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姚 遂 主编,中国金融史,新编中国金融史简介,新编中国金融史是为了满足21世纪中国高校金融史教学、研究发展对新的金融通史类教材的要求而编写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注意吸纳国内外研究中国金融史的新材料、新观点,不仅以翔实的史料记述了先秦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数千年货币、信用、金融及其制度变迁的历史,而且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不断发展的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史。该教材的古代部分除了详细地介绍汉民族聚居的中原地区的货币金融发展史以外,还尽可能地记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货币金融发展概貌。近现代部分不仅介绍了中国大陆地区货币金融事业的发展历史,而且补充介绍了港澳台地区货币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的说来,该新编教材研究的内容涵盖面广,时间跨度长,材料充实、写作方法和结构安排有特色,可读性强、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是一部适合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研究使用的高质量的金融史教材。,目 录,绪 论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金融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金融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融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金融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第六章 辽夏金时期的金融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第八章 明代的金融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金融第十章 清代后期的金融,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第十二章 南京政府前十年的金融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融第十四章 南京政府终结时期的金融第十五章 新中国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金融第十六章 “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金融第十七章 “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金融第十八章 “文革”时期的金融工作第十九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金融第二十章 迎接金融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十一章 新中国各时期的金融政策思想第廿二章 新中国以来的港澳台金融后 记,绪 论,一、中国金融史的任务二、中国金融的悠久发展历程三、金融制度的古今之别四、中国古代金融的特点五、中国古代金融思想特点六、中国金融的近现代之路,一、中国金融史的任务 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是经济运行的核心。它涵盖着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及国际金融诸多方面存在,等等。中国金融史的任务是要告诉人们同口径金融组合产生、发展、沿革的历史轨迹。,二、中国金融的悠久发展历程 中国金融不仅有历史,而且历史久远、连绵不断,与中国历史完全合拍。数千年曲折坎坷,有坦途有险阻,有山穷水尽,也有柳岸花明,既非“停滞不前”也非“固定不变”,它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物物交换 货币产生与发展 信用产生,三、金融制度的古今之别 金融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关环境的总体反应。当然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又极大地作用和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 1,多元币制 2,纸币制度 3,法钱的铸造 (二)中国古代的信用制度 1,周礼的信用规则 2,唐代的信用制度 3,宋代的信用制度,四、中国古代金融的特点(一)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1.连续性 2.以天圆地方的铸币为主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中央垄断造币权 5.区域性的国际货币与中外交流(二)中国古代信用的特点 1. 多元的信用形式 2. 官方信用 3.商业信用及票据化的发展。,五、中国古代金融思想特点中国古代金融思想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概述,如从世界古代金融思想史的角度,也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理念的角度,或者从中国近现代金融思想等角度来进行分析、比较。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一)官营的金融理论, (二)领先的金融理论, (三)民族的金融理论。,六、中国金融的近现代之路(一)中国金融近代化道路的分期(二)中国金融近现代化的评价 1,中国金融近代化历程的多元性 2,西方金融制度的传入是为列强操纵、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 3,官僚军阀大发国难财 4,对待西方金融近现代的态度问题(三)中国传统金融近代式微的原因 1,理念上妄自尊大导致自闭式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2,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吏各阶层最后都落足于土地,这种社会经济结构既抵御避开了多种风险,也会扼杀延缓新生产方式的诞生。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惰性作用面,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金融,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金融,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货币一、商、西周时期的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二)商代的货币(三)西周时期的货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其它货币(三)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信用,一、先秦时期信用的种类和形式对信用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一)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二)私人信用和国家信用(三)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 “贷”(四)普通借贷和高利贷(五)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经营产业的借贷二、春秋战国时期高利贷的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有“子贷金钱”之称的高利贷开始流行,并随着商品经济和借贷行为的发展而逐渐专业化,高利贷已形成一个行业。高利贷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猎户和渔户,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付高息求贷。,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金融理论,一、先秦时期的货币理论 战国中期以后,各国开始出现以一种货币统一的趋势,这些为货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的货币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一)单旗的子母相权论(二)墨家的刀籴相为价论(三)商鞅的金生粟死论(四)管子(战国部分)的货币理论二、先秦时期的信用理论(一)周礼的官营借贷主张(二)孟子、管子(战国部分)论高利贷,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金融,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货币,一、秦始皇统一币制 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而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二、西汉的币制 1、西汉早期的货币2、西汉中、晚期的五铢钱三、王莽的货币改制 王莽以“宜少近古”为宗旨在八年间接连进行了4次币制改革四、东汉的货币东汉始建于建武元年(25),流行的货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五铢钱,可分为早中期和晚期两个阶段。,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信用,一、西汉的信用 西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也有实物借贷。 1.政府振(赈)贷 2.私人信用二、东汉的信用 刘秀以“中兴”汉家相标榜,即位之初,面对 “百姓虚耗,十有二存”的社会经济现实和大大小小割据势力的存在,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两个让步:一是对劳动人民让步,二是对大地主、大商人的让步,反映到信用上,表现为: 1.政府的赈贷。 2.官负民债。 3.高利贷。,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金融理论,一、西汉时期的货币信用理论 (一)贾谊、贾山的垄断铸币权论 文帝五年(前175)废除盗铸钱令,再次允许民间铸钱。对于这次放铸,贾谊和贾山都表示反对,提出了货币铸造权应由国家垄断的理论。 (二)晁错论“贱金玉”及“倍称之息” (三)管子轻重的货币信用理论 轻重篇被认为是西汉时期的作品,有关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有: 1、货币的起源和职能。 2、货币政策。 3、信用理论。,(四)司马迁的货币信用理论1、货币起源论。2、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货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信用论。 (五)盐铁会议上的铸币权之争 (六)贡禹的罢货币论二、东汉的反对高利贷理论 (一)桓谭论“抑放钱” (二)太平经论反高利贷,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融,第一节 三国魏晋与南北朝的货币,一、金属铸币的流通 (一)三国时期的铸币流通(200-265)(二)西晋的铸币流通(265-420)(三)南朝的铸币流通(420-589)(四)北朝的铸币流通(431-589)二、实物货币的盛行实物货币可减少商品活动的损失,有利于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但是铸币体系完整、情况正常,布帛等实物货币必然要淡出流通领域。 三、贵金属金银渐趋消失,第二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信用,一、官府赈贷与官负民债 除官府赈贷和官负民债外,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还存在着其他一些信用形式。最为明显的就是属于抵押贷放的“质钱”,即凭借抵押物品向他人借钱的信用形式。二、寺院经济与质库 南北朝寺院经济的最终形成,在中国信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三、寺院外的高利贷 高利贷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极高的利率是其最明显的特点。在中国传统社会,高利贷的贷方主要是货币经营者,商人,寺院,而借方一是为渡过难关而借贷的小生产者,一是为满足奢侈腐化的生活而举债的统治者。,第三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金融理论,一、钱神论 钱神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批判抨击反映货币拜物教的檄文,在中国货币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钱神论未能揭示商品同货币之间的关系,未能进一步分析货币权力的根源所在,也否定了货币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缺憾。二、废钱用谷帛之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衰落,币制混乱,钱帛兼行,是否“废钱用谷帛”成为金融理论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三、南朝围绕货币不足展开的争论,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金融,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货币,一、隋朝货币的统一和流通 隋文帝在位期间,货币流通大体稳定。隋炀帝即位后,社会矛盾趋于激化,五铢钱的正常流通已是不可能。二、唐代的货币 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先后迎来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唐代货币制度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五代十国的货币 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具有制作粗精不一、铁钱多、铅钱多的特征。,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信用,一、隋朝的公廨钱 根据文献记载,除了私人放款外,政府机关也经营放款的业务,即公廨钱的运营。公廨钱收息的办法,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靠收取利息来维持政府官僚机关所需费用。二、唐代的信用 唐代在这个金融市场中,有各种信用活动:有供给抵押借款信用的“质库”;有国家经营的贷款放款的“公廨”;有收受存款或供给保管便利的柜坊、寄附铺和各种商店;有从事兑换业务、生金银买卖的金银店;还有办理汇兑业务的商人组织。三、唐代的飞钱、便换 飞钱、便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唐代中叶以降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间商业贸易频繁。,第三节隋唐五代时期的金融理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5年母婴市场解析育儿需求与产品创新融合报告
- 中医院麻精药品考核试题(附答案)
- 清廉医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租房市场中介费用的规定与房屋中介租赁合同样本
- 辽宁护士资格培训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全国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5年中国靠背调节用气动杆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5G网络对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作用
- 2025年5G网络对工业互联网的赋能
- 智能功放机配件与物联网设备协议对接的生态壁垒
- GB/T 27021.3-2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3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3000储罐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 食品工程原理(课堂)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一》北师大版 (共10张PPT)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 理想与前途教育主题班会
- 无人机操作与使用教案
- 自悯量表中文版
- 砌体工程实测实量记录表
- 生命科学上游产业专题研究:下一个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
- 内科学课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