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荆各庄矿1.2Mt-a新井设计【120万t-a含6张CAD图带专题部分+外文翻译】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01500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6-03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开滦
集团
团体
荆各庄矿
mt
设计
cad
专题
部分
部份
外文
翻译
- 资源描述:
-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1.2Mt-a新井设计【120万t-a含6张CAD图带专题部分+外文翻译】
【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图纸预览详情如下











- 内容简介:
-
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摘 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部分为荆各庄矿 120 万 t/a 新井设计。荆各庄煤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交通便利。井田南北长约 3.5 km,东西长约 3.4 km,井田总面积为 9.0 km2。主采煤层为 9 号煤、12 号煤,平均倾角为 14,煤层平均总厚为 16.12 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井田工业储量为 19172 万 t,矿井可采储量 6418.27 万 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20 万 t/a,9 号煤层服务年限为 40 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223.8 m3/h,最大涌水量为 570 m3/h。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井田划分为两水平,第一水平标高为-375 m,第二水平标高为 -570 m,双立井开拓一水平暗斜井延伸二水平,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装备罐笼。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窄轨铁路配合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 d,工作制度为“三八” 制。一般部分共包括 10 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专题部分题目是“大倾角工作面的开采与应用”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由于荆各庄矿业公司煤炭剩余可采储量越来越少,布置综采工作面越来越困难,导致生产衔接特别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进一步挖潜煤碳资源,该矿对大倾角煤层采用了综放工艺。通过技术人员大胆探索实践,在 1426大倾角工作面第一次成功实施综采放顶煤工艺,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翻译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煤炭开采是污染煤炭开采处地下水得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套强有力的地下水控制支持决策体系的方法叫做 GCDSS 其主要功能包括矿井特征描述的整合作用、数字的模型、危险评估和再调整技术的选择,为今后的实现绿色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支持。关键词:新井设计 ;综采放顶煤 ;胶带运输机 ;大倾角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ABSTRACTThis desig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the special part and translated part.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of JingGeZhuang mine, 1.2Mt/a. JingGe Zhuang mine lines in Northeast of TangShan in HeBei province. The traffic of road and railway is very convenience to the mine. The N-S of the minefield is 3.5 km ,the W-E is about 3.4km,the area is 9.0 2.The 9 #coal seam and 12# coal seam is the main coal seam, and its dip angle is 14 degree. The thickness of the mine is about 16.12m in all.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is area is simple. The proved reserves of the minefield are 19172 million tons. The recoverable reserves are 6418.27 million tons. The designed productive capacity is 12 million tons percent year,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is 40 years. The normal flow of the mine is 223.8 m3 percent hour and the max flow of the mine is 570 m3 percent hour, and the gas of the mine is low gaseous mine.The minefield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of -375m elevation, elevation to the second level -570m. Shaft open up a two-level subinclined shaft extends two levels, the main shaft using skip upgrade equipment belonging cage. Roadway used to transport coal belt conveyor, auxiliary transport using narrow-gauge railway transport with tub. Mine ventilation central border ventilation. The working system “three-eight” is used in the JingGeZhuang mine. It produced 330d/a.This design includes ten chapters: 1.An outline of the mine field geology; 2.Boundary and the reserves of mine; 3.The service life and working system of mine; 4.development engineering of coalfield; 5.The layout of panels; 6. The method used in coal mining; 7 .Transport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8.The lifting of the mine; 9. The ventila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mine; 10.The bas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norms.The special subject parts of topics are “ great inclination angle working surfac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 In recent years mainly because of Jinggezhuang coal mining company, the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diminishing, Layout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especially convergence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tens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se contradictions, Future potential coal resources of the mine steeply dipping seam of Face layout. . Through technical personnel bold explorations., in 1426 Face of large tilt angl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fully mechanized coal caving method, the recovery of the coal resource. achieved good economic results. 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The translation part of main contentses pollute for the groundwater which mines position concerning the control coal of judge the development problem of system . 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named GCDSS that integrates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mine characteriz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technique selection. The results from a case study indicated this system can help improve efficienci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t coal-mining contaminated sites, mined to provide a kind of new technique support for the carry out of aftertime green.Keywords:new design of mine ;the synthesis picks puts goes against the coal ;great inclination angle coal bed ;Adhesive tape conveyer ;great inclination angle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目 录一般设计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11.1.1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11.1.2 地形地貌 .11.1.3 河流水系 .21.1.4 矿区的气候条件 .21.1.5 水源、电源 .21.2 井田地质特征 .31.2.1 区域地质概况 .31.2.2 地质特征 .41.2.3 地质构造 .71.2.4 地温 .91.3 煤层及煤质 .101.3.1 煤层赋存条件 .101.3.2 煤质 .111.3.3 区域水文地质 .131.3.4 瓦斯、煤尘爆炸及煤的自燃 .16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82.1 井田境界 .182.1.1 井田境界 .182.1.2 开采边界扩大的可能性 .182.2 矿井储量 .182.2.1 储量计算基础 .182.2.2 工业储量计算 .192.2.3 可采储量计算 .213 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253.1 矿井工作制度 .253.2 矿井设计能力 .25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53.3 矿井服务年限 .25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3.3.1 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 .253.3.2 第一水平的服务年限 .264 井田开拓 .27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74.1.1 井硐的形式、数目、位置 .274.1.2 工业场地位置、形式和面积 .284.1.3 开采水平 .284.1.4 大巷布置 .294.2 开拓方案 .294.2.1 可行开拓方案 .294.2.2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314.3 矿井基本巷道 .404.3.1 井筒 .404.3.2 井底车场 .424.3.3 井底车场硐室 .434.3.4 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支护 .444.3.5 井底车场铺轨 .444.3.6 主要开拓巷道 .445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56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565.1.1 煤层埋藏条件 .565.1.2 煤质与地质情况 .56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85.2.1 采区数目及位置 .585.2.2 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585.2.3 确定区段和区段数目 .585.2.4 煤柱尺寸的确定 .585.2.5 采区上山布置 .595.2.6 区段平巷的布置 .595.2.7 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605.2.8 采区生产系统 .605.2.9 采区巷道的掘进方法 .605.2.10 采区生产能力 .615.2.11 采区采出率 .615.3 采区车场选型 .625.3.1 采区上部车场选型 .625.3.2 采区中部车场选型 .63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5.3.3 采区下部车场选型 .645.3.4 采区主要硐室 .646 采煤方法 .666.1 采煤工艺方式 .666.1.1 采煤工艺的确定 .666.1.2 机械化程度 .666.1.3 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方向和推进度 .676.1.4 工作面推进方向 .676.1.5 采煤工艺及设备 .686.1.6 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736.1.7 采煤工艺 .756.1.8 各工艺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796.1.9 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 .806.1.10 工作面劳动组织和作业循环图表 .826.2 回采巷道布置 .84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846.2.2 回采巷道参数 .847 井下运输 .877.1 概述 .877.2 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887.2.1 采区运煤设备的选择 .887.2.2 采区辅助运输设备的选择 .89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937.3.1 主要运输大巷运输设备 .937.3.2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938 矿井提升 .958.1 概述 .958.2 主副井提升 .959 矿井通风 .979.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979.1.1 矿井概况 .979.1.2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原则 .979.1.3 通风方法的确定 .989.1.4 确定矿井的通风方式 .98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9.1.5 采区通风 .1049.1.6 工作面通风系统 .1059.1.7 矿井通风网络 .1079.1.8 通风系统立体图与网络图 .1079.2 矿井所需风量 .1129.2.1 回采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129.2.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1139.2.3 硐室需风量 .1159.2.4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Qd .1159.2.5 矿井总风量及其分配 .1159.3 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1169.3.1 矿井通风阻力 .1169.3.2 矿井总风阻、等级孔计算 .1209.4 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 .1219.4.1 矿井自然风压 .1219.4.2 主要通风机选型 .1229.4.3 电动机选型 .1249.4.4 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及要求 .1279.5 防止特殊灾害时期的安全措施 .127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30专题部分 .1321 前言 .1321.1 综采放顶煤技术发展的现状 .1331.2 问题的提出 .1332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技术 .1352.1 1225D 工作面概况 .1352.2 大倾角条件下实施综放开采的工艺特点及技术要求 .1362.2.1 工作面适当调斜,科学控制下运超前量 .1373 综放工作面设备的防倒防滑控制 .1393.1 防止工作面输送机下滑 .1393.2 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防滑 .1404 大倾角条件下采煤机割煤时注意事项 .142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4.1 如何管理工作面机尾出现的小面 .1425 关于大倾角综采前梁放顶煤工艺的技术管理 .1446 结论 .144参考文献 .145英文原文 .147References .152中文译文 .153致 谢 .158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荆各庄矿井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 3.5 km,东西宽约 3.4 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 3.5 km 的亚圆形,面积约 9 km2。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 13 公里处,南距马家沟矿 6 公里,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 10 公里,东距陡河发电厂 4.5 公里。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见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图 1.1)。图 1.1 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井田开采范围: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 12 煤层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 F1F3 断层组为界,深部以煤 12 盆状向斜底- 530 标高为最终深度,矿井面积约为 9 km2。井田开采范围坐标见表 1.1。1.1.2 地形地貌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东南面沿陡河东岸是由奥陶纪石灰岩构成的东北西南方向起伏伸展的低山丘陵。从东往西有巍山(290 m ) 、凤山(180 m) 、小梁山(100 m)和菀豆山(38 m) ,由菀豆山向西充值购买-下载设计文档后,加 Q-1459919609 免费领取图纸南倾没于平原之下。由巍山向东北低山丘陵接连绵延,地势逐渐增高,直到青龙山标高达493.01 m。在井田北面约 7 km 由震旦纪灰岩构成的低山丘陵,东西方向横伏,这两条低山丘陵在井田东面的青龙山一带相汇合。低山丘陵的伸展方向与地层走向方向一致。井田内地势平坦,但北部稍高,向南低下,北部地面标高为+38.8 m(湾 35 孔) ,南端标高为23.85 m (湾补 6 孔) ,倾向陡河。 井田开采范围坐标表 表 1.1拐点编号 拐点编号 拐点编号 1 402303 77262 8 398360 76945 15 401175 792072 402157 76755 9 398627 77815 16 401685 786503 401475 75928 10 399182 78567 17 402013 782754 400815 75705 11 399682 79042 18 402070 784455 399735 75975 12 400200 79525 19 402420 784906 398935 76225 13 400765 79715 20 402405 781678 398480 76517 14 401102 79577 21 402108 781581.1.3 河流水系流经本区东南边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区,上游由二支汇成,东支称管河,发源于丰润县福山寺管泉,西支称泉水河,发源于丰润县赵庄上水路。二支水流在双桥村北侧汇合,向南流经唐山市区,下游汇集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河北省水利厅于 1965 年在双桥村一带修建了陡河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的最近距离为 2200 m。陡河及陡河水库虽然距井田区甚近,但是因其底下均赋存有百余米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存在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对本矿充水没有直接的影响。根据附近丹河临时观测,其流量为 0.00415(1998 年 6 月 30 日)1.4088(1998 年 7 月 22)m 3/s,历史最高洪水标高为+690.30 m。1.1.4 矿区的气候条件唐山地区气候属半大陆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凛烈,气温变化较大。根据唐山市气象局 19591999 年气象料资,历年平均气温 17.9 ,最高气温 40.3 ,最低气温-18.3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708.14 mm,年最大降水量为 1263.8 mm。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 16 m/s。冰冻期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 0.27 m。1.1.5 水源、电源 供水水源专题部分大倾角工作面的开采与应用摘 要:近年来由于荆各庄矿业公司煤碳剩余可采储量越来越少,布置综采工作面越来越困难,导致生产衔接特别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进一步挖潜煤碳资源,该矿对大倾角煤层进行了综采工作面的布置。通过技术人员大胆探索实践,在 1225D 大倾角工作面第一次成功实施综采放顶煤工艺,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探索 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 防倒防滑装置 Abstract: Because my mining industry company coal surplus recoverable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were in recent years few, the arrangement synthesis picked the working surface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causes the production to link up specially intens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is kind of contradiction, further dug dives the coal resources, my ore carried on the synthesis to the great inclination angle coal bed picks the working surface the arrangement. Boldly explores the practice through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picks in the 1225D great inclination angle working surface first success implementation synthesis puts goes against the coal craft, enhanced the coal resources returns-ratio, obtained the good economic efficiency. Keyword: Explores the great inclination angle coal bed synthesis picks puts goes against the coal guards against but actually the non-skid device 1 前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 9000 亿 t , 煤炭在我国 21 世纪前 50 年的能源结构中将稳居 50 %以上。然而 , 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问题, 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难题。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在我国厚煤层矿井试行并逐步推广的综采放顶煤技术(简称综放) ,较好地解决了厚煤层矿井的高效和安全问题, 使这一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 并逐步完善, 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综放开采技术之所以在中国发展迅速, 普及广泛,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技术先进,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由于中国整体国力的提高, 设备加工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使配套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为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是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 成为综放开采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力。1.1 综采放顶煤技术发展的现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于1964 年首先在法国中南煤田的布朗齐矿试验成功。我国从1982 年开始引进这一技术, 首先在辽宁沈阳矿务局蒲河矿试验成功。通过20 年的试验、发展与推广提高, 目前中国综放工作面的单产与效率已达到国外高产高效单一长壁工作面的先进水平。而综放开采技术的发源地法国, 由于资源匮乏, 早在1992年就关闭了最后一个综放开采矿井。 2000年,法国全国的煤炭产量只有340万t , 而且法国煤炭局已决定 , 将于2005 年关闭所有煤矿。可以说,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主要产煤国家, 由于资源的枯竭, 煤炭工业正处在每况愈下的状态, 煤炭产量逐年下降。与此相反, 中国的煤炭工业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 部分矿井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如神华集团大柳塔井一井一面, 2000年生产原煤920 万t , 矿井全员工效达93. 3 t/工,工作面直接工效达543. 68 t/工。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首次装备1个300 m长的综放工作面, 采用电液控制放顶煤液压支架 , 工作面单产达61 万t/月, 实际年生产能力已达700 万t 。20 年的实践证明, 综放开采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提高, 为我国厚煤层开采方法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 也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不少矿井的扭亏增盈、增加经济效益, 保持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综放开采和传统的厚煤层开采方法相比, 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放开采实现了缓倾斜特厚煤层的一次采全厚开采和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水平分段开采, 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分层综采和单一煤层综采更强。适应于煤层厚度变化大, 顶底板起伏不平, 断层构造多, 以及其它地质条件变化的不稳定煤层。(2) 综放开采一次开采厚度大幅度增加, 煤层开采强度加大, 实现了垂直集中生产, 而且低位放顶煤支架工作面有两个出煤点, 在同样工作面长度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情况下, 综放开采较分层综采和单一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单产可以成倍的增长。(3) 综放开采较分层综采的巷道掘进率低, 工作面寿命长, 搬家次数少, 吨煤设备投入费用少;工作面材料、电力等消耗少, 因而工作面直接成本大大降低。综放开采的吨煤成本可比分层综采的成本降低10 元/ t 以上, 因而矿井的经济效益可以明显提高。实践证明, 综放开采是一种高产、高效、安全、低耗、经济效益好的采煤方法, 已成为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重要技术途径。1.2 问题的提出在国内外大倾角条件下开采有许多成功的先例,但他们除工作面地质条件不同外,在技术管理上都遇到过同样的难题:煤层倾角大,上、下两巷落差大,易造成工作面支架和工作面运输机的下滑、支架的倒架和挤架;采煤机割煤时产生的大块易滚落伤人,包括工作面在安装和收尾时,在工作面运送各种材料和设备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工作面调斜时,工作面支架易发生挤掐现象;在工作面放煤时,因工作面支架和顶板没有充分接顶,工作面支架易发生倾倒现象。输送机的上窜及下滑。工作面前部运输机的上窜,造成前部运输机仅抵风巷上帮,推溜及移架困难,不得不撕上帮,撕帮最大 3 m。当工作面设备下滑时,也造成工作面下付巷撕邦和运输的搭接不合理,向上移动设备相当不易。由于工作面正常用水量为 120 m3/h,设备一旦下滑,支架、运输机更加难以上移严重时造成工作面停产局面。为此,提出厚煤层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防倒防滑研究。 目前,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一般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 15的缓倾斜煤层条件。随着煤炭开采的时间推移和开采强度的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 ,可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煤层条件不断减少,大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作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成为煤炭行业世界性研究的课题。大倾角综采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适合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生产的设备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综采设备在大倾角煤层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适应能力;其二是开采技术的实践研究,主要是控制综采设备在大倾角煤层开采时的工作状态。荆各庄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倾斜煤层所占的开采比例不断加大,根据实际生产情况, 荆各庄矿从 2003年起在倾斜煤层进行了综采放顶煤的生产实践,目前已成功开采了三个大倾角工作面, 其开采煤层的平均倾角 22,最大倾角 42。利用现有设备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技术2.1 1225D工作面概况1225D 综采工作面倾斜长度 120m,走向长度 330m,可采储量 138513 吨,煤层平均厚度 4.58m,煤层倾角平均 19,最大可达到 32,采煤机型号为 MG-375,支架选用 G320-13/32 掩护式支架,最大采高 3.2m,最小采高 1.3m,适宜高度为 2.2-2.6m,进刀方式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割三角煤的方式,CH4 和 CO2 含量较低,满足放顶煤的要求,但煤的普低系数较大,在放煤过程中容易造成大块现象。工作面水文地址条件较简单,由于受 12#煤层底板砂岩承压裂隙水影响,可能有少量底板裂隙水。正常涌水量:2 m3min,最大涌水量:3.4 m3min。工作面设备配备情况 表 1序 号 名 称 型 号 容量(kw) 数 量 安装地点2.2 大倾角条件下实施综放开采的工艺特点及技术要求大倾角煤层综采的核心是工作面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支护系统失稳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支架设计的缺陷对于倾角较大的煤层, 支架设计中应当重点考虑支架的防倒防滑机构和重心位置支架的下滑由图1 , 当支架下滑力大于支架与顶、底板之间的摩擦力时, 支架便会产生侧向移动, 即下滑。 支架的倾倒一般来说, 随着工作面倾角的增大, 支架重力与顶板压力合力作用线超出支架底座边缘时, 支架就会倾倒, 倾倒的支架与下侧支架咬合, 互相影响, 移架困难。支架尾部下滑对于放顶煤开采, 由于后部需要放煤, 因此支架后部的介质相对于前部更为松散, 力的传递能力更低。根据对一般缓倾斜煤层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统计, 前柱工作阻力超过后柱约16 %左右;而在大倾角倾斜煤层, 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远大于后柱的工作阻力。由于后部载荷较小, 加之支架重心在后部, 容易造成后部尾梁下滑。1 采煤机 MG-375 350 1 台 工作面2 液压支架 G320-13/32 99 组 工作面SGD-630/180 902 1 部 工作面40 1 部 1420 运煤上山3 刮板运输机 SGW-40T40 1 部 1449 里皮带大巷横管4 转载机 SQZ-40 402 1 部 下运1 部 下运第二部皮带机 SDJ-150 7521 部 1420 运煤上山5皮带机 SDJ80 402 1 部 下运第一部6 组合开关 QJZ-4315/1140D 1 台 风道7 馈电开关 BKD-630/1140 1 台 风道8 乳化液泵 MRB-110/31.5 752 2 台 风道9 变压器 THEB-5893 630KVA 2 台 风道1 台 工作面上出口JH-8 131 台 工作面下出口JH-14 17 1 台 下运JD-40 40 1 台 1420 轨道上山上披头JD-25 25 8 台 风道10 绞车JD-11.4 11.4 2 台 风道支架顶部全封闭能力不足由于顶煤相对破碎, 因此对放顶煤支架护顶能力的要求较高。该支架在顶梁与掩护梁之间存在有2 个100 200 mm 左右的缺口, 无法对顶板实施全封闭, 造成大量顶煤由缺口流入工作面, 形成空顶, 支架失去相当大的上部载荷, 导致支架下滑;同时, 支架伸缩梁与顶梁宽度差较大, 伸缩梁伸出后在端面附近形成较大的长方形缺口, 侧护板打开越大, 则缺口越大, 造成端面漏煤, 支架自稳能力下降, 造成倒架。 侧护千斤顶能力小支架的侧护板是为了减少支架间的漏顶。在倾角较小的煤层, 侧护千斤顶能力的大小与漏顶的关系不明显, 但在大倾角煤层则不然 , 上方支架倾倒后, 往往将下部支架的侧护千斤顶全部压回, 侧护板被压死 , 结果是: 在工作面下部, 支架挤死而无法移架; 在上部, 由于支架间空隙加大 , 漏顶煤导致倒架。其它原因除了支架设计的原因外, 顶板管理、岩层移动及设备配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加重了支架的倾倒、下滑、咬架等。2.2.1 工作面适当调斜,科学控制下运超前量从几何原理可以清楚的知道,同样垂高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越长,垂高边所对的内角越小,也就是说,人为加大采煤工作面的斜长,可以减小工作面的视倾角,同时增大工作面与下顺槽的夹角(伪斜角) ,根据以往的经验伪斜角随煤层的倾角增加而增加,当煤层倾角增加 8 度10 度时,工作面与下顺槽的夹角增加 2 度3 度。现在我们计算一下引起输送机和支架因自重下滑的最小摩擦角 (视倾角) ,根据综采设备配套图册提供的数据(其实与这些数据无关):刮板输送机(SGD730 320)的重量 M1 为 92 吨,液压支架(G320-13/32)的重量 M2为 11 吨 /组,采煤机( MG-375)的重量 M3 为 35 吨。假设工作面是一个摩擦系数为 0.35-0.40 的大斜面,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是一个在大斜面上放着的重量为 m=(M1+ M2)滑块,如左图,根据物理学物体平衡原理得: 1935.0cossintgmg在干躁条件下,煤层底板对金属的摩擦系数 为 0.35-0.40,相对应的摩擦角为 18 度-20 度,由于工作面常有淋水以及洒水降尘,可使摩擦系数进一步降低。iu计算出引起输送机和支架因自重下滑的最小摩擦角 (视倾角) ,我们就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输送机和支架刚好不下滑时下运应有的超前量,如左图:AD 为输送机刚好不下滑时下运应有的超前量BD 为工作面实际斜长CD 为工作面两顺槽落差(1225D 综采工作面最大落差为 41 米)AB 为切眼实际长度CBD 为工作面输送机和支架因自重引起下滑的最小摩擦角 (取 19度)BC 为 1225D 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量出的切眼长度AD 调整合适时,输送机推移的上移量和下滑量正好相抵消,计算过程如下:因为工作面两顺槽落差随着地质条件变化而变化,所以下运应有的超前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要注意超前量必须掌握适度,否则会造成输送机上窜和煤壁片帮。DBCA下125下mCDB93.125sin4iABC09.1268132541522 mD2614856209.123.52 3 综放工作面设备的防倒防滑控制3.1 防止工作面输送机下滑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输送机下滑是工作面日常技术管理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影响生产的问题,输送机下滑往往牵动支架下滑,损坏移架移溜千斤顶、推移廓架和大杆,同时造成输送机机头与转载机机尾不能正常搭接,煤滞溜于工作面端头,导致工作面机头条件恶化。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防止输送机下滑除科学控制下运超前量以外应采取以下措施:安装防滑千斤顶,防滑千斤顶的安装形式如左图,每隔 10m 装设于支架底座一个拉曳千斤顶 3 锚固输送机机槽,防滑顶子一端通过大链 4 固定在刮板输送机槽 2 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架脚 1上。大链的长度要松紧合适,保证千斤顶收回时,两端能绷紧。推移输送机时,千斤顶处于拉紧状态,但推移千斤顶拉力大,仍能使输送机前移但不下滑,移架时防滑千斤顶松开,移架后仍处于拉紧状态。在使用防滑装置的过程中,链子绷紧前人员要躲开大链弹动或断链不能波及到的安全地点,防止因某处卡、刮大链或断链伤人。防滑千斤顶的作用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中,应该只是辅助作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刮板输送机的下滑。在 1225D 回采过程中,采面经常出现刮板输送机发生小幅度的上下窜动的现象,就是由于防滑千斤顶失去作用或未使用造成的。安装防滑千斤顶,会增加操作工序、降低移架速度,要求支架工的操作水平要高。输送机机头比转载机机尾要稍高 200-300mm,防止煤、矸进入底槽,以减小底链运行阻力。严格把握移输送机顺序,下滑421严重时可采取双向割煤、单向移输送机,或单向割煤、从工作面下端向上端推移输送机,这样采煤机跑空刀的时间比较长。用单体液压支柱顶住机头,推移时,先将移完的机头锚固后,用单体支柱斜支在底座下侧,然后在继续推移。在移输送机时不能同时松开机头的锚固和防滑装置,移完后应立即锚固。3.2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防滑当煤层倾角变大时,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问题通常表现以下几种情况:由于煤层倾角较大,支架重力沿煤层倾向的分力大于支架底座和底板间的摩擦力,便可向下产生侧向滑动。当工作面局部地段倾角增大,液压支架的重力作用线超出支架底座宽度的边缘时便会倾倒;还有支架顶底所受力的合力偏心,产生力矩而使支架倾倒。煤层倾角较大时,采空区及上顶顶板岩石的移动方向偏离煤层顶底板的法线方向,采空区岩石在冒落的过程中,在工作面倾斜方向上也会给支架一斜向下的分力使支架倾倒。支架前后端下滑特性不同以及矸石沿底板的下冲作用,也会使支架在煤层平面内错动。针对以上几种情况防止支架失稳应采取以下措施:工作面适当调斜,科学控制下运超前量,人为减小视倾角,使支架重力沿煤层倾向的分力小于支架底座和底板间的摩擦力。煤层倾角较大时,在靠近上下平巷处即工作面机头和机尾分别增设防倒防滑装置。防倒防滑装置的安装形式如下图,防倒防滑千斤顶 2 一端通过大链 6 在支架回转千斤顶 1 上缠绕一圈后用特制沙勾和带满扣锣丝 7 固定,另一端通过大链 6 和固定在支架的架脚 3 上的龙门架 5 连接。支架防倒防滑千斤顶如何使用及注意的问题同输送机防滑千斤顶。为防止工作面支架和顶板没有充分接顶,或移支架后支架处于初撑力阶段与顶底板的摩擦力小可能产生下滑,应采取间隔移架,并使支架保持适当迎山角,以抵消顶板下沉时的水平移动量。稳定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要采取特殊的支护措施,在第一组支架机头侧加一块 3 米方木托梁,一梁三柱,靠支465架用,不得前窜,确保排头支架的稳定。采面机头 10 组支架不放顶煤,防止工作面支架和顶板没有充分接顶,采空区滚动矸石从支架顶部、尾部和侧面冲击支架。4 大倾角条件下采煤机割煤时注意事项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层倾角大于 16 度时,无链牵引采煤机装备有可靠的制动器,采面出现的大块煤矸或物料不能通过采煤机,防止在机身下卡住,在输送机刮板链带动下推动采煤机下滑,采面不许出现割不平不直的现象,当采煤机两滚筒行至距采面其他人员 10m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