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_第1页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_第2页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_第3页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_第4页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总局201257号公告 所得税处 2013年2月,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一、分支机构参与汇算清缴应补应退税款、总机构查补税款的分摊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的 “三因素”所属区间统一为上年度,完全按照会计准则口径,分摊比例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三、赋予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税务稽查权,查补税款的50%分摊给总机构,50%就地缴纳,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四、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应分摊的税款在其余各分支机构间分摊五、调整了不适用办法的企业范围六、总机构汇算清缴税款及总机构查补税款由中央收入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设和修订了若干预算科目,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一、分支机构参与汇算清缴应补应退税款、总机构查补税款的分摊1、改变了汇算清缴应补、应退税款均由总机构统一缴库,分支机构只分摊季(月)度预缴税款,不参与汇算清缴的做法。汇总纳税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包括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 (第6条),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2、总机构查补税款的50%,按分摊比例分摊给各分支机构就地缴纳,改变了总机构查补税款由总机构全额缴库的做法总机构应将查补所得税款(包括滞纳金、罚款)的50%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计算的分摊比例,分摊给各分支机构(不包括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分支机构)缴纳,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查补税款就地办理缴库;50%分摊给总机构缴纳。(第27条第3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的“三因素”所属区间统一为上年度,完全按照会计准则口径,分摊比例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1、分支机构分摊比例的 “三因素”所属区间统一确定为上年度,不再区分上上年度和上年度总机构应按照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第15条),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保证了一个纳税年度内上半年预缴、下半年预缴以及汇算清缴都采用一个所属区间的“三因素”数额计算分配比例 2012年新办分支机构从2013年一季(月)度起开始分配税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2、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比例的 “三因素” 采用会计准则的表述和口径,将“三因素”中的“经营收入”改为“营业收入”,“职工工资”调整为“职工薪酬”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第17条第1款)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职工薪酬,是指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第17条第2 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3、对“资产总额”的解释不再排除无形资产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实际使用的应归属于该分支机构的资产合计额。,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4、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比例的 “三因素”是会计核算数据,而不是税法规定的概念,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本办法所称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上年度全年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数据和上年度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数据,是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的数据。(第17条第4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5、 “三因素”以总机构首次计算分摊税款时采用的数据为准,当年一般不作调整。一个纳税年度内,总机构首次计算分摊税款时采用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数据,与此后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的数据不一致的,不作调整。 (第17条第5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6、税款分摊比例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下列情况应重新计算分摊比例除外(1)当年撤销分支机构不再参与分摊。当年撤销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15条第3款)(2)总机构设立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视同分支机构,参与分摊 。(3)企业外部重组与内部重组形成新分支机构不视同新设分支机构,参与分摊。,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汇总纳税企业当年由于重组等原因从其他企业取得重组当年之前已存在的二级分支机构,并作为本企业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该二级分支机构不视同当年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第16条2款)汇总纳税企业内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总机构、二级分支机构之间,发生合并、分立、管理层级变更等形成的新设或存续的二级分支机构,不视同当年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第16条3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7、明确了总、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时,采用本年度“三因素”二次分摊计算的 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五条计算的分摊比例,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后加总计算出汇总纳税企业的应纳所得税总额,最后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五条计算的“三因素”分摊比例,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 (第18条),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总局2012年第12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仅就设在优惠地区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含优惠地区外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外的企业,其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含仅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仅就该分支机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有关审核、备案手续由分支机构向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分支机构企业应当在年度汇算清缴前向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资料 ) 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需将该分支机构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情况及时函告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第一年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年度实行备案管理。,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三、赋予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税务稽查权,查补税款的50%分摊给总机构,50%就地缴纳1、明确了对分支机构的税务检查权限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配合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第28条第1款 ) 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自行对二级分支机构实施税务检查(第28条第1款 ),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2、明确了对总、分支机构查补税款的计算方法对总机构及分支机构检查时,对查实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自行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第27条和28条的第2款) 对分支机构检查时,应减除允许弥补的汇总纳税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第28条的第3款)对于需由总机构统一计算的税前扣除项目,不得由分支机构自行计算调整。(第28条的第3款),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3、明确了对总、分支机构查补税款的缴纳方式(第27条和第28条)总机构的查补税款,50%按分摊比例分摊给各分支机构缴纳, 50%就地缴纳分支机构的查补税款,50%分摊给总机构缴纳, 50%就地缴纳,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4、明确了汇总纳税企业缴纳查补所得税款时需报送的资料,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检查时:(第27条的第4款)汇总纳税企业缴纳查补所得税款(包括滞纳金罚款)时,总机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检查结论。各分支机构也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税务检查结论。,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检查时:(第28条的第5款) 汇总纳税企业缴纳查补所得税款时,总机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经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检查结论。二级分支机构也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税务检查结论。,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四、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应分摊的税款在其余各分支机构间分摊1、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不参与分摊。(第5条第4款)2、已撤销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税款,由其余各分支机构分摊,改变了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的作法,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五、调整了不适用办法的企业范围企业所得税全额归属中央收入的企业由14家调整为15家。全额归属中央收入的企业不再包括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已单独下文件明确缴税方式,新办法的六大政策变化,六、总机构汇算清缴税款及总机构查补税款由中央收入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设和修订了若干预算科目 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的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其中25%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或退库。(第6条) 查补税款的50%分摊给总机构缴纳,其中25%就地办理缴库,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一、明确了总、分支机构需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信息的具体内容二、规定了总、分支机构季度预缴及年度汇算清缴需报送的有关资料三、制定了挂靠分支机构的审核鉴定程序四、改变了分支机构资产损失的管理模式,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一、明确了总、分支机构需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信息的具体内容1、总机构应将其所有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包括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信息报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第22条第1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2、分支机构(包括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应将其总机构、上级分支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信息报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总机构、上级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第22条第2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3、上述备案信息发生变化的,除另有规定外,应在内容变化后30日内报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第22条第3款)4、分支机构注销税务登记后15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第22条第4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二、规定了总、分支机构季度预缴及年度汇算清缴需报送的有关资料1、预缴申报总机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企业当期财务报表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其中:分配比例和分配税额经主管税务局审核确认并加盖受理专用章各分支机构上一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或年度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在每年第1季度预缴申报时报送或在汇算清缴时报送),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2、预缴申报分支机构(第9条)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加盖主管税务受理专用章),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3、汇算清缴申报总机构(第11条)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年度财务报表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各分支机构的年度财务报表各分支机构参与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4、汇算清缴申报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只填列部分项目)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支机构的年度财务报表(或年度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分支机构参与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5、与申报资料相关的其他问题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各分支机构上一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或年度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原则上只需要报送一次。 分支机构参照年报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项目,对年度纳税调整情况进行说明涉及需由总机构统一计算调整的项目不进行说明,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6、未按规定报送申报资料的处理(第12条)分支机构未按规定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责成该分支机构在申报期内报送,同时提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督促总机构按照规定提供上述分配表;(及时发送委托核查文书),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6、未按规定报送申报资料的处理分支机构在申报期内不提供的,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分支机构按照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属于总机构未向分支机构提供分配表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还应提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总机构按照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三、制定了挂靠分支机构的审核鉴定程序1、未能提供分配表的分支机构应按规定报送相关资料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应在预缴申报期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的复印件、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和支持有效证明的相关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证明其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第23条第1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2、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鉴定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进行审核鉴定,对应按本办法规定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二级分支机构,应督促其及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第23条第2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3、确认为“挂靠”分支机构改为就地纳税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也无法提供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相关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第24条第1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改为就地纳税的分支机构,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汇总纳税企业以后年度改变组织结构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程序重新进行审核鉴定,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四、改变了分支机构资产损失的管理模式1、总机构及二级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二级分支机构还应同时上报总机构;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不需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并入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统一申报。(第25条第1款),新办法的四个征管改变,2、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第25条第2款)3、总机构将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专项申报。(第25条第3款) 。,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新办法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2012年度汇算清缴不适用新办法二、明确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三、明确企业所得税全额归属中央收入二级分支机构的征收管理,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新办法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2012年度汇算清缴不适用新办法1、2012年度汇算清缴不适用新办法; 仍执行原办法:由总机构参加汇算清缴,分支机构不参加汇算清缴应补应退税款的分摊。 2、2012年度汇总纳税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仍执行甬国税公告2011年2号。(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上门窗口申报),下一步工作要求,3、2012年新成立分支机构从2013年1季度开始参与分摊所得税。各单位把所辖范围内2012年度新成立二级分支机构名单在3月15日前提交市局(所得税处王越琰),由市局信息中心在后台将其原税种鉴定作统一修改维护 。(不包括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2012年新成立总机构比照执行。,下一步工作要求,按市局原规定,2012年度新成立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所得税税种鉴定一般为两条记录,第一条为成立当期所属月份1日起至2013/06/30止,预算科目为“一般企业所得税”,按独立企业预缴所得税(季报和年报都是零申报);第二条为2013/07/01起无截止日期,预算科目为“总机构预缴所得税”、“分支机构预缴所得税”。,下一步工作要求,市局信息中心在后台将其税种鉴定统一修改维护为:第一条记录为成立当期所属月份1日起至2012/12/31止,预算科目为“一般企业所得税”,按独立企业预缴所得税;第二条为2013/01/01起无截止日期,预算科目为“总机构预缴所得税”或“分支机构预缴所得税”。部分企业所得税税种第一条记录缺失,可直接修改维护第二条记录。(企业名单单独报送),下一步工作要求,在市局统一修改维护后,各单位按名单由在总稽核岗2008版汇总(合并)纳税信息维护模块中将有效期起从2013/07/01改为2013/01/01。部分单位对2013年1-2月份已成立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仍按照原办法处理的,参照上述操作上报名单进行维护及更改汇总纳税有效期起,之后新增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一律按照新办法处理。,下一步工作要求,备注: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名单分别市报送局(按所得税税种鉴定为两条或一条记录具体有效期起止日期上报)。,下一步工作要求,4、2013年第1季度(4月15日前)分支机构季度预缴申报表时,计算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比例的“三因素”是依照国家统一会计核算数据,即以分支机构2012年度全年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数据和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数据,按“三因素”权重分别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比例。,下一步工作要求,如果此后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的数据不一致的,不作调整(除三种情况外)。,下一步工作要求,5、总机构2013年第1季度预缴申报资料:季度预缴申报表、企业当期财务报表、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经主管税务局审核确认并加盖受理专用章) 、各分支机构上一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或年度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每年随1季度申报表报送,或在汇算清缴时报送),原则上一年报送一次。,下一步工作要求,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第30行“总机构已撤销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不能填列。(目前综合征管系统中2012版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模块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升级更新,此栏仍反映在季度预缴申报表)。6、分支机构2013年第1季度预缴申报资料:预缴申报表(只填列部分项目28、31、32行)、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加盖主管税务受理专用章);,下一步工作要求,7、2013年新成立的总机构需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信息内容,按甬国税发200861号规定:新办跨地区汇总纳税总机构应在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15日内,将所有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信息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备案时需报送以下资料: 一是跨地区汇总纳税总机构信息备案表(一式二份);二是所有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三是总机构批准成立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的相关决议等文件。,下一步工作要求,按照总局201257号公告新增跨地区汇总纳税总机构信息补充备案表(一式二份),要求以表格形式把总机构、所有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包括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信息报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下一步工作要求,8、2013年新成立的分支机构需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信息内容,按甬国税发200861号规定:新办跨地区汇总纳税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在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15日内,将总机构信息、辖属分支机构信息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备案时需报送以下资料:一是跨地区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信息备案表(一式二份);二是总机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三是总机构批准成立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的相关决议等文件。,下一步工作要求,按照总局201257号公告新增跨地区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信息补充备案表, (一式二份),要求以表格形式将其总机构、上级分支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信息报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总机构、上级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下一步工作要求,新增跨地区汇总纳税总机构信息补充备案表和跨地区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信息补充备案表目前由于总局综合征管系统中2008版汇总纳税信息维护模块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升级更新,市局暂缓规定统一格式,在原总分支机构备案表基础上,由各单位按总局的备案内容要求自行设计。,下一步工作要求,二、明确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按照总局201257号公告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执行。,下一步工作要求,1、项目部分二种方式缴纳所得税:一是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二是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