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气 血 津 液【目的要求】.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分类。.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掌握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功能。.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第一节 气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中医学气的理论的基石。中医学不仅继承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这一基本观点,而且通过医疗实践,创造性地、系统地、广泛地对气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气的理论。中医学关于气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中药的寒、热、温、凉性质称为 “四气” ;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各种致病因素称为 “邪气” 。本节所述的气,是专指人体之气,与上述各种气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古代学者以“阴阳交感”的理论来解释。天地之气相互交感,阴阳二气运动变化,气和而化生万物。人与万物一样,同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医门法律:“ 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二、气的运动(一) 气机的含义 气机 气的运动。气流行于全身,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的运动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在于运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二)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1.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气运动的普遍规律,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正是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才产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之中。例如,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肢体运动,眼睛视物,声音语言等。,(三) 气的运动与脏腑关系 心肺居上 宜降肝肾居下 宜升脾胃居中 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六腑以通为用 宜降 气机调畅 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 气机失调 气的运动失去平衡协调,导致人的生命活动出现异常而成为病理状态。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三、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 禀受于父母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 1.肺为气之主 (二) 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3.肾为生气之源,(一) 气的主要来源,后天之精气,四、气的功能 (一) 推动作用:指气的活力很强,具有推动、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作用和促进人的生长发育。1.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2.推动人体生长发育3.推动精、血的生成、运行4.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二) 温煦作用: 指气是机体热量的来源,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1. 维持体温2. 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3. 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循行,(三) 防御作用:指气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卫机体、防御外邪入侵和驱逐消除邪气的作用。1. 抵御外邪入侵2. 驱邪外出 (四) 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和统摄的功能。1. 固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2. 固摄津液(汗液、尿液、唾液、消化液等)3. 固摄精液,防止无故流失此外,气还具有固摄脏器、固摄冲任等作用。,(五) 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气化运动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营养作用:主要是指营气的作用。脾胃运化饮食物,产生水谷精气,进而化生营气,分布于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综上所述,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五个方面,在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它们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才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五、气的分类 (一) 元气1. 含义: 元气又名原气,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 生成:源自先天,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培育。 3. 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分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 无处不到。 4. 功能: (1)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2)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二) 宗气 1. 含义:积于胸中之气,又名大气。 2. 生成: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3. 分布:聚于胸中,贯注心肺 4. 主要功能: (1) 走息道以司呼吸,主管肺的呼吸和发声功能。 (2) 贯心脉以行气血,贯注心脉,推动其运行血气。 (3) 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三) 营气1. 含义:又名“荣气”,是运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气可化生血液,故又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 2. 生成:由水谷精气中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 3. 分布: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 4. 主要功能: (1) 化生血液 (2) 营养全身,(四) 卫气 1. 含义:是运行于脉外,具有保卫机体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又称“卫阳”。 2. 生成:由水谷精气中性猛而活跃的成分所组成 3. 分布:循行于脉外,布散于全身,并主要分布于体表。 4. 主要功能: (1)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 温养肌肉、皮毛以及脏腑。 (3) 调节腠理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营卫之气关系表,思考题1.试论气在人体中的作用。2.试论脾胃在气生成中的作用。,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运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府 脉 离经之血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即出血。,血,二、血的生成 1. 水谷精微化血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注于脉,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而为血。 2. 肾精化血 肾所藏的精,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亦可化而为血。,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 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 2. 心 心主血脉,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促进血液的生成;二则水谷精微须经过心肺的气化才能变成血液。 3. 肝 肝具有生发之气,有助于脾与心的生血功能。 4. 肾 肾藏精,一则肾精可化为血,二则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奉心化赤而为血。,1. 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2. 肺朝百脉 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辅助 心脏, 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3. 脾主统血 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 脉外。 4. 肝主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 功能。此外,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使血 运行畅通无阻,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三、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血液正常循行需要两种力量,1. 推动力,2. 固摄力,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血液正常循行的必备条件,1. 血液充盈,寒温适度2. 脉管完整而通畅3. 全身脏腑功能正常,思考题:试论血液生成的基本过程。试论血液正常循环必备的条件。,第三节 津 液一、津液的概念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及其正常代谢产物,包括涕、泪、唾等。分泌物以及汗、尿等排泄液。 津液与气相对而言,性质属阴,又称“阴津”、“阴液”。,津与液的异同津和液同属于正常水液,同源于饮食水谷,本属一体,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补充,互相转化,故两者常相提并论。但津和液在性质、分布和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津与液的异同点,二、津液的代谢(一) 津液的生成:通过脾胃、大小肠等脏腑的气化功能生成。 1脾胃运化 胃为水谷之海,受纳、腐熟饮食水谷, 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吸收水分和营养。 2小肠主液 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 精微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 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送入膀胱,把糟 粕下输于大肠。 3大肠主津 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剩余水分,参与 津液的生成。,(二) 津液的输布 (1) 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之宣降将津液1. 脾气散精 输布全身。 (2) 直接将津液布散全身。 (1) 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 和体表 (2) 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下部、 肾和膀胱。,2. 肺主行水,4. 肝主疏泄 肝的疏泄能使气机调畅,气行则水行,协 助津液的正常输布。 5. 三焦决渎 三焦是津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化功能正 常,则水道通利,津液畅通无阻地运行全 身。,(1) 推动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的津液代谢功能。3. 肾主津液 (2) 将肺下输于肾的津液中之 “ 清 ” 者重 新吸收,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 “ 浊 ” 者生成尿液下注膀胱。,(三) 津液的排泄1. 尿液 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尿液的生成主要 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膀胱贮尿、排尿的功能, 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固摄和气化作用。此外, 尿液的形成和排泄与肺、脾等脏腑也有密切联 系。 2. 汗、呼气 汗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气宣发和卫气调 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心在液为汗,汗液的排泄 与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3. 粪便 粪便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排泄过程中起润滑 作用。 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津液代谢示意图,水饮,(受纳腐熟),(主液),(主津),口 胃小肠大肠大便,脾,肺,肾,膀胱,(主行水),宣发,肃降,清升,浊降,呼吸道,皮肤汗,(主水)气化,(气化)贮尿排尿,上输,分别清浊主开合,尿,入,-,-,-,-,运 化,三、津液的功能 (一) 濡润作用 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各脏腑、官窍等组织器官之中,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津的质地较清稀,以滋润作用为主;液的质地较稠厚,以濡养作用为主。 (二) 血液的组成部分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与营气相合,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为血 (三) 运载作用 津液为气之载体之一,人体之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运动变化于津液之中。当汗、吐、下而丢失大量津液时,气也会随之脱失,形成 “ 气随津脱 ” 之候。,此外,津液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尿、汗、呼气等方式,将机体的代谢产物不断地排出体外,维持机体正常的气化活动。(排泄代谢产物) 津液的代谢随机体和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如春夏汗多尿少,秋冬汗少尿多,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思考题1.试述津液代谢的过程。2.试述津能载气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 气为血之帅 (1) 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主要指营气) (2) 气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的推动作 用能促进脏腑化生血液 (1) 气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 (2) 气通过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而推动血行 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 气能摄血,是脾统血与肝藏血的作用,1. 气能生血,2. 气能行血,3. 气能摄血,(二) 血为气之母 1. .血能载气: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 血液是气的载体之一,气依附于血,通过血液循环而布散全身。当大出血时,气亦随之而丢失,形成 “ 气随血脱 ” 之候。 2. 血能养气:血液可以充养气,使气保持旺盛。 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提供水谷精微和运送脏腑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保证气的生成与运行正常地进行。 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气固血可止,气足血可生,所以,血脱之急症,应急用大剂独参汤先益气以固脱。,1.气能生津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 推动作用。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治疗:补气生津,二、气与津的关系,推动作用温煦作用 气化防御作用,生成津液的 输布 依赖于气的 排泄,(一)气对津液的作用,2.气能行津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生理:气行则水行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化水”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3.气能摄津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治疗:补气固津 玉屏风散,1.津液载气机理: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浮失散而无所归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病理:气随津脱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2.津液化气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生理:津充气旺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治疗:气阴两补 吐泻过度,(二) 津液对气的关系,化源相同:同源水谷功能相同:滋润濡养,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血同源,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 作用下入脉中,与营气结 合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院护理流程课件
- 邮政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 2025生殖健康咨询师题库检测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超分子分离详解
- 环境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按月培训内容课件
- 2025版权质押合同(合同范本)
- 2025合同签订关键要点指导
- 冲床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冲压设备安全培训大纲课件
- 产教融合育人协同创新模式
- 农资创业项目计划书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HJ 2535-2013代替HJ-T304-2006)
- 矿山支护工安全培训课件
- 冠寓公寓运营管理手册
- 装配工基本技能培训
- 民谣酒馆项目融资计划书
- 新概念张云生讲解的笔记
- 焊工施工方案大全
- 大班数学《年妈妈的故事》课件
- 汕头市房地产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