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_第1页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_第2页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_第3页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_第4页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治法概要,儿科治法概要,医学全在线,治疗原则身心兼顾,综合治疗及时准确,谨慎细心中病即止,合理调护治病必求于本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治疗方法内治法外治法其他治法,儿科治法概要,一、内治法内治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是儿科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一)用药原则(二)给药方法(三)常用内治法,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一)用药原则 1治疗及时、正确和审慎 由于小儿生理病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因此要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变化。,儿科治法概要,例如 小儿感冒初起只有发热流涕之表证,若治不及时或治不恰当,邪气内侵,可演变为肺炎喘嗽; 泄泻日久,或暴注下迫,失治或误治,容易出现伤阴伤阳之变证。,儿科治法概要,2方药力求精简 治疗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灵活掌握。处方宜轻巧灵活,不可重浊呆滞,应寒不伤阳、热不伤阴、补不碍邪、泻不伤正。,儿科治法概要,尤应注意不得妄用攻伐,对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峻下、毒烈之品,均当慎用.即便有是证而用是药,也应中病即止,或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剂,以免耗伤小儿正气。,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3注意顾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疾病的恢复赖脾胃健运生化;先天不足的小儿也要靠后天来调补。 儿科医师应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 患病后注重调理脾胃是儿科的重要治则。,儿科治法概要,4重视先证而治 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为快,故应见微知著,先证而治,挫病势于萌芽之时,挽病机于欲成未成之际。,儿科治法概要,尤其是外感热病 医生在诊察之后,病家取药煎煮,需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病情很可能已经变化。在相应的证候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防止传变,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儿科治法概要,又如内伤杂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已成定理,然而补虚致滞、泻实伤正、寒祛热生、热清寒至之变不可不知。故用补益的同时,应注意兼以行气,免生中满;在用攻下剂时注意扶正,免耗正气;在用温热药时注意病情热化而稍佐以寒凉;在用寒凉药时应防止中寒内生适当伍以温热,此皆属先证而治之例。,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5不可乱投补益 “虚则补之”,补益之剂对体质虚弱的小儿有增强机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健康小儿不必服用补益药,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者小儿偶受外邪,或痰湿食滞,未能觉察,若继续服用补益之剂,则是闭门留寇,邪留不去,为害不浅。故补益之剂切不可滥用。,儿科治法概要,6掌握用药剂量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方剂组合、药味多少、医师的经验而异。 由于小儿服药时常有浪费,所以中药的用量相对较大 。,儿科治法概要,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之剂量相对更是大一些。对一些辛热有毒、苦寒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大黄、芒硝等,应用时则需要注意用量。,儿科治法概要,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 。,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二)给药方法 1口服给药法 汤剂及各种内服中成药均可口服。汤剂的煎煮,药汁不宜太多。年龄越小药汁的量越要少些,并可采取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 药汁内稍加食糖矫味 丸剂、片剂研碎,加糖水服 颗粒及浸膏可用温开水溶解稀释后喂服。,儿科治法概要,喂服的方法 年龄稍长的儿童,服药时最好是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争取患儿主动配合治疗。 对抗拒服药的小孩,可固定其头部,喂药者以两手指紧按两腮上下牙间使其开口,然后用小匙将药汁送至舌后部,将小匙竖起,使之自然吞入。切勿捏鼻灌服,以防呛入气管。,儿科治法概要,2鼻饲给药法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可采取鼻饲给药的方法。方法:取消毒鼻饲管轻轻由鼻腔插入食管至胃中,用针筒吸取药液,徐徐注入鼻饲管内。,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3蒸气及气雾吸入法 常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哮喘、感冒、咳嗽等。方法:用蒸气吸入器械或气雾吸入器,使水蒸气或气雾由病儿口鼻吸入,使用中药作气雾吸入。吸入时应将管口含于口中,或将蒸气对准口鼻,通常每次吸入20分钟左右 。注意不可直接用汤剂、口服液类药剂,只能用注射液类药剂,如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儿科治法概要,4直肠给药法 此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而且对于外感发热、肠胃疾病、水毒内闭等,有较好的疗效。 方法:取导尿管作常规消毒后,轻轻插入肛门直肠中,用针筒吸入药液缓缓注入直肠。或将药液倒入点滴瓶中,接上输液管,使药液徐徐滴入直肠中,从直肠吸收以治疗疾病。,儿科治法概要,5注射给药法 将供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的中药制剂,按要求给予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如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惊厥;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注射给药,使用便捷,给药准确,作用迅速,是儿科比较理想的一种给药方法。,儿科治法概要,(三)常用内治法“汗、吐、下、和、 温、清、补、消”,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1疏风解表法 主要适用表证-由于外邪郁闭肌表,开阖失司,出现发热、恶风、汗出或无汗等症。如荆防败毒散、葱豉汤、麻黄汤等疏风散寒治风寒外感;如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治风热外感。,儿科治法概要,2止咳平喘法主要适用于邪郁肺经,痰阻肺络所致的咳喘。寒痰内伏可用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方药,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痰热内蕴可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方药,如定喘汤、麻杏石甘汤等;咳喘久病,每易由肺及肾,出现肾虚的证候,此时在止咳平喘的方剂中,可加入温肾纳气的药物,如参蛤散等。,儿科治法概要,3清热解毒法 主要适用于热毒炽盛的实热证 温热病、湿热病、斑疹、血证、丹毒、疮痈等。其中又可分为甘凉清热、苦寒清热、苦泄降热、咸寒清热等,应按邪热之在表、在里,属气、属血,入脏、入腑等,分别选方用药。,儿科治法概要,病邪由表入里而表邪未尽解者,可用栀子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清热解毒透邪;证属阳明里热者,可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湿热化火或湿热蕴结,可用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等清热化湿;,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温热之邪入于营血,发为神昏、斑疹、血证,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神犀丹等清热解毒凉血;出现丹毒、疮痈疔疖等火毒炽盛者,可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清火解毒;肝胆火旺时,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清肝泻火。,儿科治法概要,4凉血止血法 主要适用于诸种出血的证候 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紫癜等。 常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玉女煎、小蓟饮子、槐花散等 单味-参三七、白及、仙鹤草,以及成药云南白药等,也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儿科治法概要,5安蛔驱虫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肠道虫证, 如蛔虫、蛲虫等。 蛔虫病变化多端,可合并蛔厥(胆道蛔虫症)、虫瘕(蛔虫性肠梗阻)等,发生这些情况时,当先安蛔缓痛为主,方用乌梅丸,待病势缓和后,再予驱虫。,儿科治法概要,6消食导滞法 用于小儿乳食不节,停滞不化之证,如积滞、伤食吐泻、疳证等。 消食化积常用保和丸、消乳丸 通导积滞常用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 补运兼施常用健脾丸、枳术丸,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7镇惊开窍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等病证。 小儿暴受惊恐,神志不安,可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安神镇惊; 热极生风,项强抽搐,可用羚角钩藤汤等镇惊熄风;,儿科治法概要,热入营血而神昏、惊厥,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镇惊开窍,清热解毒;痰浊上蒙,惊风抽搐,可用苏合香丸等豁痰开窍;感受时邪秽浊之气而吐泻昏厥,可用行军散、玉枢丹等辟秽开窍。,儿科治法概要,8利水消肿法 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水肿。若为湿邪内蕴,脾失健运,水湿泛于肌肤者,则为阳水;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苓散、五皮饮、越婢加术汤等;若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聚为肿,则为阴水。可用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真武汤等。此外,车前子、荠菜花、玉米须等,也有较好的利水消肿作用。,儿科治法概要,9健脾益气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如泄泻、疳证及病后体虚等。常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异功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单味怀山药粉调服,有良好的健脾止泻作用。,儿科治法概要,气虚与脾虚关系密切,治气虚时多从健脾着手,健脾时多借助益气,故两者常配合运用。脾虚气弱患儿皆有运化失职,常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故健脾益气方药中多佐以助运,如加用苍术、砂仁、佩兰、陈皮、山楂、神曲、鸡内金等。,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10培元补肾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解颅、五迟、五软、遗尿、哮喘等。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补肾地黄丸、参蛤散等。小儿时期常见肝肾同病、脾肾同病或肺肾同病,治疗时常配合养肝、健脾、补肺之品。,儿科治法概要,11活血化瘀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血瘀之证。如肺炎喘嗽、哮喘口唇青紫,肌肤有瘀斑瘀点,以及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有痞块等。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桃仁承气汤等。基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原则,活血化瘀方中常辅以行气的药物。,儿科治法概要,12回阳救逆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元阳虚衰欲脱之危重证候。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神疲肢厥、冷汗淋漓、气息奄奄、脉微欲绝等,此时必须用峻补阳气、救逆固脱的方药加以救治。常用方剂如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等。,儿科治法概要,二、外治法 (一)外治法的优点 小儿大多害怕打针,不愿服药,特别是婴幼儿内治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脏气清灵,外治之法,作用迅速,能在无痛苦、无损伤的治疗中取得疗效,因而自古就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儿科治法概要,临床实践证明,采用各种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应用得当,有较好的疗效,且易为小儿所接受。可以单用或与内治法配合应用。外治诸法,其理与内治诸法相通,也需视病情之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外治法通常按经络腧穴选择施治部位。,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二)常用外治法 目前儿科临床上的外治法,主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敷、贴、熏、洗、吹、点、灌、嗅等。这些方法,药简效捷,是儿科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儿科治法概要,1熏洗法 利用中药的药液及蒸气熏蒸、洗涤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如夏日高热无汗可用香薷煎汤熏洗,发汗解热;麻疹发疹初期,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后,加黄酒,先熏蒸、后洗涤患儿肌表,有透疹作用。,儿科治法概要,2涂敷法 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马齿苋、仙人掌、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治疗滞颐等。,儿科治法概要,4热熨法 将药物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炒热食盐熨腹部,治疗腹痛;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少腹,治疗癃闭等。,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5敷贴法 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寒证泄泻。三伏贴: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中心放少许丁香末,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用于哮喘冬病夏治等。,儿科治法概要,6擦拭法 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银花甘草液拭洗口腔,冰硼散、珠黄散擦拭口腔,治疗口疮、鹅口疮等。,儿科治法概要,7药袋疗法 选用山柰、苍术、白芷、砂仁、丁香、肉桂、甘松、豆蔻、沉香、檀香等芳香药物,根据病情,选药配合成方,研成粉末,制成香袋、肚兜、香枕等。经常佩带使用,具有辟秽解毒、增进食欲、防病治病的作用。,儿科治法概要,三、其他治法 一般说来,推拿疗法、针灸疗法、拔罐疗法、灯火燋法、割治疗法等治法,也属于外治法,但与前面所述之药物外治法有所不同,故另作介绍。,医学全在线,儿科治法概要,(一)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能达到驱邪治病的目的。 常用5岁以下小儿泄泻、腹痛、厌食、斜颈、痿证等疾病。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儿科治法概要,其手法应轻快柔和。常用推、拿、揉、掐等手法,常取背部、腹部、手部、掌部穴。,儿科治法概要,捏脊疗法 儿科常用的一种推拿方法,此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调和阴阳,疏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儿科治法概要,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双手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如此反复35遍,捏到第3遍后,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6日为1疗程。对有脊背皮肤感染、紫癜等疾病的患儿禁用此法。,儿科治法概要,(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儿科针灸疗法常用于治疗遗尿、哮喘、泄泻、痢疾、痹证等疾病。小儿针灸所用的经穴基本与成人相同。但是,由于小儿接受针刺的依从性较差,故一般采用浅刺、速刺的针法,又常用腕踝针、耳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灸法常用艾条间接灸法,与皮肤有适当距离,以皮肤微热微红为宜。,儿科治法概要,刺四缝疗法 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证和厌食。,医学全在线,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