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1)_第1页
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1)_第2页
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1)_第3页
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1)_第4页
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00 分 时间:120 分钟)亲爱的同学们,请你用下面这份试卷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请沉着思考,认真作答,莫要慌张。祝你取得好成绩。第卷一、积累与运用(14 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C ) (2 分)A、狼藉(j) 汩汩(g) 踌躇(ch) 骚动(sho)B、忸怩(n) 唾手(chu) 俨然(yn) 隘口(i)C、牝马(pn) 伛偻(y) 窒息(zh) 厮守(s)D、彷徨(hng) 蛊惑(g) 颓唐(tu) 蹂躏(ln)2.下列各句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A、锁屑 和霭 谈笑风声 不屑置辩 喋喋不休B、窸索 叱骂 水泻不通 不能自己 俯拾皆是C、狞笑 纨绔 戒骄戒燥 含辛如苦 不知所措D、赎罪 褴褛 销声匿迹 漫不经心 精兵简政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A、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B、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C、在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中,我们不要做袖手旁观的看客。D、他笔功不错,语言能力强,经常写些鸿篇巨制的作文。4.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2 分)A、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B、当我和小娟走进教室时,看到李纲的滑稽相,都忍不住笑了。C、刚走到门口,我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茉莉花茶的清香。D、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5.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2 分)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我国唐 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B、我国古代的人往往都有名、号。幼年时取的是名,成年后取的是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长辈取定;号,又称别号、表号,往往由自己选取,通常是表示自己的某种志趣。C、 “隶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后闪电般加入了俄罗斯。 ”这个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闪电般加入是一个偏正短语。D、 “每个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无人埋怨自己的判断力。 ”从复句的角度来说,这是-个转折复句。二、文言阅读(4 分)阅读文言文,完成 69 题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颜回好学【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 。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A、卿今当涂掌事 (执政、掌权) B、不迁怒:转移C、不贰过:重复 D、即更刮目相待 (更加)7.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2 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结友而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第卷三、综合运用考查(18 分)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2)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9. 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 分)示例:甲段文字写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由一介武夫变成一名儒将,从而阐明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乙段文字告诉我们颜回学习“不迁怒,不贰过” ,被孔子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0.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有马、船、车等,在古代诗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反映古代交通的语句。 (5 分)(1)请你找出能体现古代常用交通工具“马” 、 “船” 、 “车”的诗句各一句。 (不能与下面提供的例句重复) (3 分)示例:“马”: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车”: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2)根据以下诗句,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 (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 (2 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 陆游游山西村探究结果:(1)交通工具大多为马、船等 ;(2)交通道路以水路、马路为主。11. 名著阅读(3 分)(1)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作者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1 分)(2)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2 分)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范爱农 )B、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藤野先生 )C、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 寿镜吾先生 )D、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阿长 )12.赏析诉衷情 (4 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 “泪空流”的“空”字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2 分)(但不能答“不满” 、 “愤慨”及其它类似的词语。 )(2)这首词的题目是诉衷情 ,你认为作者所要诉的“衷情”是什么?本词充分表现了陆游要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满腔热忱。 (2 分)四、默写(8 分)13.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5)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7) 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8) 长相思中被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夜深千帐灯。五、阅读理解(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21 题(一)不朽之盛事(9 分)书写了给人读,人读了书又写书,写了书再给更多的人读。文化就是这么传承的,也是这么发展的。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包括写书在内的这样一些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在兽骨上的,后来是竹简,再后来是刻板、活字印成的纸书,如今是电脑页面,是数字化的书。花开花谢,往来古今,许多写书的人不在了,而他的书仍在,仍有人在读。许多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并不相遇,但他们的心仍跨越时空地在交流。读书之时,心如止水。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阅读能够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读书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使人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读书不仅在于长知识,还有比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我以为是在学做人。人写书不是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当然传授知识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所有的写书人都是在写自己。 “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是辨证的。我们读书,读到了最后,就是读人。任何一个写书人,归根结蒂,写到了最后,莫不是总写进了自己的抱负、胸襟和情怀。他总是有所寄托,不然,他为何要写书?正是因此,我们读离骚读出了屈原,读史记读出了司马迁,读岳阳楼记读出了范仲淹,读阿 Q 正传 、读狂人日记 、读孔乙己 、读祝福读出了鲁迅。我们读屈原、读司马迁、读范仲淹、读鲁迅,读出了世道人心,读出了悲天悯人,读出了光明正大。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中,从来都把书和人联系起来讲,什么叫“文如其人” ,什么叫“道德文章” ,都是讲:书即人,人即书。这是否有些绝对了?也许有那么一点。的确存在一种文字和人品不相符甚而相背谬的书,那是一些假人写的假书。我们此时讲的,已将这些排除在外了。我们认定读书不可读欺世盗名的书,做人要做光明磊落之人。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这对写书人和读书人来说,都是“不朽之盛事”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15.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2 分)读书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更广博的知识16.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举例论证 论证了书即人,人即书的道理17.作者说读书人能和写书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曾与哪位写书人进行过心灵的交流,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2 分)略(二)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11 分)在 19 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 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18. 依照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2 分)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示例:绅士: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要求句式与示例吻合,意思与文中绅士相关) 19. 请在第段横线处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续的话,表现绅士寻找儿子时的焦急情形。(3 分)答:示例: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20. 怎么理解第段中“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3 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