通语”是关中话,而唐代的长安话和北宋的汴梁话都是当时官吏使用的共同语。元、明建都于北方,新中国成立以后也以北京为首都,800 多年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以汉民族的共同语就逐步在以北京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了。共同语的形成表现在两个方面:1、 书面语,即白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汉代学者杨雄著书介绍当时有一种与方言相对的“通语”即共同语有一种统一的书面语。但在古代掌握书面语的仅是少数受过教育的人。书面语代代相传,易和口语脱节而形成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文言”)。唐宋时期,在人民大众的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白话。宋元以来出现了很多用“白话”写的文学作品,包括宋元话本、元曲、明清白话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流传到全国,促进了南方方言区的人也用白话来写作,大大促进了北方话的推广。2、口语。元明清时,北京话是各级政府使用的“官话”,逐渐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共同的交际语言。辛亥革命前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加速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以“白话文运动”为特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白话取得了文学语言的地位。“国语运动”又使以北京话为中心的北方话取得了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人们逐渐用“普通话”来代替“官话”这一旧称(“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 1906 年朱文熊写的江苏新字母,指的是各省通行的话)。建国以来,推广普通话是政府语言文字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加促进了普通话的发展。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汉字产生以前,只有口语没有书面语,属于原始汉语阶段。2、先秦时代,属于上古汉语阶段。3、两汉至隋唐,属于中古汉语阶段。4、从晚唐五代即第 9 世纪开始,出现了以当时口语为基础,多少搀杂一些文言成分的作品,如六祖坛经、祖堂集等,开始了近代汉语阶段。5、“五四”运动以后便进入现代汉语阶段。 世界的语言1、世界的语言种类繁多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语言。根据目前所调查到的数据,有确切记录的语言在 2000 种以上。其中有些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如拉丁语、我国境内的西夏主、鲜卑语等。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俄语等。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只有几千甚至数百人在使用,例如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语、赫哲语等。2、语言的结构类型从语言的内部结构特征上看,一般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以下四种: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三、现代汉语方言(一)类型和划分标准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有的书上把闽方言分为闽北方言和闽南方言,则有八大方言):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闽方言 7、粤方言 其中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在现代汉语中占重要地位。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次之,语法方面的差别不大。方言的划分,一方面要根据语音和词汇方面的差别情况,另一方面要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除“客家方言”外,其它都是以地方名称来指称方言的,但地区名称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称呼,方言的范围不可能完全同行政区划的地域一致。因此,语言学家划分方言,首先考察、研究语言的系统和特征以及使用颏该种语言的社会集体的历史,凡是具有某种方言共同的主要特征的,不管分布在什么地方,它们都应属于同一种方言。(二)各大方言的差异1、语音语音上的差异相当大,如在声母方面,有的方言成套保存着古浊音,有的方言浊音很少。在声调方面,调类的数目一般是四到七个,有的少到三个,多则十个(广西博白 10 个,河北滦县 3 个)。2、词汇方面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方言里有不同的名称,如“玉米、棒子、苞谷、珍珠米”等,“土豆、洋芋、马铃薯、山药蛋”。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方言里用不同词语表示。如北京话“穿衣服”,上海话“着 zhuo 衣服”;北京话“喝茶”,上海话“吃茶”,广州话“饮茶”。3、语法北京话“要看戏吗”,浙江话“阿要看戏”。广州话“你行先”。汉语的方言之间虽然有这些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对应规律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也大体相同,所以它们并不是同普通话对应的独立的语言而只是普通话的地域分支。四、现代汉语的特点(参阅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全 1 册 P8)(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汉语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组成。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而且没有两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拼法,如“dan* dan and”。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普通话的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2、元音占优势从语音的性质上说,元音是乐音,辅音是噪音,或噪音和乐音的混合。汉语中元音占优势,没有辅音连缀的音节结构。如英语 schoolsku:l,汉语“tin go yn dn”。普通话的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缺少元音,有时整个词都由元音构成(yyyy 咿咿呀呀),因此汉语乐音成分比例大,悦耳动听。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表示不同的意义,如“ma”。汉语声调的调值即音节音高的高低变化,有点像歌曲中的曲谱,再加上乐音成分比例大,音节之间界限分明,音乐悦耳,声调和谐,节奏明朗,所以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二)词汇方面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合起来构成合成词。2、双音节词占多数单音节词和三音节以上的词只占少数(三千常用词表双音节词 2227 个,占总数 74%)。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造新词(词根+词根) 词根单独能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电”(词根)、“车”(词根)电车(电影、电话;车站、车间)。(三)语法方面(语言学按照语言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的不同,把语言分成不同的类型)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其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本身以外的成分如虚词或词序等来表示。反之,则为综合语。1、词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有些语言的语法有复杂的形态变化,如英语名词有数、格,动词有数、时、态等变化。汉语词序,如:“我们爱学校学校爱我们”、“万家乐,乐万家”。词序除了表示语法意义之外,也能表示不同的语义。如“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汉语虚词,如:“被”表被动,“的”表偏正关系,“着”表动词的持续态。2、语法结构的一致性无论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短语组成句子,其语法结构关系都大体一致。3、词的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学习”(学习文件、政治学习)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汉语缺少形态,须受语境、语义的制约。5、量词十分丰富。五、现代汉语的地位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现代汉语是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国内,现代汉语既是占我国人口 90%以上的汉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中满、回族等使用的语言,并且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最主要的交际语言。汉族人民学习它,各兄弟民族也自觉地要求掌握它。汉语对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和互相学习、对于国家的统一、对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大团结,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正式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之一。世界上有 20%的人使用汉语,留学人员须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取得他国国籍的华人仍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汉语也是某些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使用的语言。自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对外开放,世界各国同我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也更加重视汉语的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更不容忽视。现在还可以看到,在高科技领域,汉语电脑及自动化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电子世界的主攻方向之一。海内外一些专家预言,鉴于现代汉语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它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这意味着汉语在未来的世纪,将在整个国防范围内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央提出:在本世纪内,要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即“四用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会说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第二节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教材 P1314)“大力推广和积极普通话”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二、 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一)意义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规范化工作对于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职能有极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对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社会和高科技时代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信息处理。会说普通话,即可按语音输入,自动输出一串串汉字,切词十分方便。音控机、人机对话都需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所以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当然也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二)标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作为标准语音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一些特殊的土音成分。如“和”读作“旱”、“害”。有的读音并不一致,例如:机械 xi /ji、波浪 b /p、号召 zho/ zho、供给 j /gi、卡片 k /qi 、 比较 jio/ jio。吸收北京语音中的轻声、儿化要有所选择。2、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一方面要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如:老爷儿(太阳)、丫子(脚)、颠儿、撒鸭子(跑),另一方面普通话也要从其它方言、外来语、古文献、行业语、科技术语中吸收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如垃圾、柜台、写字台(吴方言),市场、角色、车皮、手术(行业语),海拔、温度、氧化、信息(科技术语),名堂、噱头 xu(广东)。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指的是用普通话写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著作。方言语法如广州话“火车快过汽车”,西安话“我知不道”,黄冈话“送本书他”。有特殊表达功能的方言语法可吸收,如“说说看”、“穿穿看”(吴方言),“为而”(文言格式)、“进行了并正在进行着”(从外语中吸收的格式)。三、大力推广普通话有了标准明确的民族共同语,这仅是汉语规范化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推广,这是民族的发展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语言文字的现代化“语文现代化”是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对汉语汉字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化”:电脑化 工程化 国际化 标准化1、电脑化主要包括“电脑中文化”和“中文电脑化”两方面。前者是指电脑能够处理中文,这一点 20 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后者是指所有的中文信息能够获得电脑化的数字形式,这一点目前仍在努力当中。2、工程化语言应用、语言处理、语言产业、语言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都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选择最佳化的方案。系统工程就要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就要讲求效率;按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