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度编号(以上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学 科 分 类 职业技术教育 课 题 类 别 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课 题 名 称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课 题 主 持 人 袁 园 主持人所在单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填 报 日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2一、本人自愿申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人 认可所填写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 评审书 (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 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 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 论曾否发表,无 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 不端行为。成果真 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 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 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 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 须向湖南省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 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 课题(课题 批准号: )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 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 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 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 许将 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 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 试验和培训。申请者(签章):年 月 日3填 表 说 明一、请用计算机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报送一式 2 份,其中 1 份电子文档, 1 份纸质 文档。电子文档一经上传,不能更改。三、封面上方 2 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 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四、本 表 所 附 活 页 (设 计 论 证 书 )供 初 评 入 围 用 ,表 中 不 得 出 现 申 请 人 和 课 题 组 成 员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等 个 人 资 料 。五、请按“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 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六、纸质文档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 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 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七、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长沙市长岛路香格里嘉园郡楼4 楼 413 房(五一大道长岛饭店后面) 湖南省教科院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邮政编码:410001 联系电话:(0731)4464167、 4463659、4464167(传真)。电子邮箱: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 40 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关键词 按研究内容设立。 关键词最多不超过 3 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学科分类 请按以下学科选项填写 。限报 1 项。例如: 9 高等教育 1、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2、教育心理。3、教育信息技术。4、比较教育。 5、德育。6、教育经济与管理。7、教育发展战略。 8、 基础教育。 9、高等教育。 10、职业技术教育。 11、成人教育。 12、体育 卫生美育。13、民族教育。 14、国防军事教育。课题类别 请按以下类别选项填写,限报 1 项。 例如: A省级重点资助课题A.省级重点资助课题 B.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C.省级一般课题。D. 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E高校党建研究专项 F 中小教 师专项课题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报 1 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所在市州 请选项填写,限报 1 项。 例如: A长 沙市 A.长沙市 B.株洲市 C.湘潭市 D.衡阳市 E.常德市 F.岳阳市 G.益阳市 H.邵阳市 I.郴州市 J.永州市 K.怀化市 L.娄底市 M.湘西自治州 N.张家界市 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报 1 项。例如: E中小学校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省教育 厅直属研究机构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职业学校、技校、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省教育厅各处室 H.省委、省政府机关 I.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J.其他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 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最多不得超 过 15 人。预期最终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属必须填写的最终成果,其他选项填写,最多限报 2 项。例如: A专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申请经费 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一般课题者,不填此栏。4、 基本数据表课题名称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学 生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培 养 研 究 与 实践关键词 校 企 合 作 工 学 结 合 培 养 政 策课题类别 B 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学科分类 10 职 业 技 术教 育 研究类型 B 应用研究主持人姓名 袁园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日 期 1982 年 12 月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讲师/工艺美术师 研究专长 高职艺术教育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担任导师所在市(州) A 长沙市 所属系统 B 其他高等院校工作单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电子信箱 7229784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井湾路 784 号 邮政编码 410004联系电话 (办 含区号家(手机)份证号码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研究专长 工 作 单 位 签名丰明高 男 45 教授 主任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 湖 南 科 技 职 业 学 院蒋尚文 男 50 教授 督学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 湖 南 科 技 职 业 学 院莫 钧 男 34 副教授 副主任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 湖 南 科 技 职 业 学 院滕小松 男 45 教授 副院长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 湖 南 师 范 大 学唐宇冰 女 44 教授 系主任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 湖 南 女 子 职 业 大 学陈鸿俊 男 46 副教授 副院长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与 研 究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参加者预期最终成果申请资助经费(单位:万元)预计完成时间 2013 年 9 月 5二、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 作 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模式探究 丰明高 论文 装饰 2006( 3)CAI在 艺 术 设 计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丰明高 论文 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2)高 职 艺 术 设 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思 考 丰明高 论文 当代教育论坛 2005(8)编排设计 丰 明 高 教材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9效果图表现技法 丰 明 高 教材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9图案设计 丰明高 教材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9广告设计 丰明高 教材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9艺术设计“过程式教学”的探究 丰明高 论文 美术大观 2008(9)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探讨 丰明高 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12)设计与设计教育 蒋尚文 论文 装饰 2003(11)标志设计 莫 钧 教材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9字体设计 莫 钧 教材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9展示设计 莫 钧 教材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8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失与应策 莫 钧 论文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2007(9)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应如何改革 莫 钧 论文 教 学 论 坛 2006(12)高职设计教育初探 蒋尚文 论文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8(2)艺 术 与 技 术 的 结 合 设 计 教 育 浅 探 蒋尚文 论文 职教论坛 2007(2)应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蒋尚文 论文 教书育人 2003(5)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求 袁园 论文 湖南包装 2008.(12)浅析色彩在现代编排设计中的重要性 袁园 论文 企业家天地 2009.(6)动画造型在动画中的表现手法与视觉表达 袁园 论文科技促进发展 2008.(11)艺术设计考核模式改革 2010室 内 设 计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电脑艺术设计培 养 方 案装潢艺术设计培 养 方 案服 装 设 计 培 养 方 案影 视 广 告 设 计 培 养 方 案艺 术 设计 专 业建 设 委员 会教 学 计划 、 大 纲 校内出版 20116环 境 艺 术 设 计 培 养 方 案三、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主持人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专业能力形成途径研究XJK06CZC068 2006.6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已结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XJK08BZC026 2009.9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已结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就业形式研究 430322 2009.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已结题四、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要求逐项填写,限 4000 字以内)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1、怎样才能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模式检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以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2、如何解决以学习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3、通过在市场行业的岗位中展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特色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实践的对策与措施。(2)课题界定涵义: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内容:本课题从以能力为本的教学培养模式出发,体现“技术应用,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围:以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和发展,在学生专业能力系统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通过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开发,可以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的宗旨,落实“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中。(3)国内外研究述评7英国是较早开展职业核心技能研究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英国将现阶段的核心技能明确为 6 项,即: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自我提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英国所开发的核心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转移性,它不仅是普通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行一种新型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中国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在 1998 年立项、2000 年正式启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国家课题研究中,提出中国自己的核心技能标准体系 ,该体系参照英国标准分为 8 个技能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根据国情,我国“核心技能标准体系”比英国标准多了两项:革新创新能力和外语(主要是英语)应用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适用的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关注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最终任务。在对社会需求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核心技能的培养,研究专业核心能力,将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4)选题意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可以促使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学生为媒介,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同时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又通过企业的融合,使学生走进并适应了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最终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充实和完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成果。面向市场对人才需求,创新高职专业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应用程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色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对策与措施。(5)理论依据1) 教育部于 2006 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6)研究价值1)充分体现了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模式检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以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建立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中心,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8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3)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出明确的考核方案,并可以使专业的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4)通过本课题的全面研究,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职教育建设的速度步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指导价值。2、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适用的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关注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最终任务。因而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时候,在对社会需求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核心技能的培养,研究本专业核心能力,将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2)研究内容1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研究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适用的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关注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最终任务。围绕培养职业核心技能设计设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即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原则,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创新和特色的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设计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技能课、职业技术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基本框架,使得专业围绕职业核心技能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思路更加明晰。2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研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双证结合提出毕业标准、设计课程体系”:职业技术课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整体优化,应结合市场规律、尊重教学规律,科学设计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安排,并和专业培养有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的考试、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校企结合保证培养体系设计和课程设计突出就业导向”: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工学结合进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过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域的课程要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3.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模块构建研究根据 OSTA 提出的八大通用核心技能,结合高职培养人才培养任务。把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9养的专业能力要求分为职业通用能力(包含于综合素质与能力模块中) 、专业核心技能(又称专业知识与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包含于专业拓展能力模块中)三个模块。各模块有各自的侧重,整体又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和强化。4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紧扣工作岗位任职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工学结合能够给学生以真实的角色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工学结合,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规划和职业或岗位的要求,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学习的主体意识;紧紧围绕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符合。将企业真实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纳入其中,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将工作项目任务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模式。(3)研究假设在工作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以“工学融合”为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其基本内涵: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项目任务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以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为目标,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