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语出北宋学者程颢。在儒家传统中, “ 仁 ” 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是仁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和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比如周易讲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认为阴阳是宇宙创生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乾天坤地,正是宇宙间阴阳之最大者,它们具有 “ 生生 ” 之大德,所谓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 ,其 逻辑正基于此。所以北宋张载才提出 “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意指人间百姓都是我同胞,世间万物皆与我为同类。礼记也讲,圣人“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 。这种将天地人贯通为一体的宇宙观,为中国文化所独有。 那么,什么是仁呢 ?仁在儒家哲学中既是 “ 全德 ” ,又是 “ 元德 ”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以 “ 爱人 ” ,这讲的是作为 “ 全德 ” 的仁,它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在内的。而文言传释 “ 乾元 ” 曰: “ 元者,善之长也。 ” 朱熹进而说: “ 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 之长也。 ” 这里讲的就是作为 “ 元德 ” 的仁,它像春天一样有着生发之功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善性、善情。比如程颢喜欢讲 “ 观万物皆有春意 ” ,还讲 “ 观鸡雏,此可观仁 ” 等,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程颢认为,一个人如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那他自然就 “ 浑然与物同体 ” 矣, “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 存久自明,安待穷索 ” ,自会达到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境界。后来王阳明讲 “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 ,与此一脉相承。 具体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在论语中,孔子说: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也就是说, “ 仁之方 ” 无他,只是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从反面来看,程颢曾举 “ 手足痿痹 ” 之症说: “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 博施济众 ,乃圣人之功用。 ” 也就是说,那些麻木不仁者已经相当于病人了。 由此也可看到,承认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 “ 博施济众 ” 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子贡问孔子: “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 孔子说: “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 一个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仁者,自然会以百姓的喜乐为喜乐,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选自孙福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仁 ” 是儒家传统中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意为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体,是仁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B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 ,这些 话的逻辑来自于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 C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这种宇宙观,为中国文化所独有,中国古代的人较西方人而言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 D “ 仁 ” 是 “ 全德 ” ,也是 “ 元德 ” 。其中, “ 全德 ” 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一切美好品德, “ 元德 ” 可以说是一种善性、善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张载提出 “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的观点,这个观点正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息息相通的联系。 B “ 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 ” “ 观鸡雏,此可观仁 ” 等观点,都是从“ 元德 ” 的角度出发,阐发了其具有生发功能 。 C那些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仁者,必然会心系百姓,他们自然会把百姓的喜乐疾苦放在心上。 D “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 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 因此,那些麻木不仁的人都是患了疾病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要想达到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境界,只要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若能 “ 博施济众 ” ,简直就是圣人了。 B王阳明讲的 “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 ,这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又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C “ 观万物皆有春意 ” ,程颢认为,一个人只有能体会到万 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那他才能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 D中国文化所固有的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的仁者情怀,必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二、现代文阅读(二)(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胡适:学术一代宗师 胡适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有很可观的成绩。他有 5 万多字的水浒传考证、后考, 2 万多字的红楼梦考证, 2 万多字的西游记考证, 1 万多字的镜花缘引证,还有洋洋洒洒醒世姻缘考证等等。胡适对旧小说的考证,主要兴趣放在版本、作者及小说演变上,用他自己的话说: “ 搜寻它们不 同的版本,以便于校订出最好的本子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找出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传记资料来,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望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 ” (胡适文集 397 页) 胡适将水浒传划为 “ 历史小说 ” 一类,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寻找版本,弄清了“ 水浒 ” 由最初民间口头的小故事演变为章回体的大部小说的过程,曾经有过的各种版本和它的作者以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删削和评点等各种情况。以水浒传为例,胡适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范式。 此后,他又运用这个范式对西游记三侠五义等进行了具体的考证。他的示范,为当时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真可以说是起到了 “ 打开一条新道路 ”的作用。 对于红楼梦,胡适将之归为 “ 创作小说 ” 的一类,他对该书的考证独具慧眼,开创了一个 “ 新红学 ” 派。在胡适之前,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附会猜测的阶段,有的说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故事,有的说是写纳兰性德的家事,更有的说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影射的是清朝统治。胡适考证红楼梦,指出他们走错了路,他从考证者的家世、身世入手,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胡适 的这一研究成果,使红学走出了猜疑附会的索隐,进入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阶段。 胡适把民主主义思想引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对旧小说的思想精华和糟粕进行了清理批判,其许多大胆的见解,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研究,开创了这一学科的新局面。胡适在史料考证方面涉及面也较广,文章很多,其中,他耗费精力最多、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勘水经注一案。 胡适重勘水经注一案是调查戴震(东原)注水经是否窃取了全祖望、赵一清的成果,为戴东原洗冤辩白。胡适人生十八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调查研究,寻找大量的材料,写了几十篇文章 探讨这个问题,以事实为准绳,为戴东原平反。认定戴东原没有看到赵的书,更没有看到全的书,无从抄袭;同时还指出,诬蔑戴东原抄袭,是思想史撬入学术史的结果, “ 因为戴东原是当时思想的一个叛徒,批评宋朝理学,批评程子、朱子 ” ,故骂戴的人 “ 动了正义的火气 ” (胡适文集 178 页)。 总之,胡适在 “ 整理国故 ” 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见解,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展示了解决具体学术课题的范例,因而胡适也就赢得了 “ 一代宗师 ” 的盛誉,在学术的发展方向是哪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来与胡适交谊至深的傅斯年,原是北大国文部的学生、黄 侃的高足,受同宿舍同学顾颉刚的邀请,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原本对胡适相当轻蔑的傅斯年,听了几次课后,感到受益匪浅,于是转变立场,从 “ 黄门侍郎 ” 改从胡适的门下,成为学生中新潮人物的代表。傅斯年终身服膺于胡适的学术范式,他在担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着力倡导史料考证的研究,将之作为史学的正宗。 从整理国故中涌现的许多精英,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胡适的影响,如红学专家俞平伯、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明史专家吴晗等,胡适的学术范式也由此得到大力的拓展和广泛的认同。 (选自刘筱红著胡适,湖北教育出版社,略有删改 ) 相关链接: 胡适( 1891 12 172 24),字适之。安徽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红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诗文集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新版辞海) 顾颉刚表示,他的全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看来的。 (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胡适把它的地位,最终提高到了与传统经学、史学平 起平坐的同等位次。 B胡适将水浒传划为 “ 历史小说 ” 一类,将红楼梦归之为 “ 创作小说 ”一类,说明不同类的小说研究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C胡适非常重视史料考证,他就是据此开创了新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的。 D顾颉刚邀请傅斯年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结果傅斯年改换门庭偷到胡适的门下,说明黄侃的学问存在问题。 E这篇传记语言通俗,虽然是记载传主进行古典小说、史料的考证,但表述时并不深奥难懂,所引用的胡适言论也直白平易。 5概括胡适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3 分) 6结合原文,谈谈胡适的治学 方法与成就,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5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塑佛 塑佛用的是泥,所以又叫泥塑。完成一尊佛像,要经过八道工序:制架、做胎、细磨、水磨、润油、贴布、抹漆、装金。钦永其从十四岁拜师学艺,除 “ 文革 ”十年不得不回乡下种田外,几乎所有的光阴都丢在寺庙里了,不少名山大刹都有他塑的佛像。所谓塑佛,其实是泛指,除释迦牟尼、燃灯、弥勒等佛像外,还有菩萨、声闻、护法三大类别。 这一次,华光寺重修好几个大殿,华光寺的老方丈智本,专差人来盛情邀请他去把把关。一眨眼,十 个月了。只剩下一个三佛殿了,里面将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眼看着离春节也就半个来月,工程队的二十几号人,像宿鸟归飞,呼啦啦回家过年去了。 钦永其决定留在寺里过年。 智本方丈在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忽然来到后院。 “ 钦施主,连日冰冻,你在小寺受苦了。刚接到本市电业局的电话,说有三个工人要住到寺里来,以便为这附近的铁塔和高压线除冰清雪。 ” 果然来的是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汉子,摘下藤帽,露出很憨诚的黑红脸膛,大声说: “ 钦老,我们要打扰你了,请你包涵。我姓归,叫归来。这两个是我的伙伴,他叫小刘,他呢,叫小张 ,我们都是架线护线的。 ” 三个人每天吃过早饭,都把要携带的东西清点出来,从大帆布包里掏出各自的工具袋,工具袋里放上榔头、扳手、螺丝刀、电工刀、剪丝钳,再放上铝饭盒;理出一捆大拇指粗的尼龙保险绳,带上一副轻便的攀爬电杆的脚踏板。钦永其看着他们在工作皮鞋外,牢牢地套上草鞋,头上戴好藤帽,手上戴好手套。这一身装束几多沉重,还要扛着打冰的长竹竿,真不容易。 每天的光景惊人地相似:归来他们早出晚回;钦永其在黄昏时烧水、做饭;晚上大家围炉向火,热腾腾地喝茶、聊天。但钦永其发现归来的眼神里,忽地隐含着沉重的忧愁,话也说得 很少了。 “ 归来,身体不舒服 ?” “ 好着哩。 ” “ 家里还安吉吧 ?” “ 安吉。爷爷。 ” 归来笑了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离春节只有四天了。这一天的雨雪特别大,天特别冷。 三个人又像平日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去了。 瓦瓴上喧吵着很密集很混浊的雨雪声。 钦永其蓦地站起来,在屋子里焦躁地转圈,然后粗声粗气地骂起来: “ 这该死的天! ” 转了一阵,骂了一阵,他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他忽然发现归来的枕头边,放着一个红封皮的日记本,准是忘记收了。归来深藏忧郁的眼神,引发了他要翻看这个日记本的冲动,当然他只看最近写的那几 页。他从枕头下摸出那个日记本,翻到了那几页,迅速地看起来: “ 母来电话,说父病重住院 妻子将家中的存款尽取 女儿患肺炎住院 领导来电话,说可以请假回家探视,但我不能离开岗位 ” 什么都明白了,父病女病,归来却不愿回家去看望以尽子道和父道,因为公家事大,但其内心之痛如割如刺,自是不言而喻。他把日记本重新塞到枕头下,莫明其妙地又拍打几下枕头。他想,等归来傍晚回来,一定要力劝他回家去看望父亲和女儿 ! 天渐渐地黑了。却一直听不到那沉重而又疲惫的脚步声。 六点钟过了。 雨雪依然在下。 钦永其的心开始悬起来、落下去 ,像冲碓的碓锤,胡乱地冲撞着胸膛,咚咚地响。他再也坐不住了,套上草鞋,拄着拐杖,走到院门外去看、去等。粗大的雨点、雪粒扑打在脸上,生痛生痛。 背后忽然响起智本方丈的声音,低沉、沙哑: “ 钦施主,别等了 ” “ 归来因爬到山边的一根电杆上去敲冰,电杆兀地断了,归来和电杆一起摔下山谷。他们找到归来时,他已经只有些许气息了。临终时交代,他尸体不要抬进后院,更不要抬进这间屋子,以免惊扰了你这个爷爷。 ”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现出了土地的原色。 工程队的人相继回到了华光寺。 钦永其说,那尊燃灯佛由他亲自来塑。智本方丈听说钦永其亲自塑燃灯佛,得闲了便要到三佛殿来看看,和钦永其说说话。 “ 大智度记说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 ” 钦永微笑着说: “ 一切送光明、护光明者,皆是佛。 ” 一个月后,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圆满完成了。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燃灯佛,右边是弥勒佛,金光闪闪,庄严肃穆,悲天悯人,但又体现一种无畏与沉毅,观者无不赞叹。 智本方丈把燃灯佛看了又看,那脸型,那眉眼,那嘴和鼻,那神情,分明都见出归来的影子,很生活化,但又确实是燃灯佛的传统塑法。燃灯佛那个手势(又称印相 、印契),钦永其特意塑出的是 “ 施无畏印 ” ,右手抬起上升,掌心朝前,左手平放在膝上,其义为能解决众生苦难。 (选材于聂鑫森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小说以归来、小刘、小张 “ 除冰雪,保用电 ” 为线索,展开全文的结构叙述,一段抗击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由此展开。 B小说没什么离奇的情节安排,语言风格质朴淡雅,小说一开篇就为我们介绍了塑佛工艺之精和钦永其技艺之高,文字散发着浓浓的古郁幽香的味道。 C归来日记中的话语虽然简单朴实,却又蕴含深意,是归来内 在品质的呈现,是对自身使命的坚守,更是对生命韧性的坚守。 D “ 塑佛 ” 一词语意双关,既指钦永其用泥为寺庙塑佛的外形,也指归来三人用实际行动塑佛的精神,小说三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就是按照归来三人的原型塑造的。 E小说结尾对佛像的详细描述,是为了突出民间匠人钦永其高超的技艺并与文章开头塑佛的工序及钦永其塑佛的经历相呼应。 8请赏析文中划线景物描写的作用。( 4 分) 太阳光穿过冬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路面上湿漉漉的,冰雪正在融化,斑驳地现出了土地的原色。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钦永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 主人公是归来,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 分) 四、古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升,进士起家。靖康之难,升翼其父,以背受刃,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治豪民伪券,还陈氏田,吏才精强,人称之。 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常以自随。椿奔走淮甸,绥流民,布屯戍,察庐、寿军情,相视山水砦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移湖北漕,适岁大侵,官强民振粜,且下其价,米不至 ,益艰食。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十三。每行部,必前期戒吏具州县所当问事列为籍,单车以行,所至取吏卒备使令。凡以例致馈,一不受,言事者请下诸道为式。 除枢密院检详。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椿谓:“ 邕远宜近,故迁之,岂无意 ?今莫氏方横,奈何道之以中国地里之近 ?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 ” 说怒,椿因求去,上慰谕令安职。 年六十九,上章请老,以敷文阁待制致仕。越再岁,上念湖南兵役之余,欲镇安之,谓椿重厚可倚,命待制显谟阁、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 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潭新置飞虎军,或以为非便,椿曰: “ 长沙一都会,控扼湖、岭,镇抚蛮徭,二十年间,大盗三起,何可无一军 ?且已费县官缗钱四十二万,何可废耶 ?亦在驭之而已。 ” 未满岁,复告归,进敷文阁直学士致仕,朝拜命,夕登舟,归老野塘上。 淳熙十年,卒,年七十三。朱熹尝铭其墓,谓其 “ 逆知得失,不假蓍龟 ” , “ 不阿主好,不诡时誉 ” 云。 (选自宋史 李椿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累辞不获 /乃勉起至 /则抚摩凋瘵 /气象一如盛时 /复酒税法 /人以为便 /岁旱 /蠲租十一万 /粜常平米二万 /活数万人 B累辞不获 /乃勉起 /至则抚摩凋瘵 /气象一如盛时 /复酒税法 /人以为便 /岁旱 /蠲租十一万 /粜常平米二万 /活数万人 C累辞不获 /乃勉起至 /则抚摩凋瘵 /气象一如盛时 /复酒税法 /人以为便 /岁旱 /蠲租十一万粜 /常平米二万 /活数万人 D累辞不获 /乃勉起 /至则抚摩凋瘵 /气象一如盛时 /复酒税法 /人以为便 /岁旱 /蠲租十一万粜 /常平米二万 /活数万人 11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推官 ” ,唐朝始置,节度使、观 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 “ 移 ” 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 调 ”“ 徙 ”“ 出 ”“ 行 ”“ 判 ”“ 权 ” 等。 C “ 敷文阁 ” 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 “ 铭 ” 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椿的父亲和哥哥死于靖康之难,年幼的李椿侍奉继母南逃,吃了不少苦头,因父亲的恩泽,补任迪功郎。 B李椿质疑拿着南丹州莫酋表要求去宣州买马一事,触怒张说,请求离职,皇上亲自出面,言辞抚慰,下令重新安排职务。 C李处不留恋官场,被提为敷文阁直学士退休后,早晨接到命令,晚上他就上船,回到野塘养老。 D李椿去世,朱熹曾为他写墓志铭,说他 “ 从反面了解得失,不假借蓍草龟甲占卜 ”“ 不阿谀主子的喜好,不求一时的赞誉 ” 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椿奔走淮甸,绥流民,布屯戍,察庐、寿军情,相视山水砦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 2)凡以例致馈,一不受,言事者请下诸道为式。 (二) 古代诗歌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 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14下列读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这首诗前有小序,交代人物、事件及写诗目的;正文八句四联,每句七字,起承转合一脉贯通,所以是一首七言律 诗。 B一、二句写景,从视觉到听觉,寓情于景,极写了环境的恶劣凄苦,含蓄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辛。 C三、四句正面写卖饼儿的生活:捧着饼盘,出门吆喝,此时,烈风大寒中,街市空旷,不见行人。 D五、六句写北风 “ 吹衣 ”“ 射饼 ” ,一 “ 吹 ” 一 “ 射 ” ,对比强烈,自然引出下句的心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张力。 15张耒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教育儿子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 1)诗经 氓中借桑叶的凋落来比喻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 是:桑之落矣, 。 ( 2)在师说中,韩愈用 “ , ” 精辟地概括了教师的职责。( 2 分) ( 3)论语 泰伯章中, “ , ” 焊好地诠释了孔子认为 “ 士 ” 应该具备远大的理想抱负、刚强坚毅的品格。 第 表达题(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在称雄之前,刘备成功地把自己装扮称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这一韬光养晦的做法让他得以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一起称雄三国时代。 今年里约奥运会最火的无疑是 “ 洪荒少女 ” 傅园慧了,她不仅在中国引发热议,在日本也走红,甚至不少欧美媒体也纷纷报道。众人纷纷称其可爱,对其奇葩的言行叹为观止。 自 8 月 1 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宣布后,网上盛传商务部反垄断局已两次约谈滴滴并依法进行调查,滴滴对此讳莫如深。 这几天,每当谈及那场冠军之战时,被称为 “ 骨气女神 ” 的郎导便神采奕奕起来,她说: “ 大家都知道,这次队员们打得都挺顽强的,她们堪称一群 骨气女孩 。 ” 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 达到公共场所 “ 无烟化 ” 的目标。 他此时正心事重重,尽管窗外鸟语花香,一片春意盎然,他也目不窥园,无心欣赏,还时不时的叹一口气。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表现,不是经典自身的问题,而是思想传承是否得法、教授方式是否恰当以及教授者本身素质是否合格的问题。 B被誉为互联网领域 “ 达沃斯论坛 ” 的 “ 乌镇峰会 ” ,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C关于红楼梦后 40 回的作者是谁 的问题,红学家有着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 2017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 2017 年 8 月 19 日在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拉开帷幕,有关部门一定要精心施工,为运动员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优美舒适的配套环境。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松树的品格是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大雪压来之时,大雪压来之时,高压线的铁塔都被压塌,而青松仍能挺住。竹是什么呢 ?竹本固, ;竹性直, ;竹心空, ;竹节贞, ,所以, 竹是君子的化身。而到了菊花,便是一种 “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王安石),“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 (郑板桥)的境界了。 不改志向 不见异思迁 不趋炎附势 不刚愎狭隘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5 分) 花草是有记忆的, 。虽说花草的生命很短,从春到秋,但它们把春秋一世的记忆藏进了种子,一代又一代传下去。花草就这样记住 了时间。 ,树是多年生的植物。树的生命记忆不仅有春有秋,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岁月。春天发芽,秋天结果,然后脱下满树的黄叶,这记忆能让我们看到。我们没看到的记忆是树干里的年轮,植物学家看到这一圈圈的树纹,就知道,哪年 ,哪年遇涝逢旱。 21国务院决定 2016 年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为增强社会公众对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认知度,做好农业普查的社会宣传动员工作,规范 “ 中国农业普查 2016” 标志的使用与管理,经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中 启用统一的 “ 中国农业普查 2016” 的标志。下图为 “ 中国农业普查 2016” 标志,请指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6 分) 六、写作(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今年高考,临沂市罗庄区的十八岁女孩徐玉玉以 568 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即将踏入大学的她,于 8 月 19 日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了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的九千九百元学费。得知被骗后,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不幸于 21 日离世。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认为是谁害死了徐玉玉,请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B(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 ,这些话的逻辑都来自于周易讲的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认为阴阳是宇宙创生的两种基本力量) 2 D(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文中说 “ 那些麻木不仁者已经相当于病人了 ” ,此 “ 病 ” 并非指身体上的疾病。) 3 C(原文第二段, “ 一个人如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 ” 为假设关系,选项变成了条件关系) 4 解析】 A 项 “ 最终提高了与传统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同等位 次 ” 原文是说“ 胡适本人认定 ” 的,不是客观事实。 C 项 “ 据此开创了新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 ” 分析不当,他提出的研究方法只是依据这一点,还有其他方面。 D 项 “ 说明黄侃的学问研究存在问题 ” 分析概括不当,只能说明傅斯年对胡适的研究感兴趣,只是信仰或崇拜的问题。 5 对旧小说在版本、作者及小说演变上进行考证,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范式。 使红学走出了猜疑附会的索隐,进入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阶段。 把民主主义思想引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对旧小说中的思想精华和糟粕进行了清理批判。(每点 1 分) 6 从文中可以看出,胡适治学的方法就是考证。( 2 分) 他的水浒传研究、红楼梦研究、水经注研究等,无不是不断调查研究,寻找大量的史实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得来的。( 1 分) 从胡适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成就,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治学应该严谨、务实、小心求证、持之以恒。( 2分) 7 , , ( A 项钦永其为华龙寺塑佛为线索; D 项只有燃灯佛有归来的样子; E 项小说结尾对佛像的详细描述,除了突出民间匠人钦永其高超的技艺和照应开头,还有对归来舍我而为众生精神的赞颂) 8( 1)渲染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 出钦永其焦急的心情;为下文归来的牺牲作铺垫。 ( 2)推动情节的发展,冬去春来的时间变化自然引出工程队的开工;以乐景写哀情,烘托了人物沉重的心情;深化了主旨,写出归来无私奉献、牺牲生命成佛的意义。 9小说主人公是钦永其。 从情节安排上,钦永其占主导地位,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人物,无论是开头结尾对塑佛技艺的描写还是中间与归来等人的相处,他都是主要参与者。 从形象塑造上,小说对他的着墨最多,对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都做了交代,他的形象比较立体;钦永其形象鲜明,他技艺高超,关爱后辈,真正懂得佛的含义。 从揭示主题 上,钦永其用塑佛传播了一种大爱的境界,诠释了 “ 一切送光明、护光明者,皆是佛 ” 的主旨。所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是钦永其。 小说主人公是归来。 从情节安排上,小说的主体部分都是围绕归来而展开的,尤其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实际上都是咋写归来牺牲的含义。 从形象塑造上,归来形象鲜明,他的坚守,他的舍我而为众生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群体英雄模像,是作者着力要刻画的形象。 从揭示主题上,归来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 “ 一切送光明、护光明者,皆是佛 ” 的主旨。所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是归来。 10 B 11 B ( “ 行 ”“ 判 ” 表兼代, “ 权 ” 表暂代) 12 B(皇上安慰他要安心任职) 13( 1)李椿奔走于淮甸之间,安抚流民,安排屯田、戍守之事,考察庐、寿二州军情,精细详实、对张浚的帮助是很多的。( “ 绥 ”“ 布 ”“ 察 ” 各 1 分,句意 2 分 0 ( 2)凡是按惯例得到的馈赠,他一概不受,说事人的请求(把他出行的方式、做法)下达到各道作为范例。( “ 致 ”“ 下 ”“ 式 ” 各 1 分,句意 2 分 0 14 A 这首诗不是律诗,不合平仄,不对仗,也不一韵到底 C 楼市东西人未行是侧写。) 【参考译文】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竭力奉养继母。因为受父亲的恩泽,李椿被荫补为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李椿整治豪民利用伪券占田,归还了陈氏的田地,李椿治政才能精湛,得到人们的称赞。 张浚召李椿为制司以备差遣,常常让他跟随自己。李椿奔走于淮甸 ,安抚流民,安排屯田、戍守之事,考察庐、寿二州军情,周密详细、精心策划,对张浚的帮助很大。 李椿改任湖北漕官,适遇荒年,官府强迫百姓赈荒卖粮,并压低收购价格,结果官府米未收到,百姓更加缺乏粮食。李椿减去百姓被强行卖粮的数额并又不限止价格,不久运米的船汇集湖北,粮食的价钱也降低了十分之三。李椿每次巡视部属,考察刑政,必定提前警告官吏准备好各州县应当问的事并记在纸上,李椿独自前往,所到之处叫来官吏士兵以供使唤。凡是按惯例赠送给他的东西,他一概不受,言官请求把他出行的方式、做法作为范例推广到各道。 李椿被授 予枢密院检详官。一小官吏拿着南丹州莫酋表,请求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上奏皇上。李椿说 “ :邕州远宜州近,所以易地购马,难道这里面没有其他用意 ?今天莫氏正横行,怎能说这事是因为距朝廷地理的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