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佐卡因综合实验论文范本_第1页
苯佐卡因综合实验论文范本_第2页
苯佐卡因综合实验论文范本_第3页
苯佐卡因综合实验论文范本_第4页
苯佐卡因综合实验论文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报告题 目 苯佐卡因的合成及表征 姓 名 姚智超 学 号 3150512019 分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专业班级 生工 151 班 指导教师 周先波 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6 日摘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1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一) 2NH3C3COH34KMn3NCHl2NO3CH4S2N23OCH(二)COOH2NO 2NHCOOH2NH4FeSO3 2NH .H O2 5C H OHHCl2 5COOC H(三) 2NH25CO25C NO232NOFe4l(四) 3CH2NO4KMnCH2N54Snl23C2NO/Pt59%23CO2NH等多种方法,存在产率与产量较低的问题和缺点。本实验选择是以对甲苯胺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酰化制备对甲基乙酰苯胺,然后用高锰酸钾氧化制备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再将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18%的盐酸酸性水解下反应得到对氨基苯甲酸,再将得到的对氨基苯甲酸经乙醇酯化得到苯佐卡因。关键词: 苯佐卡因、氨基苯甲酸甲酯、局部麻醉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21 引言1.1 苯佐卡因简介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用于麻醉局部施用,作用于皮肤、黏膜的神经组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随后有麻痹感,使各种感觉暂时丧失,麻痹感觉神经末梢而产生止痛、止痒作用。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是起效迅速,约 30 秒钟左右即可产生止痛作用,且对粘膜无渗透性,毒性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因而其市场需求量极大,我们需探索起简洁高效的制备方法。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结构式:1.2 合成路线设计1.3 苯佐卡因及中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3.1 苯佐卡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无色斜方形晶体,无色无嗅无味。分子量 165.19。熔点 88-90。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可燃。1.3.2 中间体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无 色 针 状 结 晶 。 熔 点153 , 沸 点 307 ( 升 华 ) , 闪 点 168 , 相 对 密 1.212。 微 溶 于 水 , 溶于 醇 ; 醚 ; 乙 酸 乙 酯 ; 冰 乙 酸 和 热 水1.3.3 中间体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子量:179.180,熔点 256.5。白色片状结晶,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和乙醚。1.3.4 中间体的对氨基苯甲酸物理和化学性质:白色粉末,熔点 188,分子量 137.14。稍 溶 于 冷 水 , 易 溶 于 沸 水 、 乙 醇 和 乙 醚 ,可燃。2 实验材料及方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2.1.1 实验药品实验主要涉及到的原料数据列表药品名称 规格 生产单位对甲苯胺 化学纯 上海金山亭新化工试剂厂盐酸、冰醋酸 化学纯 中国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氨水 分析纯 杭州长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镁、氯化钠 分析纯 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乙酸乙酯 分析纯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五联化工厂浓硫酸 分析纯 杭州巨化试剂有限公司亚硝酸钠 AR 分析纯 上海振欣试剂厂氯化钙 分析纯 浙江省建德市莲花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 分析纯 浙江中星化工试剂有限公司高锰酸钾 分析纯 宜信市第二化学试剂厂锌粉、草酸 分析纯 上海金山区兴塔美兴化工厂2.1.2 实验仪器及规格实验主要仪器设备数据列表仪器名称 生产单位红外吸收光谱仪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电炉 浙江嘉兴凤桥电热器厂/FD-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4电子精密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WRS-1B 数字熔点仪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 CL-2 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红外灯 MT-810 深圳市健之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泛 PH 试纸 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2.2 实验装置图: 抽滤装置:图: 图:2.2 合成方法2.2.1 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实验原理: 芳胺的酰化可以将氨基保护起来,并且乙酰基的空间效应使芳胺成为对位取代。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5反应式: 实验步骤:在 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7g 对甲苯胺(0.1mol)后,缓慢加入14.4mL 冰醋酸 (0.25mol)及少许锌粉(约 0.1g)防止对甲苯胺氧化,混合均匀后加入沸石,搭建蒸馏装置。如图。将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对甲苯胺溶解,溶液成褐黄色。然后逐渐升高温度达到 100左右,维持温度在 100-110反应约 1.5 小时,蒸出大部分水和剩余的乙酸,在温度出上下现波动时,表示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趁热倒入盛有 200ml 冷水的烧杯中,会有白色固体析出,稍加搅拌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数次得到粗产品 8.2g。取 3g 粗产品重结晶,得白色固体,在红外灯下干燥,测量得熔点:148.6148.8。重结晶方法: 用体积比为 7:3(10.5:4.5)的乙醇水溶液溶解粗产品,加入活性炭(原溶液的 1%-2%) ; 趁热过滤,除去锌粉,活性炭等杂质; 冷却结晶,抽滤;2.2.2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实验原理: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用高锰酸钾进行化学氧化。反应式:在 500mL 烧杯中,加入对甲基乙酰苯胺 7.5g(0.05mol) ,七水硫酸镁20.0g(0.08mol)和 350mL 的水,将混合物在不断搅拌下水浴加热到约 85,加热 45min。混合物变成深棕色,用玻璃棒蘸取一滴反应混合物点到滤纸上做紫色环实验。 (若有高锰酸盐存在,则在二氧化锰点的周围出现紫色的环,可加少量固体亚硫酸氢钠直至点滴试验呈负性为止。 )趁热用两层滤纸抽滤除去二氧化锰沉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6取无色滤液,冷却,加 20%硫酸酸化至溶液 PH=2-3,生成白色固体,抽滤,压干,烘箱干燥,得到产物 2.7g。2.2.3 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实验原理: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乙酰基衍生物可水解成芳胺。反应式: 在 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2.7g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21.6ml 18%的盐酸(以每克产物用 8mL18%的盐酸来计算盐酸的量) ,加入沸石,进行水解,小火回流30min。如图。待反应物冷却后,加入 50mL 冷水,然后逐滴滴入 10%氨水中和至溶液PH=3-4,一边滴入一边充分搅拌。充分摇匀后置于冰浴中骤冷以引发结晶。待晶体完全析出后抽滤收集产物,用烘箱烘干得产物 1.27g。2.2.4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原理:酯化反应式:在 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甲酸 1.27g,17.78mL95%乙醇(每 1.0g对氨基苯甲酸加 14ml 无水乙醇 ),旋摇烧瓶使大部分固体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浴中冷却,加入 1.8ml 浓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沉淀,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回流 1 小时。当沉淀都溶解后,将反应混合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后分批加入 10%碳酸钠溶液中和,直至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无明显气体释放,检查溶液 PH 值,再加逐滴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至 PH=9,在中和过程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7将溶液倾析到分液漏斗中,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固体后并入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20mL 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乙酸乙酯层。搭建蒸馏装置如图,在水浴上蒸去乙酸乙酯和大部分乙醇,至残余油状物约 4mL 为止。将残余油状物用 50%的乙醇重结晶,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结晶析出后,抽滤,红外灯烘干,产量约为 0.23g,熔点为 86.0-86.0。2.2.5 测红外光谱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 验 结 果 数 据 记 录 与 整 理产物 对甲基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化学结构式CO2H5NH2理论产量(g)14.9 9.0 3.0 1.2实际产量(g) 8.2 2.7 1.27 0.23产率(%) 55.03 30.0 42.33 19.17熔点() 148.6-148.8 249.5-249.7186.5-186.7 86.0-86.0熔点() 文献值148.0151.0 188-189 187188 91923.2 对甲基乙酰苯胺合成结果与分析3.2.1 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产量分析 对甲基乙酰苯胺的产量与理论产量有一定的差距,其可能的原因是在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的过程中未对产物进行彻底的烘干或有杂质。3.2.2 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熔点测定及分析熔点为 148.6-148.8,与文献值相同。3.2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合成结果与分析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产率为 30.0%。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产量与理论产量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8一定差距,其可能原因是抽滤后部分产物残留在二氧化锰沉淀上.3.3 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结果与分析对氨基苯甲酸的产率为 42.33%。对氨基苯甲酸的产量与理论产量有一定差距,其可能原因是未冷却结晶完全,部分产物仍然在溶液当中。3.4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结果与分析3.4.1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产量分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 19.17%。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产量与理论产量有一定差距,其可能原因是 1、沉淀过程中,部分产物仍然在溶液当中;2、蒸馏后残余油状物较少,转移时部分残留在圆底烧瓶壁上。3、重结晶中,部分损失。3.4.2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分析3423.45,3344.45,3223.75 为 NH2的吸收峰;2984.52,2899.70 为苯环中 CH 的峰值;1685.30 为 C=O 的峰值;1170,1281.23 为 C-O 的峰值;1474.78 为乙基的峰值;因此,通过上述,可以得知产物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图见附件) 。4 实验总结与展望本综合实验让我们从查找自主的查找文献资料开始,到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成报告,要求我们在初步完成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训练,掌握综合化学实验的技能,以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期间取得了一些小成果:(1) 了解的基团的保护;(2) 熟练掌握了液体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3) 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巧。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的困难:(1) 提纯问题;(2) 重结晶问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论文9(3) 还原剂的选择问题。通过本次实验课题的研究, 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对自己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学习了如何选择多步有机合成实验路线。并增强了在实验中如何解决和分析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知道实际操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使我们掌握各类型的合成,表征和实际应用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综合实验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将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参考文献1 宗汉兴等,基础化学实验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高鸿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