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_第1页
1988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_第2页
1988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_第3页
1988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_第4页
1988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题 目: 1988 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现状及若干思考论文摘要在当今国际关系发展中,经济合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中国有 2000 多公里共同边界的缅甸,和中国进行经贸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1988 年缅甸军政府上台之后,宣布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在双边国家的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次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下,中缅经济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就具备的天然条件和享受的优惠政策来说,发展并不理想。与同时期世界各国与缅甸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比较,中缅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两国在经济合作领域内政策制定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反映两国经济合作在针对性以及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上的不足。本文对中缅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中缅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中缅经贸合作提出了若干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影响中缅经贸合作的因素很复杂,制约因素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但有利因素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中缅经济合作将更上一个台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中缅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简要回顾了 1988 年以前的中缅经贸发展的历程,对中缅经济合作的现状,所取得的成效做出了阐述。主要从贸易额、对缅投资及跨国经营、劳务合作、工程承包、毒品替代种植、中缅油气管道等几个方面论述。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中缅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缅经贸发展不稳定、不平衡、处于较低水平及存在着严重的走私问题。II第三章对中缅经济合作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有利因素主要从基础条件、合作环境、地缘优势、西方对缅制裁、区域、次区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制约因素主要从缅甸复杂的社会政治形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形势严峻,外贸管制、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中方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阐述了中缅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及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提出了若干思考。中缅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国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可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为促进了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从政策制定、边境口岸建设、企业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中缅经济合作 现状 前景IIIAbstractEconomic cooperat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yanmar, 2,000 kilometers of common borders with china, has uniqu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t has also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After the Burmese military government came to power in 1988,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market economy. Because of bilateral efforts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sub-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and Myanmar have develope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rapidly and has achieved fairly good result . However, with the enjoyment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is not satisfactor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the same period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Myanmars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Burma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reflects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policy-making weaknesses, on the other hand, reflect the two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targeted countries, as well as on the regional economys lack of adaptability. In this paper, I research the status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the factor for promot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constraints for developing .some advices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were proposed. The main point i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are complex factors, constraints in the short term can not be eliminated, but the advantage is still in a dominant position,China and Burm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ll be a higher level in the existing basi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A brief review of the course of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before 1988,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Burma the status quo, make the results achieved are described. Mainly from the volume of investment in Burma and transnational business,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IValternativ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drugs, and their several ways, such as oil and gas pipelines.Chapter II focused on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problem. China-Myanmar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mainly unstable, unbalanced, at a low level and there is a serious problem of smuggling.Chapter III , the Sino-Myanmar economic cooper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Favorable factors, mainly from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cooperation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he Western sanctions on Burma, and other aspects of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straints, mainly from Myanmars co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form and weak economic base, Severe economic situation, foreign trade controls,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Chinas problems in several areas.Chapter IV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and to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a number of thinking. China-Myanmar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s conducive to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protect the economic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f China has an important geo-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 proposed some thought from policy form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border crossings, and other business aspectsKey words: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status quo prospects V目录前言11、选题背景12、国内外研究概况13、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34、概念界定3第一章中缅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5第一节 1988 年以前中缅经贸发展的概况51、1949 年以前前中缅经济交往简况 52、1949 年至 1988 年中缅经济合作简况9第二节 1988 年以来中缅经济合作状况131、中缅贸易额连年增长132、对缅投资及跨国经营有了新的发展153、中国对缅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174、毒品替代种植175、中缅油气管道18第二章 中缅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9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发展不稳定19第二节 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20第三节 中缅经济合作处于较低水平22第四节 经济合作中存在不容忽视的走私问题25第三章 中缅经济合作的环境条件分析.27第一节 中缅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分析271、中缅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272、中缅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环境303、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将促进中缅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334、西方对缅制裁为中缅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好时机335、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34VI第二节 中缅经济合作制约因素分析361、缅甸国家政局不稳,社会环境复杂362、缅甸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形势严峻373、缅甸外贸管制政策与我方大力扶持边贸发展的政策极不对称394、缅甸加强与东盟成员国合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415、中国政策针对性不够,执行困难或执行中产生偏差426、进出口企业经营中存在问题44第四章 中缅经济合作的意义及若干思考46第一节 中缅经济合作的意义461、 有利于两国资源优化配置462、 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463、 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474、 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485、 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49第二节 对发展中缅经济合作的若干思考501、 加强联系和沟通,保持合作渠道的畅通502、 大力发展多种贸易形式,发展跨国经营503、 将中缅经济合作的重点由资源互补性贸易转向资源开发性投资534、 加强口岸建设555、 建设“昆明一曼德勒”经济走廊,带动中缅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56参考文献57致谢631前言1、选题背景位于中南半岛西部、拥有 67 万多平方公里面积的缅甸,是中印半岛最大的国家,在东盟仅次于印尼,和中国有 2000 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一直以来,作为中国从陆路通向印度洋的唯一通道,中缅两国山水相依,又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人民之间的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双边经贸合作不仅开展得早,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已成为缅甸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投资国,尤其与缅甸有着 1997 公里边境线的云南,成为中缅贸易的缩影。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缅睦邻友好关系进入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与缅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扩大。缅甸军政府上台之后,宣布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先后颁布外国投资法和外国投资法实施条例两部重要法规,其原则和目的是:欢迎和鼓励外国到缅甸来投资办厂,利用外资促进和扩大商品出口,开发需要大量投资的自然资源,帮助需要大量资金的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造一些能源消耗低的经济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随后还颁布了实施细则等投资法规,制定了优惠政策。除了给予投资者连续三年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外,还在亏损、利润、加速折旧等方面给予优惠。尤其随着 1992 年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启动,1997 年缅甸加入东盟,中国于 2001 年 11 月加入 WTO,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形成、中国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缅经济合作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国内外研究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东南亚研究中,对缅甸研究是比较有特色的,面对缅甸政局长期动荡,经济落后,缅甸本身的学术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与其它国家研究缅甸问题的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也十分困难,研究资料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学术界仍然有一批学者坚持不懈,对所有的重大问题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产生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出版了四十多册关于缅甸的书籍,博士,硕士毕业关于缅2甸的论文有三十多篇,此外,还有大量有价值的论文也得到发表。本文聚焦中缅经济合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缅甸国内政治形势,经济、法律、投资、进出口政策,中缅关系,缅甸的对外关系和缅甸的国际环境等。下面就介绍这几个领域的研究状况。首先是经济法律方面,关于缅甸独立后的经济研究,中国学者对缅甸经济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果颇多,其中韩德英的缅甸经济,陈明华的当代缅甸经济都既从整体上介绍了缅甸经济,也阐述了缅甸各部门、行业的经济。姜永仁的缅甸投资贸易研究与指南是一本学术性和应用性均强的著作。另外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姜永仁教授等人主编的缅甸联邦经济法律法规汇编收录了缅甸军政府 1988年 9 月接管国家政权以后颁布的 93 个经济法律法规,这部 65 万字的法律汇编对中缅经贸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法学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缅甸的经济法也有参考价值。米良等人的缅甸经济法研究对研究缅甸经济法也是大有帮助的。此外,为了推动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云南省德宏州经济研究所上世纪 90 年代初组织编写出版了实用性很强的缅甸经济文献译文集和对缅边境贸易指南。云南国际问题研究所 1991 年组织翻译了缅甸中央统计局 1990 年出版的统计年鉴(1979-1989),是深入系统研究缅甸社会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缅甸军人统治下缅甸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中国学者主要有赵敬、郭雪峰及李晨阳对做过探讨。另外,贺圣达,李晨阳、张惠霖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缅甸的经济影响也做过分析。其次,对于缅甸的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的精力较多,成果颇多。贺圣达、李晨阳、张锡镇,罗茵等人都有相关论文和著作问世,另外,对缅甸著名的政治家,像吴努、昂山、奈温都有研究。再次,关于缅甸独立后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及国际环境研究,这是中国对缅甸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没有专门的著作,相关成果散见于关于缅甸的综合性著作中,论文也不多,主要有林锡星翻译貌貌季的1962 年以来的缅甸外交政策,尤洪波的冷战时期缅甸的中立外交政,李晨阳的缅甸与东盟关系:1988 年以来的回顾与展望。最后,对于中缅关系及中缅的经济关系,中国学者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王介南、王全珍合著的中缅友好两千年,林锡星的中缅友好关系研究,余定邦的中缅关系史都涉及了中缅关系。关于 1988 年以来中缅经济关系的成果是比较多的,如走进缅甸以及贺圣达的1988 年以来的中缅经济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3,卢光盛的中缅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等。关于国外对缅甸的研究,新加坡,日本,泰国都有一批学者对缅有研究,但是长期以来,缅甸被大多数国内学者忽视,很少有学者对其它国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但是通过我对外文资料的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