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诉讼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_第1页
刑法诉讼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_第2页
刑法诉讼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_第3页
刑法诉讼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_第4页
刑法诉讼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萨发生反对萨芬撒反对萨芬萨范德萨范德萨反对萨芬撒旦飞萨芬撒旦撒大幅度萨芬撒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上)段明学在英国,非法证据表述为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指用不合法的方式取得的证据,通常是指取证过程中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违法方法获取的被告人供述;另一种是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实物证据。对这两类非法证据应如何处置?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这是各国在刑事诉讼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法律文化传统、诉讼价值取向的不同,对非法证据的处理方法亦各有别。美国曾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于违法取得的这两类证据一律予以排除。但由于犯罪浪潮的冲击,1984 年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对排除规则增加了两项例外“最终或必然发现的例外”和“善意的例外”,从而大大限制了排除规则的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的松动,“说明了僵硬地执行该规则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 相比较而言,英国对非法证据的处理,显示出一定的稳健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理论和实践均有其特色。英国目前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对我国有何启示?此即本文探究的主题。一、规则:非法证据的采纳与排除(一)非法自白证据的处理规则自白指被告人所作的全部或部分有罪陈述。在英国,被告人就某一犯罪行为作出于己不利的供述后,检控方可以将该供述提交到法庭,作为指控其有罪的证据。这被视为传闻证据规则的一项重大例外,是确保检控方有效证明案件事实的制度保证。对于非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英国普通法确立的一项规则是:除非供述具有可靠性,否则将被裁定为不可采纳。而要满足可靠性的要求,被告人在作出有罪供述方面,必须是自由和自愿的。如果供述是非自愿地作出的,那么它就是不可靠的。在 1783 年英国诉沃利克沙尔案件中,法庭认为,“采纳供述作为证据,或者驳回不予采纳,是基于供述是否可靠的考虑。一项自由和自愿的供述具有最高的可靠性,因为可以推定它是一种最强烈负罪感的流露。”“自愿”一词有其特定的含义,指“供述必须不是一个有权的人在使被告担心对他不利或使被告指望对他有利的情况下而取得的”。这里所说的“有权的人”是指与被告有特殊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人,如警察、雇主、乃至教师、父母,或者在偷窃案中有权提起诉讼的被盗财产的主人。但是,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可能被传唤为证人而成为“有权”的人。“担心对他不利”是指某些对被告的实际的暂时不利,例如因威胁说“如果你不坦白,将对你十分不利”而引起的惧怕即使威胁只涉及被侦查的犯罪之外的其他某项罪行或仅涉及某个其他人的利益。但是,如果供述是不可采的,必须是真正受到了威胁:如果嫌疑人作出自愿的供述是由于被警察讯问时“极度紧张”,那么,仅仅是“极度紧张”的事实,尚不能成为拒绝采纳该供述的理由。“指望对他有利”是指希望得到一些与道义上的利益不同的世俗利益。如果某个有权的人对被告说:“如果你供述,我负责使你获得保释”,这样的供述是不可采的。但如果只说:“为了你的良心坦白吧”,被告的供述便是可采的。但是,被告人只要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述,尤其是作出可能成为控方证据的有罪供述,他绝对不可能是完全自由自愿的。尤其是在警察羁押讯问阶段,几乎所有的供述的作出都有一定的非自愿性。“即使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在警察讯问时始终在场,他也不能确定某一供述是否确属自愿。” 实际上,检验一项供述是否具有自愿性的标准是该供述是否在受到外部压迫的情况下作出的。所谓压迫,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是:“以有压力的、粗暴的或错误的方式行使权力,不公正的或残酷的对待客体或处于不利地位者,或者施加不合理的或不公正的负担。” 这里有很多因素都必须考虑到,如一次讯问的持续时间,两次讯问之间的时间间隔,被告人在接受讯问之前是否得到足够的休息,以及被告人本身的一些具体情况等。以压迫被告人的方法而获得的证据比诱供和许愿的结果更不可靠。在后一种情况下作出的供述,只有在那种与诱供可能会产生不可靠的供述的情况下,才应被排除。而如果供述是用压迫方法获得的,供述便自始不能接受。1984 年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对被告人供述的可采性规则首次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规定。根据该法第 76 条(1)的规定,被告人的供述只有与案件的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并且没有被法院依法加以排除,才可以被采纳为证据。第 76 条(2)确定了新的排除被告人供述的标准。根据该条的规定,在检控方提议将被告人供述作为本方证据提出的任何诉讼中,“如果有证据证明供述是或者可能是通过以下方式取得的(a)对被告人采取压迫的手段;或者(b)实施在当时情况下可能导致被告人供述不可靠的任何语言和行为” ,那么,法庭不得将该供述采纳为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对于“压迫”行为,第 76 条(8)是这样解释的:“本条所称的压迫包括刑讯、非人道或有损尊严的对待,以及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不论是否相当于刑讯)。” 由此可见,“压迫”行为大多是侵害被告人肉体、折磨其精神或者有损其尊严的行为。“压迫”实质上是对被告人自由意志的侵犯,该款的规定无异于排除非自愿性的自白证据,与普通法的非自愿性自白证据排除原则是一致的。至于何谓“可能导致被告人供述不可靠的任何语言和行为”?1984 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对此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但英国法院在该法颁布后所作的判决则显示,这里用来衡量语言或行为适当性的标准有二:一是该语言或行为必须是违法或不当的;二是该语言或行为可能导致供述不可靠。很显然,这一点是为“压迫”行为以外的其他不当行为确定的法律界限。这些行为可以有欺骗、引诱、恐吓、施加压力、长时间的讯问、讯问前不给犯罪嫌疑人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能保障嫌疑人基本的休息条件等。这些行为如果构成“压迫”,就足以成为法官排除供述的条件;但如果不能达到压迫的程度,那么,法官就需要考虑这些行为是否可能导致供述不可靠,并将那些可能损害供述真实性的行为,作为排除供述的前提。在法庭审理中,被告的供述视为可接受的证据,但如果被告提出供述是因受到压迫所致或者因某种特殊环境(如诱供、没有告知沉默权、作出不起诉的虚假承诺,或律师不在场等)致使其供述不真实,这时正式审判就要中止,陪审团暂时退场,在法官主持下,由控方举证,排除取证的违法性,如果控方无法证明,法官即可以裁断该供述不能采信。值得一提的是,1984 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明确赋予法官主动要求检控方证明被告人供述可采性的权力。也就是说,即使被告方没有申请法庭排除供述证据,法官也可以自行要求检控方证明供述的取得方式没有违法之处。在传统上,在对抗式诉讼的背景下,英国法官无权像大陆法系国家的同行那样,可以“依职权主动”介入控辩双方的诉讼争执之中,更无权主动要求某一方就某一事项提供证据。但是,被告人供述的可采性问题如此重要,以至于影响到“禁止任何人自证其罪”这一重要理念的实现问题。因此,为防止那些违法供述因为被告人诉讼能力的弱小而侥幸进入事实裁判者的视野,法官有必要主动审查供述证据的可采性,以弥补作为弱者的被告人对抗不足。至于被告人供述所衍生的其他证据即所谓的“毒树之果”是否加以排除,1984 年的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在确立非法自白证据处理原则的同时,对于非法自白证据的派生证据的处理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按照该法第 76 条第(4)的规定,被告人供述被全部或部分地排除,这一事实并不影响以下事实作为证据的可采性:“(a)根据被告人供述所发现的事实;或者(b)如果供述存在相关性是因为它能够说明被告人以某一特定方式说过,写过或表达过,则为说明他曾这样做过所必须的供述部分” 。这就表明,英国并不采用“毒树之果”的理论,对于被告人供述所发现的证据,是可以采证的,尽管供述本身是不可采证的。(二)非法实物证据的处理规则对于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英国实行的规则是,一切实物证据,只要它与争议中的问题有关,都是可以采证的。1861 年克朗普顿法官在女王诉利兹姆一案中讲道:“不在于你如何得到它,即使是偷的,它仍然是可采的。”在 1955 年厍鲁马诉英国案件中,大法官戈达德代表枢密院指出:“适用于权衡证据是否可以采证的检验标准是,证据是否与争议中的问题有关。如果是有关系的,则可以采证,法院不干预证据是如何取得的。” 杰弗里诉布莱克案(1977 年)是一起说明英国法院如何处理非法取得 证据的典型例子。该案被告人布莱克因在一家小酒店里偷了一块夹心面包而被抓获。他被带到警察派出所接受指控。警察在搜查布莱克的房屋中,发现了大麻和大麻树脂,于是,布莱克被指控犯有非法持有麻醉毒品罪。在审理关于持有麻醉毒品的指控时,法官发现布莱克并未同意对他的房屋进行搜查;法官认为,因为警察无权进入该处房屋并进行搜查,通过这次搜查取得的任何证据,在法庭诉讼程序中,都是不可采证的。因此,关于布莱克持有麻醉毒品的指控被驳回。在起诉方提出上诉以后,上诉法院认为,“(1)在这种情况下,警官必须或者持有搜查令,或者得到被告人同意才能对被告人的住处进行搜查;由于警官既没有得到搜查令,又没有得到被告人的同意,因而他们进入被告人的住房进行搜查是非法的,关于持有麻醉毒品的罪行的证据是不正当地取得 的。但是,(2)判断证据是否可以采证的标准是,证据是否与案件有关,而不在于它是否不正当地取得的,证据警官在被告人住房里发现的大麻和大麻树脂是指控非法持有麻醉毒品罪的相关证据因此,法官拒绝采用该项证据就是犯了法律上的错误。” 因此,上诉没有被驳回,其后,案件被发回另行开庭重审。这种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是可以采证的论断的基本理论是,在刑事案件中,法官在采纳证据方面的职责是,保证被告人得到依法进行的公正的审判。因为实物证据即使是非法地取得的也被认为同样可靠,那么,在法庭上提出它作为证据,就不会不公正地不利于被告人,而且,也不会使他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审判。1979 年,在女王诉桑案中,法官迪普洛克所作的阐述如下 :“在审理案件中,法官所关心的不是起诉方力图引证的证据是如何取得的问题,而是起诉方在庭审中如何引用这些证据的问题。无论法官对于诉讼开始以前获得某项证据的方式感到如何的深恶痛绝,如果该项证据是证明被告人的罪行的可以采证的证据,作为法官的职责就不应该由于此种原因而排除这项证据。”因此,英国注意的中心之点是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有关。他们没有采用机械地予以排除的规则。其结果不是“犯罪分子由于警察犯了错误而得以逍遥法外。”一种错误(非法地取得证据)不能用另一种错误(由于禁止非法地获得证据而把有明显犯罪活动的被告人释放)来纠正。正如迪普洛克勋爵在女王诉桑案中阐述的:“作为法官的职责,对于在庭审中提出的证据,不应就警察或起诉方获得证据的方式问题,对他们施加惩戒权力。如果证据是非法取得的,可以按照民法实行民事补偿;如果证据是合法地取得的,但违反了警察行为规则,这是由专门的惩戒当局去处理的问题。”二、裁量:法官对非法证据的处理(一)理论在英国,法官保留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自由裁量权。其理论基础,在于使被告得到公正的审判,保护被告人免于受到不公正的定罪。因此,无论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被告人供述、还是以非法搜查所获得的物证、书证,法官均可裁量予以排除。在 1955 年厍鲁马诉英国案件中,大法官戈达德指出:“毫无疑问,在刑事案件中,法官通常可以自由裁量对证据不予采证,如果执行采证的严格规则会不公正地不利于被告人的话。” 这种依靠初审法官以不公正的理由而排除证据的自由裁量权,同美国的除外规则一样,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追随厍鲁马案判决,英国法院试图在一些案件中确立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帕克爵士在 1964 年审理卡利斯诉冈恩一案中宣告:下列证据应该予以排除,即:“使用暴力的压迫方法或违背被告人意愿取得的证据,如有任何迹象表明使用虚伪陈述、诡计、恐吓、贿赂,或者任何类似的情况而强迫取得的证据。” 在金诉英国案件(1969 年)中,枢密院认为,自由裁量可以扩大到排除采用非法搜查和没收而取得的证据。在 1977 年杰弗里诉布莱克案件中,大法官威杰里指出:“应该于下述情况行使此项自由裁量权:即警察犯有哄骗罪或者对个人进行错误的诱导;或者,有强迫压制或不公正的情况;或者,在其他方面有道德上应受指责的行为。” 这反映出扩大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的倾向。在 1979 年女王诉桑案件中,英国上议院仍然面临着对于法官为排除非法地或不正当地取得的证据而享有的自由裁量权的幅度加以确定的问题。上议院的裁决如下:(1),如果刑事审判中的初审法官认为证据的不利作用超过了它提供的证明价值,那么,法官始终享有不采纳此种证据的自由裁量权;同时,(2)除了涉及的是供述和自白的以外,以及,一般说来,除了涉及的是在被告人犯罪以后从被告人处获得的证据以外,法官不应以证据是通过不正当或不公正的手段取得的为理由行使自由裁量权,拒绝采纳可以采证的有关的证据。这证实了当局明示的考虑,即英国排除非法或不正当获取的证据的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是狭窄的。针对该案的判决,普洛迪克勋爵进一步指出:“不存在可以排除由非法搜查所获证据的自由裁量权。但是,如果使用了不正当的引诱方法,法官却有权排除被告人因受引诱而自愿提出的证据。”为什么应予排除这种通过引诱取得的证据,而不排除用非法搜查取得的证据,迪普洛克的理由是:“刑法这一部门的基本理论现在就是沉默权。”迪普洛克的理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因为排除在胁迫之下作出的认罪或供认的传统的理由,一向不是关于不得自证有罪的特权,而是基于这样取得的供述可能是不可靠的这种观念。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公民人身受到侵犯地点或从他遭到使用暴力强行进入和搜查的住所取得的证据,通常是可以采证的。而他在被人哄骗的情况下交出来的证据,是不可以采证的。为什么对于警察侵犯公民沉默权的行为和其他形式的不正当的行为要区别对待呢?迪普洛克解释说,非法搜查和没收取得的证据可以不予排除,其理由是,因为法官的作用仅仅是为被告提供公正的审判:“法官的作用以法庭程序为限,他既不能控制警察,又不能控制检察当局。” 这种控制是留给使用民事补偿或适当的执行纪律的机构去做。(二)实践自法官规则 1912 年问世至被1984 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替代的 70 多年时间内,对于警察违反法官规则,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法官极少将之排除以惩戒警察,除非该证据具备非法获得之供述的形式。相反,他们愿意采纳因供述而得到的证据。法官们不太重视以下事实: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前常常得不到权利告知,他们会见律师的要求经常被拒绝,他们的拘留时间超过普通法允许的 21 小时。 在艾伦案件中,麦克纳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将被告人在警察局拒绝批准他接触律师之后所作的陈述,从证据中予以排除。麦克纳法官认为:“如果允许警察在法庭上使用的证据,是从他们被错误地剥夺了获得律师咨询权利的嫌疑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